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解密我國本土熊蜂遺傳密碼

2020-12-03 騰訊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2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蜜蜂研究所近日攜手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首次為16種我國本土熊蜂繪製了參考基因組序列,並對其進行比較基因組學研究,揭示熊蜂基因組進化的分子機制,鑑定出與熊蜂生態適應性及行為特徵相關的基因,為我國本土熊蜂遺傳改良提供了寶貴的基因資源。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分子生物學與進化》。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員孫成介紹,熊蜂是重要的傳粉昆蟲,在設施作物授粉中發揮著巨大作用,是多種植物特別是茄科作物的優異授粉者。用熊蜂給溫室作物授粉,不但可以提高產量,而且可以改善果實品質,在世界範圍內得到廣泛應用。目前世界範圍內已鑑定的熊蜂包含15個亞屬,約250個種。我國是世界上熊蜂物種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目前已鑑定出125種。

「我國當前設施作物所使用的授粉熊蜂高度依賴進口,引進的熊蜂存在生物入侵風險。」孫成說,培育本土授粉熊蜂品種,對促進我國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維持國家生態環境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圖為熊蜂屬染色體數目的變化。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供圖。)

研究團隊通過對我國本土的16種熊蜂全基因組測序及全熊蜂屬水平的比較基因組學研究發現,熊蜂的染色體結構非常穩定,只是在寄生性熊蜂中發生了較多的染色體結構變異;轉座子是決定熊蜂基因組大小的主要因素,而且有證據表明轉座子參與了熊蜂基因編碼區及調控區形成;熊蜂基因的內部結構相對穩定但是基因的邊界可變,這是由於熊蜂的終止密碼子在許多時候不能夠有效地終止蛋白質的翻譯。

孫成表示,熊蜂的基因樹與物種樹高度不一致,該結果提示,將來人們進行熊蜂基因水平的研究要基於獨立的基因樹;鑑定出與熊蜂取食偏好、高海拔適應、殺蟲劑抗性以及外部形態等性狀相關的遺傳變異。該研究進一步解析了我國本土熊蜂的基因組序列,鑑定了優良性狀的遺傳基礎,為培育我國本土授粉熊蜂品種提供了理論基礎。

據介紹,該研究得到了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央公益性科研機構基礎研究基金等項目資助。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我科學家挖掘出2種可人工飼養本土熊蜂
    光明網訊(記者宋雅娟)3月9日,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蜜蜂研究所蜂種質資源與育種團隊再次挖掘出2種可以人工飼養的熊蜂,探明了我國南方蜂種弗裡熊蜂(Bombus friseanus)和短頭熊蜂(B. breviceps)的生物學特性。這一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昆蟲(Insects)》上。
  • 中國團隊挖掘出2種可人工飼養本土熊蜂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蜜蜂研究所蜂種質資源與育種團隊近日再次挖掘出2種可以人工飼養的熊蜂,探明了我國南方蜂種弗裡熊蜂和短頭熊蜂的生物學特性。這一研究已於近日在學術期刊《昆蟲》在線發表。(弗裡熊蜂,攝於雲南。
  • 科學家破譯基因密碼 解密古人類性愛(圖)
    原標題:科學家破譯基因密碼 解密古人類性愛(圖)   遺傳的歷史就書寫在現代非洲人的DNA中,但還需要一些調查工作來對其進行注釋。在即將出現在8月3號《細胞》(Cell)雜誌封面上的一篇報導中,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遺傳學家們和他們的同事對分屬三個不同狩獵者(hunter-gatherer)群體的15個非洲人的完全測序基因組進行了分析,並破解了一些必定涉及人類多樣性和進化的遺傳密碼的信息。
  • 熊蜂生物學習性簡介
    隨著設施農業的迅速發展,熊蜂因其獨特的生物學特性及其與植物之間巧妙的適應性,逐漸成為現代農業生產中溫室作物傳粉的重要昆蟲。熊蜂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正受到日益廣泛的重視,被大量應用於溫室作物授粉。我國也進行了大量的熊蜂種質資源調查、飼養與授粉應用的研究,並取得了豐碩成果。春暖花開,熊蜂蜂王經過漫長的冬眠後醒蟄。早春植物如延胡索、京桃花上經常能發現熊蜂蜂王的蹤跡。
  • 解讀基因密碼,防範遺傳疾病 上海啟動培訓遺傳諮詢師
    原標題:解讀基因密碼,防範遺傳疾病上海啟動培訓遺傳諮詢師  如今,我國每年約有100萬出生缺陷兒,發生率高達5.6%,出生缺陷已成為我國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人類醫學遺傳學的深入研究揭示,幾乎所有疾病都包含遺傳因素成分,換言之,基因檢測與遺傳諮詢是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的有效手段。
  • 省養蜂所赴景德鎮開展設施作物熊蜂授粉試驗
    省養蜂所赴景德鎮開展設施作物熊蜂授粉試驗 開展設施作物熊蜂授粉試驗       為進一步加強熊蜂授粉技術研究。12月13日,省養蜂所科研人員赴景德鎮開展熊蜂對設施草莓、番茄作物的授粉試驗。
  • 熊蜂飼養技術介紹視頻
    (Clistogastra)針尾部( Aculeate)蜜蜂總科(Apoidea )蜜蜂科(Apidae)蜜蜂亞科(Apinae)熊蜂屬(Bombus )。目前,全世界己知的熊蜂種類大約250種,主要包括熊蜂亞屬(Bombus Latxeille )和擬熊蜂亞屬(Psithyrus Lepeletier),其中熊蜂亞屬約210種,擬熊蜂亞屬約30種。熊蜂亞屬是社會性昆蟲,級型分化明顯,存在三型蜂。擬熊蜂亞屬是寄生性的社會性昆蟲,沒有工蜂級型;擬熊蜂的雌性蜂侵佔熊蜂的蜂巢,利用寄主熊蜂繁育其後代。
  • 遺傳密碼的破譯史
    大體過程如下:①通過簡單的排列組合推測遺傳密碼是三聯體→②遺傳密碼的閱讀方式如何(重疊讀碼還是非重疊讀碼)→③克裡克通過T4噬菌體突變實驗證實了遺傳密碼是三聯體並採用非重疊的讀碼方式→④遺傳密碼與胺基酸如何對應→⑤尼倫伯格和馬太通過體外無細胞體系合成蛋白質的實驗破譯了UUU編碼苯丙氨酸→⑥AAA和CCC也隨之被破譯→⑦通過異聚核苷酸作為mRNA的體外合成蛋白實驗,找出了各種胺基酸密碼子的大體範圍
  • 熊蜂與熊?
    熊蜂和蜜蜂是近親,同屬蜜蜂科,但知名度比蜜蜂差遠了,其實熊蜂在自然界中是重要授粉昆蟲,地位超越蜜蜂。全世界已知熊蜂有250種,我國已鑑定的有125種。熊蜂長1.5~2.5公分,體粗壯多毛,多為黑色帶黃或橙色寬帶,是一種多食性的半社會性昆蟲。經過人類馴化,廣泛應用於設施農業作物授粉。市農牧業科學研究院與中國農科院蜜蜂研究所蜜蜂所合作,在浩彤、二道橋引進熊蜂用於大棚、溫室甜瓜、西紅柿授粉,取得了成功。與蜜蜂授粉相比,熊蜂授粉有3大優勢:
  • 熊蜂是一種什麼蜂種?
    因此,我國也是熊蜂種類及資質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形態特徵熊蜂體格粗壯,屬於中、大型蜜蜂,全身被毛濃密呈黑色、黃色或白色、以及火紅色等各色相間,被毛長而整齊。熊蜂一般長1.5至2.5釐米,口器十分發達,中唇舌較長,吻唱月9-17毫米,不過也有較短的個體。雄性外生殖器強幾丁質化,生殖節及生殖刺突均呈暗褐色。
  • 熊蜂專場丨熊蜂授粉技術的幾個小秘密
    細心的朋友在野外經常會發現這樣一種蜜蜂,他的個頭非常的大,看上去胖乎乎的,全身密被黑色、黃色或白色相間的長毛,比一般的蜜蜂要大很多,這種蜜蜂就是熊蜂,它可是溫室大棚內授粉的一把好手。今天是熊蜂專場,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熊蜂授粉技術的幾個小秘密!1、熊蜂授粉技術是什麼?近幾年,熊蜂授粉技術在我國溫室栽培業中運用比較廣泛。
  • 生命遺傳密碼被成功「壓縮」
    科技日報北京5月15日電 (記者張夢然)生命的遺傳密碼並非全部必需?根據英國《自然》雜誌15日在線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英國團隊成功「壓縮」遺傳密碼——使一種合成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只需有限的蛋白質合成指令,就能編碼所有常見胺基酸。
  • 遺傳密碼的破譯
    破譯遺傳密碼實際上就是要找到基因中DNA的鹼基順序與其編碼的蛋白質胺基酸順序的對應關係:幾個鹼基決定一個胺基酸?哪幾個鹼基決定哪種胺基酸?要判斷哪個三聯體密碼決定哪種胺基酸,首先需要一種人工合成RNA的方法和一個能夠在體外合成蛋白質的實驗系統,這樣,在試管中加入已知序列的RNA,再通過分析新合成的蛋白質產物的胺基酸排列順序就可以推斷密碼子和胺基酸的對應關係。
  • 英國科學家破譯了人類第6號染色體的遺傳密碼
    英國科學家破譯了人類第6號染色體的遺傳密碼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新華網倫敦10月22日電(記者曹麗君)英國威康信託-桑格研究所的安德魯·蒙戈爾等科學家報告說
  • 重新揭秘遺傳密碼的規律
    通過大量的實驗,科學家們找到了和核苷酸鹼基分子與胺基酸分子之間的對應關係,並被稱為「三聯體」密碼子。這種編碼規則在進化上是十分保守的。例如,在幾乎所有生物中,密碼子「 AGA」對應著天冬醯胺。 作者說,基因組學數據(基因組和相應的轉錄組)的快速增長推動了遺傳密碼進化領域的發展。因此,「諸如CoreTracker之類的比較/進化生物信息學程序現在不僅可以預測遺傳密碼的偏離,而且還可以提供有關潛在機制的線索。」 根據他們的研究結果,研究人員提出,線粒體的遺傳密碼變異實際上是導致其基因組異常化的原因。
  • 人類遺傳密碼97%待解讀
    「最近30年測定人類遺傳密碼以後,迄今全世界科學家可以解讀的遺傳密碼不超過3%。」12月20日在河北省保定市舉行的第一期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大講堂上,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潤生表示,還有97%的遺傳密碼可以測出來但還沒有人能很好解讀,當中蘊含著大量原始創新的機會。
  • 破譯遺傳密碼 掌握生命秘密
    這些人類對抗疾病的新辦法,源於對遺傳密碼的研究取得的突破。通俗地說,人的每個細胞當中都有一份遺傳密碼,別看遺傳密碼只是承載著4個符號的一條線,但這條線足夠的長,能承載人從生長發育到一代傳給一代的信息。4個符號不斷變化,人的遺傳密碼總的符號大約有30億個。        這是什麼概念呢?
  • 遺傳密碼,人類只讀懂3%
    人一共有23對染色體,「染色體帶有遺傳信息,如果它變了,人的狀態就會變得不正常。」陳潤生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其他染色體都有兩對,如果看到第13號染色體比別的多出一截,這就是一個先天畸形,導致胎兒一出生就是痴呆。 事實上,只要我們的遺傳密碼即染色體改變一點,就會導致非常嚴重的疾病。
  • 熊蜂的世界|「授粉者」計劃
    為了吸引蘇氏熊蜂,梭砂貝母會分泌出更多的花蜜作為回報。——「美麗雲南生物多樣性百科」欄目熊蜂是蜜蜂總科熊蜂屬,為獨居性和社會性昆蟲,是蜜蜂大世界中的一員,全球已知約有250種熊蜂。熊蜂蜂群組成與蜜蜂相似,每群由一隻蜂王、多隻雄蜂及上百隻工蜂組成,體型粗壯,膀粗腰圓,全身長滿黑、黃或白、紅等各色相間的絨毛,號稱"毛孩子"。
  • 科學家破解大腸桿菌遺傳密碼—新聞—科學網
    遺傳密碼由A、C、G、T4個不同化學鹼基(或核苷酸)組成。這些核苷酸按順序每3個鹼基組成一個密碼,每個三聯體「密碼子」代表了一個特定胺基酸的插入或一個蛋白合成的終止信號。密碼子一共有64種,但胺基酸只有20種,因此,一種胺基酸可以對應多種密碼子。這說明遺傳密碼本身就是冗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