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國內汽車製造業比起從前來說確實有了相當明顯的進步,湧現出了市場表現相當不錯的國產車型,不過真要說到汽車的核心部件甚至可以說是如同心臟一般重要的發動機的製造,不只是和一些西方老牌工業強國相比有著不小的差距,就連同處亞洲,一衣帶水的鄰國日本,想要追趕上它我們也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有車友心有不甘的問到道,為什麼國產發動機始終無法超越日本發動機?專家說得很直白!
首先要明白的一點是,發動機製造可不是一個單獨就能完成的項目,它和現代工業之間的緊密聯繫是不可割裂的,所以一個國家的車企想要製造出高性能的發動機,一個重要前提條件就是相關的其他配套工業也有不錯的發展進度,而在這一點上,日本確實比咱們起步的更早,而這其中主要就是因為歷史原因,日本從明治維新之後工業就開始了全面發展,儘管二戰戰敗但是此前積累了相當多的相關技術,並且戰後還得到了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扶持,而咱們中國的工業發展走上正軌是在新中國成立後了,時間差長達幾十甚至近百年。
然後就是想要造出好的發動機,從研發到實驗驗證再到批量製造每個環節都得做好,其間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的投入都是相當大的。這並不是說中國的車企就沒有這樣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咱們現在討論的是普通汽車發動機的製造,對於車企來說,它們的屬性先是企業,然後才是汽車製造企業,絕大多數企業都是逐利的,所以得考慮投入產出比,而在發動機製造這個層面,對於中國的一些車企來說,自主研發的成本過高,還不如直接採用「拿來主義」,採購別人的發動機然後直接安裝在自己的車輛上,這樣整車製造成本會低上不少,儘管這樣說確實有些過於「直白」,但對於部分國內車企來說這就是它們的現狀。
最後再來看看日本,想必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資源相對匱乏的島國,所以其實日本人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資源不足那就以精工細作,以高科技高工藝水平來參與全球市場競爭,車企也是一樣,這就是「匠人精神」,有這樣的覺悟才能真正製造出可以直接和西方工業強國掰手腕的高性能發動機,那麼我們中國車企又應該從鄰國日本身上學到什麼呢,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