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總是東南飛 西部建設怎麼辦

2020-11-26 中國新聞網

「孔雀」總是東南飛 西部建設怎麼辦

2018-03-09 09:23:11來源:科技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史建磊

2018年03月09日 09:23 來源:科技日報

參與互動 

  兩會聚焦

  「孔雀」東南飛,西部發展如何吸引人才成了兩會不少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之一。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石碧在政協科技界別聯組會上發言時指出,東中西部人才分布極不均衡,已經成為影響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戰略實施的瓶頸之一。

  「東部和中西部地區人才分布差距呈進一步加劇的趨勢。」石碧的說法有數據支撐:從2013年到2017年,我國一共產生兩院院士、「傑青」、「優青」、「長江」、「青千」5類高層次人才共6372人。其中,北京1858人,佔全國總數近30%,相當於排在後25名的省份的數量總和。緊隨其後的是,上海、江蘇、廣東,這4個省份的5類高層次人才數量之和佔全國總數近60%。

  在石碧看來,儘管東部和中西部地區的環境和條件存在差距,但不至於產生如此大的人才分布差距。之所以呈現這樣的局面,一方面是歷史原因,另一方面是在不公平的基礎上競爭的結果。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陸軍軍醫大學全軍病理學研究所所長卞修武說到西部人才問題,同樣痛心疾首。「如果說改革開放初期的『孔雀東南飛』是放開人才流動政策條件下的地域差異、工作條件和科技信息等因素為主的話,如今東南部等地區高校和科研院所更加豐富的學術資源,開出各種極具誘惑力的『待遇』條件,成了吸引西部人才跳槽和海外人才歸國的重要原因。」

  卞修武帶領團隊將腦膠質瘤血管病理診斷和腫瘤幹細胞研究水平提升至國際前列,於去年當選中科院院士。作為在西部成長起來的院士,卞修武深深懂得在西部要建成和發展好一門重點學科、培養一個人才的不容易。近年來西部地區出現的引進「海歸」難,「明星學者」、學科帶頭人「孔雀東南飛」的情況更讓他深感焦慮。

  「我經常看到經濟發達地區大學的人才引進計劃,引進價碼一個比一個高,這是西部高校和科研院所難以比拼的。」卞修武說,雖然他們的學科平臺和學術方向已經有良好的基礎與優勢,但是很多「海歸」來看一看、問一問,最後多因待遇和地域問題而選擇了東部或南方高校、院所。這樣的現象顯然不僅僅是一個學科的事,在卞修武看來,西部不少本土培養的人才被北上廣深等地高薪「挖走」,有些學科專業如今已經缺乏合格的學科帶頭人。

  「人才競爭和自由流動應該是良性的、合理的、有益的,如果把人才引進變成了無序的、沒有上線的『砸錢』,對學校和地區的危害都很大。」卞修武說,「一方面,這會導致學術浮躁,對學科的長遠發展不利。另一方面還會加大地區科技、學術發展新的不充分、不平衡。」

  卞修武建議,國家對此進行宏觀調控,出臺一些政策,鼓勵、吸引「海歸」和科技發達地區人才合理「西進」;同時,也讓高校之間人才的競爭回歸到對人才智慧和能力的尊重,避免繼續拉大東西部地區人才、科技、學校的差距,造成新的發展不平衡。

  事實上,近年來很多部委在人才評審時已經注意了同等條件下對西部地區的傾斜。「教育部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評審上,西部地區的申請者年齡放寬1—2歲,就起到了一定效果。但是,如何使這些人才穩定下來發揮作用,不被發達地區『挖走』,這是個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卞修武認為,除了西部地區本身要加強軟硬體建設、增強學術吸引力外,還應建立東西部人才隊伍之間的有效合作機制,而不是「價碼血拼」,「國家和地方政府最好能給予西部引進人才的單位一定的配套政策,減少所在單位的壓力」。

  (科技日報北京3月8日電 本報記者 雍 黎 唐 婷)

相關焦點

  • 透過《西廂記》與《孔雀東南飛》:「情」遠不及金錢和地位重要?
    《西廂記》:歷經坎坷,有情人終成眷屬先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西廂記》和《孔雀東南飛》,分別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整體來說,《西廂記》和《孔雀東南飛》講述的都是古代封建時期悲慘的愛情故事。《孔雀東南飛》兩個主人公分別叫劉蘭芝與焦仲卿。
  • 李清泉:孔雀東南飛 人才聚鵬城
    作為一個參與過特區建設七年的「深圳人」,我對深圳聚天下英才的壯舉感懷至深,對深圳建設國際人才高地的目標堅信不移。  制度創新吸引人才。上世紀80年代初期,深圳在全國開市場化引才先河:率先實行「勞動合同制」,打破「鐵飯碗」;率先採取公開招考、公開招聘方式,面向全國選拔幹部、廣攬人才;打破人才流動壁壘,探索事業單位去編制化管理,國內人才呈現「孔雀東南飛」,90年代初期海外人才也大量湧入。
  • 安徽:昔日「孔雀東南飛」,如今引得「鳳還巢」
    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孫東海介紹,近年來,安徽省積極落實國家「穩就業」「保就業」決策部署,不斷完善創業引導扶持政策,吸引包括農民工、城市白領、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科技人員等在內的安徽籍在外人員返鄉創業,讓昔日「孔雀東南飛」變成如今「鳳還巢」。近四年來,全省返鄉創業農民工累計達21萬人,創辦經濟實體12萬個,帶動129萬人就業。
  • 人才競技場 珠海如何再引「孔雀東南飛」
    人才競技場 珠海如何再引「孔雀東南飛」不久前,在匯聚400餘名海內外人才的珠澳國際人才交流大會上,珠海首度公布「十大英才」,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大可、湯濤,知名企業家董明珠等均榜上有名。如此高規格的褒獎,不禁讓人聯想到1992年珠海推出的「百萬重獎科技人才」。
  • 除了《孔雀東南飛》,還有哪首樂府歌頌了漢末女性?
    其中創作於建安時期的《孔雀東南飛》更是和之後的北朝民歌《木蘭辭》一起被合稱為樂府雙璧。除了其文學價值之外,《孔雀東南飛》中塑造的劉蘭芝和焦仲卿這一對年輕戀人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表現了他們對於愛情的忠貞以及不屈的反抗精神。
  • 吃人的並不是封建禮制:孔雀東南飛上演的羅生門
    孔雀東南飛在大家的印象裡,就是一個惡婆婆強行拆散了恩愛的夫妻倆。但真實情況真的是這樣嗎?我們聽到的解讀大體就是封建禮制迫害了三個人,婆婆的獨斷專行就是因為封建禮教的毒害。那揭開這個籠統的原因,事情發生的真實原因可能有些顛覆大家先前的印象。「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單看這一點,就十分可以說明,女方的婆婆絕不是一個獨斷專治唯我獨尊的惡婆婆。
  • 《紅樓夢》裡的三生石和孔雀東南飛,每一個故事,都關乎大結局
    三,孔雀東南飛 薛寶釵一家三口,母親、哥哥和女兒。 她們兩家原型可以肯定來自《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一家三口。 劉蘭芝嫁給焦仲卿之前的故事沒寫,但劉家母子一見劉蘭芝被焦仲卿送回家,就急忙為女兒尋求再嫁,可知劉蘭芝嫁入焦家也差不多。劉蘭芝被焦仲卿母親百般看不上,也與娘家母親、哥哥攀權附勢有關。
  • 原來孔雀真的會飛,攝影師抓拍飛行中的孔雀
    「孔雀東南飛
  • 孔雀會飛?雲南大理的孔雀可以飛行300餘米,真是開眼界了
    《孔雀東南飛》一文曾寫道:孔雀東南飛,五裡一徘徊。真正的孔雀到達能飛嗎?能飛多遠呢?或許很多人都沒見過孔雀飛,而在大理旅遊的時候,我見證了孔雀的飛翔,十分震驚。在山谷的盡頭,有一場精彩孔雀飛舞演出,在這裡大家可以與孔雀親密接觸,可以餵食也可以合影,孔雀是白族最好的朋友,雲南與孔雀也有著不解之緣。著名雲南籍舞蹈家楊麗萍便是從孔雀的行為中汲取精髓,創作了享譽海內的孔雀舞。最精彩的孔雀飛舞開始,當地白族姑娘吹起口哨,20多隻孔雀從對面的山空裡如同鷹一般依次飛出,美麗的羽毛,自由的翱翔在山谷之間,它們或落在廣場上,或落在枝頭。
  • 孔雀西南飛廣西人才基地吸引企業330多家
    9月25日,由廣西發展戰略研究會主辦的孔雀西南飛助力廣西產才融合發展交流會暨孔雀西南飛聯創城發布會在南寧舉行,與會的300多位專家、學者、企業家人士共同交流探討以「基地+產業+人才」模式,為廣西乃至西部地區引才聚才。
  • 人才競技場:珠海如何再引「孔雀東南飛」?
    這一聲平地驚雷,讓珠海這座南海之濱的新興城市名揚全國,也為珠海吸引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和項目,「孔雀東南飛」的故事至今為人稱道。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在城市發展的進程中,珠海漸漸失去人才環境昔日的競爭力,曾紛湧而至的人才和企業陸續出走。如今,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港珠澳大橋通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等重大機遇疊加,珠海提振起「二次創業」的雄心,再度拿出了凝聚天下英才的誠意。
  • 孔雀東南飛,五裡一徘徊,終究是愛情悲劇
    導語:《孔雀東南飛》的背景來源於東漢時期的關於焦仲卿和劉蘭芝的婚姻悲劇。它作為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述詩,不僅在文學地位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故事的內核上也有著深遠的意義。古代因為婆媳矛盾而產生的悲劇婚姻故事不在少數,有嚴復和芸娘的故事,也有陸遊的唐婉的故事。而焦仲卿和劉蘭芝的故事,更顯得壯烈。
  • 《孔雀東南飛》:如果秦羅敷嫁給焦仲卿,會步劉蘭芝的後塵嗎?
    文/巾幗文史圖/源於網絡今天,咱們聊聊《孔雀東南飛》。這首敘事長詩,早已婦孺皆知了,內容不再多做贅述。她嫁進來這幾年,並沒有什麼大過失,你為什麼總是針對她呢?」焦母一聽,勃然大怒,這就是典型的娶了媳婦忘了娘呀。這件事,她更加憎惡劉蘭芝,非要把她趕出家門。哪怕兒子終身打光棍,也不願妥協。可見,焦母這個老太太不僅刻薄專制,還脾氣暴躁。劉蘭芝侍奉不了她,秦羅敷能勝任嗎?秦家女就算做得比劉蘭芝還好,但依然躲不開兩個大坑。
  • 昔日「孔雀東南飛」 今朝「八方鳳還巢」葉縣近3萬人返鄉創業
    目前,全縣返鄉創業2.9萬人,累計創辦經營主體2.8萬個,帶動就業10.3萬人,實現了從「孔雀東南飛」到「八方鳳還巢」的精彩蝶變,葉縣的返鄉創業工作也獲得了國家人社部門的表彰。
  • 深圳人才引進呈現蔚為壯觀的「孔雀東南飛」景象
    深圳是一座因人才而興的城市,當年深圳大膽衝破傳統體制對人才的束縛,在全國率先推出一系列開風氣之先的創新之舉,形成了蔚為壯觀的「孔雀東南飛」局面。上世紀80年代,勞動力進入市場是一件很新鮮的事。計劃經濟時代,人們找工作都是靠安排,或託熟人「走後門」。大多數人進工作單位一幹就是一輩子,也沒有人才流動的說法。▲1982年,深圳市面向全國公開招聘機關幹部。
  • 「孔雀西南飛」知名企業家到我市考察交流
    本報訊(記者 麥月)5月25日下午,市長蔡錦軍主持召開「孔雀西南飛」知名企業家北海行投資考察座談會,向企業家介紹北海市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誠摯邀請企業家到北海投資興業。
  • 「孔雀」東南飛
    陸峰講到,每個月20號,無論嚴寒酷暑、颳風下雨,「老」支部的會議室裡總是坐滿這些三四十年黨齡的黨員們,雖然他們已是古稀之年,但他們在閱讀《黨章》、黨的理論書籍時,總是熱血沸騰,激情澎湃。從他們閃光的眼神中,陸峰讀懂了一名黨員對黨的忠誠和對國家的熱愛。
  • 大冬天,地鐵站臺飛來一隻孔雀,怎麼辦?
    近日,寒潮來襲,16號線惠南東站在抗寒保運營的過程中,卻迎來了一位特殊的「乘客」——孔雀。這隻孔雀誤打誤撞把車站頂棚當作了避寒之所,對16號線列車的正常運行帶來了安全隱患,好在各方人員巧妙應對,最終將這隻孔雀送到了保護管理站。
  • 孔雀為了尋找真愛徒步跨州,做了兩個月流浪漢,最後終於脫單了!
    它東走西停,這家待一會兒,那家再去」串個門「,它不斷被社區內的居民目擊並拍下照片,因為這個傢伙總是出現在一些奇奇怪怪的地方。比如說,上一秒它還在地面,下一秒就要上天和太陽肩並肩了?再比如說,別人也沒叫它來家裡」做客「,它就主動出擊,上人家門廊上四處打探。
  • 清北畢業生「孔雀四處飛」應樂見
    以此來看,清華北大畢業生留京率降低,呈現「孔雀四處飛」之勢,恰恰是對過去人才流動不盡合理的一種糾偏。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清華北大畢業生留京率降低,折射了全國其他地方人才觀念的可喜變化,對人才建設的進一步重視,以及招賢納士的力度和吸引力不斷增強。例如,為引進人才,廣州、南京、武漢、長沙等城市,紛紛推出了放寬落戶限制、提供政策性住房、給予創業扶持等引才政策,極大地改善了年輕人成長成才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