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做了一個夢,夢到了少年時的人和事,醒來無比思念故鄉。很多年都逃避向別人說起自己的來處,如今卻無比地思念故鄉。雲南又到了菌子上市的季節,菌子分為夏菌和秋菌,也叫熱菌和冷菌。熱菌比較多,以雞樅,青頭菌等為主。秋菌的代表是黃絲菌和奶漿菌。
我的故鄉在樂居鎮仁河村周家口子,每年回去,只要有菌子,我們都會上山去撿。
昭通比較出名的有大山包和昭通蘋果,我的老家周家口子在去大山包的老路旁邊,村子的背後就是綿延的大山。
早年留美博士吳鏡漪老先生首次把蘋果引入昭通,在灑漁鎮安家落戶。灑漁自從有了蘋果樹以後,灑漁河的北風就把蘋果的香味吹到了樂居和蘇家院,灑漁河大壩子的樂居和蘇家院的地裡和村子周邊,蘋果樹就開始生根發芽、葳蕤繁茂。樂居鎮仁和村20組的柯福金是昭通第一個被冠為蘋果王的人,人稱「柯大蘋果」,這個名字雖然知道將近三十年了,我卻沒見過這個人。
周家口子背後最高的山峰叫大坪地,顧名思義,這座村子附近最高的山峰頂部是一大塊平地,大概可以停下數百輛車,靠近山頂的部分有人家居住。
日落時分,太陽落在大坪地身後,古人詩句中「白日依山盡」的景象便呈現在眼前。
大坪地延伸出去的山上長著各式各樣的菌子。
我們把車停在路邊,便開始爬山撿菌子。
山是陡峭的,樹林也很茂密,這樣的環境生長著純天然的讓雲南人慾罷不能的野生菌子,為之甚至有人付出生命並讓外省人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他們親身品嘗過雲南野生菌。
上面這種看上去挺好看,讓我拍了好多照片的菌子叫做「胭脂菌」,長得好看,名字也美,但是有毒,所以沒有人要,山上到處都是。
這種白色的小菌子不知道叫什麼名字,沒有人要,多半也是有毒。
這種菌子我們叫做「石灰菌」,輕輕一小口,包你命沒有。極毒。
作為一個撿菌子新手,你第一次到山上去,凡是顯眼的地方沒被撿走的基本都是毒菌子,不用懷疑。無毒的早被當地的撿菌子高手撿走了,輪不到你。
還有一種可能,例如上面這種菌,雖然無毒,但是味道極差,所以雖然很顯眼,但是沒人要,剛好當我的攝影模特。
在一隻毛毛蟲的引導下,本次撿菌活動的主角「黃絲菌」出場了。
黃絲為名,可見珍貴。更重要的是這種菌子的肉質是一絲一絲的,極其鮮嫩脆美,是冷菌子中的極品。
躲藏的位置也很隱秘,在松毛和青苔之中,一般人不容易發現。
換個角度,再拍張特寫,下一步就是鄭重地把這朵菌子撿起來了。
天啊,撿起來了,簡直不要太激動。它就這樣靜靜地躺在我的手心。
隨後,更驚喜的事發生了。我媽發現一窩奶漿菌,奶漿菌咬破之後會溢出奶狀的液體。甘美清香可以生食。
山上空氣清新,環境優美。
一朵小花自顧自地開著。
這種樹菌味道不好沒有人要。
家鄉的山上還長有野生木耳,木耳生長的環境是這樣的,我也是第一次見,驚異不已。
用鐮刀小心地將其撬出來,這是撿菌子的標準手法。
秋天菌子不是很多,所以收穫不是很好,但整個過程非常地愉悅。爬山雖然有點累,但是是非常好的運動。現在是夏菌繁盛的時節,困在城市裡沒有辦法上山去撿,只能回憶一下去年撿秋菌的情形。你要不要來雲南玩呀?我帶你去撿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