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居寺為何被稱為「北京敦煌」?

2020-12-05 驢遊天下墨攻

歡迎關注驢遊天下墨攻,名字就是夢想,歡迎更多的戶外愛好者和旅遊愛好者一起探索星辰和大海。

目的地:房山大石窩鎮水頭村

活動強度:沒啥難度就在寺廟裡禮佛而已。

行程:天橋汽車換乘917路公交車在雲居寺路口下車,換乘F12路在雲居寺下車步行即到。

線路小Tips:三要什麼時候都需要,要背合適的背包,要穿合腳的登山鞋,要戶外四寶一個都不能少(頭燈、充電寶、雨衣、手臺),天氣寒冷,帶好禦寒衣服,注意保暖!創可貼、止痛噴劑、雲南白藥噴劑、繃帶、個人特藥等。其實不用準備啥,這就是景區溜腿而已。

推薦理由:雲居寺被稱為北京敦煌,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歷史悠久。它不但是藏在北京西山地區的國家瑰寶。還是全國佛教文化的傑出作品,不論從殿寺規模、文物文化、歷史傳承和地理位置,塔林碑海尤其萬千石徑存量之最、影響之大是雲居寺顯著特徵。"塔林碑海,萬千石經,何為文化、何為寶藏,文物傳承,萬古流芳"。

如今,雲居寺已成為國內外著名的佛教寺廟,是宗教活動的著名場所,並享有"北方巨剎"的美譽。雲居寺獨特的幽靜地理環境,奇特迷人的風景,蘊含著濃鬱的佛教文化特色,是藏經和祈福的地方。

雲居寺有三絕四寶:三絕:石經、紙經、木版經,四寶:銅佛像、舍利、千年古塔、古鐘。雲居寺的古塔有:南塔、北塔、琬公塔、三公塔、唐塔、金仙公主塔,壓經塔。雲居寺其它著名建築有:牌樓、大銅鍋、嘉慶御碑雲居寺展館有:文物收藏館、佛教文化館、史料成列館、千年刻經展、科普展、舌血真經館、龍藏木經館、南北鋁經館、佛舍利館,雲居寺之最圖片廊展,拍雲板、摸石魚。

雲居寺位於北京市西南的房山區,距市中心70公裡。佔地面積超過70,000平方米。雲居寺,石經山藏經洞,唐遼塔構成了中國佛教文化特色的大寶庫。雲居寺始建於隋末唐初。經過歷代修復,它已形成五個庭院和六個大廳。兩側有配殿和帝王行宮、僧房,並有南北兩塔對峙;寺院坐西朝東,環山面水,形制宏偉,享有"北方巨剎"的盛譽。

雲居寺是佛教經文聚集的地方。寺內珍藏著石經、紙經、木版經號稱"三絕"。"石刻佛教大藏經"始刻於隋大業年間(605年),僧人靜琬等為維護正法刻經於石。刻經事業歷經隋、唐、遼、金、元、明、六個朝代,綿延1039年,鐫刻佛經1122部、3572卷、14278塊。如此大規模的出版物和悠久的歷史確實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見的壯舉。它可媲美世界七大奇蹟長城和京杭大運河。它是世界上稀有而珍貴的文化遺產。被譽為"北京的敦煌"和"世界之最"。 "房山石經"是佛教的經典,自隋唐以來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它不僅包含佛教研究,政治史,社會經濟,文化和藝術等方面極其豐富的歷史資料,而且在書法藝術中具有重要的文化和藝術價值。

很久以前去過雲居寺。當時尚未重建過的南寶塔。現在,南塔建成了。塔林的紀念碑海,雄偉的古廟以及成千上萬的時刻真是太壯觀了。如此眾多的古塔,古蹟和古廟宇。去雲居寺,路很簡單。這是京昆高速公路。從雲居寺出口駛出一段旅遊路。開車需要一個小時,您已經熟悉了這條路。

從遠處眺望雲居寺,古廟井然有序,山上建有林木茂密,莊重幽靜,古樸芬芳的古廟,層次分明,遠處可見古塔。頂部是遼代的古老塔虎塔,非常壯觀。

這裡是戶外驢友的天堂,也是熱愛旅行者的樂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探尋更省錢、省時、安全的戶外線路。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夠愛護環境,做文明出行者。

相關焦點

  • 雲居寺唐塔群將啟動修復,專家建議遵循「可逆性」原則
    目前北京已發現的8座唐代古塔中,有7座在房山雲居寺。由於千年來的日曬雨淋以及其他原因,雲居寺唐塔群現已出現傾斜、風化、微生物侵蝕等病害,亟須修復。目前,雲居寺文物管理處正編制有關方案,待文物部門批覆後實施。
  • 敦煌的地質景觀——丹霞為何瑰麗?
    前期敦煌的地質景觀——丹霞為何瑰麗?雅丹地貌是風力侵蝕而成嗎?珍品為何丟失?敦煌是水資源極度匱乏的地區,但同時也是西北地區的重要農業基地之一,其灌溉用水的主要來源是當地的地下水。敦煌的地下水來自疏勒河、黨河(大水河)。而且根據地下水流向來看的話,敦煌的地下水主要來自大水河。可以說,黨河是維繫敦煌綠洲的生命線,敦煌的大多數人口和農業種植區域也都分布在黨河的衝積扇上。
  • 誰為敦煌上了把鎖:解密敦煌藏經洞
    伯希和現在北京將部分經書裝裱,在六國飯店進行了展覽,然後把 它們運往法國。6年之後,斯坦因再次來到敦煌,又買走了600多件,裝滿了5大箱。在這期間,日本的橘瑞超、吉川小一郎,俄國的鄂登堡,美國的華爾納等人也先後從王道士手中買走了大量的經卷。這些不遠萬裡來到莫高窟探寶的外國學者,沒有受到任何限制。然而卻沒有任何一個中國學者前來。
  • 神奇敦煌開講啦!當詩詞遇見敦煌
    敦煌,廣闊而包容。 敦煌文化,更是中華文明幾千年不斷融會貫通的典範。 它不因大漠孤煙,就拒絕江南煙雨,這裡自有婉轉呢喃,諸如「一別兩寬,各生歡喜」的纏綿故事,與你述說。
  • 【北京之源 地學搖籃】《美麗家園》欄目播出
    房山成為探索地球演化史、追尋人類發展史的最佳場所,構成了「北京之源 地學搖籃」的厚重積澱。本期《美麗家園》帶您走進北京房山世界地質公園一探究竟。   房山周口店發現的「北京人」、「田園洞人」和「山頂洞人」遺址;房山的石花洞、銀狐洞,蜿蜒拒馬河與雄偉山峰交相輝映的十渡景區;上方山的巖溶漏鬥和九洞十二峰,聖蓮山的奇峰峻石,這些地質遺蹟與河北的白石山、野三坡等組合在一起,在200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牌「中國房山世界地質公園」,使北京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擁有「世界地質公園」的首都城市。
  • 為何120年之後,還要再去敦煌?
    飽含血淚的……敦煌史 為何我們對敦煌的情感如此複雜敦煌之神秘偉大,但究竟莫高窟裡都畫了些啥?下面的四個小故事,可以從側面幫助了解敦煌。
  • 江青煽動紅衛兵:敦煌莫高窟是精神鴉片
    這幾種類型,一般都可稱為「歷史選擇主義」,而後面兩種類型,則可稱為「歷史塗改主義」。 筆者參加過一次敦煌採風活動,對照現場參觀的印象,查閱了相關資料,發現在莫高窟文物流失的問題上,我們的歷史記錄與史實同樣存在著偏差。
  • 守在莫高窟的年輕人:不是我留在敦煌,而是敦煌留住了我
    從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給今年考上北大考古系的留守女孩祝福,到4萬人報名故宮文物修復師,從豆瓣評分9.4的《我在故宮修文物》,到熱播兩季的《國家寶藏》,一個接一個文化現象背後,是社會對文物和考古相關事業的認同。 與北京、西安等地不同,距離上海3100千米的敦煌遠處塞北,地理環境不如人意。
  • 一個叫敦煌的地方正在「死去」
    而敦煌莫高窟,終究有一天也會成為博物館的一份子。因為這個叫敦煌的地方正在死去。我們把視野從屏幕拉到西北大漠。沒錯,不僅敦煌學在國外,最好的敦煌文物也在國外。世上最早有紀年的雕版《金剛經》,生於中國,活在英國。
  • 一周觀展指南|敦煌莫高窟今起重開,北京「三國志」繼續延展
    隨著國內疫情的好轉,大部分藝術機構均有序開放,敦煌莫高窟在關閉4個多月後於今天起重新開放,瓜州榆林窟和敦煌西千佛洞將在5月11日開放。不少場館也推出了新展,當生活開始回歸,藝術依舊可以撫慰心靈。去年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引起觀展熱潮的「三國志」展,也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藝術館開放,並將延期展出。
  • 敦煌寫經:古人世界的折射鏡
    1900年,敦煌藏經洞無意被開啟,敦煌學也隨之興起。敦煌藏經洞所出文書,學界一般稱為「敦煌文書」或「敦煌遺書」。在敦煌文書中,九成左右的文書屬於佛教文獻,種類繁多,數量可觀。這些豐富的材料記載了敦煌地區轟轟烈烈的抄經歷史。
  • 聽「敦煌女兒」樊錦詩講敦煌(之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因此,敦煌文化具有多民族文化並存的顯著特點。敦煌研究院供圖 孫志軍/攝  敦煌壁畫不僅展示了中古時期漢民族服裝演變的歷史,而且保存了古代西北多個民族的珍貴服飾資料,可稱為中國服飾文化的寶庫。除了北朝時期的鮮卑族外,中唐時期出現了吐蕃人物形象,如第159窟的吐蕃贊普頭戴朝霞冠(指紅氈高帽),辮髮束髻於耳側,頸飾瑟瑟珠,身披大翻領的左衽長袖缺袴衫,腰束革帶,長靿烏靴。
  • 敦煌翰墨|恆河沙數:兜沙經放大版
    《書法課程》 見諸筆墨 | 達於心靈 不可一日無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國書法 | 最高藝術 敦煌翰墨
  • 《絲路花雨》女主「英娘」:讓敦煌壁畫「起舞」
    資料圖:舞劇《絲路花雨》是以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和敦煌壁畫為素材,博採沿線各地民間歌舞之長創作。它歌頌了畫工神筆張和歌伎英娘父女倆的悲歡離合,以及與波斯商人伊努斯之間的純潔友誼。 楊豔敏 攝經典舞劇《絲路花雨》取材於敦煌莫高窟壁畫藝術,於1979年首創,曾在義大利、法國等地久演不衰,出訪40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2800餘場,觀眾超過400萬人次,被稱為東方藝術的奇葩。
  • 來到敦煌:戈壁上的西海艦隊——敦煌雅丹世界地質公園
    來到敦煌:戈壁上的西海艦隊——敦煌雅丹世界地質公園 中國有18000公裡的海岸線,有北海艦隊、東海艦隊、南海艦隊,茫茫西部戈壁灘哪來的「艦隊」呢?時任國防部長的某將軍在敦煌雅丹參觀時看到如此壯觀的景象,聯想到了我國的東海艦隊、南海艦隊、北海艦隊,把這裡稱為是「西海艦隊」並題詞「艦隊出海」。
  • 敦煌莫高國際機場單日旅客吞吐量創新高
    民航資源網2020年10月5日消息:隨著2020年國慶、中秋雙節到來以及第十五屆「玄奘之路」戈壁挑戰賽的成功舉辦,敦煌莫高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持續增長。10月5日,敦煌莫高國際機場保障航班38架次,預計完成旅客吞吐量5400餘人次,這是敦煌莫高國際機場自新冠疫情以來首次日旅客吞吐量超過5000人次,同時也創下開航以來單日旅客吞吐量新高。
  • 地理敦煌:亞洲最具觀賞性的雅丹地貌群
    有的像寶塔、像宮殿、像麥垛、像昂首屹立遠眺的金孔雀、像展翅欲飛的雄鷹、像大海中乘風破浪的船隊、像怒目遠視的武士,還有的像亭亭玉立的美女……世界許多著名建築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它的縮影,比如北京的天壇,西藏的布達拉宮,埃及的金字塔,獅身人面像,草原上的蒙古包,阿拉伯的清真寺應有盡有。
  • 玉界的又一驚喜—敦煌玉
    其中品質最高的為新疆和田玉,此外河南獨山玉、遼寧岫巖玉和湖北綠松石,稱為中國四大玉石。最近,一種潔白通透的高品質石英巖玉在敦煌附近被發現。由金同睿源公司2007年對敦煌附近的一座石材礦勘探後發現,並經地質部門鑑定為高品質石英巖玉。該公司總裁王軍說,該玉潔白通透,硬度達到7以上、密度2.6、折光率1.54,是僅次於和田玉、崑崙玉的一種白玉。
  • 守護千年敦煌,他只覺一生太短……
    因探望在甘肅敦煌工作的舅舅,李雲鶴便在當地逗留了幾日。未承想,這一留,便是一輩子。  初見敦煌、初見莫高窟,李雲鶴被眼前的景象深深觸動,「我從來沒見過這麼大面積的精美藝術,色彩絢麗、內容豐富,太感動了」。  「留下來」,這是千年敦煌對李雲鶴的無聲邀請,同樣也是他對敦煌作出的莊重承諾。
  • 走進浩瀚無垠的敦煌和嘉峪關
    文化遺存舉世聞名,人才輩出,美麗的敦煌和雄偉的嘉峪關是復繞神奇誘人的土地。今天大連旅行社的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一份敦煌和嘉峪關的旅行攻略,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千傳承千年的絲路文化,走進浩瀚無垠的敦煌和嘉峪關把。莫高窟敦煌市隸屬於甘肅省酒泉市,位於河西走廊的最西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