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食小斯
【這4種油,很多人還在吃,以為很有營養,營養師幾乎一口不吃】我們日常吃的菜,以炒居多,而說起炒菜,那就離不開油了,即使倒數幾十年,我們的生活也是離不開油的,只是那時候不如現在這般講究,什麼金龍魚、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橄欖油等等,在當時是沒有的。而那時候炒菜,條件好的,可能會炸一些豬油,普通家庭,多以蓖麻油為主(我們那裡叫麻籽),就是蓖麻成熟以後,剝掉外面的殼兒,取出裡面的種子,拍碎之後丟進鍋裡,炸出油之後再炒菜,雖然不知道什麼味道,但有見過別人這樣吃。
後來說生活條件好了,慢慢的出現了各種食用油,我們的選擇也就更多了,油炸食品也走進人們的視野。只是,生活條件好了,很多朋友的身體出現了亞健康狀態,於是一些注重養生的前輩、醫生開始提倡少油、少鹽、少糖,的確,危害我們身體健康的罪魁禍首,與這三種東西息息相關。
可是,即便我們知道了這些,又該如何選擇呢?哪些油能吃,哪些不能吃,又成了新的難題。所以今天小斯就跟大家來分享一下4種儘量不要吃的油,很多人卻覺得很有營養,營養師卻幾乎一口都不吃,一起來看看吧。
1、椰子油
顧名思義,椰子油自然是從椰子身上提取出來的,屬於一種純天然的油脂。但即使是純天然的,也建議大家少吃,因為椰子油的脂肪酸組成中飽和含量達90%以上,生活中應該減少椰子油的攝入。
2、黃油
黃油跟我們吃的植物或者動物油不同,它是從牛奶中提取出來的,飽和脂肪酸的含量比較高,經常吃也容易引起肥胖,雖然好吃,但一定要控制好量。其實我們平時吃的黃油麵包中,為了達到某種口感,黃油的量已經很多的了,因此儘量不要額外添加。
3、反覆利用
其實我們在家裡,也經常會做一些油炸類的食物,油炸的東西自然是要用油的,而很多時候,我們會將使用過的油留下來,繼續反覆使用,這就跟外面炸雞、炸油條的方式一樣了,其實是很不安全的。因為油通過加熱之後,首先會產生反式脂肪酸,這種物質會影響我們身體的正常代謝,像肥胖,三高等;其次因為油的反覆加熱,會產生丙烯醯胺,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致癌物,所以生活中,一定要儘量少使用這種反覆利用的油,當然,油炸類的食物,能少吃還是儘量少吃為妙。
4、棕櫚油
棕櫚油是油棕樹的棕櫚果壓榨而成,已經擁有五千多年的歷史,目前產量比較大,且我國已大量進口,因其煙點比較高,很適合製作一些油炸食品,而且炸出來的食物,光看顏色就特別有食慾,比如我們在外面吃的那些炸雞、薯條等,大多使用的是棕櫚油。
但棕櫚油中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屬於飽和度較高的油脂,經常吃,很容易引起肥胖,因此在平時的飲食中,還是要儘量減少棕櫚油的攝入,尤其是那些油炸類食品。
以上4種油,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很多人誤以為不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危害,甚至覺得有營養,但懂行的人幾乎一口都不吃。而健康的生活,還是以少油為主,即使這個油對我們有很大的好處,也一定要適量,切不能因過量而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結語:
我是食小斯,愛美食愛分享的90後,感謝每一位朋友的支持與鼓勵,獨享不如眾享,喜歡可以【分享】【關注】【收藏】【點讚】,未經本人允許,禁止搬運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