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生命吃菌子,大雲南又又又又上熱搜了

2021-01-09 懂球帝官方

本文轉自公眾號:那一座城(id:thecity2015)。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最近,膽大過人的雲南人又又又又上了新聞了。

在雲南當地,有很多種傳說。

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吃了雲南的蘑菇,你就可以看到小精靈」了。

7月的雲南,是吃菌的旺季。

吃菌子中毒的新聞屢見不鮮,甚至連當地政府都苦口婆心地勸大家少吃點菌子:

瞧瞧雲南人民的吃菌「事故」。

雲南地區盛產菌子,拿命來吃菌是雲南人的特點。

而且,他們覺得菌子的「毒性越大」越好吃。

下圖,油炸過後的油雞樅,香氣撲鼻,一般人難以抵擋它的美味誘惑。

甚至有人說,如果你身邊的雲南人,沒有吃菌子中過毒,那肯定是假的雲南人……

城城這裡說的毒性,說的是烹飪前有著不足致命的微毒性,但烹飪後失去毒性,且味道無比鮮美的菌子

說到吃蘑菇中毒……

不得不說一下雲南網紅菌子「見手青」。


它曾經作為「雲南毒蘑菇」上過微博微博熱搜,往下翻好幾十頁的內容裡都提到了它。

連雲南當地人也封它為「毒蘑菇小戰士」。

在微博、抖音、快手等平臺上,也有很多雲南人吃了見手青後看到小人、小精靈的視頻,給人感覺很好玩。

甚至,有人想專程前往雲南吃沒熟的見手青,體驗中毒後的致幻……

見手青,是一種雲南的牛肝菌種類。

切開後,用手觸碰切面,它就會馬上變成深青色。所以得名「見手青」。

嘗過的人說味道特別鮮,甚至比肉還要好吃。

但具有比較強的微毒性,需要完全煮熟後才可以吃。

剛採摘下來的見手青。

如果吃到沒煮熟的見手青,就會「中毒」,就會出現奇奇怪怪的幻覺。

碰到就變色,聽起來就夠詭異了。

沒想到中毒後的反應更是光怪離奇,被稱為「小兒國症候群」:

致幻效果應該就像這個圖片一樣吧?

野生菌大多數帶有微毒性,吃了不致命,但沒煮熟的話吃了就會中毒。

可偏偏吃貨們就愛吃,尤其是見手青。

每年這個時候,一定都會有吃到沒熟見手青的人「騎著龍」去醫院了。

市場裡賣的金色黃雞樅菌,味道異常鮮美。

菌子上市的季節,也是急診科醫生最忙的時候。

雲南的朋友說,這時的急診科清一色坐著吃了沒熟的見手青的人。

這位吃菌子中毒的大哥,估計在打怪獸。圖/網絡

被怪獸追著打的、坐著泡泡四處飄的、拿槍打殭屍的,騎在龍馬上要起飛了的……

總之,每個人看到的幻覺,色彩和圖案都不一樣就對了。

為了避免大家中毒,雲南的商家也是絞盡腦汁……

比如你在雲南吃雜菌火鍋,每桌都會有個計時器。火鍋的水燒開後,15分鐘之內都不會給你筷子。

一定要等菌子15分鐘煮熟,計時器鳴叫後,才會給你上筷子,就怕你吃了不熟的菌子中毒……


有人調侃,在雲南吃菌子要三熟:

菌子有沒有毒要熟,菌子要煮熟,去醫院的路要熟。

01 神秘的雲南,菌子的王國

每年的五月到十月,雲南都處在雨季之中。

此時的雲南,天氣變幻莫測,時而烏雲驟雨,時而懸日晴空。

但這種連續長達幾個月的雨季,為雲南的最出名的菌子的生長,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

雲南,處在中國西南地區,面積大,且地形地貌複雜,不同地區海拔之間,高低懸殊特別大。

這裡的生態面貌豐富多樣,有著大量少數民族和野生動植物。

在雲南的西南部地區,還有罕見的「三江併流」的奇觀。

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處在100公裡之內的區域內奔流競速。

近年來,獨龍江和元江也加入了並流的行列,從「三江併流」變成了更為罕見的 「五江併流」。

總之, 你可以在這發現很多奇趣的事。

有著多姿多彩風情的雲南,就是由這種崇山峻岭和無數的江河湖泊而構成。

因為獨特的地理環境,加上熱帶和亞熱帶氣候,成就了雲南這個名副其實的「真菌王國」。

雲南特色,菌子蒸排骨。

一顆顆野生菌子,就紮根在土裡。

吃夠了營養,又有了雨水的滋養,破土而出,開始瘋狂生長。

每當雨季到來,雲南人就曉得……

馬上,就要迎來每年一度的狂歡時刻了——敞開肚皮吃菌子。

雲南市場裡賣的野生菌。

汪曾祺先生曾說:

「雨季一到,諸菌皆出,空氣裡一片菌子氣味。無論貧富,都能吃到菌子。」

每年這個時候,上山去採菌,或者在市場買菌,再美美吃上一頓菌子火鍋,才是雲南雨季的正確打開方式

02 普通人vs雲南人的菌子

其實說到雲南人愛吃菌子……

城城覺得除了雲南之外的地方,也都吃菌子啊!

比如,平菇、金針菇、香菇、茶樹菇……為啥就沒覺得特別好吃?

市場最容易買到的平菇。

於是,雲南同事來給城城上了一課雲南知識課堂:

首先,得念對「菌」字。

在雲南當地,「菌」的發音是「jier」,念第四聲。當地人說的菌子,我們聽到的就是「勁兒」。

如今雲南野生菌約有數百種,佔了全世界食用菌的一半還多。

野生菌為什麼好吃?

因為它是活生生的鮮味大禮包

不是肉,卻富含優質蛋白成分,還有很多可溶性和胺基酸成分,能刺激大腦分泌讓人愉悅的多巴胺。

汪曾祺還說:

好的菌子,能同時吃出「陳年宣威火腿香味、寧波油浸糟白魚鯗香味、蘇州風雞香味、南京鴨胗肝香味,且雜有松毛清香氣味」。

可見這野生菌子有多美味啊!也難怪雲南人樂此不疲了。

在雲南人眼裡,野生的菌子才叫菌子。

外省那些人工養殖的菌子,不叫「勁兒」,最多叫它「蘑菇」。

上面說到的那些我們平時吃的蘑菇。

雖然也有菌菇類名字裡特有的「菇」……但在雲南,是處在菌菇鄙視鏈底端的。甚至,有人直接喊「人工勁兒」……

外省菌菇:真的太沒面子了,知道了,有被冒犯到……

雖然雲南人愛吃菌子,但也不是所有雲南人都能認出所有的「勁兒」。

他們通常吃最常見的雞樅、松茸、青頭、牛肝菌等等。

沒見過或者沒吃過的食用菌,通常叫「雜勁兒」。

雲南四大菌:松茸、雞樅、竹蓀、牛肝菌。

每年,甚至每次來到賣「勁兒」的市場,都會出現新的「勁兒」。

但一般情況下,能出現在市場裡頭的「勁兒」,大多數是安全可食用的,大可放心吃。

所以,去在市場買新的「勁兒」,和老闆的對話一般是醬紫的:

「老闆,這『雜勁兒』咋沒見過?有毒的不咯?」

「剛摘的,吃過了,麼毒,能吃。」

「好嘞,那我都要了唆!」

雖然菌子好吃,但城君特別提醒一下:

雲南野生菌,特別特別特別多。如果一定要吃,要在當地人的帶領下吃。

一定以安全為主,別以身試菌。

03 到底雲南的「勁兒」多好吃?

「我在昆明住過七年,離開已經四十多年,忘不了昆明的菌子。」——汪曾祺《汪曾祺文集》

讓汪曾祺念念不忘四十年的雲南菌子,到底有多好吃?

乾巴菌

這朵看起來像中了毒的大菜花,就是乾巴菌。

乾巴菌長得皺巴巴的,顏色也不好看,感覺還沒吃上就中了毒。

但它即使在雲南這種菌子王國裡,也是珍貴、少見的野生菌。品質好的乾巴菌,市場價格高達四位數。

而且是有價無市。

作為菌子,乾巴菌特殊且濃鬱的香味。

即使是與豬肉、辣椒一起炒的這種簡單家常做法,也能在眾多菌子美食裡脫穎而出

常見的炒雞絲、炒青椒、炒辣椒,也能與乾巴菌的味道融合,相得映彰。

吃不完的乾巴菌,最好的保存辦法,是在烈日下把它曬乾。

加上辣椒一起醃製,曬乾後的菌子大大了增加由胺基酸帶來的鮮味,吃起來更美味。

雞樅菌

雞樅菌,因為菌蓋展開像雞的羽毛。

吃的時候,帶有雞肉的特殊香味,被人們稱為雞樅菌。

它生長的地方有點奇怪,一般是長在白蟻堆上的。

不論是炒肉還是燉湯,都是難得的美味。最讓食客難以忘記的,還是它帶著的肥雞油的那股香味兒

簡直就是雲南菌子裡的「戰鬥雞」。

油炸雞樅菌,是雲南人的最愛。

熱油鍋裡走一遍, 雞樅菌能很好的和油脂融合。

既有油脂的香味,又有雞樅菌特有的雞肉味的鮮美。

一口油炸雞樅菌入口,難保你不會心動。

松茸

作為「萬菌之王」的松茸,早已聲名遠揚。

對生長環境要求十分嚴格,只有在遠離汙染的高海拔原始山林才能存活,至今還無法人工培育。

出土到成熟的時間只有短短48小時,採摘時間十分短暫,時間一過味道就變了。

由於產量少,口味好、營養高,價值不菲。

越是新鮮珍貴的食材,往往做法越簡單。

洗淨、切片,沾點特製醬油生吃,最能嘗出松茸的本味。

或者,把松茸上的泥土清洗乾淨,縱向切片。

再用黃油稍微煎一煎,撒上少許鹽即可品嘗。

在高溫的赤烤下,黃油和松茸的香味,相得益彰,令人難忘。

牛肝菌

牛肝菌,是雲南人吃得最多的菌子之一。

因為菌蓋的顏色類似牛肝,菌肉厚厚的,被稱為「牛肝菌」。

切成薄片,加入蒜片炒熟,入口十分細滑。

黑松露

城城告訴大家一個冷知識:

被法國人視為珍寶的黑松露,在國外的價格是鑽石一般的存在。

不過,在雲南黑松露產量大,大家也不把它當寶貝。

所以,最開始的時候,雲南農民是用它來餵豬的……

所以,黑松露在雲南又有另一個名字:豬拱菌。

太老的黑松露,一般用來泡酒;

而剛出土,鮮嫩的黑松露,會用來煲湯燉排骨。

羊肚菌

羊肚菌,顧名思義,外形酷似羊肚,是雲南四大菌之一。

燉雞湯,家常清炒,或者加孜然赤烤一下,都是美味。

羊肚菌還是一味燉湯神器,無論什麼燉湯,加一點羊肚菌,就能立馬提鮮。

菌子火鍋

看了這麼多菌子,相信你已經看花了眼。

如果你想哪種菌子都吃一吃的話,建議你來一頓菌子大雜燴——菌子火鍋。

各種菌菇的鮮香在高溫下散發,互相滲透,味道迷人。

不過切記,這註定是一場沒有酒精的火鍋局。

注意:吃菌不喝酒,喝酒不吃菌!

——

雖然雲南人的菌子狂歡節已開啟,但在最後的最後,城城還是要給大家講一些吃菌的必備知識:

1、只吃自己熟悉的菌類;

2、無論吃任何菌子,都不要涼拌,一定要充分煮熟,並且吃菌子的時候不要喝酒;

3、如果吃了之後感到不適,一定要立馬前往醫院就醫。

摘菇有風險,吃菌需謹慎。

版權聲明:

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作者 / 城君

·   END   ·

商務合作

微信/電話:18924344262  城城

電商合作

微信/電話:13688913816  Mia

原文連結

相關焦點

  • 菌子這樣吃最好吃②:雲南只有兩種菌
    雨季,雲南菜市場裡最受歡迎的菜就是菌子,也就是被稱之為「界兒」的那種東西。雲南人不把菌子稱為野生菌,這屬於多此一舉,吃菌,當然是吃野生的。所以菌在雲南只有兩種:菌和人工菌。他們也不把菌子稱為蘑菇,蘑菇這個叫法,容易引起雲南人對小學課本上關於花花綠綠的毒蘑菇的想像。
  • 不容錯過的雲南菌子季:來昆明逛最野的市場,吃最鮮的菌子!
    現在正值三伏天,而雲南卻是25℃涼爽宜人的天氣,太適合打個飛的去逛吃啦。但同屬於牛肝菌中的見手青最近頻上熱搜,大有趕超之勢。其實是如果烹飪不當誤食了見手青毒素,會容易產生「見小人」的幻覺,仿佛一群小人或者精靈追著你圍著你,也是很神奇的體驗了。但只要記住一個原則:熟透,其實就沒有任何問題。
  • 像雲南人一樣吃菌子,野生菌才是信仰!
    在雲南人眼裡,世界上只有兩種蘑菇,一種叫野生菌,一種不是菌。如果你請一個雲南人吃金針菇炒香菇,他大概會和你絕交。畢竟,野生菌才是信仰。吃野生菌,不僅可能會中毒,還有重金屬超標等風險,那為什麼雲南人還對野生菌如此執著?因為人工菌能培育的品種太少了。
  • 雲南女子吃菌子中毒,竟然看到小精靈。野生菌到底怎麼吃才正確?
    現在又到了雲南野生菌的生長時節了,每年都會聽到很多吃菌子中毒的消息,但是在雲南這都不算啥新聞了,因為雲南的特色就是各種菌子!炒菌子、煮菌子、菌子米線、菌子燉雞、菌子燉火腿、菌子炒臘肉、菌子炒飯、菌子火鍋。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吃菌中毒的體驗吧,接下來給大家帶來吃菌子中毒的搞笑經歷。(以下來自網友的分享.)
  • 靠山吃山,雲南人把吃菌子發揮到了極致,但這種你真的認識嗎?
    切成片的殼殼菌殼殼菌,也叫羊眼睛,地滾子,一種雲南可食用野生菌,也是我媽最喜歡吃的菌子,會從每年的6-10月野生菌上市吃到下市,大部分時候我們都是去市場買回家做了吃,有空時,我們自己也特別願意上山去找。
  • 雲南可以吃的菌子有900種,有毒的200種!吃菌不規範,親人淚兩行
    菌子千萬種,無毒第一種。吃菌不規範,親人淚兩行。雲南可以吃的菌子有900種,有毒的有200種,加起來就是1100種……政府專門給雲南人——野生菌食物鏈頂端人類專屬的簡訊提示!這是為什麼?原來雲南人野生菌中毒很普遍,大家還在微博上討論。
  • 9年近萬人中毒入院,雲南吃蘑菇有多野?
    文 | Laura 圖 | 四象設計部1拿命吃菌子的雲南人菌子,在雲南人心目中是神聖的,特指大自然孕育的、吸天地之靈氣、取日月之精華的純野生菌,人工養殖的只配叫「蘑菇」,根本不能稱之為「菌子」。而且,在雲南人口中,「菌子」有特殊的發音,聽起來分外可愛,透露著當地對菌子樸素的熱愛。菌子的魔力大到什麼程度呢?就連文學大師汪曾祺也被它「俘獲」了,他就曾在《昆明食菌》中寫道「我在昆明住過七年,離開已四十年,不忘昆明的菌子。雨季一到,諸菌皆出,空氣裡一片菌子氣味。」
  • 80天中毒273起,雲南人吃菌有多野?
    此前,雲南人因為吃菌中毒死亡人數超過新冠肺炎而上了熱搜。相關統計顯示,從2020年5月至7月20日,雲南省已發生野生菌中毒事件273起,12人死亡。而雲南省累計因新冠肺炎死亡的病例僅2例。「我奶奶吃菌子中毒了,說廚房有條龍,叫我爺爺去抓龍。」「中毒的時候覺得頭有水缸大,手腳像火柴,滿桌子小人跑來跑去,電視機頂上長滿30釐米以上的野草,風吹過來一浪一浪的,過癮得很。」「前兩天我媽的朋友吃菌中毒看到漫天的鐵絲衣架在飛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 雲南人到底有多喜歡野生菌?記在樂居老家撿菌子的美好時光(圖)
    雲南又到了菌子上市的季節,菌子分為夏菌和秋菌,也叫熱菌和冷菌。熱菌比較多,以雞樅,青頭菌等為主。秋菌的代表是黃絲菌和奶漿菌。我的故鄉在樂居鎮仁河村周家口子,每年回去,只要有菌子,我們都會上山去撿。昭通比較出名的有大山包和昭通蘋果,我的老家周家口子在去大山包的老路旁邊,村子的背後就是綿延的大山。早年留美博士吳鏡漪老先生首次把蘋果引入昭通,在灑漁鎮安家落戶。
  • 電影《一點就到家》助力脫貧攻堅 雲南咖啡衝上熱搜榜
    由省委宣傳部參與聯合攝製的電影《一點就到家》,自10月4日在全國上映以來屢次衝上熱搜,並帶動雲南咖啡衝上熱搜榜。  影片取景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以咖啡為主題,講述了3個性格迥異的青年因不同緣由從大城市回到雲南古寨開啟創業旅程,最終闖出一片天地的故事。  電影的熱映帶動雲南咖啡衝上熱搜榜。
  • 菌子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菌子的食用禁忌是什麼
    其實說起菌子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但是說起蘑菇大家都會恍然大悟。人們將野生的蘑菇稱為菌子,在食用的過程中,哪些食物是不可以和菌子一起食用的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菌子不能和什麼一起吃、吃蘑菇的好處以及蘑菇的做法有哪些。
  • 又到撿菌子季節,這些美味營養的野生菌,你吃過嗎?
    一場場大雨過後潮溼陰暗的山林裡在雨水的滋養下菌子紛紛從土裡冒出頭來這就是雲南人夏天必不可少的美味雨季吃菌是雲南人約定成俗的一件事情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美味又常見的野生菌一,乾巴菌>乾巴菌生長於海拔600~2500米之間的雲南松、思茅松、華山松、馬尾松林以及松、櫟相混的樹林中。
  • 野山上的靚貨,雲南人稱「刷子菌」四川人稱「掃把菌」你吃過沒
    這種野菌在雲南大山上就很常見,一般都是生長在松樹底下,看起來非常小顆,還非常備受到無數人的追求,它在雲南當地被稱之為是 刷子菌,許多食客品嘗上來也是非常嚮往,不管是在長相還是營養價值上都要比其他野味來得更有價值,外面買不到。
  • 雙宋離婚、範李分手……一天「爆」十幾個熱搜,網絡「吃瓜」狂歡...
    一天「爆」十幾個熱搜的盛況,被網友戲稱為「微博吃瓜日」。事實上,這樣的「吃瓜」狂歡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狂歡背後是否也該引起反思,為何引爆熱搜的總是明星的私生活?是誰在擠佔網絡輿論關注空間?能不能上微博熱搜,網絡話題熱度如何,已經成為評價明星地位、國民認知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大大小小的明星們不管大眾熟不熟,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真正的實力,總是長期霸佔著微博的熱搜榜。
  • 菌子之交:才不要什麼淡如水,要的就是香到性感
    吃菌子,是件危險的事兒。 每年一到菌子季,人人爭相靠一顆菌子相會那些漫天亂竄的小人人兒。的確,菌子迷幻,一不小心沒煮熟就很容易讓人走火入魔。也正因此,越禁忌越誘惑,讓人總在迷醉邊緣瘋狂試探。
  • 號稱菌子界的「黑鑽石」,農民都帶著狗上山挖,聞著香味就能找到
    在雲南的大山裡,一年四季都長著各種各樣的野生菌,比如說雞樅菌、牛肝菌、乾巴菌、松茸等等,種類如此多的野生菌,讓雲南成為全國最大的野生菌市場,全國大部分的野生菌產於雲南,所以很多雲南農民都靠挖菌子為生,這也是一筆很可觀的收入哦。
  • 又到吃菌子的季節,這5種菌子常與樅菌同生,毒性大,別摘回家了
    導讀:又到吃菌子的季節,這5種菌子常與樅菌同生,毒性大,別摘回家了最近這段時間一直在不停地下雨,山裡樹林下野生菌成群生長,又到了一年一度人人上山採菌子的季節。特別是這個季節,天氣溼熱,適合野生菌生長,野外不止有眾多的樅菌,也有很多種毒性大的其他菌子,以下這5種毒菌子常與樅菌同時生長,一定要注意辨認,別把有毒的菌子採回家了。1、毒鵝膏菌。毒鵝膏菌是最常見的有毒蘑菇之一,它的分布範圍很廣,南方地區的大部分森林之中都有生長。
  • 吃菌要小心!雲南衛健委發布預防野生菌中毒預警公告(附毒蘑菇圖片)
    為防範和減少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菌造成的食品安全事故發生,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5月29日,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發布《預防野生菌中毒預警公告》(以下簡稱《公告》)。一、廣大群眾要提高自我健康安全意識,不隨意採摘食用不熟悉、腐爛、幼小不能辨別的野生菌類。
  • 雲南最壕的不是吃一鍋肉,而是來上一鍋菌!
    雲南人對菌子的喜愛可以用「痴迷」來形容不喜歡吃菌的人不是真的雲南人小編聞著菌子的香味找到了這家藏在C86山茶坊的野生菌火鍋餐廳瞬間刷新了對菌子火鍋的認知!吃菌火鍋,菌子要新鮮湯底也很重要用土雞熬製的湯底搭配各類新鮮的野生菌那只能用鮮上加鮮來表達這種極致口味了雲南人的火鍋裡,到底有些什麼菌?雲南的野生菌佔全世界食用菌的一半以上這樣的人間美味一鍋搞定下火鍋,想都不用想味道都是鮮美極了小編保準讓你一次就吃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