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後望一眼:若大便出現這4種顏色,可得多留個心眼

2020-12-05 醫聯媒體

糞便中的主要成分有水以及身體各種代謝垃圾所構成。一個正常人,他每日的排便量應當在1到2次左右。如果長時間沒有排便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損害。此外,大便的顏色會反映出一個人身體健康的好壞。正常人的大便顏色應當是淡黃色或者黃色,而一個身體不健康的人,大便顏色可能會呈現出白色或者黑色等等。

大便顏色的改變很有可能預示著身體健康已然出現問題,哪種大便顏色是不正常的呢?

1、黑色大便

黑色大便它的形成與身體內腸道出血息息相關。這是因為血液中含有一種叫做血紅蛋白的物質,腸道一旦出血,血紅蛋白的鐵就會和腸道中的硫化物相反應,從而形成一種叫做硫化亞鐵的物質。

硫化亞鐵在糞便中的顏色會呈現出黑色,這也就是腸道內出血導致大便顏色發黑的原因。通常情況下,例如大腸癌等是導致腸道出血的最主要原因,所以一旦出現大便發黑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接受相關檢查。

2、紅色大便

紅色大便也是因為身體內出血所導致的。紅色大便和黑色大便雖然同為出血,但是其成因缺不一樣。黑色大便它是由於血從腸道內來,經過層層的轉化,從而形成硫化亞鐵,讓大便顏色偏黑。

而紅色大便則是由於血從肛門等處出現,它並沒有經過腸道和腸道內的硫化物相混合,所以它呈現出紅色。一般情況下,導致紅色大便的原因大多為痔瘡、肛瘻等等。

3、白色大便

白色大便它與身體內的膽息息相關。例如膽管癌、膽道梗阻等到導致人體出現白色大便的最主要原因。分辨白色大便是否與體內的膽有關,還可以根據人體皮膚是否發黃或者尿液顏色是否加深綜合進行判斷。

4、綠色大便

相較於上三種大便顏色,綠色大便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大便顏色。綠色大便它的成因大多是由於寄生蟲感染所導致。當然,之所以說綠色大便常見,是由於綠色大便的成因不僅僅只有寄生蟲一種,如果在一天中過多食用綠色植物,或者消化不良也會導致綠色大便的形成。

總而言之,大便的顏色可以反映出一個人身體健康的好壞。不管在平時生活中出現以上哪種顏色的大便,都應到去醫院接受相關檢查,從而儘早做好疾病的預防工作。

相關焦點

  • 身體不好,大便先知!若大便出現4種顏色,你的身體或已不健康
    大便顏色關鍵詞——膽汁、不同的飲食物、藥物作用、出血。 大便的顏色受膽汁的影響,正常大便中含有膽紅素而呈現黃色或黃黃褐色。飲食或藥物進入人體後會發生一系列化學變化,可以使大便呈現不同的顏色;另外,消化道出血雜在大便中也能發生顏色改變。
  • 上廁所時回頭看一眼,大便經常是細的,可得當心,背後原因不少!
    58歲的孫阿姨,每次上廁所都有回頭看一眼的習慣,連續兩個星期都發現拉出來的大便很細,好似牙膏一樣。雖說也沒感到其他不舒服,可她還是去查了一下,沒想到查出了問題。幸好發現得早,孫阿姨身體也很快恢復了,可以說救了自己一命。真正有孫阿姨這種覺悟的人,是很少的,大便變細了,幾乎沒有人去關注。
  • 腸道病變「悄無聲息」,排便時,出現4種表現,最好去查一下腸鏡
    提醒:排便時,出現4種表現,最好去查一下腸鏡!表現一:出現便血排便時,若發現出現了便血,要看一下是什麼顏色的,並觀察一下是否還有其他東西。表現二:排便習慣發生明顯改變一般來說,每個人排便都有自己的規律,比如每天早起後排便、或早飯後排便,也有些人腸胃不好,偶爾出現腹瀉。
  • 大便出現這4種現象,可能是直腸「癌變」了,趕緊去看醫生
    另外,排便時也會有特殊表現,如果大便有疾病的相關信號,應該及時就診,防止某些嚴重疾病持續發展。那麼,大便有哪些表現說明直腸癌產生?1、排便習慣改變直腸癌的出現會讓患者排便習慣出現改變,原本規律的排便不再保持,說明腸道功能受損。
  • 提醒:早上排便出現3種情況,說明「腸道」壞掉了,要做腸鏡檢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需要做到時時刻刻關注腸道健康,提醒大家,一旦你在早上排便時出現這幾種情況,說明「腸道」壞掉了,最好去醫院做下腸鏡檢查。早上排便時,發現大便呈塊狀排便是人體進行新陳代謝的表現,通過排出體內代謝產物,從而維持機體正常的生理功能。
  • 排便出現這4種異樣,勸你及時做腸鏡
    要知道,大腸的功能就是堆積食物殘渣、在其中形成糞便、儲存糞便、產生壓力、隨著神經系統傳遞給大腦排便信號。因此,腸道發生癌變,就會影響排便過程、大便的形態。通過糞便的狀態,即可初步判斷腸道健康情況。如果你的年齡已經超過了45歲以上,又或者是有腸癌或腸道息肉家族史,這就屬於腸癌的高危人群。
  • 排便時,若遇上了這3個狀況,其實是反映了身體問題
    一般情況下,正常人每天都需要排便,通過糞便的排洩可以將腸道中的垃圾廢物及時排洩出體外,維持正常的腸道功能。部分人平時不注重身體的健康保養,導致其腸道功能下降,在排便的過程中可能就會有某些異常表現。平時需要注重身體的健康保養,同時多留意疾病的信號,在排便過程中察覺到異常時,還需儘早治療。
  • 大便顏色異常需警惕 黑色大便或是腸道出血
    *每天都要排便,排便就是排毒的過程,不同的大便顏色能夠反映出身體的不同問題。*正常的大便,應該是為黃色、黃褐色或醬色,不幹不稀,成條狀。但是根據不同的飲食習慣,*排便的顏色也會受到影響。不過經常出現下面這些顏色的大便,就要小心了,有可能是身體患上了某些疾病。
  • 寶寶的大便正常顏色是什麼?帶你揭秘大便出現這7種顏色的健康問題
    墨綠色大便是由胎兒腸道內脫落的膽汁或上皮細胞以及寶寶吞入的羊水所構成的,父母千萬不要被新生兒的第1次大便顏色所嚇到,這是正常的顏色,並且這種大便的顏色會在寶寶進食後的2~3天內逐漸轉化為正常嬰兒的糞便顏色。 三、鮮紅色血便 鮮紅色血便大多是由於肛裂所引起的,其表現為大便的血色鮮紅,並且不與糞便相混合。
  • 腸道有癌,大便或先知?提醒:出現3個「苗頭」時,不可疏忽大意
    吃喝拉撒,是每個人存活在這個世上,不可避免的事情,這也是人體正常的需求,但是在這四項中,拉便便,因為比較有味道或者所謂的「低俗」,讓很多人都感覺到不好意思,不想去提這件事情,其實糞便也是身體很多器官健康的「晴雨表」,人體器官代謝不需要的廢物和毒素,就需要通過便便排出體外,大便的形狀、顏色、質地等等
  • 人有問題,大便告知,早起排便幾處有「不同」,或暗示體內存隱患
    而如果你排便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大便比較細小有溝槽,有時候還帶有血跡,也要提高警惕了,一說到大便帶血,很多人可能都會脫口而出,這個我知道是痔瘡對不對。雖然痔瘡確實是生活中國最為常見的導致大便帶血的原因,但除了痔瘡之外,如果你的腸道內存在腫瘤或者別原因,會導致腸道出血的情況出現,血液滴落到大便上後,順著大便排出體外的時就會有大便上帶血跡的情況了,而除此之外隨著腫瘤的生長,還會壓迫原本存在於腸道的大便,導致大便變得細小,並且有一些溝槽存在,若有這種情況千萬要引起重視。
  • 直腸癌自檢方法,當大便出現這4個情況,趕緊看醫生檢查
    早期的直腸癌症狀通常不會很明顯,但隨著癌細胞不斷增生,患者就會出現排便習慣改變的情況,大便會出現一些異常情況,到這時往往病情比較變得比較嚴重了。 那麼出現直腸癌時,大便會有哪些症狀呢?
  • 大便有這4個特點,說明你的身體很健康,不妨一測
    1、糞便呈現黃褐色身體保持健康糞便也會有一些好的特點,例如顏色正常是身體保持健康的標誌,正常人在不受到食物、藥物的影響下,糞便呈現黃褐色,這是正常的糞便顏色。如果發現自己的糞便開始出現改變,有陶土樣的糞便出現,不排除是肝臟病變引起。
  • 腸道開始癌變,排便會有這三種異常,若佔1個,最好去查一下
    腸道開始癌變,排便會有這三種「異常」,若佔1個,最好去查一下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掌管人體解毒排毒的巨大工程,若腸道功能出現問題,毒素無法正常排出,長此以往,就會被身體「重新吸收」,導致身體提前衰老,甚至出現體重增加,出現腹部脂肪,長斑、面色不佳,甚至出現腸道系統病變。
  • 上廁所排便,大便「前硬後軟」是怎麼回事?上火、便秘導致的嗎?
    有人排便時會覺得大便「前硬後軟」,也沒當回事,只是覺得可能這段時間便秘或者上火,但是原因真的這麼簡單嗎?01正常的排便時間和排便過程是什麼樣的?正確的排便時間是三分鐘左右,很多人都是20分鐘以上,排除便秘那麼基本都是玩手機浪費了時間,長時間蹲坑可能會引發便秘和痔瘡,應該速戰速決。正常的大便不幹不硬,很輕鬆就能排出去,形狀成型類似於香蕉,顏色呈金黃色或者黃棕色。
  • 你多久大便一次?告訴你正常的排便頻率
    我們以肉蛋菜混合類的食物為例來說,從口腔咀嚼吞咽後經由食道進入胃部,在胃內停留的時間大約4到6小時。然後在小腸停留3到7小時,在大腸的停留時間長短則需要看個人的排便習慣。 在一般情況下,正常人每天會排便1到2次,顏色為棕色,便量約在100~200公克。但有一部分人,因為體質的因素,每天會固定排3到4次,這也是正常的。因此,並不一定是排便次數多就不正常,只要規律就OK了。
  • 為啥排便時,總會出現「前硬後軟」的情況?是腸癌的前兆嗎?
    一般來說,人們上廁所大便,順利的話,4分鐘到5分鐘就可以了,排便後肚子就變輕鬆了。但現在的人排便都需要十來分鐘,很多人是因為排便的時候,總是前硬後軟,就算是上完廁所了,還感覺有屎要排。因此,有此症狀的人,會擔心是自己病了,更擔心它是癌變前兆。
  • 排便時發現大便變細,可能是這些原因所致,事關健康,多了解
    不知大家上完廁所有沒有回頭看一眼便便的習慣,克不要覺得多此一舉,大便的情況是能反映出身體的健康程度的,生活中有不少人排便後會發現大便變細了,就會很擔心,那麼大便變細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先不要自己嚇自己,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原因。雖然體內若是出現了癌的話,大便的形狀是可能出現改變的,其中就可能是變細、變稀,但是不代表大便變細就一定是這種情況!
  • 腸道有癌的人,排便時往往會有3種異常,若你有,儘快做肛門指檢
    都說腸道有沒有癌症,大便最了解。我們每天吃下去的食物經過胃部、大腸,最終就來到直腸,直腸是食物最後停留的地方,排出來後就會形成大便。因此,只要細心觀察大便,就不難發現身體上的異樣。排便時發現以下3種異常,就要儘快做肛門指檢01大便形狀改變健康的大便表面光滑不黏膩
  • 三天不排便肚子脹?不妨吃這4種食物,促進腸胃蠕動,排空毒素!
    日常生活中,消化功能好的人,一天排便一次,或者是兩天排便一次,這都是很正常的。雖然腸道的健康並不是根據每天有沒有排便來決定;但你要是沒有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卻出現了連續三天都沒上廁所的情況,甚至還感到肚子發脹的難受,那麼這個時候就可能是有點便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