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士被拒,卻一次入選美國院士

2020-09-03 小陳隨堂課

中國科學院成立於1949年11月,是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科學技術最高諮詢機構、自然科學與高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


幾乎所有科研工作者,都希望進入中科院,成為國家認可的院士,不過能夠實現這一目標的人很少,曾經有一個研究半導體的女科學家被中科院接連拒絕了4次,後來卻成為了美國的院士。

她是誰呢?

她叫李愛珍,是中國著名的半導體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專家,她在電子器件、光電器件異質結半導體微結構的生長與特性研究領域做出了開拓性貢獻,她的研究完全達到了國際水準。


父母是華僑,從小成績優異

李愛珍生於福建省石獅市永寧鎮港邊村,父母是華僑。

1954年,李愛珍從泉州市第一中學考入上海復旦大學化學系。1958年,李愛珍畢業於復旦大學化學系,分配到上海冶金所(現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任研究員。1980年,李愛珍被公派到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電子工程系做訪問學者。


只因國家需要,跨學科研究

為了國家的發展需要,李愛珍積極跨學科轉戰電子、光學、半導體材料方面的研究,這一做就是60餘年。

1982年,李愛珍回國創建了上海冶金研究所分子束外延半導體微結構材料和器件實驗室和固態源分子束外延實驗室、氣態源分子束外延實驗室。

5年後,李愛珍的課題組成功研製出5至8微米波段半導體量子級聯雷射器,實現了亞洲範圍內此類雷射器「零的突破」,中國由此進入掌握該先進技術的國家之列。這項工作,被學界認為是李愛珍最為突出的科研成果之一。


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美國一次就入選

李愛珍先後在1999年,2001年,2013年,2005年四次參選中國院士,最後遺憾落選。

中國科學院的評審制度相當苛刻嚴格。按規定,院士評選還是較傾向於年輕化,即超過六十歲以上的科研者需要六位院士的推薦信,六十歲以內的只需要兩位院士推薦。

2007年,美國科學院向李愛珍授予&34;的稱號,並且花重金邀請李愛珍去美國做研究。

面對美國的優厚條件,李愛珍拒絕了,她毅然決定留在祖國,繼續科研研究。


李愛珍說:任何一個人都會在地球上消亡。你再有名,離開這個世界後很快就會被遺忘,但是&39;這兩個字永遠在地球上存在。所以你的生命價值,就是要為我們國家爭取榮譽。

感謝你,李愛珍先生!

相關焦點

  • 她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卻入選美國科學院,稱:這是中國驕傲
    她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卻入選美國科學院,稱:這是中國驕傲隨著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質大豐收的同時著名材料學家、現年84歲的李愛珍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一生致力於我國新型材料研發,四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卻成為了中國第十一位入選美國科學院的外籍但是,當記者問她有何感想時?她依舊說:「這是中國驕傲!」
  • 中國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美國外籍院士
    而今天所說的這位女科學家李愛珍,她就曾先後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為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她後來怎麼樣了呢?正是這種近乎拼命的勤奮,才讓李愛珍成為了我國化合物半導體領域裡傑出的科學家,並在許多方面做出了開拓性貢獻。
  • 她在中國4次申請院士被拒,後來在美國評上院士。大家怎麼看?
    02李愛珍曾4次申請院士被拒,最後一次因年齡過大被拒。期間,她曾四次申請院士,分別是1999年、2001年、2003年和2005年。第一次碰壁,她以為是自己能力不足,最後一次被拒,原因竟然是「年齡過大」,這時她才明白,此生她已經和院士無緣了。作為復旦大學一名高材生,李愛珍的能力和水平大家可以想像,經過多年的研究,能力更是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 有多少人知道這位科學家?四次申請國內院士被拒,卻評上美國院士
    2005年11月,在埃及舉行的第三世界科學院第15屆院士大會上,李愛珍被授予第三世界科學院工程科學獎,這是中國科學家第一次獲得第三世界科學院工程科學獎。她本人也於2007年5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這也是中國首個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女院士。
  • 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士被拒,卻只1次就成美國院士
    現代社會講究人人平等,為何身為女科學家的李愛珍被中國科學院拒絕了四次,是資格不夠,還是另有原因?最後無奈只能去美國,成為了美國的外籍院士。她遞交了第二次申請,事與願違,李愛珍又被拒絕了,中國人不服輸的精神在李愛珍的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多年後她又申請加入中科院,但最後結果依舊是被拒絕。
  • 勤勤懇懇研究50年,4次申請院士被拒卻被美國評上,最後怎樣?
    勤懇50年,4次院士落選,卻被美國評上外籍院士!中國評不上,美國卻能評上?啪啪打臉啊!五指扇紅!鼻青臉腫啊!這不就是又一個屠呦呦嗎?沒有諾貝爾獎,誰能知道中國有這樣偉大的科學家?2007年5月,4次落選國內院士評選的李愛珍,當選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人知道了李愛珍4次申請院士被拒,立即感到了濃厚的興趣!美國人不是慈善家,無利不起早,評選李愛珍為院士的同時,也向她伸出了「橄欖枝」。李愛珍堅守著自己的中國心,一生未變,高薪聘請沒有讓她失去家國情懷和初心,果斷拒絕!
  • 李愛珍:中國女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美國院士
    在13年前,曾有一位來自中國的女科學家引起了各方廣泛關注。這位女科學家的名字叫李愛珍,在2007年5月當選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這原本是值得每一位中國人自豪的事情,畢竟在中美整體科技水平存在較大差距的情況下,能有中國科學家成為美國院士,足以證明中國在科研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 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士被拒,反倒當選美國院士
    她曾經為了申請成為中科院的院士,持之以恆的提交了四次,但每次中科院拒絕她的理由都不一樣,這一度讓她很沮喪,但本著對科研事業的熱愛,她並沒有放棄,最後終於破釜沉舟,取得了傲人的科研成就,並且在申請中科院院士無果之後,決定去了美國,當起了美國的一名院士。
  • 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士被拒,最後當選美國院士
    她曾經為了申請成為中科院的院士,持之以恆的提交了四次,但每次中科院拒絕她的理由都不一樣,這一度讓她很沮喪,但本著對科研事業的熱愛,她並沒有放棄,最後終於破釜沉舟,取得了傲人的科研成就,並且在申請中科院院士無果之後,決定去了美國,當起了美國的一名院士。
  • 她申請國內院士4次被拒,卻當選美國院士,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她申請國內院士4次被拒,卻當選美國院士,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一心在搞科研的人已經是少之又少,多數人從事科研項目都是為了名和利。但我國就有這麼一位女科學家,不在乎名利的重要性,曾4次申請國內院士被拒,最終成為了美國院士後,但依舊在背後默默地支持祖國的發展,她就是李愛珍。
  • 中國女天才科學家,4次申請院士都失敗,赴美申請院士一次就成功
    美國院士李愛珍的中國心!【引言】中國肩負著科技使命,女性科學家也在時代的進步中崛起。李愛珍曾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但都因標準不夠或者年齡問題而未能如願。【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李愛珍曾四次申請加入中科院,卻最終鎩羽而歸。首要條件是重量級科技貢獻,其次是忠於祖國的愛心,李愛珍距離標準的設定還有很大的差距。她初次被拒後,驕傲的心遭受到打擊。吃一塹長一智,她開始潛心研究。李愛珍為女本弱,為女科學家則剛,這次失敗的經歷,既是鞭策,也是鼓勵。多年間她再次積蓄力量,不料還是以失敗告終。
  • 我國半導體研究的功臣,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均落選,今成美國院士
    在這裡,離不開的是無數科學家嘔心瀝血、克服萬難的愛國精神。當今的高科技領域,半導體的地位愈發重要,各大主流機器設備和電子產品都離不開半導體的協助。而我國的半導體行業,之前是比較落後的,相較於美國和歐美各大發達國家,我們的半導體研發落後他們將近10年之久。
  • 華人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成為美國院士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華人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成為美國院士。後來,李愛珍2次以訪問學者的身份被研究生派到美國進行學習,這讓她受益匪淺。在1982年的時候,她在上海創建了半導體微材料相關實驗室,為我國留住導體材料研究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她數次申請成為院士被拒,卻被美國選為外籍院士,你怎麼看?
    她的名字叫做李愛珍,勤勤懇懇研究50年,4次申請院士被拒,最後一次申請被以年齡太大拒絕,這也就是說,科學家李愛珍此生可能與我國院士無緣了。1、李愛珍4次被薦,4次落選科學家李愛珍是1936年人,現在已經是83歲年齡了,畢業於復旦大學,是中國材料學家,主要從事半導體材料研究,獲得了很多的榮譽。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沒有評選上我國院士,但是卻被美國科學院評為外籍院士。
  • 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當選美國院士
    中科院乃是中國科學家心目中的「聖地」,若能成為其中一員,則此生無憾了。然而,材料專家李愛珍卻先後4次申請院士遭拒,幾經波折之後,她竟成了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這是怎麼回事?1980年8月,李愛珍被公派到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電子工程系做訪問學者,在那裡,她的眼界再一次被拓寬,懸殊的科技差距讓她極度不安,於是她決定傾盡全力,學會美國的先進技術,然後回國效力。
  • 她為中國半導體事業貢獻巨大,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成美國院士
    然而,我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身份失敗,最後卻被美國國家科學院錄取,這其中是否有什麼誤會。四年以後她以優秀畢業生的身份進入上海冶金所,正式開始半導體材料的研發之路。經過不懈努力,她將中國半導體材料研究成果推向了一個更高的平臺。1980年8月,李愛珍被公派到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電子工程系學習。在這裡,李愛珍第一次感受到了中國科學界與美國科學界之間的巨大差距。為了學到更多的知識,縮小中美科學界的差距。
  • 李愛珍:勤勤懇懇科研60年,4次申請院士被拒,美國趁機挖牆腳
    貢獻打破西方知識壁壘60年來,李愛珍一直從事「半導體量子納米結構和器件」方向的研究工作,她所研究的分子束外延設備在國防、環保、醫療、經濟等領域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她研究的主要領域是信息科學領域的「半導體量子納米結構和器件」方向。她的研究成果「分子束外延設備」在國防、環保、醫療、經濟等領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上世紀80年代,為無禮賺取中國老百姓的血汗錢,西方國家建立極高的知識壁壘,一直對中國禁運這種設備。為緩解這一困局,李愛珍組建團隊,夜以繼日,終於憑藉自己的雙手做出了「分子束外延設備」,西方國家這才解除禁運。
  • 4次申請院士被拒,最終成為美國院士,原因令人深思
    她不僅是材料科研研究的帶頭人,還創辦了半導體微材料的相關實驗室。她的這些成果為防止國內導體材料科學領域的人才流失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從事科研工作的五十多年裡,李愛珍幾乎沒有過假期,她也不求名利,即便她的名字鮮為人知,但並沒有阻止她成為材料科學領域的學術泰鬥。
  • 4次被中科院拒之門外,卻用實力捍衛祖國,申請美國院士一次通過
    李愛珍女士一生中成就無數,四次申請成為院士都沒有成功,但一次機會讓她成為了美國外籍院士。將青春奉獻給國家的李愛珍李愛珍女士出生於福建省,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畢業之後她被分配到一個研究所當研究員。要知道,今天這種半導體雷射器還是稀缺的戰略設備。這次,李愛珍又用實力換來了國家的世界影響力。它不僅促進國內科學技術的發展,更是促進了國內經濟的發展。4次申請院士未果竟意外成為美國外籍院士李愛珍前後四次遺憾落選了中國科學院院士。
  • 4次被中科院拒之門外,卻用實力捍衛祖國,申請美國院士一次通過
    李愛珍女士一生中成就無數,四次申請成為院士都沒有成功,但一次機會讓她成為了美國外籍院士。 將青春奉獻給國家的李愛珍 李愛珍女士出生於福建省,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畢業之後她被分配到一個研究所當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