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士被拒,最後當選美國院士

2020-10-03 淺談教育史

前言

古詩曾曰:"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有志向的人,做事都會成功,就像項羽破釜沉舟,最終的百二秦關都歸於楚;苦心人,天也不會辜負他,就像勾踐臥薪嘗膽,僅以三千越甲,吞併了吳國。說起我們國家的傑出女科學家,那麼李愛珍教授一定是數一數二的,並且因為她在科研領域中發生的個人事跡,而聞名於整個科學界。

她曾經為了申請成為中科院的院士,持之以恆的提交了四次,但每次中科院拒絕她的理由都不一樣,這一度讓她很沮喪,但本著對科研事業的熱愛,她並沒有放棄,最後終於破釜沉舟,取得了傲人的科研成就,並且在申請中科院院士無果之後,決定去了美國,當起了美國的一名院士。


少時便懷揣著科研夢想

三十年代中期,那是一個草長鶯飛的季節,李愛珍出生了,她的家鄉位於福建省石獅市下面的一個小村莊裡面,在李愛珍剛剛步入校園不久,不同於別的調皮愛玩的小朋友,李愛珍在學習上特別用心,當別的小朋友還在玩泥巴做遊戲的時候,她卻只愛捧著書,坐在某個角落裡,一看就是一個下午,而且她特別愛專研愛思考,甚至有時候都覺得她在過度放大某個問題,但她就是有股子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堅持。

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高考之後,李愛珍如願收到了自己理想大學——復旦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雖然一隻腳已經踏進自己理想的大學,但李愛珍一刻也不曾鬆懈,而且得知自己身邊的同學都很優秀,李愛珍對自我的要求就更加高了,時時刻刻都以高標準嚴要求來對待自己,最終,出類拔萃的她,在大學畢業之後直接被學校安排分配到了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從事自己從小就喜愛的職業,那就是全身心投入到國家的科研事業當中。

就是這麼一份科研工作,李愛珍一做就是一輩子,在她整個科研生涯當中,她的科研成績尤為突出,諸如科研事業中涉及到的半導體材料以及分子束外延設備和技術等項目,都是屬於國家的重大科研成果。除此以外,因為自己取得的這些科研成果,李愛珍還榮獲了多項國家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等等,

2. 當上了院士,可惜不是中科院,而是美國

對於任一一個從事科研事業的工作人員而言,如果能夠成為一名中科院院士,那將代表著自己在科研領域當中擁有著絕對重磅的含金量,因為這個稱號的要求特別嚴苛,而且被同意的機率特別特別低,曾經有很多在科研領域中取得了不菲成績的專家,儘管他們一輩子都奮鬥在科研領域,但可能至死都未能等到這份至上殊榮,其嚴格的標準可想而知有多高。

跟這些專家一樣,李愛珍也是倍感遺憾,她曾經四次去爭取這份稱號,但屢屢失敗,雖然她同樣在科研領域碩果纍纍,但也對她申請的中科院院士毫無幫助,畢竟我泱泱大國中,人才濟濟,在這全國激烈的競爭中,李愛珍屢戰屢敗,一直都未能被評上。這也成為了李愛珍心中永遠的痛,況且眼看著自己的年紀越來越大,以後再想靠著某項成績去申請這份稱號,估計就是難上加難了。

人們常說,上帝給你關上了一扇門,也會給你打開一扇窗,雖然在中國多次申請中科院院士都以失敗而告終,但這並不代表著她所取得的成績無足輕重,相反,她的科研成果被美國看中,最終美國向她拋出了橄欖枝,就在200年,她終於當上了院士,不過不算中科院,而是一名美國的院士。

三、身在曹營心在漢,李愛珍永存愛國之心

雖然多次申請中科院院士失敗,而不得以成為了一名美國院士,但這絲毫不影響李愛珍的愛國之心。之前因為自己在科研上取得的優異成績,所以李愛珍有機會去到了美國進行彼此的科研上的交流和學習,畢竟跟美國比起來,我們國家還是落後很多的,特別是在科研儀器設備方面。

而且自從李愛珍被派過去學習之後,背後就會有異議的聲音出現,許多人都會覺得李愛珍會被資本大國的環境所吸引,也許就會選擇紮根在國外。但永存愛國之心的李愛珍並沒有像他們說的那樣,的確,一向走在國際前端的美國,擁有著別的國家沒有的先進設備,而吸引李愛珍的僅僅是折現科研設備,並不是美國這個國家。

所以她在學習之餘,一心想著如何能將這些先進的設備引進到自己的祖國,但礙於美國的萬般阻撓,這機會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後來,李愛珍也不再想這些,就想著自己能夠努力學習,待到他日回國後,再憑藉自己的努力去提高祖國的科研水平。

正是因為這份堅持不懈的努力,後來的李愛珍成為了我國數一數二的科研專家,都說術業有專攻,李愛珍在半導體材料的領域當中,取得了標杆式的成績,而且她的科研水平在國際上來說都是頂級的。雖然這種種成績,讓李愛珍在國際上取得了豐厚的榮譽,但李愛珍始終不會忘本,她內心深知這一切都是偉大的祖國在背後給予的有力支撐,沒有祖國的栽培,就沒有自己的今天。所以即便自己身處美國,成為了一名美國院士,但愛國之心永存。

結語

其實在我們國家,像李愛珍這樣的愛國人士還有很多,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能激勵著世人,古人云:"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即便當下的路,困難重重,但只要我們敢於努力,敢於付出,我們就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參考文獻

  • 《落第自勉聯》
  • 《雜說送張琥》

相關焦點

  • 李愛珍:中國女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美國院士
    在13年前,曾有一位來自中國的女科學家引起了各方廣泛關注。這位女科學家的名字叫李愛珍,在2007年5月當選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這原本是值得每一位中國人自豪的事情,畢竟在中美整體科技水平存在較大差距的情況下,能有中國科學家成為美國院士,足以證明中國在科研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 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士被拒,反倒當選美國院士
    說起我們國家的傑出女科學家,那麼李愛珍教授一定是數一數二的,並且因為她在科研領域中發生的個人事跡,而聞名於整個科學界。她曾經為了申請成為中科院的院士,持之以恆的提交了四次,但每次中科院拒絕她的理由都不一樣,這一度讓她很沮喪,但本著對科研事業的熱愛,她並沒有放棄,最後終於破釜沉舟,取得了傲人的科研成就,並且在申請中科院院士無果之後,決定去了美國,當起了美國的一名院士。
  • 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當選美國院士
    中科院乃是中國科學家心目中的「聖地」,若能成為其中一員,則此生無憾了。然而,材料專家李愛珍卻先後4次申請院士遭拒,幾經波折之後,她竟成了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這是怎麼回事?1980年8月,李愛珍被公派到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電子工程系做訪問學者,在那裡,她的眼界再一次被拓寬,懸殊的科技差距讓她極度不安,於是她決定傾盡全力,學會美國的先進技術,然後回國效力。
  • 李愛珍:中國女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當選美國院士
    美國科學院有著140多年的歷史,每年會在世界各國評選出某個領域最傑出的代表、為人類科學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為科學院外籍院士。評選一般是在五月初,因為四月底美國科學院會在華盛頓舉行年會,會議的最後一天便是公布本年度當選的院士以及外籍院士的名單。
  • 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為美國院士
    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李愛珍不把科研工作當成是一種職業,而是當成生命中絕大部分。正因如此,她才能數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奮鬥,才能將科研放在首位,才能做出如此突出的成就。不過,和她科研上的孜孜不倦相比,她在「評職稱」的道路上走得卻不是那麼順利。第一次申請為中科院院士的時候,因年齡朝鋼的問題她被拒絕了。緊接著,她又先後三次申請成為中科院院士,但最後都落選了。
  • 李愛珍:中國女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美國院士
    作為我國半導體材料領域傑出的女科學家,李愛珍教授的成功之路就如同這寶劍和梅花一樣,經過了反覆的磨練。她曾4次申請成為中科院院士,可惜都因為不同的理由被拒絕,但她最終因為科研成就的突出,被美國聘用,成為了一名美國院士。
  • 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士被拒,卻只1次就成美國院士
    現代社會講究人人平等,為何身為女科學家的李愛珍被中國科學院拒絕了四次,是資格不夠,還是另有原因?最後無奈只能去美國,成為了美國的外籍院士。她遞交了第二次申請,事與願違,李愛珍又被拒絕了,中國人不服輸的精神在李愛珍的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多年後她又申請加入中科院,但最後結果依舊是被拒絕。
  • 中國「科學家」李愛珍:四次申請院士被拒,如今卻成美國外籍院士
    1936年5月,李愛珍出生在福建省石獅市。1958年,李愛珍畢業於復旦大學化學系。此後,她一直在做化學方面的研究,也曾前往美國訪問。這幾十年來,在崗位上兢兢業業,卻四次申請院士被拒絕,引發了爭議。中國「科學家」李愛珍李愛珍研究期間,獲得了21個專利和1個國際發明展銀獎。2003年,李愛珍當選為亞洲太平洋材料科學院院士。2005年11月,李愛珍又被授予第三世界科學院工程科學獎。在她的履歷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李愛珍的成就的確很大。
  • 中國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美國外籍院士
    而今天所說的這位女科學家李愛珍,她就曾先後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為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她後來怎麼樣了呢?美國先進的科研成果讓李愛珍頗受震撼,她看到了中國與美國之間科研方面的差距,從而更加努力吸取經驗,獲取知識。當時李愛珍身邊不少人認為,她出國之後一定會被國外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所吸引,很有可能不回來了。在李愛珍老師的堅持下,最終成功推薦她去了美國,並堅信她一定會回來。
  • 她申請國內院士4次被拒,卻當選美國院士,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她申請國內院士4次被拒,卻當選美國院士,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一心在搞科研的人已經是少之又少,多數人從事科研項目都是為了名和利。但我國就有這麼一位女科學家,不在乎名利的重要性,曾4次申請國內院士被拒,最終成為了美國院士後,但依舊在背後默默地支持祖國的發展,她就是李愛珍。
  • 她是中國女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遭拒,最後當選美國院士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一直在為祖國奉獻自己的女科學家,卻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遭拒,最後被美國選為科學院院士。1936年,李愛珍在福建出生。她從小就愛學習,考上復旦大學後依舊成績優異,在畢業後被分配到科學院冶金陶瓷研究所工作。在十幾年的工作時間裡,李愛珍刻苦鑽研學術,前後共發表了256篇論文,獲得了28項國家專利。
  • 中國半導體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士被拒,卻一次入選美國院士
    4次,後來卻成為了美國的院士。她叫李愛珍,是中國著名的半導體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專家,她在電子器件、光電器件異質結半導體微結構的生長與特性研究領域做出了開拓性貢獻,她的研究完全達到了國際水準。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美國一次就入選
  • 華人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成為美國院士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華人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成為美國院士。後來,李愛珍2次以訪問學者的身份被研究生派到美國進行學習,這讓她受益匪淺。在1982年的時候,她在上海創建了半導體微材料相關實驗室,為我國留住導體材料研究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中國女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都被拒絕,最後成美國院士
    堅韌不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正是因為這種品質,我們民族才能在一次次災難中重新站起來。就算是在現代社會,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人有著這樣的品質。就好比說我們國家的科學家,他們中間很多人就是靠著這種性格,做出很多厲害的成就。他們將自己的精力全部都花在事業上面,無心於名利的爭鬥。曾經我們國家就出現過一位女科學家,她連續四次申請中科院的院士,但是都被拒絕了。
  • 有多少人知道這位科學家?四次申請國內院士被拒,卻評上美國院士
    我國的小學生都能做博士課題研究了,清北的學生都去美國效力了,而一個勤勤懇懇為了祖國的發展和材料科學的進步奉獻了50年大好年華的研究員李愛珍卻四次申請中科院的院士,無一例外被拒絕了。2005年11月,在埃及舉行的第三世界科學院第15屆院士大會上,李愛珍被授予第三世界科學院工程科學獎,這是中國科學家第一次獲得第三世界科學院工程科學獎。她本人也於2007年5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這也是中國首個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女院士。
  • 中國「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院士全部失敗,如今卻成美國院士
    2007年5月1日當晚,李愛珍的電子郵箱傳來一個消息:美國科學院第144屆年會上決定,上海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專家李愛珍,當選這屆外籍院士!屏幕前的李愛珍,心情複雜。因此在此之前,她連續4次申請國內院士全部失敗,如今卻成了美國院士。
  • 中國「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院士全部失敗,如今卻成美國院士
    2007年5月1日當晚,李愛珍的電子郵箱傳來一個消息:美國科學院第144屆年會上決定,上海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專家李愛珍,當選這屆外籍院士!屏幕前的李愛珍,心情複雜。因此在此之前,她連續4次申請國內院士全部失敗,如今卻成了美國院士。
  • 勤勤懇懇研究50年,4次申請院士被拒卻被美國評上,最後怎樣?
    勤懇50年,4次院士落選,卻被美國評上外籍院士!中國評不上,美國卻能評上?啪啪打臉啊!五指扇紅!鼻青臉腫啊!這不就是又一個屠呦呦嗎?沒有諾貝爾獎,誰能知道中國有這樣偉大的科學家?2007年5月,4次落選國內院士評選的李愛珍,當選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人知道了李愛珍4次申請院士被拒,立即感到了濃厚的興趣!美國人不是慈善家,無利不起早,評選李愛珍為院士的同時,也向她伸出了「橄欖枝」。李愛珍堅守著自己的中國心,一生未變,高薪聘請沒有讓她失去家國情懷和初心,果斷拒絕!
  • 她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卻入選美國科學院,稱:這是中國驕傲
    她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卻入選美國科學院,稱:這是中國驕傲隨著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質大豐收的同時著名材料學家、現年84歲的李愛珍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一生致力於我國新型材料研發,四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卻成為了中國第十一位入選美國科學院的外籍但是,當記者問她有何感想時?她依舊說:「這是中國驕傲!」
  • 她在中國4次申請院士被拒,後來在美國評上院士。大家怎麼看?
    02李愛珍曾4次申請院士被拒,最後一次因年齡過大被拒。期間,她曾四次申請院士,分別是1999年、2001年、2003年和2005年。第一次碰壁,她以為是自己能力不足,最後一次被拒,原因竟然是「年齡過大」,這時她才明白,此生她已經和院士無緣了。作為復旦大學一名高材生,李愛珍的能力和水平大家可以想像,經過多年的研究,能力更是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