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圈:沒想到古代打仗用的火箭是這樣的

2021-01-18 快科技

要論中世紀的茬架方式有多原始刺激,把《權力的遊戲》看個兩三遍你就懂了。除了近身肉搏和盔甲長矛上陣,你一定不會錯過這樣的畫面:點把火,彎弓射大雕。

箭上燒把火,幾乎成了中世紀題材好萊塢電影的標配。大家齊刷刷拉弓放箭:

各種山雨欲來的大場面嚇得人站不穩:

不僅氣勢碾壓,竟然還百發百中,直插心肺!熱血方剛的好男兒正被這種武器喚醒中二之魂,一個家住英國的歷史學家卻跑出來打臉了:

「小朋友們,這TM都是假的!」

就是這個一頭捲毛的Lindybeige,最近將自己對這種中世紀武器的質疑和考究拍成視頻放到了YouTube上,掀起了28萬點擊量的激動討論。他研究的結論是:別傻了,看起來很帥很霸氣的「火箭」,真沒你想得那麼大殺傷力。先不說它的傷害值如何。Lindybeige說,事實是,很多團熊熊烈火,在箭放出去那瞬間就抵不住空氣阻力夭……折……了……

還有沒有點體育精神,還沒到終點呢喂。中世紀的同胞也不笨,他們想了一下,解決問題的答案也很簡單:我們把箭頭的火搞大唄。拿塊抹布放油裡浸透,再緊緊裹住箭頭,這下火超大了吧?

不行的話,還可以對箭頭做些調整設計,做成一個小鳥籠的模樣,往裡放易燃品放火藥,就不那麼容易墜落人間了吧?火終於大了不熄滅了,可是中世紀的弓箭手們還是很苦惱:我特麼一拉弓,箭頭那浩浩蕩蕩的火就燒到手了!

於是他們把箭杆做長了。「報告長官,又有了新問題!那個火大的箭頭好重,箭杆太長就容易折斷啊!」於是他們把箭杆做得更粗更壯了。或許可以用來打桌球。

你以為中世紀士兵折騰一翻終於有了百步穿楊百發百中的好武器了。然而Lindybeige宛然一笑:很好。這麼重,你覺得它能飛遠嗎?

事實上為了滿足「火大不燒手」這樣的用戶需求,這支變粗變壯也變重了的箭,它的射程和準確度已經大大打折。別說傷人了,能射中目標就已經很不錯了。再說,改造後的箭頭已經不及一般的利箭鋒利。即使戳中了又怎樣?跟同伴吼兩句「哎呦我著火了哈哈哈」,拍拍灰然後拔掉扔掉。說不定,連盔甲都沒戳破。

Lindybeige在視頻裡還提及說,曾經有人做過一項實驗,最後發現類似環境裡只有2%的「火箭」真的帶著火飛到了目標處,再順利把它點燃。你還妄想這點火能把一個人活生生燒死嗎?

但這也不代表「火箭」是無卵用的,它的的確確還是中世紀非常重要的一種武器。只不過,它的威力在於亂棍打死老師傅。把人活生生燒死就不怎麼可能了,「火箭」更大的用處在於燒東西,燒帳篷,燒船帆,燒乾糧,燒稻草,再燒火藥庫。

所以它在攻城和海上作戰時超級管用,也特別讓人驚喜——你永遠猜不到剛放出去的亂箭,到底燒掉了敵方的什麼重要寶貝。即使燒掉的東西無足輕重也沒關係。至少可以擾亂軍心啊,對面左邊一個撲火,右邊一個驚慌,我們就可以趁虛而入了。

反正說來說去,什麼「火箭」什麼殺傷力,什麼百步穿楊百發百中熱血沸騰……你就是被好萊塢大片騙了:不好意思咯,剛毀了你幾百部最愛的中世紀大片啊。

相關焦點

  • 世界最愛打仗的兩個國家,卻都打成了超級大國
    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做「國雖大,好戰必亡」,意思是國家雖然很強大,但是如果好戰的話,也是容易滅亡的。這也是中國古代很多王朝,如秦朝,隋朝等強悍但是非常短暫的主要原因了。而這放在國際層面,更是如此,在世界歷史中,那些好戰的國家,基本上現在都消失了。因為戰爭打多了,那麼必然樹敵無數,而且損耗國力,最後不滅亡才怪。
  • 中國古代火箭究竟有多牛?
    後來到了宋代,中國的商業異常發達,很多商家用硝石來做冰塊,並向其中加一些糖,這樣可以吸引更多顧客。到了元代,蒙古統治者們喜歡喝奶,而又非常不習慣南方的酷熱天氣,又向其中加入牛奶和果汁。馬可波羅來到中國,發現這東西太好吃了就將它帶回歐洲。歐洲人把它包裝了一番又帶回中國,它的新名字叫:冰激凌。▲冰激凌,你吃下去的是綿柔滑爽,凝聚的是厚重的歷史。
  • 細數古代戰亂中的各種火器,古代火箭很厲害
    火藥是古代中國人的偉大發明,是古代帝王們沉迷於煉製長生不老藥的過程中發明的配方。大約在晚唐時期,火藥才開始被用作戰爭,而最早使用的火器是火箭和火炮。那個年代的火箭和火炮與現代軍事上的火箭、火炮是完全兩回事,雖然技術含量並不高,但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 老外:為何古代中國人不擅長打仗?中外網民一個敢問一個真敢說
    「不開第一槍」、「不能失了理」,加上近代以來對外戰爭的敗多勝少,給一些老外造成了這樣一種客觀印象:古代中國似乎從未創造過對外殖民的輝煌,就連漢武帝徵伐匈奴,也只能歸為被逼無奈之下的反擊之戰。 就在問題提出不久,這個問題就被系統提示為「這個問題應該用中立和真誠的語言來表達。問題的措辭讓它看起來像是一個笑話。」
  • 古埃及的發明,古埃及的水鍾現在依然使用,沒想到這樣的剪刀也是
    古埃及的發明,古埃及的水鍾現在依然使用,沒想到這樣的剪刀也是在人類歷史當中,古埃及一直被稱為神秘的國度,我們提起埃及,大家首先應該想到的是木乃伊和金字塔這兩點是埃及的特色,其實在現在許多科技產品其實在古代都已經被發明出來了,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解密古埃及人創造的世界現代物品
  • 中國航海火器丨兇狠的古代集束火箭——一窩蜂
    『中國航海火器』第5期,我們將介紹的是「一窩蜂」,一種古代集束火箭。賞·重量級展品「一窩蜂」通常由32支火藥箭組成,這些火藥箭被放入特製木桶中,由一根總線來連接各火藥箭,這樣總線一燃,可以使眾箭齊發,達到大面積的殺傷敵人效果。「一窩蜂」發射距離可達三百步,並廣泛應用在水戰中。
  • 練雜技要從小抓起,趁貓咪睡著偷放一個雞蛋,沒想到竟穩如泰山
    練雜技要從小抓起,趁貓咪睡著偷放一個雞蛋,沒想到竟穩如泰山貓是一種神奇的物種,有些貓咪是乖巧聽話特別招惹鏟屎官的青睞,脾氣也是超級好的惹人愛,但有也有一些貓是特別的皮,皮起來快成為「哈士奇」了,比較神經的性格讓鏟屎官經常比較頭疼,面對皮起來的貓咪每次都是手足無措。
  • 從水滸中的「火箭」,淺說中國古代火箭的起源及發展
    那麼,宋代歷史上真的有火箭嗎?如果有,又是什麼樣呢?後來有改進發展嗎?帶著這些問題,聊一聊中國古代火箭的歷史。一、火箭的起源在三國之前,中國還沒有「火箭」一詞,那時候,火和箭還是分開的。直到三國時期的太和二年,即公元228年的陳倉之戰中,中國歷史上才第一次出現「火箭」。這一點,裴松之注《三國志》引《魏略》以及《資治通鑑》等史料,都有提及。
  • 中華熱兵談之火箭概論:從古代引火箭的衰落到經典火箭的誕生
    按照火箭發射技術的燃燒原理和殺傷原理,清代以前的火箭可以簡要分為古代引火箭、火藥引火箭以及經典火箭三類,其中古代引火箭早在火藥產生之前就已經出現在戰場之上,並且時常成為火攻戰的主角;而隨著黑火藥技術的發展與改革,火藥引火箭以及經典火箭逐步取代了古代引火箭的地位,成為了中國古代火箭最重要的兩種發展方向。
  • 上了「鋸齒狀」可變車道千萬別 「蒙圈」,小心「闖紅燈」
    但是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調查發現,像吳先生這樣「蒙圈」的車主還是不少,可變車道「不敢走」現象普遍存在。「我就是憑自己理解,沒想到我是不按導向車道行車,如果闖紅燈,要扣6分。」  沈女士在第一醫院上班,經常要經過在集慶路, 「集慶門那邊車子多,過路口要等好久,所以有很長時間琢磨那個可變車道能不能走,後來看到前面的車子走了,也就敢走了。」
  • 自製火箭,擊敗火箭龍
    我們人類遨遊天際的想法在古代就已經在心中生成了,在現代社會依然沒有改變過。火箭作為高科技項目,一般都是國家和政府科研部門在研發試射,一般普通人沒那個實力進行研究發射的,但是這話不能絕對的說,因為現在民間有很多愛好者已經在自製研發了,高手都在民間嘛。
  • 中國古代,其實就已經有「火箭」了
    中國古代火箭中國古代的「火箭」有四大部分,即箭頭、箭杆、箭羽和火藥筒。其中,火藥筒的外殼由竹筒或硬紙筒製成,裡面填充火藥,筒上端封閉,下端開口,筒側有小孔,以便將導火線引出來。點火後,火藥在筒中燃燒,產生大量氣體,高速向後噴射,從而向前推動火箭。這就是「現代火箭的雛形」。「火藥筒」等同於現代火箭的推進系統。箭頭的殺傷力可以穿透人體,等同於現代火箭的戰鬥部。尾端安裝的箭羽在飛行中的作用是用來平衡,等同於現代火箭的穩定系統。箭杆則等同於現代火箭的箭體。火箭誕生以後,在中國很快被應用於軍事行動和民間娛樂中。
  • 遲來的道歉:火箭飛船順利升空,用事實回擊紐約時報的冷嘲熱諷
    他們到歐洲去打仗,還得買法國飛機。所以,一戰以後,美國開始鼓勵航空業發展。對於火箭,他們根本沒功夫管。所以長期以來都是戈達德帶著一小撮人在火箭領域奮戰。在大學裡做實驗顯然是不合適的,因為火箭是帶有一定危險性的。
  • 世界上最搞笑的國家,派80人去打仗,沒想到打完仗多了一個人
    舉報   我們都知道戰爭是很殘酷的,很難避免犧牲流血,所以每次戰爭發生完死傷無數,人口銳減,但是有一個國家派兵打仗
  • 中國古代偉大發明,冷兵器時代的必殺技:火箭
    火箭的發明最早出現在中國,在中國古代的記載中,火箭的含義比較廣泛,最早的記載出現在三國時期,魏國第一次在射出的箭上裝上火把,從而有了「火箭」之名。從唐末到宋初火藥武器開始使用,但由於其配方和製作方法還處於初級階段,所以不足以作為推進的燃料。
  • 新編世界上下五千年,中國古代「震天雷」「火龍出水」式火箭
    這些飛行神話傳說不僅豐富了古代人類社會文化,而且也引發了人類對飛行的探索,孕育了航空航夭事業發展的萌芽。古代中國的火箭下面簡單介紹幾種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古代火箭。I.弓火藥箭—第一枚火藥火箭唐未宋初(公元10世紀)已經有火藥用於火箭的文字記載。北宋的軍官唐福等人曾向朝廷獻過火箭和火箭法。
  • 古代囚犯過得怎麼樣?秦漢幹活打仗,清朝隨時死,唐宋最「幸福」
    古代怎樣懲罰犯罪者?手段是非常豐富的。據說上古時代,民風淳樸,有人犯了罪,就在地上畫一個圈,罪犯就會老老實實待在圈裡,即使無人看守也不會逃出去,這便是「畫地為牢」。後來有了法律,也就有了各種刑法,除了各種死刑、肉刑、充軍、流放,除此以外就是坐牢,也就相當於現在的有期徒刑和無期徒刑,那麼古代的囚犯都過得怎麼樣呢?
  • 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為何不放火箭?魯肅:幸好沒放,還留了一手
    而面對諸葛亮的草人大軍,為什麼曹操不直接下令發射火箭呢?其實道理也很簡單,在古代火箭都是裹著油點燃發射的,這些易燃物本身就不好存儲,如果提前預備好很可能導致火災的發生,基本上都是攻城或是打仗前準備,而諸葛亮是突然襲擊,曹軍根本來不及準備,再加上當天霧大,看不清諸葛亮的情況,貿然使用火箭也容易引起誤傷,而且曹軍不熟悉水戰,本身自己的水軍大營的船都是連在一起的,如果用火箭,即使能夠摧毀敵人,但是著火的船隻如果飄向自己的大營,也會對自己軍隊造成災難性的後果,而諸葛亮正是看透了這幾點才胸有成竹地找曹操借箭
  • 打仗厲害的前五帝王排名,朱元璋墊底,李世民第三,第一無人質疑
    許多人的印象中,皇帝一般只負責發號施令,定國策,打仗的時候自然就有那些將軍了。其實,很多皇帝實際上也是打了一場很好的仗,特別是那些開國皇帝。五:朱元璋朱元璋是我國著名的草根皇帝,出身貧寒,沒受過什麼教育。
  • 探索宇宙系列4-康格裡夫火箭
    另外剛才說了蒙古人以放羊牧馬為生,居無定所,經常遷徙,這樣過日子隨時都要面對不可預知的危險,除了虎豹豺狼等猛獸之外,還有風雪雷電這樣惡劣的天氣,在這嚴酷的環境中生存下來的蒙古人性格剛毅,頑強,勇猛,加上他們胯下的駿馬風馳電掣,就是跑的快,手中的長刀弓箭出神入化,就是用的好。所以,蒙古人註定就是當時地球上的頂級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