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管是戰火紛飛的從前,還是和平年代的今天,人才一直是會得到國家重視的,因為人才雖然多,但是在某一個領域精通的人才還是比較少的,不然他們找工作的薪酬也不會這麼高。其實在這個社會,人人都想要成為人才,但是因為人的各種惰性,所以很多人都會在自己決心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明明很有動力,但是常常堅持不了多久,所以才會顯得自律性在一個人的身上體現是多麼地難能可貴。
自律性往往代表著一個人會失去一些娛樂消遣的時間,但是也會得到許多人都羨慕的東西,這就是付出與回報總是成為正比的。
如果是一個天賦本身就比較好的人的話,再加上努力,那麼效果就是暴擊式的了。
今天我們故事的主角也是這樣一個既有著上天賜予的聰明的頭腦又有著自己勤懇的努力的優秀的女科學家。
【天才少女】
這位科學家的名字叫做李愛珍。李愛珍出生在一個並沒有那麼好的資源的年代,但是索性家裡的父母對她的教育都比較重視,所以在那個容易重男輕女的年代,她也能夠去學堂裡面上學。在學堂裡,她並沒有因為自己是女士就顯得嬌嬌弱弱,與之相反,在班裡的男孩子常常跟不上她跳躍的思維,所以從很小的時候,她就是老師最引以為傲的學生之一了。說起李愛珍,所有的老師都會點點頭表示,這個女孩子極具創造力,也常常會在一個本質問題上學會舉一反三。
【順利進入復旦】
在後來,李愛珍憑藉著自己的天賦和努力在學業上一路高歌猛進,順利被上海的復旦大學錄取。復旦大學我們都知道,也是非常有名的一所985的學校。進入復旦大學以後,李愛珍並沒有因此而顯得有絲毫的放鬆之態。反而,在專業的選擇上,她選擇了當時中國研究還不那麼深入的半導體材料分子學。後來老師看她實在是一個非常用功的孩子,於是詢問她有一個去美國學習交流的機會,你想不想去?李愛珍當時就應允了下來,因為自己雖然很努力的學習,可是在那個環境之下,去美國的確會有著更好的資源。等學成之後,自己再回來將所學報效給自己深愛的祖國。
【無奈不成中科院院士】
後來李愛珍飛去了美國,在那裡一學就是十幾年。終於到來自己學成歸國的時候了。他想要申請為中科院的院士,在中科院做研究,可是中科院卻說,李愛珍的資歷還不夠申請院士,於是拒絕了她,李愛珍想著,自己的確還不是很年長,可能在研究之類的方面沒有那麼豐富的經歷,於是作罷。在後來的日子裡面。李愛珍又連續申請了第二次,第三次,都因為種種原因被拒絕,到第四次的時候卻說她的年紀過大,已經超出了申請的條件範圍。
這次是沒有辦法了,正好美國那邊一直在邀請自己,於是李愛珍心想,可能與祖國無緣吧,隨後她答應了那邊外籍院士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