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竇炎只是小手術,安心。」聽信了醫生寬慰,武漢大三學生梅文哲(化名)隨即被推進了手術室。讓梅文哲一家人沒想到的是,這次手術,竟成了噩夢的開始。
五次開顱手術、智力障礙、被鑑定十級傷殘……一系列併發症,讓梅文哲遭逢人生劇變。
兩年多的治療,用掉了50多萬,雖然這部分醫療費用已基本由涉事醫院報銷。但現在,擺在梅文哲家人面前更大的問題是,未來的治療與生活,該怎麼解決?
遭遇變故前的梅文哲
「小手術,安心」
4月15日,紅星新聞記者來到梅文哲家。其父梅峰介紹說,自從手術過後,兒子變得比較孤僻,不願與人打交道。沒一會兒,在臥室玩遊戲的梅文哲聽到有陌生人來訪,便找個理由離開了家。
事故發生在兩年前,當時梅文哲正是一名大三的會計專業學生。2017年1月17日,梅文哲因鼻腔不適前往武漢市第四醫院進行檢查。
武漢市第四醫院是武漢市礄口區的一家創辦於1864年的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曾用名武漢市普愛醫院,該名現為醫院第二名稱。
據武漢市第四醫院病例顯示,門診診斷發現梅文哲患有慢性鼻竇炎、鼻甲肥大和鼻中隔右偏。診斷報告出具後,門診醫師要求梅文哲住院接受手術治療。
梅文哲的父親梅峰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當時沒有立即答應門診醫師為兒子辦理住院手續,而是通過熟人找到後來的主刀醫生許某,詢問有無手術必要。當時,許某告訴梅峰,鼻竇炎手術是小手術,安心。
2017年1月20日上午,武漢市第四醫院給梅文哲實施了鼻竇炎手術,包括鼻內窺鏡下多個鼻竇開窗手術、鼻甲射頻消融術和鼻中隔成形術。
術後當晚,梅文哲出現異常反應。據梅峰描述,兒子整晚睡不著覺,並且反覆嘔吐。第四醫院醫護人員對此解釋為手術治療後的正常反應。次日,梅文哲開始出現失語和偏癱,經由CT檢查後發現,「顱內出了問題。」
2017年10月,第三方法醫鑑定報告鑑定,
當時的梅文哲出現了嚴重的顱內併發症,包括左側額葉腦出血、顱內積氣、左側額頂顳部硬膜下血腫、蛛網膜下腔出血。然而,由於醫方對被鑑定人術後監測、護理不到位、處置不到位,致未能及時發現、診斷術後顱內併發症、未能進行積極有效的抗生素治療,在一定程度造成了被鑑定人病情發展致左側額頂顳部硬膜下膿腫、繼發性癲癇。
除此之外,鑑定報告認為,武漢市第四醫院還存在以下幾點過錯:鼻內鏡手術前準備不充分;鼻內鏡手術前未進行足量合理的抗生素治療;鼻內鏡手術前未對鼻竇內膿液的性質、量、有無惡臭等情況進行充分了解;對術後併發症估計不足準備不充分致患者術後出現嚴重顱內併發症。
第三方法醫鑑定報告(局部)
對於鑑定書提及的手術存在的幾方面過錯,今年2月24日,當時的主刀醫生許某曾回應上遊新聞稱:「這是併發症,幾千例案例中會有一起。」
當CT檢查結果出來以後,第四醫院的醫生曾向梅峰徵詢意見,可以直接在第四醫院接受治療,也可以選擇轉院。梅峰做出的決定是,轉院至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隨時可能死亡」
據同濟醫院的出院記錄顯示,梅文哲於2017年1月22日因「鼻竇炎術後失語、右上肢偏癱2天」入院,經CT檢查,同濟醫院認為,梅文哲可能存在「左側額頂顳部硬膜下積膿或積血」。梅文哲入住同濟醫院後,被送入ICU病房予以重症監護。
1月24日晚7點左右,梅文哲突發昏迷,出現瞳孔擴大、呼吸不穩的症狀。同濟醫院急診為搶救其生命,實施了第一次顱骨鑽孔引流術。後來,1月31日和2月10日還分別進行過兩次鑽孔引流術,經過膿液細菌培養後發現為金黃葡萄球菌,該細菌若感染腦部則會誘發金黃色葡萄球菌腦膜炎。
後來,同濟醫院醫生告訴梅峰,梅文哲情況不佳,隨時可能死亡,做好心理準備。
2月13日,同濟醫院為梅文哲實施了另一項開顱手術——骨瓣減壓術。梅峰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所謂骨瓣減壓術,就是取下部分顱骨,緩解顱內壓力,也能夠充分暴露大腦便於後續消除炎症等治療。
經過數次治療,梅文哲逐漸好轉並清醒,但醒後語言表達不流暢,右上肢活動也不利索。
3月6日,梅文哲又出現新的後遺症,突發肢體抽搐,伴隨大小便失禁。同濟醫院將其診斷為癲癇,並開具了抗癲癇藥物,要求梅文哲長期服用。此後,因肢體活動受限和語言表達不暢,梅文哲陸續住過7次同濟醫院,接受康復治療。
2018年12月22日,梅文哲再次住進同濟醫院接受顱骨修補術,即把一直未受顱骨保護的大腦重新用人工顱骨保護起來。
梅峰說,等待修補顱骨的這段時間,他始終擔驚受怕,因為兒子脆弱的大腦距離外界僅一層頭皮之隔,但後遺症的癲癇又會突發肢體抽搐,萬一不小心將頭撞到任何堅硬物體上,後果不堪設想。
據同濟醫院出院記錄顯示,此次出院診斷為手術後顱骨缺失。梅峰說,梅文哲的腦組織內仍有腦膜炎病灶,因血腦屏障存在無法徹底清除,未來只要抵抗力下降,細菌感染仍會捲土重來,此次不完全修補顱骨就是為未來可能的治療做準備。
同濟醫院出院記錄
僵局:
院方承認醫療過失,但賠償方案未達成共識
梅峰向紅星新聞記者出示了梅文哲最近的體檢情況,他說,梅文哲因為癲癇需要長期服藥,目前已檢查到肝腎功能出現問題,「我兒子現在服用的就是藥物的最大上限,抗癲癇藥已經不能再加量了,而且同濟的醫生也說過了,他現在需要終身服藥,這種繼發性癲癇無法治癒。」
據湖北省人民醫院法醫司法鑑定所2017年12月出具的鑑定報告,梅文哲在成人韋氏智能測試中,IQ得分僅62分,略低於智力正常下限水平,鑑定報告將其判定為左側額頂硬膜下積膿所致的智力障礙。
湖北省人民醫院法醫司法鑑定所司法鑑定意見書
梅峰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經過康復訓練,目前梅文哲已經可以和人進行相對正常的交流了,但表達仍然邏輯不通,且短句較多,對話者常常需要猜測其表達含義才能進行有效溝通。
據兩份第三方司法鑑定書顯示:梅文哲患精神障礙或輕度智能減退,評定為九級傷殘;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評定為七級;開顱術後傷殘等級則被評定為十級。
第三方法醫鑑定報告(局部)
在同濟醫院兩年多的治療,用掉了梅家50多萬,這部分醫療費用已基本由武漢市第四醫院予以報銷。梅峰說,報銷之前的治療費只是第一步,現在更重要的問題是孩子未來的生活該怎麼辦?
於是,梅峰向武漢市第四醫院提出索賠方案:醫院應以實報實銷的方式,承擔梅文哲未來所有相關醫療費用;此外還應以武漢市平均工資的兩倍給予梅文哲生活保障,直至法定退休年齡為止。
只是,「後期治療費用、後期生活保障」這兩個訴求,並不被醫院接受。
梅峰說,院方確實承認自己的醫療過失,接受第三方鑑定結果,也願意對自己家庭賠償,但是在具體的賠償方案上,雙方存在較大爭議,「醫院的說法是,我的賠償方案不符合現行法律制度,醫院希望賠償事宜在法律框架內解決。」
為此,梅峰曾到礄口區衛計委信訪辦反映此事,但武漢市第四醫院為市屬醫院,不由礄口區衛計委直接管轄而由武漢市衛計委管轄。
4月16日,武漢市衛計委信訪辦公室負責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當前武漢市衛計委不接受關於「醫療事故」相關話題的採訪。武漢市衛計委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委婉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武漢市第四醫院不是不願意賠償,只是當事人家屬提出的要求實在得不到法律支持,又不肯鬆口,這才陷入僵局。
據紅星新聞了解,其實事發後不久,武漢市衛計委曾介入調查並協商解決此事,但如梅峰所述,因為武漢市第四醫院堅持在法律框架內協商賠償事宜,所以截至目前,賠償方案始終未能達成共識。
4月17日,武漢市第四醫院相關負責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須向上級報備後才能接受採訪,在此之前將不會對此事作出更多回應。
來源:紅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