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次被中科院拒之門外,轉身成為外籍院士的中國科學家,如今怎樣

2020-12-05 體育競技好精神

其實不管是戰火紛飛的從前,還是和平年代的今天,人才一直是會得到國家重視的,因為人才雖然多,但是在某一個領域精通的人才還是比較少的,不然他們找工作的薪酬也不會這麼高。其實在這個社會,人人都想要成為人才,但是因為人的各種惰性,所以很多人都會在自己決心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明明很有動力,但是常常堅持不了多久,所以才會顯得自律性在一個人的身上體現是多麼地難能可貴。

自律性往往代表著一個人會失去一些娛樂消遣的時間,但是也會得到許多人都羨慕的東西,這就是付出與回報總是成為正比的。

如果是一個天賦本身就比較好的人的話,再加上努力,那麼效果就是暴擊式的了。

今天我們故事的主角也是這樣一個既有著上天賜予的聰明的頭腦又有著自己勤懇的努力的優秀的女科學家。

【天才少女】

這位科學家的名字叫做李愛珍。李愛珍出生在一個並沒有那麼好的資源的年代,但是索性家裡的父母對她的教育都比較重視,所以在那個容易重男輕女的年代,她也能夠去學堂裡面上學。在學堂裡,她並沒有因為自己是女士就顯得嬌嬌弱弱,與之相反,在班裡的男孩子常常跟不上她跳躍的思維,所以從很小的時候,她就是老師最引以為傲的學生之一了。說起李愛珍,所有的老師都會點點頭表示,這個女孩子極具創造力,也常常會在一個本質問題上學會舉一反三。

【順利進入復旦】

在後來,李愛珍憑藉著自己的天賦和努力在學業上一路高歌猛進,順利被上海的復旦大學錄取。復旦大學我們都知道,也是非常有名的一所985的學校。進入復旦大學以後,李愛珍並沒有因此而顯得有絲毫的放鬆之態。反而,在專業的選擇上,她選擇了當時中國研究還不那麼深入的半導體材料分子學。後來老師看她實在是一個非常用功的孩子,於是詢問她有一個去美國學習交流的機會,你想不想去?李愛珍當時就應允了下來,因為自己雖然很努力的學習,可是在那個環境之下,去美國的確會有著更好的資源。等學成之後,自己再回來將所學報效給自己深愛的祖國。

【無奈不成中科院院士】

後來李愛珍飛去了美國,在那裡一學就是十幾年。終於到來自己學成歸國的時候了。他想要申請為中科院的院士,在中科院做研究,可是中科院卻說,李愛珍的資歷還不夠申請院士,於是拒絕了她,李愛珍想著,自己的確還不是很年長,可能在研究之類的方面沒有那麼豐富的經歷,於是作罷。在後來的日子裡面。李愛珍又連續申請了第二次,第三次,都因為種種原因被拒絕,到第四次的時候卻說她的年紀過大,已經超出了申請的條件範圍。

這次是沒有辦法了,正好美國那邊一直在邀請自己,於是李愛珍心想,可能與祖國無緣吧,隨後她答應了那邊外籍院士的請求

相關焦點

  • 她是著名中國女科學家,曾4次被中科院拒之門外,最終成美國院士
    例如我們本期要聊的主人公,她就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中國女科學家,但可惜的是一輩子的努力卻是4次被中科院拒之門外。到後來,她無可奈何選擇成為了美國院士。那麼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她是著名中國女科學家,曾4次被中科院拒之門外,最終成美國院士
    ,但可惜的是一輩子的努力卻是4次被中科院拒之門外。到後來,她無可奈何選擇成為了美國院士。那麼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一、女科學家的奮鬥在中國古代,我們曾經強調女子無才便是德,而且封建時代以男性為主,女性想要真的謀得一個發展實在是很難。
  • 李愛珍:中國女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美國院士
    在13年前,曾有一位來自中國的女科學家引起了各方廣泛關注。這位女科學家的名字叫李愛珍,在2007年5月當選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這原本是值得每一位中國人自豪的事情,畢竟在中美整體科技水平存在較大差距的情況下,能有中國科學家成為美國院士,足以證明中國在科研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 中國「科學家」李愛珍:四次申請院士被拒,如今卻成美國外籍院士
    這幾十年來,在崗位上兢兢業業,卻四次申請院士被拒絕,引發了爭議。中國「科學家」李愛珍李愛珍研究期間,獲得了21個專利和1個國際發明展銀獎。2003年,李愛珍當選為亞洲太平洋材料科學院院士。2005年11月,李愛珍又被授予第三世界科學院工程科學獎。
  • 4次被中科院拒之門外,卻用實力捍衛祖國,申請美國院士一次通過
    中國學子的心目中有三個最想去的地方,分別是清華,北大,中科院。李愛珍女士一生中成就無數,四次申請成為院士都沒有成功,但一次機會讓她成為了美國外籍院士。將青春奉獻給國家的李愛珍李愛珍女士出生於福建省,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畢業之後她被分配到一個研究所當研究員。
  • 華人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成為美國院士 
    所以,如今國家也越來越重視要如何留住人才這個問題。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華人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成為美國院士。作為一個科研人員,能夠申請成為中科院院士是夢寐以求的,然而1999年李愛珍第一次申請中科院院士,卻沒有通過。
  • 4次被中科院拒之門外,卻用實力捍衛祖國,申請美國院士一次通過
    中國學子的心目中有三個最想去的地方,分別是清華,北大,中科院。李愛珍女士一生中成就無數,四次申請成為院士都沒有成功,但一次機會讓她成為了美國外籍院士。 將青春奉獻給國家的李愛珍 李愛珍女士出生於福建省,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畢業之後她被分配到一個研究所當研究員。
  • 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為美國院士
    第一次申請為中科院院士的時候,因年齡朝鋼的問題她被拒絕了。緊接著,她又先後三次申請成為中科院院士,但最後都落選了。直到2007年的時候,一個驚喜落到了李愛珍的頭上。當年5月1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了本年度增選的外籍院士名單中,李愛珍成為中國首位獲此殊榮的女科學家。對此,李愛珍在感恩的同時又覺得非常愧疚。
  • 中國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美國外籍院士
    而今天所說的這位女科學家李愛珍,她就曾先後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為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她後來怎麼樣了呢?李愛珍在波段半導體量子級聯雷射器方面的研究,讓中國成為了第一個掌握此技術的亞洲國家,這些與李愛珍近乎拼命的工作狀態是分不開的。
  • 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為美國外籍院士,依然堅持為我國奉獻
    而這句話如果放在李愛珍身上那真是再恰當不過了,她曾經四次申請中科院院士都被拒絕雖然之後成為了美國的院士,卻依舊留在了我國為國家發光發熱。李愛珍是1936年出生的一個普通女孩兒,她從小就聰穎機敏,復旦大學畢業之後她便來到了科學院冶金陶瓷研究所研究半導體材料。在這段工作期間李愛珍申請了28項國家專利並且發表了256篇論文,可以說她的這些成績使得她的名聲大震。
  • 她是中國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均落選,無奈成為美國院士
    但這些科研人員身上有著頑強的意志,堅韌的性格,無數次失敗後仍然站在實驗桌前,才有了一個又一個的發明。這種發明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人類的面貌。而在中國卻有這樣一位的科學家,她為國家工作了幾十年,先後四次落選院士,最後卻得到了大洋彼岸美國院士的殊榮。這個科學家的名字叫李愛珍,今年84歲。李愛珍,她出生於福建。
  • 她4次落選中科院院士後,評上了美國院士,網友:經歷像顏寧!
    但兩院院士因其評選制度也錯失了很多人才,李愛珍便是其中之一。為何會如此說呢?因為早期的李愛珍憑藉著一腔熱血和出眾的個人才華先後四次申請中科院,卻沒能料想四次都慘遭失敗。最後一次因為年齡超過了院士評選標準而再次落選,這次她也算是與中科院徹底失之交臂了。
  • 4次落選中科院,反倒成了美國外籍院士,她最後回國報效了嗎?
    在中國的莘莘學子的心目中有三個最想去的地方,一個是清華,一個是北大,最後一個是中科院。有這樣一位優秀的科學家,一生當中成就無數,四次申請成為中科院的院士都沒有成功,但是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她成為了美國外籍院士,她就是——李愛珍女士。
  • 李愛珍4次落選中科院院士,後成為美國院士,卻一直為中國奉獻
    中科院,是多少科研人員夢寐以求的地方,那裡擁有最好的資源,更是我國最高科研水平的代表。那裡聚集了我國頂尖的科研人才。就像「不想當將軍的兵不是好兵」一樣,每個科研人員的夢想則是能有朝一日成為中國的院士,那將是多麼的榮耀。
  • 中科院退休研究員,4次落選中國院士,當選美國院士卻留在中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指出,目前科研領域多為男性,並稱女性科學家所佔比例還比較少,可見女科學家是一個特殊而又極其罕見的存在,以至於當顏寧教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的消息傳出後,網友們紛紛為這位傑出的女科學家點讚。事實上,顏寧的成就並非前無古人,早在2007年,中科院研究員、材料科學家李愛珍就曾獲此殊榮。
  • 華人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成為美國外籍院士
    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天賦,她提前轉正,成為了一名正式的研究員後來,李愛珍開始對稀土金屬和稀有金屬化學冶金領域進行研究,這也成為李愛珍今後的主要研發之路。李愛珍曾兩次以學者的身份被派往美國進行交流學習,在那裡,她學到了很多知識,讓自己受益匪淺。1982年,她在上海創建了半導體微材料相關實驗室,為我國培養了很多導體領域方面的人才,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一直以來,她始終是一個研究員的身份,所以她一直都想申請成為中科院的院士。
  • 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當選美國院士
    中科院乃是中國科學家心目中的「聖地」,若能成為其中一員,則此生無憾了。然而,材料專家李愛珍卻先後4次申請院士遭拒,幾經波折之後,她竟成了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這是怎麼回事?1989年,李愛珍成為了博士生導師,她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半導體領域的技術人才,在不久的將來,他們將持續發光發熱。
  • 勤勤懇懇研究50年,4次申請院士被拒卻被美國評上,最後怎樣?
    勤懇50年,4次院士落選,卻被美國評上外籍院士!中國評不上,美國卻能評上?啪啪打臉啊!五指扇紅!鼻青臉腫啊!這不就是又一個屠呦呦嗎?沒有諾貝爾獎,誰能知道中國有這樣偉大的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和工程院的院士卻一直被拒絕,第一次被拒絕是「能力不夠突出」,到了第4次,拒絕原因則變為了「年齡過大」!「我非常感謝推薦我的院士,我想他們的壓力肯定非常大。總讓他們失望,我感到非常愧疚,他們年紀也不小了,每一次都要為我寫推薦信、審查推薦材料等,每年增選院士時,我都不敢面對這些院士。」
  • 中國「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院士全部失敗,如今卻成美國院士
    2007年5月1日當晚,李愛珍的電子郵箱傳來一個消息:美國科學院第144屆年會上決定,上海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專家李愛珍,當選這屆外籍院士!屏幕前的李愛珍,心情複雜。因此在此之前,她連續4次申請國內院士全部失敗,如今卻成了美國院士。
  • 中國「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院士全部失敗,如今卻成美國院士
    2007年5月1日當晚,李愛珍的電子郵箱傳來一個消息:美國科學院第144屆年會上決定,上海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專家李愛珍,當選這屆外籍院士!屏幕前的李愛珍,心情複雜。因此在此之前,她連續4次申請國內院士全部失敗,如今卻成了美國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