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國航天、飛彈技術,已經達到世界一流的水平,並且部分技術完全領先於歐美。
但這些成就中,代表著很多科學家、動力學家、和工作人員的辛勤努力。其實在早期航天載人發展期間,一些歐美國家,對航天技術進行全方位封鎖。可經過國內一些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設計、開發、論證、實驗、模擬發射等,才將航天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其中從2003年開始,每兩到三年的速度,進行了六次無事故載人航天飛行。世界上能將人送上太空的國家,真就沒幾個!可以見得,載人航天技術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錢學森,1911年出生於上海,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曾獲得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獎章,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飛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這一個個頭銜,代表著錢學森院士的智慧和貢獻。錢學森作為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是因他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經歷和貢獻有關。
1934年,美國著名的古根漢姆空氣動力學實驗室,在研發火箭高速行進時,發現螺旋槳動力會出現不足的缺陷,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始終沒有解決辦法。當時就有幾位火箭方面的愛好者,組成了一個小組,名為「火箭小組」,而其中的一位,就是來自中國的空氣動力學專家「錢學森」。
大家都知道,美國是一個科技歷史很雄厚的國家,並且有很多人才都在研究太空項目。而太空項目發展初期,是起源於加州理工大學,實驗課題就主要是噴氣推進。但有關於動力不足的問題,就讓美國科學家頭疼,然後就建立了「火箭小組」。正因為「火箭小組」的成立,美國的關鍵技術才得以施展並推進。
1934年,在著名航空學者馮·卡門的支持下,美國的這個「火箭小組」正式成立,並且獲得批准可以進行發動機測試。可最初幾個月的實驗都不是很順利,並且中途還發生了幾起小事故。隨後,就被加州理工學院的反對學生制止,並被迫搬離了加州理工學院,可就這次搬離,給「火箭小組」的壓力變為了動力,而後他們在火箭理論研、試驗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豐碩成果。
他們還研究出了「探空火箭」,這樣的成功,徹底打消了那些反對學者的疑慮。在50年代末,正式成立了美國宇航局,而其中最為神秘的,就是這裡曾經是NASA的重要的現場中心。
從錢學森到「火箭小組」至後期,本來一位黃面孔的中國人,還在世界強國的技術上進行指點,而且還帶去了有價值的經驗,這是一個多麼大的肯定。錢學森一生有許多的光環,但關於「火箭小組」這個事卻不被人熟知,但他的學識,卻讓世界航空界為此稱讚!
1955年,在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爭取下,回到了祖國。曾擔任眾多重要職務,但在2009年10月31日北京時間上午8時6分,錢學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試想,能夠讓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親自勸說回國的人真就不多,「中國航天之父」實至名歸!
小貓咪看天下,中外歷史知識,古代奇聞異事、古代未解之謎,應有盡有,有你好看!
原創內容,禁止抄襲,喜歡的小夥伴們幫忙點讚加評論哦!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