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士被拒,卻只1次就成美國院士

2020-08-10 夜秦靈

自恨羅衣掩詩句,舉頭空羨榜中名。 ——唐·魚玄機

自古眾多有才之人常常懷才不遇,空有一腔愛國之情,更是男尊女卑,讓女子的才華沒有施展之地。現代社會講究人人平等,為何身為女科學家的李愛珍被中國科學院拒絕了四次,是資格不夠,還是另有原因?最後無奈只能去美國,成為了美國的外籍院士

了不起的科學家李愛珍

李愛珍,是位福建人,於1936年出生,從小就熱愛學習,衷於研究,在別人昏昏沉沉,在學校混日子的時候,李愛珍就已經立志一定要考上復旦大學。為了這個夢想,她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對待學習如同自身無法割捨的事情。

和別的女孩子不同,李愛珍更加偏向理科,熱衷研究,功夫不負有心,1954年她順利被復旦大學錄取。上了大學的李愛珍也沒有鬆懈自己的學習,面對好不容易考上的大學,她極為珍惜,生怕時間從指縫中溜走,她抓住一切可以學到知識的機會,終於在1958年李愛珍順利畢業。

由於在校期間表現良好,成績優異,李愛珍就被分配到了當時的中國科學院冶金陶瓷研究所,對待工作,她一絲不苟,曾先後擔任過多個研究室的主任。直到1963年,李愛珍從金屬方面逐步轉向半導體領域,主要研究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器件與應用研究。

在1982年的時候,李愛珍在上海創建了冶金研究所分子束外延半導體微結構材料和器件實驗室。在此之後李愛珍又創建了多個實驗室,1995年創建的世界銀行貸款信息功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在2000年的時候被評為優秀國家重點實驗室

做科學研究重要的是有耐心,在常人看來是非常枯燥無味的,但是李愛珍卻樂在其中,更是樂此不疲。她從1964年至2016年研究了許多關於半導體方面的學問。這些研究在國防、環保、醫療、經濟等領域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

在專業方面,李愛珍還發表過許多篇論文,據統計,李愛珍先後發表的論文共有256篇。從她開始從事這份職業開始,直到2013年,李愛珍先後獲國家發明專利21個,獲國際發明展銀獎1個。種種數據顯示,李愛珍是位了不起的科學家

生活中的李愛珍更是平易近人,一點架子沒有,別人請教問題,總是熱心解答,同事有困難,也是毫不猶豫伸出援助之手。對於教育,李愛珍認為必須先把人做好,其次才是學問,如果人品有問題,再高的學歷、再深的學問也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她行事低調,是位偉大的科學家。

無緣的中科院,是愛珍的遺憾

中科院的全稱是中國科學院,是中國每位科學家都嚮往研究院。中科院成立於1949年,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就成立了中科院,這也是中國科學發展如此迅速的重要原因之一。中科院是中研究科學的最高機構。

中科院有過個個分院,科學研究院高達100多家,還有130多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從成立到今日,中科院經歷了多次改革與探索,更是經歷了動蕩時期,但是對於國家發展卻有著功不可沒的重要作用。在中科院裡可謂是「高手如雲」,每位都是對科學發展有著重大貢獻的科學家。

對於沉迷科學的李愛珍,中科院對她的誘惑是極大的,她非常想成為中科院的一分子,想和高手過過招,想探索更深的學問,想在做出更多對社會發展有幫助的科學研究。

李愛珍帶著滿腔的熱情,向中科院遞交了她的書面申請,本以為自己的能力與熱情足以邁進中科院的大門,便靜靜地等待被錄取的消息。等待是最煎熬的,好不容易有了消息,卻與自己的期望大相庭徑

她被拒絕,李愛珍百思不得其解,為何中科院拒絕了自己,反省之後,發現李愛珍的能力並沒有達到中科院的高度,畢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第一次的拒絕並沒有讓李愛珍洩氣,反倒是越挫越勇。她更加努力地鑽研,沒日沒夜,卻從未感到疲憊。

反而是感覺自己渾身充滿鬥志,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她遞交了第二次申請,事與願違,李愛珍又被拒絕了,中國人不服輸的精神在李愛珍的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多年後她又申請加入中科院,但最後結果依舊是被拒絕

滿懷期待,最後總是一盆涼水從頭澆到腳。但是李愛珍並沒有放棄,她依然認為自己是有能力的,她想用自己有限的生命為國家做出無限的貢獻。李愛珍再次申請加入中科院,這是第四次申請,也是最後一次,因為這次拒絕的原因是年齡太大。年齡是硬傷,更是規則,李愛珍便無緣中科院,這大概也是中科院的一大損失吧。

轉身被評為美國科學院院士

在中科院不得志的李愛珍並沒有因此放棄自己的科研之路,雖然沒有加入中科院,但卻意外地收到了美國的國家科學院的邀請。她並沒有申請美國國家科學院,而是美國看到了李愛珍的閃光點,向李愛珍發出了邀請。

李愛珍知道美國科學發展迅速,無論設備還是思想,在當時都會比國內高一些,於是她便去了,她接受了美國的邀請,她成為了美國的外籍院士。李愛珍的一去,受到了眾人的譴責,說她不愛國,種種惡語都向她奔來。

其實美國國家科學院並不是政府機構,而是一個科學組織,裡面聚集了多個國家的頂尖人才,一起探討科學,一起研究科學,只是換了一個地方做研究罷了

李愛珍深知自己是個中國人,她雖然去了美國,但她的心卻一直在中國,她沒有更改國籍,她也拒絕了美國多個機構的高薪聘請。雖然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是有自己的祖國的

人們小時候總是都有一個偉大的夢想,或是成為科學家,或是醫生,或是太空人,但隨著逐漸長大,兒時的夢想也只成為了回憶,說出來容易,但堅持卻很難,如果當初堅持自己的初心了,或許就成功了,因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更多精彩推薦:

相關焦點

  • 李愛珍:中國女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美國院士
    在13年前,曾有一位來自中國的女科學家引起了各方廣泛關注。這位女科學家的名字叫李愛珍,在2007年5月當選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這原本是值得每一位中國人自豪的事情,畢竟在中美整體科技水平存在較大差距的情況下,能有中國科學家成為美國院士,足以證明中國在科研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 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士被拒,反倒當選美國院士
    說起我們國家的傑出女科學家,那麼李愛珍教授一定是數一數二的,並且因為她在科研領域中發生的個人事跡,而聞名於整個科學界。她曾經為了申請成為中科院的院士,持之以恆的提交了四次,但每次中科院拒絕她的理由都不一樣,這一度讓她很沮喪,但本著對科研事業的熱愛,她並沒有放棄,最後終於破釜沉舟,取得了傲人的科研成就,並且在申請中科院院士無果之後,決定去了美國,當起了美國的一名院士。
  • 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士被拒,最後當選美國院士
    說起我們國家的傑出女科學家,那麼李愛珍教授一定是數一數二的,並且因為她在科研領域中發生的個人事跡,而聞名於整個科學界。她曾經為了申請成為中科院的院士,持之以恆的提交了四次,但每次中科院拒絕她的理由都不一樣,這一度讓她很沮喪,但本著對科研事業的熱愛,她並沒有放棄,最後終於破釜沉舟,取得了傲人的科研成就,並且在申請中科院院士無果之後,決定去了美國,當起了美國的一名院士。
  • 李愛珍:中國女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美國院士
    作為我國半導體材料領域傑出的女科學家,李愛珍教授的成功之路就如同這寶劍和梅花一樣,經過了反覆的磨練。她曾4次申請成為中科院院士,可惜都因為不同的理由被拒絕,但她最終因為科研成就的突出,被美國聘用,成為了一名美國院士。
  • 中國「科學家」李愛珍:四次申請院士被拒,如今卻成美國外籍院士
    1936年5月,李愛珍出生在福建省石獅市。1958年,李愛珍畢業於復旦大學化學系。此後,她一直在做化學方面的研究,也曾前往美國訪問。這幾十年來,在崗位上兢兢業業,卻四次申請院士被拒絕,引發了爭議。中國「科學家」李愛珍李愛珍研究期間,獲得了21個專利和1個國際發明展銀獎。2003年,李愛珍當選為亞洲太平洋材料科學院院士。2005年11月,李愛珍又被授予第三世界科學院工程科學獎。在她的履歷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李愛珍的成就的確很大。
  • 華人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成為美國院士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華人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成為美國院士。後來,李愛珍2次以訪問學者的身份被研究生派到美國進行學習,這讓她受益匪淺。在1982年的時候,她在上海創建了半導體微材料相關實驗室,為我國留住導體材料研究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中國半導體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士被拒,卻一次入選美國院士
    4次,後來卻成為了美國的院士。她叫李愛珍,是中國著名的半導體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專家,她在電子器件、光電器件異質結半導體微結構的生長與特性研究領域做出了開拓性貢獻,她的研究完全達到了國際水準。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美國一次就入選
  • 中國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美國外籍院士
    而今天所說的這位女科學家李愛珍,她就曾先後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為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她後來怎麼樣了呢?美國先進的科研成果讓李愛珍頗受震撼,她看到了中國與美國之間科研方面的差距,從而更加努力吸取經驗,獲取知識。當時李愛珍身邊不少人認為,她出國之後一定會被國外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所吸引,很有可能不回來了。在李愛珍老師的堅持下,最終成功推薦她去了美國,並堅信她一定會回來。
  • 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當選美國院士
    中科院乃是中國科學家心目中的「聖地」,若能成為其中一員,則此生無憾了。然而,材料專家李愛珍卻先後4次申請院士遭拒,幾經波折之後,她竟成了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這是怎麼回事?國際發明展銀獎1個。然而,儘管李愛珍的貢獻是巨大的,但她先後4次成為中科院院士的申請,還是被拒絕了。
  • 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為美國院士
    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李愛珍不把科研工作當成是一種職業,而是當成生命中絕大部分。正因如此,她才能數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奮鬥,才能將科研放在首位,才能做出如此突出的成就。不過,和她科研上的孜孜不倦相比,她在「評職稱」的道路上走得卻不是那麼順利。第一次申請為中科院院士的時候,因年齡朝鋼的問題她被拒絕了。緊接著,她又先後三次申請成為中科院院士,但最後都落選了。
  • 中國「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院士全部失敗,如今卻成美國院士
    2007年5月1日當晚,李愛珍的電子郵箱傳來一個消息:美國科學院第144屆年會上決定,上海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專家李愛珍,當選這屆外籍院士!屏幕前的李愛珍,心情複雜。因此在此之前,她連續4次申請國內院士全部失敗,如今卻成了美國院士。
  • 中國「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院士全部失敗,如今卻成美國院士
    2007年5月1日當晚,李愛珍的電子郵箱傳來一個消息:美國科學院第144屆年會上決定,上海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專家李愛珍,當選這屆外籍院士!屏幕前的李愛珍,心情複雜。因此在此之前,她連續4次申請國內院士全部失敗,如今卻成了美國院士。
  • 李愛珍:中國女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當選美國院士
    美國科學院有著140多年的歷史,每年會在世界各國評選出某個領域最傑出的代表、為人類科學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為科學院外籍院士。評選一般是在五月初,因為四月底美國科學院會在華盛頓舉行年會,會議的最後一天便是公布本年度當選的院士以及外籍院士的名單。
  • 中國女天才科學家,4次申請院士都失敗,赴美申請院士一次就成功
    美國院士李愛珍的中國心!【引言】中國肩負著科技使命,女性科學家也在時代的進步中崛起。李愛珍曾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但都因標準不夠或者年齡問題而未能如願。【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李愛珍曾四次申請加入中科院,卻最終鎩羽而歸。首要條件是重量級科技貢獻,其次是忠於祖國的愛心,李愛珍距離標準的設定還有很大的差距。她初次被拒後,驕傲的心遭受到打擊。吃一塹長一智,她開始潛心研究。李愛珍為女本弱,為女科學家則剛,這次失敗的經歷,既是鞭策,也是鼓勵。多年間她再次積蓄力量,不料還是以失敗告終。
  • 李愛珍:勤勤懇懇科研60年,4次申請院士被拒,美國趁機挖牆腳
    李愛珍這個名字不為公眾所熟悉,可能與她的研究領域有關。她研究的主要領域是信息科學領域的「半導體量子納米結構和器件」方向。她的研究成果「分子束外延設備」在國防、環保、醫療、經濟等領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上世紀80年代,為無禮賺取中國老百姓的血汗錢,西方國家建立極高的知識壁壘,一直對中國禁運這種設備。
  • 她在中國4次申請院士被拒,後來在美國評上院士。大家怎麼看?
    02李愛珍曾4次申請院士被拒,最後一次因年齡過大被拒。期間,她曾四次申請院士,分別是1999年、2001年、2003年和2005年。第一次碰壁,她以為是自己能力不足,最後一次被拒,原因竟然是「年齡過大」,這時她才明白,此生她已經和院士無緣了。作為復旦大學一名高材生,李愛珍的能力和水平大家可以想像,經過多年的研究,能力更是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 中國女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都被拒絕,最後成美國院士
    堅韌不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正是因為這種品質,我們民族才能在一次次災難中重新站起來。就算是在現代社會,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人有著這樣的品質。就好比說我們國家的科學家,他們中間很多人就是靠著這種性格,做出很多厲害的成就。他們將自己的精力全部都花在事業上面,無心於名利的爭鬥。曾經我們國家就出現過一位女科學家,她連續四次申請中科院的院士,但是都被拒絕了。
  • 有多少人知道這位科學家?四次申請國內院士被拒,卻評上美國院士
    我國的小學生都能做博士課題研究了,清北的學生都去美國效力了,而一個勤勤懇懇為了祖國的發展和材料科學的進步奉獻了50年大好年華的研究員李愛珍卻四次申請中科院的院士,無一例外被拒絕了。2005年11月,在埃及舉行的第三世界科學院第15屆院士大會上,李愛珍被授予第三世界科學院工程科學獎,這是中國科學家第一次獲得第三世界科學院工程科學獎。她本人也於2007年5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這也是中國首個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女院士。
  • 她申請國內院士4次被拒,卻當選美國院士,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她申請國內院士4次被拒,卻當選美國院士,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一心在搞科研的人已經是少之又少,多數人從事科研項目都是為了名和利。但我國就有這麼一位女科學家,不在乎名利的重要性,曾4次申請國內院士被拒,最終成為了美國院士後,但依舊在背後默默地支持祖國的發展,她就是李愛珍。
  • 她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卻入選美國科學院,稱:這是中國驕傲
    她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卻入選美國科學院,稱:這是中國驕傲隨著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質大豐收的同時著名材料學家、現年84歲的李愛珍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一生致力於我國新型材料研發,四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卻成為了中國第十一位入選美國科學院的外籍但是,當記者問她有何感想時?她依舊說:「這是中國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