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更狡猾了?試驗發現,它能「躲避」單一抗體療法

2021-01-09 健康界

近日,紐約一個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實驗:人工誘導新冠病毒的關鍵部位「刺突」發生變異,成功使其對抗體不可見。

結果,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病毒可以一定程度上「躲避」抗體治療。這就對治療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專家表示,綜合療法可能會有效——聯合不同的方式攻擊,即便新冠病毒躲過了一種方式,其他方式也能發揮作用。


許多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及治療方法都瞄準了它最有力的武器——刺突蛋白。刺突蛋白同時也是新冠病毒的致命弱點,沒有刺突,病原體就無法進入人體細胞。

基於刺突蛋白的療法可以阻止感染的發生。一些疫苗可以促使人體產生針對新冠病毒刺突的特異性抗體,有望成功消滅新冠病毒。許多公司正在尋找新冠病毒治療的方法,模仿這一過程大規模合成單克隆抗體。

但所有的病毒都會轉移目標。當病毒複製時,其基因物質不能夠完美複製,經常會發生突變。儘管大多數突變無關緊要,但偶爾也會出現「重要」突變,其中一些可能會讓它們躲過免疫系統的「偵查」。如此一來,能夠識別特定類型刺突的抗體在面對另外一種刺突時便無法識別,患者患病的概率就會升高。

為研究這些關鍵的突變,洛克菲勒大學(Rockefeller University )病毒學家狄奧多拉·哈齊約努(Theodora Hatziioannou)和保羅·比尼亞斯(Paul Bieniasz)成立了一個研究小組。他們人工合成了能夠快速突變的病毒並使其攜帶新冠病毒刺突,隨後在這些人造病毒中注入不同類型、可以附著在刺突上的單克隆抗體,最後讓健康人體細胞接觸並感染病毒。


當病毒暴露在大量抗體中時,一小部分發生突變的病毒躲開了攻擊,有些甚至成功在細胞內複製。比尼亞斯表示,這種突變可能會比較麻煩。

根據從世界各地收集的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已經有非常相似的刺突突變在人群中傳播,不過這種情況較為罕見。專家表示,在目前已知的新冠病毒序列中發現的變異不到0.1%,沒有必要太擔心。如耶魯大學病毒學家內森·D·格魯博(Nathan D. Grubaugh)所言,仍然有「99.9%以上已測序的病毒」對該研究測試的抗體敏感。

與該研究團隊進行合作的結構生物學家克里斯多福·巴恩斯(Christopher Barnes)稱,這項研究還表明,這些帶有突變刺突的新冠病毒並不比具有其他遺傳背景的病毒普遍,真正的新冠病毒攜帶校對機制,其複製過程更不易出錯。

從理論上講,假使真正的新冠病毒和實驗室合成新冠病毒一樣處在極端條件下,如大批人使用相同的單克隆抗體療法,然後將具有耐藥性的病原體傳播給其他人,那麼新冠病毒的刺突突變可能會更加普遍。


然而,可以通過組合抗體來對抗這種突變的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的刺突結構複雜,有各種凹陷和縫隙,而不同的抗體各有自己偏好的位置,可以順勢附著在刺突上面。將不同類型的抗體混合在一起,可以同時從多個角度圍繞新冠病毒形成方陣。

「抗體方陣能有效地遏制新冠病毒。新冠病毒可能能夠逃脫一種抗體的攻擊,但它一次性進化出多個突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紐約州立大學上州醫科大學(SUNY Upstate Medical University)的病毒學家和免疫學家哈裡·E·泰勒(Harry E. Taylor)說。

當研究人員重複實驗時,這種情況得到了證實。他們給新冠病毒注入了兩種單克隆抗體,一種鎖定刺突與人體細胞直接接觸的部分,另一種則鎖定刺突蛋白質的其他部分。結果表明,新冠病毒不能同時擊退這兩種抗體。


幾種單克隆抗體目前正在臨床試驗中,如果一切順利,這種混合抗體也許不僅能治療新冠病毒感染,還能起到預防的作用。耶魯大學免疫學家巖崎明子(Akiko Iwasaki)表示,現在全世界都對疫苗翹首以盼,如果試驗成功,將有數百萬人從中受益。

混合抗體還能更加準確地模擬人體對新冠病毒的自然反應。該研究表明,從已康復的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液中提取恢復期血漿樣本,在這種血漿中衝洗過的新冠病毒很難再感染健康細胞。

美國一些科學家已經開始嘗試這種聯合療法,但巖崎指出,生產一種藥物時,其中的每一種成分都要分別取得審批,混合抗體可能更難推向市場。目前已有的數據表明,現階段並不需要數百種單克隆抗體來抑制這種病毒,兩種可能就足夠了。

這對疫苗的啟發尤甚。多樣性的疫苗可以引發多方面的免疫反應,一些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會專門用於識別刺突,而另一些則更擅長識別新冠病毒的其他部分。史丹福大學免疫學家王泰亞(Taia Wang)認為,能針對新冠病毒多種片段而不只是針對新冠病毒刺突的疫苗,更有可能觸發人體的防禦機制。

原文來源:New York Times

原文標題:The Coronavirus Could Dodge Some Treatments, Study Suggests

註:文中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相關焦點

  • 德國大舉啟動充滿希望的新療法:利用抗體克制新冠病毒
    ,應該從2月25日,北威州發現第一例新冠病毒感染者算起,至今已經41天過去了,德國的感染人數累計達104408,死亡人數1823人。如果把他們血液中的抗體注射到病重的新冠患者身上,是否能有效地抵抗病毒並防止其繁殖。該方法曾在非典和伊波拉疫情中得到成功檢驗。 抗體(antibody) 是指機體由於抗原的刺激而產生的具有保護作用的蛋白質。抗體能識別特定外來物(抗原)的一個獨特特徵,能與抗原特異性結合而成免疫球蛋白。
  • 美媒:美國進行世界首次新冠病毒抗體療法臨床試驗,或在秋季推廣
    據《紐約郵報》報導,總部位於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的製藥公司禮來公司(Eli Lilly & Co.)6月1日宣布,該公司已經開始新冠病毒抗體療法的臨床試驗,在世界上屬於首次。禮來公司稱,該公司採用了一種名為LY-CoV5555的治療方法,從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的血液中提取了抗體,對抗體進行克隆,形成克隆抗體,再注射進患者的體內,中和新冠病毒,達到治癒目的。這種抗體療法是禮來公司和加拿大生物技術公司AbCellera、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疫苗研究中心合作開發的。
  • 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能維持半年以上是怎麼會回事 新冠病毒抗體有什麼...
    近期,上海的醫學專家研究發現,具有保護性的中和抗體在新冠病毒感染半年後仍在人體內穩定存在。其中,抗新冠病毒IgG抗體相較於病毒感染後2個星期至1個月仍維持在一個很高的水平,該研究成果發表於中國工程院院刊。
  • 新冠病毒中和抗體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BI 767551(DZIF-10c)是一款強效的抗新冠病毒(SARS-CoV-2)抗體,在臨床前研究中已展示出具有前景的中和病毒的特性1 / 2a期臨床試驗將通過靜脈輸注和吸入給藥,評估BI 767551的安全性、藥代動力學特徵與抗病毒活性。
  • 華人公司稱發現4天100%抑制新冠病毒的抗體,解藥還是忽悠?
    Sorrento宣布發現一種中和抗體,4天可100%抑制新冠病毒。如果是真的,這將是全人類的解藥。但這只是體外試驗,萬裡長徵第一步,距離研發成功上市使用,還有動物試驗、臨床試驗。FDA前審評員說:篩出抗體,不難。難的是把抗體大規模生產,臨床證明安全有效。
  • 我國學者:雞尾酒抗體療法對治療新冠有顯著效果
    據再生元製藥公司官網介紹,這種名為REGN-COV2的療法是由兩種單克隆抗體REGN10933和REGN10987構成,旨在阻斷新冠病毒感染人體的過程。這兩種抗體以非競爭方式與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關鍵受體相結合,二者組合使用,可降低變異病毒躲避單抗體治療的能力。解放軍總醫院曾強教授、北京協和醫院李永哲教授、上海健康醫學院許洋、黃鋼教授等人在查閱和對比分析了大量既往和最新發表的相關醫學文獻後,於2020年9月30日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CELL系列雜誌《Molecular Therapy》發表新冠肺炎最新靶向治療述評文章。
  • 單克隆抗體治療新冠肺炎療效顯著,和血漿療法原理一樣
    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黃) | interactive-biology網站作者 | 湯波 徐斯佳責編 | 高佩雯新冠肺炎全球肆虐已近半年,各國正在積極開發候選疫苗,各種潛在的治療方法也在緊張開展臨床試驗,抗體療法正是其中之一。目前,國內外多家研究機構開展了單克隆抗體治療新冠肺炎(COVID-19)的臨床試驗,療效值得期待。
  • 哥倫比亞大學何大一團隊:「抗體雞尾酒」或是新冠強效療法
    來源:新華社哥倫比亞大學何大一團隊:「抗體雞尾酒」或是新冠強效療法美國知名華裔學者、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教授何大一領銜的研究團隊在新冠重症患者體內發現多種強效抗體,混合而成的「抗體雞尾酒」可能有助於治療和預防新冠病毒感染
  • 謝曉亮:希望中和抗體療法能成為應對新冠病毒的良方
    2015年阿爾伯尼獎得主謝曉亮教授演講環節中表示,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有很多年輕人參與了抗疫工作,甚至在新冠疫情發生初期,都冒著生命危險去面對未知的病毒,衷心地為他們感到驕傲。謝曉亮說,今年對於中國甚至全球都壓力重重,科學家們都希望能做出改變,盡力研發出可以應對新冠病毒的藥物。全球源源不斷產生的新的新冠病例都亟需一項有效的療法或藥物,但目前並沒有這樣的藥物存在。
  • 新冠中和抗體研究也有新突破|病毒|細胞|疫苗|血清_網易訂閱
    前不久,藥物方面也傳來好消息,能有效阻斷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被陸續發現,它被認為是候選療法之一,給人們帶來了新希望。  人類的血漿中大約有數千萬至上億種抗體,用其對抗新冠病毒類似於「萬箭齊發」,在瞄準新冠病毒的同時,也可能牽連無辜;單克隆抗體是經過人為篩選和製備的抗體,成分單一,就像飛彈一樣,可精準擊中新冠病毒的某個抗原部位。抗伊波拉病毒的抗體藥REGN-EB3就是一種單克隆抗體,可救活94%的患者,很多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會使用單克隆抗體藥物來治療。
  • 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臨床試驗在上海啟動,完成首例受試者給藥
    這是全球首個已經完成了非人靈長類動物實驗後,在健康人群中開展的新冠肺炎治療性抗體臨床試驗,標誌著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藥物成功進入人體臨床評價階段。君實生物營運長馮輝博士介紹,中和抗體由人體B淋巴細胞產生,當病毒入侵細胞時,這種抗體能搶先與病毒表面的抗原結合,把它們「中和」掉。作為基因工程重組表達的「外援」,中和抗體藥物注射進人體後,能搶先與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S蛋白)結合,使病毒無法感染人體細胞,從而被免疫系統清除。
  • 美國FDA批准一新冠抗體療法緊急使用授權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當地時間9日批准一項藥物緊急使用授權,抗體藥物bamlanivimab(LY-CoV555)獲準用於治療新冠肺炎輕症、中症感染者。據《今日美國》報導,FDA稱,該藥物適用於12歲及12歲以上的輕症、中症新冠患者,不適用於新冠住院患者。這一抗體療法應在新冠檢測呈陽性後或出現症狀後10天內儘快實施。
  • 美國國立衛生院啟動適應性2期臨床試驗,探索新冠病毒潛在療法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超過3830萬人累計受到新冠病毒的感染,因為COVID-19去世的人數也超過了100萬人。近日,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新確診患者人數有再度升高的趨勢,隨著北半球秋冬季的來臨,控制COVID-19疫情在世界範圍的擴展仍然面臨著嚴峻挑戰。COVID-19疫情的嚴峻挑戰也激發了醫藥行業在開發療法和疫苗方面前所未有的投入和努力。
  • 這種病毒,比新冠病毒更狡猾?!張文宏揭秘|張文宏|愛滋病|狡猾|新冠...
    愛滋病病毒和新冠病毒相比,哪個更狡猾?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 張文宏: 愛滋病病毒會直接鑽到我們的免疫細胞裡,不僅如此,愛滋病病毒還能把自己的模板,整合到T細胞的基因裡,那就意味著患者除了自殺以外,沒有第二種辦法。當免疫細胞低到一定程度後,所有的愛滋病症狀就會出來,比如生腫瘤、生感染等。
  • 預防新冠新方法!「雞尾酒」療法可有效保護動物,加快清除病毒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日前,再生元(Regeneron)公司的研究團隊,在預印本網站bioRxiv上發布了其抗新冠病毒(SARS-CoV-2)中和抗體「雞尾酒」療法,預防和治療新冠病毒感染的最新動物試驗結果。
  • 愛滋病病毒比新冠病毒更狡猾!關於愛滋病,這些知識你需要了解
    愛滋病病毒和新冠病毒相比,更狡猾!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央視節目裡介紹:「愛滋病病毒會直接鑽到我們的免疫細胞裡,不僅如此,愛滋病病毒還能把自己的模板,整合到T細胞的基因裡。當免疫細胞低到一定程度後,所有的愛滋病症狀就會出來,比如生腫瘤、生感染等。所以到目前為止,我認為最狡猾的病毒應該是愛滋病病毒。」
  • ...冠病毒的抗體有助於研發抗病毒療法或疫苗。最新發表的這項概念...
    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最新論文:從SARS(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症候群)治癒者體內分離出的抗體,可以有效阻斷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傳染性。自然科研19日向媒體發布新聞稿說,能夠中和新冠病毒的抗體有助於研發抗病毒療法或疫苗。最新發表的這項概念驗證研究表明,混合使用單克隆抗體或許是值得探索的一種控制新冠病毒的方法。
  • 何大一:新冠患者體內發現強效抗體 「抗體雞尾酒」或助治療和預防
    7月25日,何大一告訴《財經》記者:他領銜的研究團隊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體內發現多種強效抗體,混合而成的「抗體雞尾酒」,可能有助於治療和預防新冠病毒感染。這一重大發現正在進一步驗證中。恢復期血清包含多種抗體,但是由於每個患者都有不同的免疫反應,因此用於治療一名患者的富含抗體的血漿可能與給予另一名患者的血漿有很大不同,其中中和抗體的濃度和強度都不同。最有效力的抗體中有一些能附著在新冠病毒刺突蛋白表面,阻止病毒侵入人體細胞。何大一說,「抗體雞尾酒」含多種抗體,有助於預防病毒產生耐藥性。何大一團隊找到的抗體可由製藥企業大批量生產,以對抗或預防新冠病毒入侵人體。
  • 美國藥廠發現數百種新冠病毒抗體 4月新藥可成今夏測試...
    1雷傑納榮製藥稱找到數百種抗體"雷傑納榮製藥"在17日表示,該公司已經找出數百種抗體,可用於治療及預防新冠病毒,預定利用其中前兩名抗體,發展雞尾酒療法,初夏展開人體臨床實驗,並計劃在七月底前達成每月生產數十萬劑的目標。為治療新冠帶來新曙光!
  • 禮來製藥:單抗療法不能幫助晚期新冠病患康復 將結束試驗
    禮來製藥(Eli Lilly&Co.)表示,在由美國政府進行的研究於本月初暫停之後,針對新冠住院患者的實驗抗體療法的臨床試驗也將結束。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數據表明該目前試驗的單抗療法不太可能幫助住院的新冠患者從疾病晚期中恢復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