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界的活化石之鸚鵡螺

2020-12-03 喵星人七七

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種生物解開了一個關於月球的大秘密。

鸚鵡螺早在5億多年前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了,五億多年前的鸚鵡螺絕對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狠角色,目前發現的化石顯示那個時代的鸚鵡螺可以長到11米,但是現在的鸚鵡螺則失去了往日的雄風,一般也就長到20多釐米左右。

但是它們的食性沒有變化依然是食肉動物。白天的鸚鵡螺會呆在海底休息,等到了晚上,鸚鵡螺則出來覓食。它們擁有63~94隻腕,鸚鵡螺不僅可以靠腕來抓住獵物,還可以用它來感知獵物的位置

科學家通過研究鸚鵡螺,發現了一個有關月球的驚天大秘密,曾經有兩位科學家研究鸚鵡螺的貝殼,發現鸚鵡螺殼上的波狀羅紋具有樹木年輪一樣的性能,他們發現鸚鵡螺的貝殼每一格內的波狀螺紋數量全是30條左右,與一個月的天數一樣。通過觀察鸚鵡螺他們發現鸚鵡螺每天會長出一條波狀螺紋每個月會長出一格,這給科學家帶來了重大的啟發。

他們研究了不同年代的鸚鵡螺化石。發現越古老的鸚鵡螺每一格內的波狀螺紋數量越少。新生代漸新世的貝殼上每格內只有26條波狀螺紋而奧陶紀每格內只有9條波狀螺紋。由此推斷在距今4.2億多年前的古生代奧陶紀,月亮繞地球一周只要9天!科學家跟距萬有引力定律計算了那時月球和地球之間的距離,得到的結果是四億多年前月亮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僅為如今的43%,科學家又對近3000年來,有記錄的月食現象進行了計算研究,結果與上述理論完全吻合。鸚鵡螺證明了月亮正在離我們遠去。這要是沒有了月亮我們的地球又會變成什麼樣呢?

請在評論區裡留下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現今的「活化石」——奧陶紀海洋霸主鸚鵡螺的興衰歷程
    一說起鸚鵡螺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是一種外形十分美麗的螺類,人們常常用其外殼作為裝飾品,鸚鵡螺顧名思義因其外形極像鸚鵡的頭部而得名,鸚鵡螺直徑大小一般不會超過20釐米,世界現存鸚鵡螺只有6種,已經屬於瀕危動物,別看鸚鵡螺現今已經瀕危物種,它可能名副其實的活化石,曾在幾億年前還是海洋中的霸主
  • 廈門海關查獲走私「海洋活化石」鸚鵡螺殼案
    【解說】9月19日,記者從廈門海關獲悉,該關近日查獲鸚鵡螺外殼662個,石珊瑚、蒼珊瑚2800千克,總價值超過600萬元人民幣,這是目前全國最大的一起走私進口鸚鵡螺殼案件。  【解說】據介紹,2018年5月10日,廈門海關發現一票申報自菲律賓進口的「貝殼類」貨物存在較大走私風險。在查驗過程中,廈門海關從該票貨物中發現大量疑似鸚鵡螺殼和珊瑚狀物品。
  • 它是動物界活化石,明明是爬行動物,卻學會了飛行
    一種神秘的爬行動物 動物界的活化石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一種極為神秘的爬行動物,之所以說它神秘,共有三點原因。第一點,這種爬行動物的外觀,與西方人理念中的龍有著比較類似的頭顱。也許這種爬行動物的外表和龍還有些差距,但縱觀整個生物界,也許只有它和西方人眼中的龍最為相近了。第二點是,這種爬行類動物,是迄今為止研究人員所發現的,唯一一個可以在空中飛翔的。
  • 你知道鸚鵡螺化石是什麼嗎
    它的名字叫鸚鵡螺。海洋軟體動物鸚鵡螺鸚鵡螺,共有2屬、6種,目前僅存於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區,殼薄而輕,呈螺旋形盤卷,殼的表面呈白色或者乳白色,生長紋從殼的臍部輻射而出,平滑細密,多為紅褐色。整個螺旋形外殼光滑如圓盤狀,形似鸚鵡嘴,故此得名「鸚鵡螺」。鸚鵡螺已經在地球上經歷了數億年的演變,但外形、習性等變化很小,被稱作海洋中的「活化石」,屬珍貴海螺,在研究生物進化和古生物學等方面有很高的價值。鸚鵡螺在古生代幾乎遍布全球,但已經基本絕跡了,只是在南太平洋的深海裡還存在著六種鸚鵡螺。
  • 它是動物界的「活化石」,至今已有5億年,連潛艇都以它來命名
    說到鸚鵡螺號,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因為它就是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完整功能的潛艇的名字。因為設計師是根據一種名為「鸚鵡螺」的動物的遊泳和身體特點來研發這艘潛艇的,因此為其取名為「鸚鵡螺號」。在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中也出現了鸚鵡螺號。
  • 動物界的活化石!經歷數次大滅絕依然存在,人類能造出潛艇全靠它
    這些生物呢,被生物學家稱為活化石。其實現在存在的古老生物和史前它們的祖先還是有很大的差異的。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關於史前生物跟它們的後代有什麼樣的差異。今天要給大家介紹這種生物和人類還有著很大的淵源,像第一艘潛艇和月亮為什麼離地球越來越遠都和它有關係。這就是鸚鵡螺 鸚鵡螺是頭足綱生物5億年前就開始在地球上蹦躂了。
  • 3種動物界中的活化石,生命力公認頑強,可惜瀕臨滅絕!
    3種動物界中的活化石,生命力公認頑強,可惜瀕臨滅絕!大約6500萬年前,一次大災難的降臨,致使恐龍一夜間銷聲匿跡,自此之後就再也看不見恐龍的身影。450萬年前人類的出現,地球才有了一片生機。通過研究,有人發現地球上還有多種史前生物存活著,被稱為動物界中的活化石,到底是哪些生物呢?3種動物界中的活化石,生命力公認頑強,可惜瀕臨滅絕!首先第一種就是鴨嘴獸。大約在2500萬年前,鴨嘴獸在地球上湧現,它作為一種哺乳動物,雖然並沒有進化完成,但它的生活習性卻很有特色,面貌也長得很特殊。
  • 搬家的鸚鵡螺
    1.了解鸚鵡螺百科知識;2.了解彩墨暈染的繪畫表現特點;3.感知彩色背景和黑白線描相結合的繪畫效果;4
  • 廈門海關查獲最大走私鸚鵡螺殼案
    六百餘「海洋活化石」被夾藏進境 廈門海關查獲最大走私鸚鵡螺殼案
  • 為什麼「活化石」上億年都不再進化了?
    在生物學上,活化石又稱為孑遺(jieyi)物種。存活上億年的「活化石」在當下,能稱得上是活化石的生物有很多,比如硬骨魚綱下的矛尾魚、哺乳綱下的大熊貓、爬行綱下的鱷魚、銀杏綱下的銀杏、松柏綱下的水松等等。但是,能夠滿足存活上億年的「活化石」並不多。我們簡單的列舉幾種。
  • 鸚鵡螺是怎樣捕食的?「食物狙擊手」的高超本領,了解一下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到 海洋中的活化石 鸚鵡螺 「沒錯!就是我~」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物種之一 鸚鵡螺經歷了地球4.7億年的巨變 和5次生物大滅絕 是極少數倖存下來的神奇物種 被稱為生活在海洋中的「活化石」 怎麼樣?
  • 鸚鵡螺並不害怕滅絕,有人類和地球80%以上的物種給它們陪葬
    今天,鸚鵡螺依然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一些熱帶海域活躍著。經歷了幾億年的演化,鸚鵡螺居然沒什麼太大的變化,堪稱「活化石」。它們的外殼內部分為多個腔室,只有最外面的一個腔室為肉體所處,其餘腔室都充滿氣體。
  • 鸚鵡螺雖然有漂亮的螺旋外殼,但卻並不是螺,而是章魚烏賊的親戚
    Nautilus這個詞是多種鸚鵡螺們的統稱,也是鸚鵡螺屬的屬名,還是有關鸚鵡螺的幾乎所有分類單元的詞根:鸚鵡螺亞綱是Nautiloidea、鸚鵡螺目是Nautilida、鸚鵡螺總科是Nautilaceae、鸚鵡螺科是Nautilidae、鸚鵡螺屬是Nautilus,大家也看得出來,這些全都是圍繞著Nautilus這個詞加上不同分類單元的詞綴來定名的。
  • 短科普|如何快速區分鸚鵡螺和菊石化石
    見到真容後傻眼了?鸚鵡螺的縫合線呈現出順暢的曲線,沒有較為明顯的鞍葉之分;而菊石就較為曲折,呈現出複雜的形態。現在再來看看,能分得清了不?切開的鸚鵡螺化石菊石主要存在於中奧陶世至晚白堊世,現已滅絕,鸚鵡螺則在晚白堊世的那場浩劫中倖存下來,成了「活化石」。
  • 它是動物界中活化石,在中國是保護動物,在泰國卻賣出「白菜價」
    這種動物有極高的價值,被稱為之是動物界中的活化石,在中國是保護動物。然而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它在泰國卻賣出了「白菜價」,這讓吃貨們著實羨慕。
  • 盤點世界上還存活著的動物活化石
    隨著地球的變動很多史前動物都慢慢滅絕,但在地球上還有一些歷史久遠而未被滅絕的動物,被人們稱為動物活化石。美國《連線》雜誌網站最近對自然界中的12種堪稱活化石的動物進行了盤點,迄今只發現兩條的皺鰓鯊、金色的「火星」螞蟻等古老物種均上榜。這些物種歷經數百萬年進化,幾乎沒有任何變化。
  • 廈門海關查獲全國最大走私鸚鵡螺殼案 案值超600萬
    廈門海關查獲全國最大走私鸚鵡螺殼案件。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 白若雪 通訊員 朱文堯) 廈門海關昨日對外披露了查獲全國最大一起走私鸚鵡螺殼案件始末。在查驗過程中,廈門海關自該票貨物中發現大量疑似鸚鵡螺殼和珊瑚狀物品。該關快速反應,立即組織緝私警力對該案嫌疑人進行抓捕。  經現場清點,此次查獲的疑似鸚鵡螺殼401個,疑似石珊瑚、蒼珊瑚2800千克。  案件查發後,該案主要嫌疑人黃某明、黃某傑連夜潛逃至珠海、深圳地區,存在隨時出境的可能性。在此情況下,廈門海關組織警力連夜前往深圳、珠海兩市開展抓捕行動。
  • 五種被稱為「活化石」的動物,最後一種見證了恐龍的興起和滅絕
    在自然界中有一些動物會被人們稱之為「活化石」,這些動物都是在地球生生活了最少活了百萬年的存在,其中的一些佼佼者甚至見證的恐龍的興起以及滅絕,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五種生活在地球上的「活化石」,看看它們究竟有什麼特點。
  • 鸚鵡螺和章魚是一家?
    最左側的確實是一枚海螺——唐冠螺,而右側兩枚則是李鬼——鸚鵡螺,這是一種長得像螺、名字叫螺,卻不僅不是螺,更和螺八竿子打不著的奇怪生物。        我們常說的螺,大體指得是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就是用腹部的肌肉行走,典型代表是蝸牛),而鸚鵡螺雖然也是軟體動物,卻是頭足綱(也就是腿長在頭上)。我們可以試想一下,軟體,腿直接長在頭上的是什麼呢?
  • 【原創連載】|科學與文化雜談:風物海洋(三十二)洪荒遺存:鸚鵡螺化石
    【原創連載】原創:李明春   鸚鵡螺化石為海生無脊椎動物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