-
你了解,差點成為太陽系第10大行星的「鬩神星」嗎?
冥王星處於太陽系邊緣,距地球46億英裡,但冥王星不是太陽系最遙遠的地方。我們在太陽系邊緣找到很多奇怪的神秘星球,讓我們超越冰冷的冥王星,找出潛伏在太陽系邊緣的星球。
-
尋找太陽系最遙遠的星球,鬩神星到底是不是行星?
在2005年的時候,天文學家宣布發現了太陽系中最遙遠的一顆星球——鬩神星。
-
憑體積差點晉升太陽系第十大行星,最後卻不了了之,鬩神星怎麼了
曾經的太陽系有九大行星,雖然後來的冥王星被踢出行星稱號,但至少曾經的「威嚴」依然存在,畢竟九大行星是經過大眾認可的。但在更早以前,太陽系差點變成「十大行星」,這是怎麼一回事呢?由於種種原因,當時的人們只認可了冥王星的地位,這顆差點上位的「第十顆行星」也就不了了之了,如今人們稱它為鬩神星。鬩神星的運行軌道與冥王星運行軌道類似,都是偏離地球軌道平面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黃道離散天體。這樣偏的軌道也表明了它距離太陽十分遙遠,身在冥王星憑藉肉眼就可以看到太陽,而處在鬩神星時就必須藉助望遠鏡才能觀察到太陽這顆「暗淡」的恆星。
-
讓冥王星降級為矮行星的罪魁禍首——鬩神星
,直到2006年「慘遭降級」,落入矮行星行列,重要原因就是鬩神星的挑戰。冥王星這個恩怨的起源必須從柯伊伯帶說起,柯伊伯帶是太陽系在海王星軌道(距離太陽約30天文單位)外黃道面附近、天體密集的中空圓盤狀區域。這一個區域由於距離太陽非常遙遠,人類對它的認識一直都很有限。
-
它是太陽系中最遙遠的一顆行星,差點成為第十大行星!
就在十二年前,我們還認為太陽系中有九大行星,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木星、火星、土星、地球、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不過在2006年的布拉格天文會議上,冥王星被劃分為矮行星,從此太陽系中九大行星就少了一員,成了現在的八大行星。但很少有人知道,太陽系中差一點點就變成了十大行星,這就是2003年發現的一顆星體"鬩神星"。
-
冥王星與鬩神星
今天回歸一下簡單的內容,說說太陽系曾經的第九大行星的故事。一、改變世界的蘿莉 關於冥王星的探索,始於1906年,當時羅威爾天文臺的創辦者羅威爾開始搜索第九大行星,命名為X行星,直到1930年首次發現冥王星。
-
太陽系第十顆行星:鬩神星 Eris
日的照片在2005年1月5日分析發現,被發現時臨時命名2003 UB313早期數據觀測估算比冥王星大,在公布發現時曾被其發現者和NASA等組織稱為「第十大行星」。在2006年8月第26屆國際天文學大會(IAU)上,天文學家把2003 UB313劃入矮行星之列,賦與小行星編號「齊娜136199號」,並以希臘神話中的鬩神厄裡斯命名。根據IAU的行星定義,鬩神星目前是一個同冥王星、穀神星、妊神星、鳥神星一樣的矮行星。
-
為什麼冥王星被踢出了太陽系大行星的行列?
大叔記得自己在讀書的時候學習相關天文知識的時候,太陽系還有9大行星。從靠近太陽的距離來算,由近到遠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但是最近和小侄子討論之際,他告訴我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我不禁疑惑得滿臉問號:究竟是誰掉了隊?
-
為什麼冥王星會從行星降格為矮行星?
【每日科技網】 大多數人在小時候學習天文知識時都知道,我們的太陽系有九大行星,而冥王星是距離太陽最遙遠的行星,並且也是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不過,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在2006年的一次會議上做出決定,導致已被發現76年的冥王星不再隸屬於九大行星行列,而被降級為矮行星。
-
太陽系最遠的星星
【天文學家觀測到太陽系最遙遠的天體】近期天文學家發現了太陽系中一顆最遙遠的天體。編號為2018VG18,其別稱為「Farout」,距離太陽大約120個天文單位(AU)。這個天體的直徑大約為500千米,這樣的直徑很可能是一個球形,並可能會成為一顆矮行星。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冥王星是一顆呈紅白色的天體,它是太陽系內最神秘的一顆天體,由於冥王星距離地球數十億公裡,數十億年來一直隱藏在柯伊伯帶的世界內,以至於科學家很難發現冥王星的存在。現如今人類可以了解冥王星,歸功於由美國航空航天局發射的新視野探測器,現在流傳的冥王星的照片,大多都是由新視野後拍攝的。
-
為什麼會被剔除「行星籍」呢?
冥王星是太陽系中最具傳奇色彩的一顆行星到了19世紀末,許多天文學家發現,可能有其他行星攝動天王星軌道,因此有人認為這是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隨著之後觀測的深入,其實鬩神星並沒有比冥王星大)。10大行星,但是要知道柯伊伯帶比鬩神星更大的天體多了去。
-
「讀史」2005年1月5日,鬩神星的發現,徹底改變冥王星的行星地位
2005年1月5日,美國天文學家布朗發現一顆矮行星——鬩神星。01矮行星什麼是矮行星?矮行星也稱「侏儒行星」,體積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圍繞恆星運轉,質量足以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形狀(近於圓球),沒有清空所在軌道上的其他天體,同時不是衛星。「行星」指的是圍繞太陽運轉、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剛體力而使天體呈圓球狀、並且能夠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一顆不是衛星的天體如果只滿足了前兩個準則,將被分類為「矮行星」。
-
最小矮行星頭銜或易主,揭開行星之外的隱秘世界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太陽系內小天體的劃分標準並不嚴格。主小行星帶內的前三大天體只有穀神星是矮行星,且目前是太陽系內最小的矮行星,而灶神星和智神星都是小行星。這次新發表的研究是天文學家第一次能夠以足夠高的解析度對以往被視作小行星的健神星進行觀察,從而可以研究它的表面,並確定它的大小和形狀。他們此次的一個重要發現就是——健神星非常接近球體。這意味著什麼呢?
-
為什麼冥王星被踢出了行星行列?以後會不會發現太陽系新的行星?
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從我小學開始上地理課時,老師就告訴我們,太陽系有八大行星,而除去地球之外,其他七個都是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因此,在我記憶裡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覺得太陽系只有八顆行星。書籍裡告訴我,其實太陽系原來存在第九顆行星的,它叫冥王星。冥王星是1930年被發現的,但是在它被發現的76年後,天文學界便將它踢出了行星行列,將它劃入了矮行星行列,從此太陽系又回到了八顆行星的時代。
-
冥王星究竟是不是一顆行星呢?科學家安慰冥王星:矮行星也是行星
變化的是人們對行星的認識。行星這個名詞並不是現代科學的產物。它在古時候就產生了。在遠古時代,人們就發現有5顆星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在不斷發生變化的。人們把這5顆星星叫做行星,意思就是會行走的星星。而那些天空中位置看上去永遠不發生變星星叫做恆星,意思是位置恆定不變的星星。
-
冥王星踢出行星行列降為矮行星,這種改變是否合理呢?你怎麼看?
直到1992年天文學家才發現在遙遠的柯伊伯帶還存在和冥王星體積相近的巨大天體,總體上柯伊伯帶天體的發現還不足以對冥王星重新歸類但在2005年 科學家發現了鬩神星,冥王星的命運很快就被決定了,鬩神星是這次我們在太陽系分散的盤狀區域發現的眾多「外海王星天體」之一,但最重要的是它很大。
-
我們的太陽系裡有多少行星?
圖解:我們的太陽系是由一些繞太陽軌道有序運行的行星組成的。冥王星,是一顆矮行星,它最開始被CLyde Tombaugh發現時被認為是太陽系行星中的一員。但是,它現在已經被重新認定為柯伊伯帶(太陽系外圍的一群冰凍星體)中最大的得天體之一。
-
它比鳥神星暗1300倍,比冥王星暗10000倍,就藏在太陽系的邊緣
如果要問太陽系最暗的行星是什麼?很多可能要回答是冥王星,在以前柯伊伯帶沒有被發現的時候,我們確實可以這樣認為,但是在柯伊伯帶被發現後,這個說法就要改變了,畢竟柯伊伯帶上有太多的行星了。時間回溯到2005年,那一年註定是天文界的一個重要年份,科學家在那一年同時發現了鬩神星和鳥神星,正是這兩顆行星讓冥王星變成了矮行星,尤其是鬩神星,它的體積實際上比冥王星還要大,鬩神星都算矮行星,冥王星算大行星肯定有點說不過去。
-
給孩子看的矮行星簡介(內含中文視頻)
然而,當科學家開始研究太陽系外圍時他們產生了一個令人吃驚的看法:海王星之外的空間不僅僅有冥王星存在當在冥王星周圍發現越來越多相近大小的天體天文學家意識到並不是所有的天體都能稱之為行星不得不做些什麼了國際天文聯盟於2006年設置了一個新的類別:矮行星對於一個被稱為矮行星的天體,它只需要符合兩個條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