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天大 ‖ 成風化人 浸潤心靈

2020-11-22 天津大學新聞網

  

  天大正能量:丹心育棟梁 青春吐芳華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王靜康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心懷黨和國家,攻堅克難,主持創立了我國首個大型工業結晶實驗基地,組建了首個「醫藥結晶工程研究中心」和「國家工業結晶研究技術推廣中心」。其科研成果使我國工業結晶研發躋身世界前沿,一次次改寫世界結晶的產業格局,被譽為「國工業結晶之母」。耄耋之年,依然活躍在工業結晶領域教學科研第一線。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近日,接電話通知,獲評 2017 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共 10 人)。

  全國十大最美教師——陳予恕 著名工程非線性振動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主持中國一般力學首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在上個世紀 90 年代創造了 4 億多元的直接經濟效益和顯著的社會效益。從教 60 年,帶出了四代研究生和近百名博士生。2016 年 9 月 10 日教師節,他登上央視 「尋找最美教師」頒獎典禮的領獎臺,榮獲「全國十大最美教師」稱號。

  全國師德楷模——楊敏 生前為天津大學建築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一生與「水」打交道,把讓「洪水猛獸」造福人類作為自己的使命,足跡遍布國內外重大水利工程。他愛崗敬業、恪盡職守,身患胃癌依然奮鬥在教育科研一線,青年教師和學生樹立了勤勉奮進的榜樣。2015 年獲評全國師德楷模和全國師德標兵榮譽稱號。

  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馮翠玲 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國家外專局首批國際化示範學院)黨委書記,堅守共產主義信念,默默履行基層黨務工作者的責任。持原則,務實創新,用紮實工作做到「本土書記」與「外籍院長」的完美結合 ;罹患癌症,仍堅守崗位,不斷夯實基層黨組織基礎 ;甘於奉獻、春風化雨,守護學生成長成才,是學生們最愛的「黨員媽媽」。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

  中國好人——王耕籍 2015 年,天津大學博士生王耕籍勇救落水女生的事跡被傳為美談。2014 年 6 月 14 日夜晚,王耕籍在學校敬業湖中救出一名落水女生。2014 年底,王耕籍被評為「第十一屆全國見義勇為英雄司機」,獲 5 萬元獎金。2015 年 3 月 4 日,王耕籍將全部獎金捐給學校,設立天津大學 「見義勇為」獎勵基金。王耕籍的事跡得到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媒體的密集關注和報導。

  全國五好文明家庭標兵戶——王曉遠家庭 父親王曉遠、母親雪平分別為天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教師,兒子王耕籍為天津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在學博士生。家庭傳承德孝為先、心懷感恩的家風。全家常去看望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由於 80 多歲姥姥姥爺還經常去醫院出門診,大人忙不過來時就由王耕籍接送姥姥姥爺上下班。該家庭還曾資助「希望工程」的貧困地區兒童一名,資助少數民族大學生一名。孩子是國家一級遊泳運動員,對培養他 20 餘年的各階段教練,不但逢年過節都去看望,平時還幫忙解決生活上的問題。2014 年,王耕籍因勇救落水學生獲「全國見義勇為英雄司機」提名獎及獎金五萬元,全家將獎金捐給天津大學設立了見義勇為基金。

  98歲教授為科研獻身為育人鋪路——楊恩澤 天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退休教授,引領了國內光纖通信領域的發展,見證了我國光纖通信從無到有、從低端到高端的技術飛躍。他七十年如一日,94 歲高齡時仍然每天到實驗室「報到」一方面繼續了解科研領域動態,一方面義務幫助自己的學生帶研究生,以身作則,用嚴謹、科學、律己、奉獻的精神感染著學生,培養了大批優秀的科研工作者。自 2005 年起,10 餘年堅持捐資助學,在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所城鎮中心小學設立「成和獎學金」,資助品學兼優的學生和優秀教師,已經累計捐資 60 餘萬元。老先生一生為科研獻身,為育人鋪路。

  雙 雙 捐 獻 角 膜 遺 體, 生 前 身 後 做 園丁——王鐳、陸份夫婦 2013 年 2 月,天津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王鐳去世,遵照他生前意願,家屬將其遺體捐獻給天津醫科大學,將他的一雙眼角膜捐獻給了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在此8 個月前,與他相濡以沫 50年的老伴、天津大學內燃機研究所退休職工陸份(音賓)辭世,也捐獻了眼角膜、遺體。王鐳的遺囑中寫道 :「我作為一名培育人的園丁,願意死後把眼角膜捐給眼科醫院,如果能使失明的人重現光明,那是極其美好的事情。另外我願意把我的遺體捐獻給天津醫科大學,給學生們做解剖實習用,可以說我死後仍在做我的園丁工作,我覺得這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天津大學「愛心助學 無私奉獻」模範教師——陳天霞 1997 年,在中國青少基金會的幫助下,陳天霞資助了黑龍江省一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她不僅給了孩子學業的資助,還讓這個從小失去媽媽的孩子感受到了母愛,這種愛一直持續了 20 年。期間,她資助孩子上學,寄送生活、學習用品,堅持與孩子通信,在孩子考上天津市的大學後,還時常接他回家生活。在孩子不幸患病後,她獨自擔負下住院治療和康復的所有費用。一張助學卡,帶來 20 載別樣「母子情」陳天霞的故事感動並影響了許多人。

  全國 100 名勵志成長成才優秀學生典型——宣麗燕 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藥學專業 2012 級學生。面對苦難,她選擇扛起責任,用優異的成績和出色的表現,累計獲 10 萬元獎助學金,並通過勤工儉學收入近 4 萬元,不僅負擔了自己全部學費、生活費,而且還補貼家用,肩負起家庭的責任,用自己的奮鬥經歷演繹了自強不息的動人故事。曾獲得國家獎學金(連續 3 年)、寶鋼優秀學生特等獎學金、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三等獎(天津市特等獎)、天津市大學生 2014 年度人物、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天津大學優秀學生標兵、十佳傑出青年、自強之星等。

  暖心的家園:讓教育在愛中綻放

  天大好班風、星級宿舍尚文明新風。學校積極推動群眾性創建活動,以天大好班風、十佳社團評選、星級宿舍評比、活力實驗室、食堂文明月等為載體,在全校範圍內形成以點帶面,爭創一流的局面,營造和諧向上的校園氛圍,同時,激勵各學生組織促進校園文化的發展,豐富學生的業餘生活。

  搭建青年教師成長平臺。天津大學多關心關注青年教師發展,一方面以師德文化建設培育青年教師隊伍,另一方面積極搭建青年教師成長平臺,包括青年教師聯誼會、青年教師基本功競賽、優秀青年教師暑期實踐營、椒峰論壇、走進系列等,使老師們充分利用各類平臺,不斷進步,努力成長為學校事業發展的棟梁,為學校的事業發展貢獻青年力量。

  開展「相約四點半  師生面對面」工程。學校開展四點半工程,舉辦一系列文化活動及特色課程,搭建師生交流互動平臺,創造更加生動活潑的育人環境。四點半工程設置了「興趣學習課堂」、「知學講壇」、「藝術領域公開課」、「海棠書院」、「師生籃球友誼賽」、「豐羽工程」等一批品牌項目。其中,「豐羽工程」專門面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開設公益課堂,包括演講、寫作、書法、禮儀、鋼琴、國標舞、遊泳、樂器等培訓,增強他們的語言表達、文字表達、公務禮儀等技能技巧,培養他們的優雅氣質與文藝素養,幫助他們提升自信心。

  堅持「愛心家訪」,為家長寄送喜報。堅持組織輔導員利用暑假的時間,走訪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幫助學生無憂入學。引入「朋輩家訪」工作模式,一方面繼續動員輔導員、教師等教師力量利用返鄉等機會開展家訪 ;另一方面,招募學生成為「資助愛心大使」,組成實踐隊,以學長學姐的身份走入困難新生家庭。2015 年起,以評獎評優工作為契機,將獲獎學生信息通過郵寄喜報的方式告知學生家庭,共享學生取得優異成績所帶來的喜悅。

  「水果工程」 堅持 15 年。 天津大學自2002 年每年投入專項資金開展健康工程活動。其中,「水果工程」活動每年兩季為全體學生免費發放水果,並配合開展一系列健康教育活動,至今已有 15 年。如今「水果工程」已發展為一年兩次的水果文化節, 兼具創意與趣味,成為天津大學的一張文化名片。2016 年 9 月,學校一次向近 3 萬名學生免費發放水果 13 萬斤。

  「天大愛心帳篷」 成網紅。開學季,大學校園周邊的賓館總是一房難求。許多陪同報到的家長只能選擇在學校內打地鋪。從 2012 年開始,天津大學搭建「帳篷房」為新生家長提供臨時休息場所,今年已是第六年,而且每年的帳篷越搭越多,從最初的 200 多頂,到今年的 800 餘頂。小小行動體現人文關懷,愛心帳篷成為天津大學迎新的名片,不僅感動了學生、家長,也受到了媒體的關注和報導。

  學生食堂安放「暖心坐墊」。2012 年11 月,天津大學為全部 6 個學生食堂的塑料椅子套上約 7000 個絨毛坐墊,大家不用在冬天裡坐在「冷板凳」上進餐了。學生們紛紛在微博等網絡媒體上發布照片並評論 :「細節上的關心最能打動人,很溫馨的舉措,支持!」自此,每年冬季學校均為食堂座椅安裝暖心坐墊,天氣轉暖再由專人負責收回,消毒清理。小小的坐墊溫暖了食堂,更溫暖了天大人的心。

  集中轉播「世界盃」,老師陪學生一起看。2014 年,巴西世界盃正值畢業季和期末考試交叉期間,畢業生們沒有考試往往會選擇通宵看球,而其他年級的同學則需要安靜的環境休息備考,因此,學校開放容納 4000 人的體育館為學生轉播凌晨期間的世界盃。為了維護好現場秩序,學校專門制定方案,值班教師陪學生一起觀看,化解了球迷和非球迷同學間的需求矛盾,也解決了學生外出看球的人身安全問題。

  優美的環境:寓教入景於情,陶冶高尚情操

  以人為本的和諧校園。天津大學堅持以人為本、便利學生,營造優美舒適的校園環境。衛津路校區古樸典雅,形成獨特厚重的建築文化和校園風貌,處處有景,以景化人。新校區建設融合現代教育思路,體現了「一個中心、三個融合」的理念,即以學生成長為中心,形成學科的集聚與融合、教學和科研的融合、學生和教師的融合,著力打造人文校園、綠色校園、和諧校園、智慧校園。

  以安全便捷為核心的智慧校園。在校園建設中,構建遍布新老校區的智慧網絡系統,採用雲計算、物聯網、融合通訊、協同辦公等信息技術,將學校的教學、科研、辦公、管理與校園資源和應用系統進一步有機整合,創造更安全、便捷、舒適的校園環境。

  以生態節能為主題的綠色校園。將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理念融入到校園環境、水資源規劃、能源利用、校園交通、建築設計等校園建設的各個方面,著力打造生態環保的「綠色校園」。調動廣大學生積極性,共同參與綠色文明校園建設,2016 年,組織學生對圖書館旁的海棠屋進行牆體彩繪,形成海棠花開四季的效果。

  體現新型設計理念的「海綿校園」。天津大學校園建設構築生態雨洪管理系統。衛津路校區風景優美的「四大湖」在雨水季節轉化模式啟動雨水調蓄作用,使校園積水得以快速排盡。北洋園校區規劃建設體現「海綿校園」理念,利用「兩河兩湖一溼地」構建多層級分區雨洪水收集利用及排放系統,通過生物滯留、地下蓄滲等地開發技術和下沉綠地、植草溝等「海綿體」,有效保護校園免受洪澇困擾。

  人文校園 天大校園給每一位「天大人」留下美好深刻的記憶,這種美瀰漫在校園的每個角落。衛津路校區,湖光柳姿,海棠瀰漫,寬廣大氣的「北洋廣場」、巍峨壯觀的「第九教學樓」、古樸莊重的「北洋亭」、夜晚伴著蛙聲和著笛羌映著湖光的「大學生活動中心」讓人留連忘返。北洋園校區承襲天大校園建築風格,同樣打造了北洋廣場、北洋紀念亭、青年湖等天大標誌性景觀,還建成了讓天大師生驕傲的「最美圖書館」,許多景觀背後都埋藏著天大人的記憶和故事,成為永恆的天大記憶。

  

相關焦點

  • 成風化人是優質文藝作品的精神原色
    成風化人是優質文藝作品的精神原色 發表時間:2016-10-14   來源:蘇州文明網筆者以為,所謂優質文藝,就是作品能夠深入人心,能夠真正打動你我,能夠撫慰我們的心靈世界,帶給另外的感受。所以,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如果不能夠從這樣的一個基本目標上滲透的話,往往不能夠獲得最終的效果。不過,優質文藝要走上一條成風化人的道路,並非一蹴而就,也絕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需要的不僅是積澱,更是堅守,就像守護一個手工藝那樣默默奉獻和付出,只有如此,才能夠向著成風化人的目標不斷邁進。
  • 好家長春風化雨 好家教成風化人
    好家長春風化雨 好家教成風化人 2020-11-02 13: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潤物無聲 成風化人
    讓暮年之人更感覺人世間之美好。俗話說,十年種樹百年育人,感謝您的育人之功,功比天高,謝謝您。二位員工的表現,正是工商行蓬勃發展與江山同在、日月同輝最堅定的根基。理當樹為楷模。  今天向您匯報以上感覺,雖然嘮叨卻是本人的心裡話,向您深鞠一躬,打擾您了。表示歉意!
  • 最好的「節禮」莫過於成風化人
    最好的「節禮」莫過於成風化人 發表時間:2016-09-08   來源:珠海文明網  師恩厚重,於無形中成風化人。在學校並不發達的古代,教師是作為「稀有」群體而存在的。那時候,如孔子般,能夠放下身段,去教化萬民的大家,著實不多。當識字都成為特權的時候,人們對於教師的需求,更為旺盛。隨著學校的建立,教師的增多,九年義務教育逐步發展,文盲數量逐漸消減。此時,老師成為一個普遍的職業,人人有學可上,上學的人,自然意識不到,有老師教授,這是怎樣的一種幸運。
  • 風化,孔子認為教育的最高境界
    《詩經》也是從風化入手的,《詩經》裡最重要的一個詞叫「風化」。
  • 潤物無聲 成風化人——綏德家風館建館紀實
    為弘揚中華民族的「家國」文化,傳播向上向善正能量,在全縣營造家風好、民風純、政風清的良好氛圍,由綏德縣婦聯精心打造的榆林市首家大型家風館——綏德家風館,於2019年6月14日正式開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參觀人數近千人次,很多人慕名而來,被參觀者生動地稱為 「家風文化的傳承地」。在家風館的建設上,縣婦聯凝聚各方智慧,使好家風的傳播力達到最大公約數。
  • 於數學中發現天大之美
    於數學中發現天大之美 2018-08-02 10: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和諧校園 陽光心靈」主題教育活動 全面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中國礦大深入推進「和諧校園 陽光心靈」主題教育活動 全面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2009-02-13   中國礦業大學以提升大學生健康水平,構建美麗和諧校園為宗旨,以「營造健康愉快精神氛圍、構建有效心理健康教育平臺」為目標,多年來始終堅持深入開展以「和諧校園 陽光心靈」為主題的系列教育活動,取得了很好效果。
  • 佛教的和諧思想及其服務於和諧社會的途徑
    般若經提出「空色不二」,維摩詰立「不二法門」,天台宗提倡「三諦圓融」,華嚴宗提倡「六相圓融」等,都強調此岸與彼岸、現象與本體、全體與部分,乃至一多、大小、長短,隱顯、成壞等等對立與差別之間都是相通互融的。禪宗主張的人即佛、佛即人、世間即出世間、煩惱即菩提、迷即悟、生死即涅槃等也是一種圓融無礙的思想。
  • 日本男子死後3月才被發現風化成木乃伊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8月27日消息,因為窗臺爬滿屍蟲,日本一男子近日被人發現死在家中,死亡時間可能3月有餘,屍身早已風化成「木乃伊」。死者家中水電皆斷、食物全無、錢包內只剩一枚硬幣。警方初步推斷其死於飢餓。  據日本《產經新聞》消息,日本札幌市的一間公寓內,一獨自居住的59歲男子近日被人發現死在家中。死者家中不僅水電皆停,也沒有任何食品。
  • 風化煤如何加工成腐殖酸
    主要存在於泥炭、褐煤、風化煤中,經加工之後可作為有機原料應用於農、林及環保等各個領域。到這,我們不禁有個疑問,是直接可以將風化煤等直接當腐殖酸使用呢還是需要進行一系列的加工流程呢?風化煤泥炭、褐煤中的腐殖酸是死亡植物經過微生物作用和地質化學作用直接形成的;而風化煤是煤礦長期暴露於空氣中而氧化風化形成的一種煤炭,在氧化的過程會生成的或多或少的腐殖酸。
  • 天大常青 日新又新
    周恩來總理來天大視察時,握著他的手說:「現在有人要卡我們的脖子,我們一定要爭一口氣。」60年後,鞏金龍從哈佛大學完成學業回到母校時,天大的化工學科排名已在全國多年蟬聯第一,與斯坦福、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等頂尖大學相比,並不遜色。
  • 天大常青 日新又新
    周恩來總理來天大視察時,握著他的手說:「現在有人要卡我們的脖子,我們一定要爭一口氣。」60年後,鞏金龍從哈佛大學完成學業回到母校時,天大的化工學科排名已在全國多年蟬聯第一,與斯坦福、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等頂尖大學相比,並不遜色。
  • 深愛一個人的最高境界:心靈感應
    愛一個人的最高境界其實是心靈感應。心靈感應在心理學上被歸類為神秘主義。人們相信,兩個有「心靈感應」的人可以在沒有視覺和聽覺參與的情況下知道對方的想法,並且對對方做出同樣的選擇有默契。這也叫直覺和第六感。
  • 《美麗心靈》一個孤獨的精神病患者
    電影《美麗心靈》講述的是天才數學家約翰·納什的故事。作為一個天才數學家,納什在22歲就發明了震驚世界的「納什均衡理論」,並在30歲就被評為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授。電影的前半部分,是從納什自己的視角來講述這個故事。
  • 【地理概念】風化作用
    完整的外力作用過程是: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和固結成巖(也是沉積巖的形成過程)。地形對風化作用的影響,首先表現在高山區氣候可產生垂直分帶現象,不同的氣候分帶,其風化作用的方式和速度也隨之不同;其次地形的陡緩對風化作用也有影響,緩坡地下水位高,植物生長茂盛,以化學風化和生物風化為主,而陡坡則以物理風化作用為主;坡向也影響風化作用
  • 黨建帶動 因地施策 成風化俗 黎明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鄉村
    黨建帶動 因地施策 成風化俗 黎明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鄉村 2020-11-30 07: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阿里雲飛天大數據平臺 已成全球集群規模最大計算平臺
    摘要 【阿里雲飛天大數據平臺 已成全球集群規模最大計算平臺】7月25日,阿里雲飛天大數據平臺亮相阿里雲峰會上海站。阿里雲飛天大數據平臺擁有中國唯一自主研發的計算引擎,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已成為全球集群規模最大的計算平臺,支撐海量數據存儲和計算。
  • 風化和侵蝕的區別是什麼?
    風化可能是由水、空氣、化學物質、植物或動物的作用引起的。化學風化涉及巖石礦物或巖石表面的化學變化,使巖石改變其形狀或顏色。二氧化碳、氧氣、水和酸都可能導致化學風化。機械風化是在不改變巖石礦物的情況下將大巖石破裂成小塊的過程。機械風化可能由霜凍、冰、植物根、流水或太陽熱引起的。一旦小塊巖石因風化而改變或破裂,它們就會開始被風、水或冰移動。
  • 風化與風蝕的不同在哪裡?
    這就導致巖石表層更容易發生風化作用。在溫度不斷變化引起的巖石熱脹冷縮的過程中,表層巖石發生破碎,即風化作用。,即風化作用。這種風化作用往往發生在氣溫日較差、年較差較大的地區,以及高山雪線附近。(凍融風化示意圖)▼②化學風化巖石發生化學成分的改變,即為化學風化。常見的化學風化有氧化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