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日少不了一口「黏」!營養專家4個技巧讓它好「消化」

2020-12-05 生活小時訊

又是一年粽香飄,在粽子的江湖裡,雖然年年都有甜鹹之爭,但最讓南來北往的人們牽掛的,始終是這口包羅萬象的「黏」——糯米。

它是粽子裡最溫和的存在,米酒裡的香醇、元宵裡的軟糯都與它息息相關。

除了陪伴我們度過各式各樣的節日,糯米有什麼樣的營養價值?營養專家,為你解讀糯米裡藏著的柔軟力量。

中國人的節日,少不了這口黏

中國的糯食種類繁多,各有風味。唯一不變的,是一口咬下時,唇齒之間的黏連之感。

正月 元宵、湯圓

四月 清明團

五月 端午棕、糯米酒

八月 中秋糯米月餅

九月 重陽糕

臘月 糖年糕、餈粑

從正月到臘月,糯米的存在為我們標記了時間,除了節日美食,糯米製成的燒賣、粢飯糰、糯米冰粉也是大家日常鍾情的食物。

糯米:稻米家族裡的萬能選手

在稻米家族裡,秈米和粳米的生米透光性較好,糯米則是牛奶一樣的白色,煮熟後非常黏軟。在不同的地方,糯米也被稱為「粘米」「江米」。

雲無心表示,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澱粉;按照澱粉分子中葡萄糖單體的連接方式,澱粉被分為「支鏈澱粉」和「直鏈澱粉」兩類。

直鏈澱粉的分子比支鏈澱粉小,可以形成緊密的結構,分子之間相對沒有那麼容易糾纏;而支鏈澱粉分子大,容易互相牽扯。不同的大米中直鏈澱粉的含量相差較大,高的可達20%以上,低的含量幾乎為零。

糯米通常是短圓形(粳糯),也有一些細長形的(秈糯)。其特徵是直鏈澱粉含量低,幾乎都是支鏈澱粉,這也正是糯米能夠「包羅萬象」、軟糯清甜的原因。

傳統中醫稱糯米能「補虛」「止瀉」,古人認為剛煮好的糯米飯、糯米粥,都是相當容易消化的食品,有助養胃健脾。

按國內外的研究結果,剛出鍋的熱糯米飯,血糖反應較高,高於普通粳米。酶解實驗也證明,與粳米相比,糯米中所含的支鏈澱粉比例更大,容易與澱粉酶作用,葡萄糖分子釋放的速度更快,這也驗證了古人的說法。

變著花樣吃糯米

人們用糯米吃出了很多花樣:給一把糯米,就能還你一桌小吃。

1.做「飯」:主食擔當

糯米飯是多地的傳統主食:比如溫州人喜歡把糯米飯當早餐,糯米蒸熟,在上面撒上油條碎末或者油條塊,然後加上肉末湯;

上海有大名鼎鼎的粢飯糰,在糯米中裹入油條、榨菜和肉鬆,伴隨糯米香共同入口。

2.做「菜」:各地特色小吃

◎糯米雞

廣東地方特色小吃糯米雞,是在糯米中放入雞肉、叉燒、排骨、鹹蛋黃、冬菇等食材,用荷葉包實後蒸煮而成。

◎桂花糯米藕

在藕中填入提前泡好的糯米,蒸熟後切片,淋上桂花和糖製成的汁,口感軟糯清甜。蒸煮低油健康,既可當餐前涼盤,還可當飯後甜點。

◎糯香玉米排骨

湖南特色菜糯香玉米排骨,是將醃製排骨放置於提前浸泡的糯米中,混合均勻,再加入玉米粒及調料等,進行蒸製,清香而不油膩。

◎糯米肉丸

肉丸有時太過油膩而難以下口,如果在肉丸表面裹上一層泡發的糯米,在鍋中蒸製之後,肉香與糯米香融到一起,解膩又鮮香。

3.做「酒」:釀一碗醪糟

在蒸熟的糯米中拌上酒麴,經過發酵,醪糟就釀成了。醪糟口味香甜純美,酒精含量也不高。醪糟中加入糯米小圓子和桂花醬,酒釀小圓子就做成了。

此外,糯米還能用來釀糯米醋,釀造工藝的前幾步與釀造米酒相似。

營養專家的吃「糯」提示

有人說糯米健脾,自己吃了感覺很舒服;有人說糯米難消化不能多吃……營養專家送你一份糯米味的食用建議。

趁熱吃

糯米或其他糯性糧食放冷後,黏性和韌性會上升。

特別是經過捶打的糯米糰,質地緊密,黏度和韌性過大,在胃裡無論怎樣「揉搓」,都難以變成細碎狀態,消化酶難以與它「親密接觸」,這樣就比較難消化了。

如果涼糯米再加上豬油,比如冷肉粽,黏韌的東西與遇冷凝固的飽和脂肪互相包裹,在胃腸裡更是很難和消化液充分混合。

剛烹調好還熱乎的(燙嘴時勿入口)、沒有油的糯米食品並不難消化,但血糖升得快,適合消化能力較差的人吃。

慢慢吃

消化能力弱的人吃肉粽、湯圓、元宵、糯米丸子、炒年糕等食品時,不但要趁熱吃,更要細嚼慢咽,讓食物在口腔裡充分「分解」後再下咽,減少胃腸負擔。

加料吃

以粽子為例,依據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體質特點,還可進行適當配伍。比如,用部分雜糧米代替糯米,粽子中加些紅豆、綠豆、蓮子等,能加強清暑、祛溼、健脾功效。

專家表示,喜歡創新的人可在粽子中加入奶酪、芝麻、黑巧克力等,能增加鈣質、蛋白質和可可脂,讓粽子營養更全面,且奶酪和黑巧克力的含糖量並不高,相比傳統 「蘸白糖」的吃法要健康很多。

適量吃

對於消化能力強的人來說,即便是冷糯米食品,很可能血糖上升速度仍然不低。因此,高血糖人群儘量少吃各種黏性主食,特別是加了大量油脂的黏性食品。

糯米食品的 「難消化」是因人而異的:胃腸功能好的人,消化液分泌量大,能正常消化;但對消化能力差的人,就可能發生胃脹。學會花式吃「糯」,才是過節的正確姿勢。

相關焦點

  • 「科普」方便麵含有致癌物質?吃了32小時不消化?其實方便麵也能吃...
    黑鍋一:方便麵是「千滾油」炸出來的大多數的方便麵都是油炸面,於是很多人懷疑企業會用「千滾油」炸面。油經多次沸騰會產生大量反式脂肪酸,危害人體健康。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大型企業炸麵餅,是在流水線上進行的。
  • 「小科普」放久的橡皮筋,怎麼會黏黏的?!
    若要提到橡膠,就不能帶大家認識一種名為巴西橡膠樹(Hevea braziliensis),它又被稱為「會哭泣的樹」,它是目前天然橡膠最主要來源,只要輕輕切開樹皮即會有天然的乳白色的汁液流下。而且萬用的它,也因為生長快速跟栽種容易,許多國家使用巴西橡膠樹的木材作為家具、種子作為榨油材料呢!
  • 吃了32小時不消化?其實方便麵也能吃得營養!
    黑鍋一:方便麵是「千滾油」炸出來的大多數的方便麵都是油炸面,於是很多人懷疑企業會用「千滾油」炸面。油經多次沸騰會產生大量反式脂肪酸,危害人體健康。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大型企業炸麵餅,是在流水線上進行的。
  • 野菜吃不對確實有害!這4類人還是少吃野菜吧
    野菜具有獨特鮮味以及與比普通蔬更高的營養價值。但是野菜雖好,吃不對真的會出事。關於蕨菜致癌在1994年03期的《貴陽醫學院學報》中,就有有關「蕨菜致癌」的藥理學研究記載。數位專家用新鮮甜蕨和苦蕨、處理甜蕨和苦蕨乾粉飼養大鼠7個月,實驗結果表明蕨菜有誘癌作用和促進腫瘤生長的作用。蕨菜確實被證實會增加癌症風險,屬於 2B 級致癌物(對人類可能致癌)。
  • 「排宿便,清腸毒」是偽命題?3 個常見「健康建議」竟然是錯的
    最近,大家對「健康」的關注又上升了一個高度,各種各樣的「健康建議」也在朋友圈、家庭群裡刷屏。但其中有一些健康建議並不那麼科學,甚至還可能有害健康。(看到最後有驚喜!)很多人會把炸雞、方便麵等稱為「垃圾食品」,生怕吃了以後損害健康。其實,只要能為人體提供某些營養成分,沒有有毒有害成分,那麼這種食物就是有價值的。炸雞、方便麵雖然營養可能並不全面,但是也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這可統統都是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啊!被叫了這麼多年「垃圾食品」可太冤了。
  • 關於「飯後不能」的八大真相
    對於要保持好身材的朋友,如果已經吃飽飯了,建議水果要少吃了,否則容易長胖。 2、飯後不能喝水? 據說,飯後喝水會衝淡胃液,會影響食物消化,引起胃部不適。 錯!」的,它能根據胃內食物的體積、胃液的濃度、酸度,來調節胃液的分泌。
  • 闢謠:少食多餐減肥?不吃晚飯減肥?吃錯了減肥真難
    像下面這8個減肥的知識,就可能會顛覆你的認知。掌握科學的減肥知識和技巧,一起來健康享瘦吧!6、不存在越吃越瘦的「負卡路裡食物」「負卡路裡食物」是指吃這種食物要消耗的能量比它本身含有的能量還高。所以並不存在越吃越瘦的「負卡路裡食物」,要減肥還是乖乖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吧。
  • 優質蛋白是個寶,提高免疫力少不了
    二、看配方,選出「優質好酸奶」① 生牛乳也就是新鮮牛乳,它富含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等,發酵出來的酸奶營養更全面;若是水或奶粉等,則並非真酸奶。熱量高,不適宜糖尿病、減重人群;另一方面,糖會影響腸道菌群,削弱酸奶對腸道的作用。而無糖酸奶熱量低、營養更豐富,特別適合三高人群、孕婦、兒童及減重人群食用。三、看兩個成分①蛋白質含量高正宗的好酸奶蛋白質含量要求≥2.9g/100g,且含量越高越好。
  • 吃素不一定身體好,千萬慎選這種「偽健康」素菜
    不過,隨著現象的增多,為了避免那些「嘴上說著不想要,身體卻很誠實」的尷尬場面發生,素菜就順勢發展出了自己的進階版——仿葷素菜。新事物的產生總要受到各種質疑,關於仿葷素菜,網傳的各種說法到底是真是假?先別方,這麼專業的問題還是交給丁香食堂的堂主,和丁當一起扶好眼鏡,瓜子兒板凳準備好,圍觀堂主科普了。● ● ●仿葷素菜是個啥?
  • 張文宏:「少喝稀飯多吃肉」,可是我吃肉消化不了,怎麼辦?
    版權聲明:本文首發自瘦龍健康,中國肥胖問題的死磕俠,我已委託「維權騎士」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只做信息分享,請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請隨意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本文編輯字數4929字,預計閱讀時間,13分鐘。張文宏說:少喝稀飯,多吃肉,更健康。
  • 這4種油,很多人還在吃,以為很有營養,營養師幾乎一口不吃
    文丨食小斯 【這4種油,很多人還在吃,以為很有營養,營養師幾乎一口不吃】我們日常吃的菜,以炒居多,而說起炒菜,那就離不開油了,即使倒數幾十年,我們的生活也是離不開油的,只是那時候不如現在這般講究,什麼金龍魚、花生油、玉米油、
  • 鞠婧禕一口麵包吃33下,吃飯慢嚼得多真能減肥嗎?
    不過話說回來,這就是我們之前老強調, 「慢慢吃嚼得多能減肥」的小技巧 另外瘦素也會從脂肪細胞釋放, 而且它是會放大CCK的信號, 也就是會誇張地告訴大腦「停止進食」。
  • 作為MDR革蘭陰性菌感染治療的「最後一道防線」,老抗菌藥多黏菌素...
    目前公認其抗菌作用機制分兩個階段:首先,在液體環境下,帶正電荷的多粘菌素與外膜(outermembrane,OM)上帶負電荷類脂 A 發生靜電結合,導致外膜膨脹;隨後,通過「自促攝取」機制透過外膜,破壞細胞膜磷脂雙層的物理完整性,導致滲透失衡,使細胞內的核苷酸、胺基酸、磷酸鹽等重要成分外漏,抑制細菌的生長或導致細菌死亡。
  • 「食物相剋」真是不讓人吃東西了……
    丁當平時隨便刷一刷朋友圈,就會發現很多有關食物的「搭配禁忌」。其中不乏一些聳人聽聞的「致命搭配」,比如海鮮和水果一起吃是砒霜,白蘿蔔和胡蘿蔔一起吃會得敗血症……這些所謂的「禁忌」是真的嗎?我們還能不能愉快地吃吃吃了?● ● ●食物相剋的「科學外衣」1.
  • 冬至大如年,除了餃子,此早餐也不能少,營養高,寓意好
    冬至大如年,除了餃子,此早餐也不能少,營養高,寓意好。冬至是24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也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定的一個,古人認為從冬至開始,白晝會慢慢變長,陽氣回升,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同時冬至還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民間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因此冬至又被稱為「亞歲」,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意思是僅亞於過年,足見人們對冬至這個節日的重視。「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時光匆匆,冬至不吃,更待何時?
  • 「一蕉獨霸」的「三倍體生物」大麥克香蕉是如何滅絕的
    野生香蕉的味道如何,僅僅裡面硬邦邦的種子就足夠令人望而生畏了,野生的香蕉和現在的火龍果還不太一樣,火龍果的種子儘管很多,但是個頭很小,不影響我們一口把它們吞下,儘管種子是無法消化的,但是我們把火龍果的種子一口吞下以後,大不了也就是明天見「see you tomorrow」而已,可是香蕉的種子又多、又大、又硬,已經完全影響了它的口感
  • 巧克力裡的「可可」其實營養好?減憂鬱還能護心保養?
    可可這種食材,到底還有哪些營養好處:可可每個人都知道可可,(幾乎)每個人都愛:如果按照本書的觀點,可可是你未來餐點的好朋友。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經有人工栽植的可可樹。馬雅人將可可樹視為聖樹獻給眾神,它的果實中可以長出「財富和力量」,可以用它製造巧克力。
  • 用「費曼技巧」來教自己讀書
    近幾個月以來我把之前寫過的一百多篇文章大致瀏覽了一遍,竟發現其中沒有幾篇可以拿得出手,大部分文章寫得沒頭沒尾,許多關鍵想法未能完整表達出來,卻對不重要的信息著力描寫,自然算不上好文章。再到後來,我才後知後覺地知道有一種學習方法叫「費曼技巧」。這個技巧在知乎上被人狂熱地鼓吹為終極學習法,似乎有些神話過了頭,不過能夠把它用到極致就一定有收穫。其實所謂的「費曼技巧」,即是用最簡單的話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不帶任何術語、黑話,讓上至八十歲老太婆下至八歲小孩都聽懂。
  • 如何更「健康」的吃泡麵?|教你看營養成分表系列④
    如何才能更「健康」的吃泡麵?作為教你看營養成分表系列中的第四篇,當然還是要從營養成分表談起。年在上海益民四廠誕生,它採用高壓蒸面油炸工藝,用自己研製的設備年生產出200萬袋方便麵,標誌著中國方便麵生產正式起步。
  • 知名專家齊聚Bluebell寶樂貝兒圓桌會,聚智探討嬰幼兒營養與消化...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中心原兒童保健部主任、研究員王惠珊;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臨床醫學院兒科教研室主任和瑞金北院兒內科主任,主任醫師許春娣;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兒內科主任醫師洪建國;中國營養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營養學會理事長郭紅衛以及紐西蘭Aotearoa Nutrients Limited總經理邵玥女士)本次座談會的召開是ATA為了與眾位專家共同分享交流嬰幼兒消化吸收和營養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臨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