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著名中國女科學家,曾4次被中科院拒之門外,最終成美國院士

2021-01-10 騰訊網

曾經我們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要去當一名科學家,去探索未知的宇宙,去發現星星的秘密。但可惜的是,長大才發現原來科學家這條道路千難萬難,而且門檻太高了。

在古代社會,沒有條件,沒有上升的通道。所以大家只能以科舉為主,以人生興趣為輔,這才有了那些半吊子的科學家。到了現在,我們有了很好的信息技術支持,而且還有了偉大的中科院目標,因此有更多的人朝著這方面努力,但真正能夠進入其中的卻是少之又少。

例如我們本期要聊的主人公,她就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中國女科學家,但可惜的是一輩子的努力卻是4次被中科院拒之門外。到後來,她無可奈何選擇成為了美國院士。那麼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女科學家的奮鬥

在中國古代,我們曾經強調女子無才便是德,而且封建時代以男性為主,女性想要真的謀得一個發展實在是很難。還記得當年李清照在晚年的時候,想要教一個小女孩學習文學,結果居然被以「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理由,頂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由此可見,中國古代的女性在發展的路上走得很窄,而且很艱難。不過到了現代社會,自從我們建國以來就提供了一個男女平等的平臺,男性和女性一起奮鬥,同樣的在科學領域也有很多的女性開始湧入。

我們的主人公李愛珍就是奮鬥的一員,她從小就立志要當一名科學家,但與我們不同的是,她不僅有理想而且有恆心,更重要的是還有這樣的水平。

在很小的時候,李愛珍對於科學數字有著很敏感的程度,考試成績從來是位列前茅,而且每次與老師進行交流都是舉一反三。就這樣,對數字的敏感,對問題的快捷思維已經讓我們看到,她可謂是天生的科學家。

既然有了天賦又有了理想,那麼就需要時間的積澱和未來的開花結果。果不其然,李愛珍的努力並沒有讓大家失望,她很快考上了復旦大學

李愛珍來到這個讓所有人羨慕的學府以後,她的成長之路並沒有終結,而是在一大堆的學霸裡面再一次脫穎而出。在校期間就已經被大家賞識,並且被邀請到了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學生時代年少有為,眾人羨慕的目光和周圍人敬佩的眼光,讓李愛珍得到了認可。

相比較於之前的大學,研究所裡面的生活狀態與以往完全不同,大學有自由,有歡樂,有人情味,而研究所只有冷寂與苦幹。但李愛珍卻並沒有任何的不適應,相反還非常的樂在其中,對於一個又一個的研究與試驗,她都是感動得熱淚盈眶。

正是在這段歲月裡面的積澱,她很快擁有了大量的實驗經驗與積累,而且還把理論知識落實到了實際。伴隨著他的努力,沒過幾年,她就坐上了技術委員會主任的位置。

二、外面的世界

就在李愛珍不斷的研究與深造的時候,當時的時代背景卻也發生了改變。當時很多的學者與研究人員,都受到了外部世界的誘惑,於是有很多的人出國留學,並且一去不復返,甚至還有很多的人改變了國籍,成為了外國人員。

對於當時周圍人的選擇,李愛珍內心也有過一絲波動,但是堅定的愛國主義,使得她對於外面的誘惑最終還是不再理睬。

雖然拒絕對於外部世界的誘惑,但是有句話說的好,科學沒有國界,所以中國與美國科學家的交流,這些行動還是要有的。所以李愛珍來到了國外,並且親眼目睹了美國的學術氛圍還有她所暢想的那些知識與境界。

在美國她看到了很多新奇的科學邊界,而且還突破了很多以往想不通的問題。不過就在她感動的時候,美國科學家向她提出了請求,讓她留在美國。但李愛珍還是那句話,搞研究可以,但是不想離開中國。

三、衝擊中科院

從美國回來以後,李愛珍進一步進行研究,並且對於科學家的最高學府中科院開始有了狂熱的追求。雖然對於李愛珍來說,她沒有什麼欲望,但是作為一個科學家來說要想得到大家的認可,中科院就是所有人的目標。

因此她不斷的研究突破,並且做出了很多的貢獻,例如當年她所搞的半導體矽材料實驗室,不僅讓國內關注,而且還在國外打響了名聲。但可惜的是,就在她自認為已經獲得資格進入中科院的時候,中科院的拒絕卻讓她認清了現實。

第一次被拒絕讓她意識到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那些留學到國外的人並不是真正的高手,真正的高手,是一心為國沒有爭名。

此後,她以更大的毅力進行研究,再一次衝擊中科院的門檻。然而可惜的是,一次失敗,兩次失敗,三次還是失敗了,不管她多麼努力,中科院猶如一座大山,她的理想還是沒有實現。到第次申請的時候,她的年齡已經不達標了,所以只能無奈的退去。

不過在當時的背景之下,雖然她失望了,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之下,她的成就是非常明顯的進步,也是達到了讓周圍人都側目的地步。因此美國再一次不失時機的向她提出了請求,當時很失望的李愛珍,選擇了美國的請求,最終成為了美國的外籍院士。

在當時來說,美國人給出的待遇其實更好,而且似乎也有了更好的生活條件,但是對於李愛珍來說,美國的院士終究只是一個不達標的目標,真正的境界還是中科院。她沒有資格進入中科院,還是實力不達標,而且她終究是個中國人。

在當時,李愛珍加入美國的時候,曾經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和指責。但李愛珍還是擺正了態度,科學沒有國界,但是科學家卻有,自己在美國,好好的學習技術,然後培養足夠多的留學生,為祖國做出更好的貢獻。雖然中科院是她一輩子難以企及的夢,但是她可以為這個夢添磚加瓦。

也正如後來記者採訪時她所說的,當年我們閉關鎖國,所以落後挨打,現在她作為一個失敗者,想出去看一看,帶給國人更多的眼界與知識。

所以說李愛珍接受美國的院士,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的粗暴與墮落,其實也是一種失敗以後的重新起航,這就是愛國主義培養下的科學家。遠在異國他鄉,依舊思念家鄉,即使沒有實現理想,也要添磚加瓦,這一點還是值得大家認可的。

結語

科學家這條道路真的非常的艱難,不僅要有天賦,而且還要有毅力,更重要的是競爭壓力還特別大。過去可能我們沒什麼感覺,只是覺得中科院是一個偉大的存在,但誰都沒有想到這裡面的競爭壓力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中國有十幾億的人口,但是那裡面的院士卻只有那麼一點點。所有的人都想要進入其中,但是競爭壓力太大了,那裡面每一個人都是人才中的人才。即使是像李愛珍這樣的有天賦並且刻苦,而且得到美國人認可的存在,也沒有達到標準。

正是在這種殘酷的競爭壓力之下,我們才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絕對頂尖人才,他們在各個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甚至足以威懾美國。不過大家也需要端正一個態度,在本國國內無法達到最高境界,來到外部世界去追求境界,並且為我們打開一條出路也是可以的。

科學沒有國界,但是科學家有這句話沒有錯,但身為真正有追求的科學家,從來不會受外部世界的影響,內心的執著會讓他們心繫祖國,一般來說科學家叛國是不存在的問題。所以大家看到一些留學和接受外國院士的新聞,也需要端正一下態度,不要太過於激進,不要小瞧中國文化下的科學家。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她是著名中國女科學家,曾4次被中科院拒之門外,最終成美國院士
    中國女科學家,但可惜的是一輩子的努力卻是4次被中科院拒之門外。對於當時周圍人的選擇,李愛珍內心也有過一絲波動,但是堅定的愛國主義,使得她對於外面的誘惑最終還是不再理睬。雖然拒絕對於外部世界的誘惑,但是有句話說的好,科學沒有國界,所以中國與美國科學家的交流,這些行動還是要有的。所以李愛珍來到了國外,並且親眼目睹了美國的學術氛圍還有她所暢想的那些知識與境界。
  • 李愛珍:中國女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美國院士
    在13年前,曾有一位來自中國的女科學家引起了各方廣泛關注。這位女科學家的名字叫李愛珍,在2007年5月當選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這原本是值得每一位中國人自豪的事情,畢竟在中美整體科技水平存在較大差距的情況下,能有中國科學家成為美國院士,足以證明中國在科研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 李愛珍:中國女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美國院士
    作為我國半導體材料領域傑出的女科學家,李愛珍教授的成功之路就如同這寶劍和梅花一樣,經過了反覆的磨練。她曾4次申請成為中科院院士,可惜都因為不同的理由被拒絕,但她最終因為科研成就的突出,被美國聘用,成為了一名美國院士。
  • 中國女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都被拒絕,最後成美國院士
    堅韌不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正是因為這種品質,我們民族才能在一次次災難中重新站起來。就算是在現代社會,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人有著這樣的品質。就好比說我們國家的科學家,他們中間很多人就是靠著這種性格,做出很多厲害的成就。他們將自己的精力全部都花在事業上面,無心於名利的爭鬥。曾經我們國家就出現過一位女科學家,她連續四次申請中科院的院士,但是都被拒絕了。
  • 被中科院拒絕4次的女科學家,卻當選為美國院士,對此她這樣回答
    所公布的新增院士中,有18名來自海外的院士,其中就包括來自中科院上海系統與信息技術所的研究員李愛珍。李愛珍,不僅是我國首位獲此殊榮的女科學家,而且還是我國獲得外國院士頭銜的科學家中唯一沒有獲得中科院院士頭銜的女科學家。
  • 她申請中科院院士4次被拒,後來成了美國院士,對此她如何回答
    在2007年的時候,我國科學家李愛珍當選為美國科學院榮譽院士,這也成為了當時舉世矚目的一個熱點。值得一提的是,李愛珍不僅是我國首位獲此殊榮的女科學家,而且還是我國獲得外國院士頭銜的科學家中唯一沒有獲得中科院院士頭銜的。
  • 她是中國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均落選,無奈成為美國院士
    但這些科研人員身上有著頑強的意志,堅韌的性格,無數次失敗後仍然站在實驗桌前,才有了一個又一個的發明。這種發明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人類的面貌。而在中國卻有這樣一位的科學家,她為國家工作了幾十年,先後四次落選院士,最後卻得到了大洋彼岸美國院士的殊榮。這個科學家的名字叫李愛珍,今年84歲。李愛珍,她出生於福建。
  • 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當選美國院士
    中科院乃是中國科學家心目中的「聖地」,若能成為其中一員,則此生無憾了。然而,材料專家李愛珍卻先後4次申請院士遭拒,幾經波折之後,她竟成了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這是怎麼回事?實際上,在李愛珍留美期間,社會上曾傳出了不少質疑聲,很多人認為,也許她會被美國成熟的科研環境所迷,最終一去不復返。
  • 她是中國女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遭拒,最後當選美國院士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一直在為祖國奉獻自己的女科學家,卻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遭拒,最後被美國選為科學院院士。1936年,李愛珍在福建出生。她從小就愛學習,考上復旦大學後依舊成績優異,在畢業後被分配到科學院冶金陶瓷研究所工作。在十幾年的工作時間裡,李愛珍刻苦鑽研學術,前後共發表了256篇論文,獲得了28項國家專利。
  • 中國女天才科學家,4次申請院士都失敗,赴美申請院士一次就成功
    美國院士李愛珍的中國心!【引言】中國肩負著科技使命,女性科學家也在時代的進步中崛起。李愛珍曾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但都因標準不夠或者年齡問題而未能如願。,美國的科技資金雄厚,實驗設備一流,她由此進駐頂尖實驗室從事研究,這一切不正是任何科學家所需要的嗎?
  • 她4次落選中科院院士後,評上了美國院士,網友:經歷像顏寧!
    但兩院院士因其評選制度也錯失了很多人才,李愛珍便是其中之一。為何會如此說呢?因為早期的李愛珍憑藉著一腔熱血和出眾的個人才華先後四次申請中科院,卻沒能料想四次都慘遭失敗。最後一次因為年齡超過了院士評選標準而再次落選,這次她也算是與中科院徹底失之交臂了。
  • 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士被拒,卻只1次就成美國院士
    現代社會講究人人平等,為何身為女科學家的李愛珍被中國科學院拒絕了四次,是資格不夠,還是另有原因?最後無奈只能去美國,成為了美國的外籍院士。中科院的全稱是中國科學院,是中國每位科學家都嚮往研究院。轉身被評為美國科學院院士在中科院不得志的李愛珍並沒有因此放棄自己的科研之路,雖然沒有加入中科院,但卻意外地收到了美國的國家科學院的邀請。她並沒有申請美國國家科學院,而是美國看到了李愛珍的閃光點,向李愛珍發出了邀請。
  • 中科院退休研究員,4次落選中國院士,當選美國院士卻留在中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指出,目前科研領域多為男性,並稱女性科學家所佔比例還比較少,可見女科學家是一個特殊而又極其罕見的存在,以至於當顏寧教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的消息傳出後,網友們紛紛為這位傑出的女科學家點讚。事實上,顏寧的成就並非前無古人,早在2007年,中科院研究員、材料科學家李愛珍就曾獲此殊榮。
  • 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為美國院士
    正因如此,她才能數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奮鬥,才能將科研放在首位,才能做出如此突出的成就。不過,和她科研上的孜孜不倦相比,她在「評職稱」的道路上走得卻不是那麼順利。第一次申請為中科院院士的時候,因年齡朝鋼的問題她被拒絕了。緊接著,她又先後三次申請成為中科院院士,但最後都落選了。直到2007年的時候,一個驚喜落到了李愛珍的頭上。
  • 李愛珍:中國女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當選美國院士
    2007年5月1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了本年度增選的72名院士以及18名外籍院士的名單。在這名單之中,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所研究員李愛珍,成為第一位得到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榮譽的中國女科學家。然而,她令人矚目的卻並非是當選美國院士,而是她是其中唯一一位沒有國內院士頭銜的外籍院士。
  • 中國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美國外籍院士
    而今天所說的這位女科學家李愛珍,她就曾先後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為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她後來怎麼樣了呢?美國先進的科研成果讓李愛珍頗受震撼,她看到了中國與美國之間科研方面的差距,從而更加努力吸取經驗,獲取知識。當時李愛珍身邊不少人認為,她出國之後一定會被國外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所吸引,很有可能不回來了。在李愛珍老師的堅持下,最終成功推薦她去了美國,並堅信她一定會回來。
  • 4次被中科院拒之門外,轉身成為外籍院士的中國科學家,如今怎樣
    【天才少女】這位科學家的名字叫做李愛珍。李愛珍出生在一個並沒有那麼好的資源的年代,但是索性家裡的父母對她的教育都比較重視,所以在那個容易重男輕女的年代,她也能夠去學堂裡面上學。在學堂裡,她並沒有因為自己是女士就顯得嬌嬌弱弱,與之相反,在班裡的男孩子常常跟不上她跳躍的思維,所以從很小的時候,她就是老師最引以為傲的學生之一了。說起李愛珍,所有的老師都會點點頭表示,這個女孩子極具創造力,也常常會在一個本質問題上學會舉一反三。
  • 她申請中科院院士4次被拒,卻當選美國院士,為我國做出突出貢獻
    在2007年美國科學院所公布的新增院士中,有18名來自海外的院士,其中就包括了來自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所的研究員李愛珍。值得一提的是,李愛珍不僅是我國首位獲此殊榮的女科學家,而且還是我國獲得外國院士頭銜的科學家中唯一沒有獲得中科院院士頭銜的。那麼,這位被中科院拒絕的女科學家,卻當選了美國院士,對此她如何回應呢?
  • 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士被拒,反倒當選美國院士
    前言古詩曾曰:&34;有志向的人,做事都會成功,就像項羽破釜沉舟,最終的百二秦關都歸於楚;苦心人,天也不會辜負他,就像勾踐臥薪嘗膽,僅以三千越甲,吞併了吳國。說起我們國家的傑出女科學家,那麼李愛珍教授一定是數一數二的,並且因為她在科研領域中發生的個人事跡,而聞名於整個科學界。
  • 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士被拒,最後當選美國院士
    前言古詩曾曰:"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有志向的人,做事都會成功,就像項羽破釜沉舟,最終的百二秦關都歸於楚;苦心人,天也不會辜負他,就像勾踐臥薪嘗膽,僅以三千越甲,吞併了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