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東南飛

2020-12-02 騰訊網

來源: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張聯青 謝圓 任娛頡

「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我宣誓:忠於祖國,忠於中國共產黨,服從命令.....這是該部助理會計師陸峰正入職宣誓的場景。江南的晚霞映襯著他驕傲的神情,筆者仿佛從中讀到了屬於「孔雀藍」的責任、使命和榮譽。

作為第一批加入部隊的文職人員,陸峰是十餘名文職人員中當之無愧的「大師兄」。提及這位「大師兄」,無論在是專業技能、軍事訓練還是自身作風等方面,文職人員、幹部戰士沒有一個不豎「大拇指」。

筆者了解到,畢業於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陸峰,在大學時代就擔任班長、團支書,並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績優異,多次獲得一等獎學金。

問及陸峰邁入軍營,成為一名部隊文職人員的初心。他告訴筆者,是因為一個「老」支部、一群老黨員。 2018年剛剛大學畢業的他,組織關係被轉交到鹽城市聲遠路社區黨總支。在這個四十餘人的支部裡,年齡最大的黨員80多歲,年齡50歲以下的黨員就只有他一個,所以他笑稱為「老」支部。

而就是這個「老」支部的老黨員們卻用實際行動給陸峰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陸峰講到,每個月20號,無論嚴寒酷暑、颳風下雨,「老」支部的會議室裡總是坐滿這些三四十年黨齡的黨員們,雖然他們已是古稀之年,但他們在閱讀《黨章》、黨的理論書籍時,總是熱血沸騰,激情澎湃。從他們閃光的眼神中,陸峰讀懂了一名黨員對黨的忠誠和對國家的熱愛。「老」支部的副書記是一個轉業軍人,他格外關注陸峰這個二十出頭的小輩,告訴他,幾十年裡,自己最美的歲月在軍營,最深的感情在軍營,好男兒就要穿軍裝、扛鋼槍。

就這樣,他揣著老黨員們對黨的忠誠、對國家的熱愛,懷著老支書對他的託付和期望,參加了2018年第一批文職人員考試,最終取得了筆試第一、面試第四,總評第一的好成績,並通過四門註冊會計師考試科目,2019年通過剩下的兩門科目,而今年更是獲得了國家註冊會計師的資格認證……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從陸峰這裡,我看到了「老」支部的老黨員們眼裡的「光」,我感受到了老支書對軍營深深的「情」。

陸峰講到,邁入軍營的第一步,是去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漢。位於武漢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勤務學院被譽為「紅管家」的搖籃。而在這裡他也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有苦有樂、有聲有色的軍營生活。

姓「文」先姓「軍」,入職先入營。「紅管家」 從成長到蛻變是付出了無數汗水澆灌而成的。他講到,剛到部隊感受到,幾乎處處都是「苛刻」的要求,每一個時間節點,每一件物品擺放,甚至每一個動作幅度都不可以再由個人支配。他剛開始不理解,不明白這是為什麼?看著苦惱的陸峰,帶他的老班長告訴他:這是因為只有在嚴格要求下,一釺一鑿出來的軍隊,才會具有不差毫釐的執行力,關係任務成敗、戰爭勝負,而作為一名財務人員、部隊的「紅管家」更要一絲一毫、一個小數點都不能錯。

在教導大隊,他從站軍姿到正步的一步一動,從三公裡到單雙槓,每一個訓練科目都讓他痛並快樂著。好習慣的培養、好作風的養成、好戰士的成長,每一步都是痛苦的。他說他有過軍姿雙腿站的麻木的時候,有過正步砸地腳底板針扎似的感覺,也有過三公裡掉隊的頹廢,單雙槓上不去的窘迫……

為了成為一名合格的「戰士」,他從最簡單的軍姿練起,從眼神到表情,從兩臂到兩腿,即使汗滴流進眼裡,兩腿站得發麻,他也睜大雙眼,挺直雙腿。不知道有多少次邁著像灌了鉛的雙腿朝著三公裡的終點不斷前進,不知道有多少次咬緊牙關在冰涼單槓上,不斷地努力.....就這樣一點一滴、一釺一鑿,他的軍事體育成績從不及格變成了及格,從及格變成了良好,又從良好向優秀不斷衝刺。

他說,在部隊他最開心就是每天早上照照軍容風紀鏡,看著自己的一點一滴的成長,他有開心、有感動,在這面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鏡子裡他仿佛看到了一個「戰士」的身影。

談及對未來的期望,陸峰眼裡泛著光芒,筆者在他眼中仿佛看到了漫天星辰。本以為他會談談他的目標和夢想,但他卻講了兩個關於自己的故事。

2019年9月,正式上崗還不到一年他就擔起了單位預算調整的重任,面對繁重的工作和緊迫的時間,他沒日沒夜連續100多天,奮鬥在崗位上。對政工費、公雜費、營房費、給養費等涉及各個領域,幾千萬的預算金額進行調整。問他壓力大不大?他笑著說,他曾趴在辦公室的桌子上大哭過。難以想像是什麼樣的工作壓力使這個蘇北的漢子用大哭一場來緩解壓力。看著他自嘲式的微笑,筆者有種莫名的心疼。聊起生活,他說,他最沒有想到的是他的父親如此地支持他來到部隊,獻身軍營。當他考上的時候,父親比自己都開心,逢人就說自己的兒子要去部隊。比他當年高考結束,考上大學還高興。我想,這身「孔雀藍」就是他父親對陸峰的期望吧。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他把汪國真的這句詩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看到這句詩的瞬間,我懂得,他的遠方帶著不服輸的倔強,帶著父親的期望。他的遠方不是目光所及之處,而在自己腳下,他用汗水澆灌青春,用雙腳丈量人生。

他說,青春是迷茫的,在他大學剛畢業的時候,他同樣感到彷徨,找不到人生的方向,看不到自己的遠方。他時常感到慶幸,慶幸自己加入軍營,把青春年華融入強軍徵程;慶幸自己穿上這身「孔雀藍」,讓平淡的人生多了道靚麗的色彩;慶幸自己擁有同甘共苦的戰友,即便再苦再累,也常有溫暖相伴。

從校園到軍營,從地方青年到軍隊文職人員,他的青春就像在上演一部嶄新的電影,每一幀都是從未見過的畫面,每一幕都是值得留念的影像。遙遠的未來,或許還有更多困難和挑戰在等著他,但身上的「孔雀藍」將成為他前行的動力,激勵他在未來的日子裡乘風破浪,一往無前。

攝影|丁玉賀、馮晉坤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相關焦點

  • 「孔雀」總是東南飛 西部建設怎麼辦
    「孔雀」總是東南飛 西部建設怎麼辦 2018-03-09 09:23 2018年03月09日 09:23 來源:科技日報 參與互動    兩會聚焦  「孔雀
  • 透過《西廂記》與《孔雀東南飛》:「情」遠不及金錢和地位重要?
    《西廂記》:歷經坎坷,有情人終成眷屬先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西廂記》和《孔雀東南飛》,分別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整體來說,《西廂記》和《孔雀東南飛》講述的都是古代封建時期悲慘的愛情故事。《孔雀東南飛》兩個主人公分別叫劉蘭芝與焦仲卿。
  • 除了《孔雀東南飛》,還有哪首樂府歌頌了漢末女性?
    其中創作於建安時期的《孔雀東南飛》更是和之後的北朝民歌《木蘭辭》一起被合稱為樂府雙璧。除了其文學價值之外,《孔雀東南飛》中塑造的劉蘭芝和焦仲卿這一對年輕戀人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表現了他們對於愛情的忠貞以及不屈的反抗精神。
  • 吃人的並不是封建禮制:孔雀東南飛上演的羅生門
    孔雀東南飛在大家的印象裡,就是一個惡婆婆強行拆散了恩愛的夫妻倆。但真實情況真的是這樣嗎?我們聽到的解讀大體就是封建禮制迫害了三個人,婆婆的獨斷專行就是因為封建禮教的毒害。那揭開這個籠統的原因,事情發生的真實原因可能有些顛覆大家先前的印象。「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單看這一點,就十分可以說明,女方的婆婆絕不是一個獨斷專治唯我獨尊的惡婆婆。
  • 李清泉:孔雀東南飛 人才聚鵬城
    上世紀80年代初期,深圳在全國開市場化引才先河:率先實行「勞動合同制」,打破「鐵飯碗」;率先採取公開招考、公開招聘方式,面向全國選拔幹部、廣攬人才;打破人才流動壁壘,探索事業單位去編制化管理,國內人才呈現「孔雀東南飛」,90年代初期海外人才也大量湧入。
  • 《紅樓夢》裡的三生石和孔雀東南飛,每一個故事,都關乎大結局
    三,孔雀東南飛 薛寶釵一家三口,母親、哥哥和女兒。 她們兩家原型可以肯定來自《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一家三口。 劉蘭芝嫁給焦仲卿之前的故事沒寫,但劉家母子一見劉蘭芝被焦仲卿送回家,就急忙為女兒尋求再嫁,可知劉蘭芝嫁入焦家也差不多。劉蘭芝被焦仲卿母親百般看不上,也與娘家母親、哥哥攀權附勢有關。
  • 原來孔雀真的會飛,攝影師抓拍飛行中的孔雀
    「孔雀東南飛
  • 孔雀會飛?雲南大理的孔雀可以飛行300餘米,真是開眼界了
    《孔雀東南飛》一文曾寫道:孔雀東南飛,五裡一徘徊。真正的孔雀到達能飛嗎?能飛多遠呢?或許很多人都沒見過孔雀飛,而在大理旅遊的時候,我見證了孔雀的飛翔,十分震驚。在山谷的盡頭,有一場精彩孔雀飛舞演出,在這裡大家可以與孔雀親密接觸,可以餵食也可以合影,孔雀是白族最好的朋友,雲南與孔雀也有著不解之緣。著名雲南籍舞蹈家楊麗萍便是從孔雀的行為中汲取精髓,創作了享譽海內的孔雀舞。最精彩的孔雀飛舞開始,當地白族姑娘吹起口哨,20多隻孔雀從對面的山空裡如同鷹一般依次飛出,美麗的羽毛,自由的翱翔在山谷之間,它們或落在廣場上,或落在枝頭。
  • 安徽:昔日「孔雀東南飛」,如今引得「鳳還巢」
    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孫東海介紹,近年來,安徽省積極落實國家「穩就業」「保就業」決策部署,不斷完善創業引導扶持政策,吸引包括農民工、城市白領、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科技人員等在內的安徽籍在外人員返鄉創業,讓昔日「孔雀東南飛」變成如今「鳳還巢」。近四年來,全省返鄉創業農民工累計達21萬人,創辦經濟實體12萬個,帶動129萬人就業。
  • 人才競技場 珠海如何再引「孔雀東南飛」
    人才競技場 珠海如何再引「孔雀東南飛」不久前,在匯聚400餘名海內外人才的珠澳國際人才交流大會上,珠海首度公布「十大英才」,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大可、湯濤,知名企業家董明珠等均榜上有名。如此高規格的褒獎,不禁讓人聯想到1992年珠海推出的「百萬重獎科技人才」。
  • 昔日「孔雀東南飛」 今朝「八方鳳還巢」葉縣近3萬人返鄉創業
    目前,全縣返鄉創業2.9萬人,累計創辦經營主體2.8萬個,帶動就業10.3萬人,實現了從「孔雀東南飛」到「八方鳳還巢」的精彩蝶變,葉縣的返鄉創業工作也獲得了國家人社部門的表彰。
  • 孔雀東南飛,五裡一徘徊,終究是愛情悲劇
    導語:《孔雀東南飛》的背景來源於東漢時期的關於焦仲卿和劉蘭芝的婚姻悲劇。它作為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述詩,不僅在文學地位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故事的內核上也有著深遠的意義。古代因為婆媳矛盾而產生的悲劇婚姻故事不在少數,有嚴復和芸娘的故事,也有陸遊的唐婉的故事。而焦仲卿和劉蘭芝的故事,更顯得壯烈。
  • 人才競技場:珠海如何再引「孔雀東南飛」?
    這一聲平地驚雷,讓珠海這座南海之濱的新興城市名揚全國,也為珠海吸引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和項目,「孔雀東南飛」的故事至今為人稱道。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在城市發展的進程中,珠海漸漸失去人才環境昔日的競爭力,曾紛湧而至的人才和企業陸續出走。如今,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港珠澳大橋通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等重大機遇疊加,珠海提振起「二次創業」的雄心,再度拿出了凝聚天下英才的誠意。
  • 深圳人才引進呈現蔚為壯觀的「孔雀東南飛」景象
    深圳是一座因人才而興的城市,當年深圳大膽衝破傳統體制對人才的束縛,在全國率先推出一系列開風氣之先的創新之舉,形成了蔚為壯觀的「孔雀東南飛」局面。上世紀80年代,勞動力進入市場是一件很新鮮的事。計劃經濟時代,人們找工作都是靠安排,或託熟人「走後門」。大多數人進工作單位一幹就是一輩子,也沒有人才流動的說法。▲1982年,深圳市面向全國公開招聘機關幹部。
  • 《孔雀東南飛》:如果秦羅敷嫁給焦仲卿,會步劉蘭芝的後塵嗎?
    文/巾幗文史圖/源於網絡今天,咱們聊聊《孔雀東南飛》。這首敘事長詩,早已婦孺皆知了,內容不再多做贅述。
  • 孔雀西南飛廣西人才基地吸引企業330多家
    9月25日,由廣西發展戰略研究會主辦的孔雀西南飛助力廣西產才融合發展交流會暨孔雀西南飛聯創城發布會在南寧舉行,與會的300多位專家、學者、企業家人士共同交流探討以「基地+產業+人才」模式,為廣西乃至西部地區引才聚才。
  • 孔雀能飛嗎?它們的尾羽對飛行是否有幫助?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動物植物#系列徵文雖然你可能從未見過這種情況發生,但孔雀能夠飛上天空,扇動翅膀,華麗的尾巴在身後飄動。當然,唯一的問題是,它們不能在任何時候飛得特別遠,也不能飛得很高。然而,考慮到它們近6英尺長的尾巴和對地面的偏愛,它們能飛嗎?孔雀在空中在上面提到的一次動物園之旅中,一旦你被孔雀展吸引住了,你可能沒有看到孔雀在圍欄裡飛來飛去,在樹枝間俯衝跳躍。一般來說,你會看到孔雀在地上昂首闊步,或者懶洋洋地躺在陰影裡,這讓很多人相信它們是不會飛的鳥。畢竟,這個概念並不奇怪,因為鴕鳥、鴯鶓、企鵝、食火雞和許多其他鳥類都無法飛上天空。
  • 孔雀飛入上海地鐵站「避寒」,各方聯手巧妙營救
    寒潮來襲,孔雀也想避寒。近日,上海地鐵16號線惠南東站來了一位特殊的「乘客」——孔雀,地鐵各單位工作人員聯手行動,最終巧妙地將孔雀救下。近日,上海地鐵16號線惠南東站來了一隻孔雀。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16號線惠南東站值班站長王晨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前幾日,在站臺巡視過程中,他聽到車站頂棚傳來異樣的聲響,經現場搜尋發現,在車站頂棚橫梁上,飛進來一位特殊的「乘客」——孔雀。「這隻孔雀可能誤打誤撞找到了一個避寒的地方,但也對16號線列車的正常運行帶來了安全隱患。」惠南東站值班站長王晨立刻將情況向上級部門反映。
  • 「孔雀西南飛」知名企業家到我市考察交流
    本報訊(記者 麥月)5月25日下午,市長蔡錦軍主持召開「孔雀西南飛」知名企業家北海行投資考察座談會,向企業家介紹北海市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誠摯邀請企業家到北海投資興業。
  • 孔雀為了尋找真愛徒步跨州,做了兩個月流浪漢,最後終於脫單了!
    於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網絡上就掀起了一陣「我今天又目擊孔雀了」的小熱潮,隨著這隻放蕩不羈的孔雀名聲開始鶴起,有人就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去查了一下這隻孔雀到底是什麼來頭。這不查還不知道,一查是真的有點小吃驚啊!你們猜怎麼著,原來這隻孔雀是從距離當地1000多公裡的另一個州徒步過來的!可是為啥好好的孔雀,要歷經千辛萬苦長途跋涉至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