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注意到你的身高下降了一些,或者你的脊椎彎曲了,這可能是骨質疏鬆症的跡象。50歲以上的人患骨病的風險更高——這種病通常發生在身體失去太多骨質或沒有產生足夠的骨質時。
骨質疏鬆症正影響著越來越多人群,很多人在面對骨密度儀的「掃描」時都會檢出這種症狀。有一些無法控制的風險因素會發展成這種疾病,包括超過50歲、絕經或有這種疾病的家族史。那麼,還有哪些因素會是「隱性」存在的「幫兇」呢?
日常生活方式和勞作習慣影響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研究人員在過去四年中研究了波蘭農村地區的女性人口,以了解她們的生活方式如何影響其骨密度。這些婦女的年齡組和生活方式通常在此類研究中被忽略,如今卻可能成為一大影響因素。
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人類生物學雜誌》(AJHB)上,著重於了解人類活動如何塑造自身骨骼以及對現代人口的意義。
這項研究的對象是一群生活習慣涉及大量農場和家務勞動的農民,她們會種植水果和蔬菜,攪拌黃油,打地毯,洗窗戶和照顧孩子。據研究人員表示說:「我們進行了一些基本的身體測量,並研究了這些女性的身體活動方式。」 「我們還使用了由貝克曼生物醫學成像中心提供的骨超聲計。這是一種可攜式設備,可以方便地用於進行骨密度測量。」
該領域以前的研究已經著眼於更年期婦女的骨密度測量。研究人員希望聚焦於18-46歲之間的女性,這個年齡組在骨密度研究中並不經常被關注。
伊利諾州人類學副教授兼兼職貝克曼學院成員凱薩琳·克蘭西(Kathryn Clancy)說:「我們想知道為什麼絕經前婦女的研究如此之少,因為據推測,她們的骨密度和活動,可以預測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研究人員們發現,諸如握力和瘦體重(lean mass)之類的指標,與這些絕經前婦女的骨密度和體型大小有關。而且,她們與普通的歐洲白人女性相比,橈骨(拇指底部的骨頭)的骨密度非常高。「有趣的是,我們在波蘭裔美國女性中並沒有看到骨質密度的增加。我們還不完全清楚是什麼因素造成的。」
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研究揭示了這種生活方式的具體背景。它稱,很多這些措施都是著眼於大的人口數量和平均水平,因此忽略了很多細節。
接下來,研究人員將開展更多研究,對兒童時期的環境是否有助於塑造女性的骨骼健康進行探討。
與腎功能、種族差異相關
除了日常活動和習慣這個因素之外,骨密度可能還會因種族差異而變化。
ASN學會「腎臟周」(ASN Kidney Week 2020)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CKD患者的低骨密度率因腎功能和種族/民族的差異而各有不同。
結果表明,腎功能降低和骨密度(BMD)低之間的聯繫,因種族/種族和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存在而不同,這提示——遵循晚期CKD骨密度篩查指南,可以幫助減輕這些患者的風險。
「這項研究支持了目前CKD的骨密度篩查指南,並表明腎功能和低骨密度之間的關係因種族而異。」奧克蘭醫療中心Kaiser Permanente的內科專家Joshua Chang博士表示。
由於CKD的進展是骨骼疾病和骨折的直接和嚴重的危險因素,Joshua Chang博士的一組同事準備描述女性腎功能下降和骨密度之間的關係。
研究人員利用參加由北加州凱薩醫療機構運營的醫療中心的女性的數據,確定了從1998年到2017年有超過11萬名接受BMD檢查的女性的隊列。
研究人員還計劃進行單獨的分析,以評估骨密度和eGFR,並對一組患有慢性腎病和骨密度在骨質疏鬆範圍的婦女進行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和鈣的評估。
納入研究的婦女年齡必須在60-79歲之間,並在一年內有骨密度和血清肌酐水平的相關數據。如果患者正在接受骨質疏鬆症或雌激素治療,有轉移性癌症,或曾接受透析或腎移植,則被排除在分析之外。在亞組分析中,要求婦女的BMD t值為-2.5或以下,eGFR小於45。
總的來說,在納入分析的118484名婦女中,83%的eGFR大於60,12%的eGFR在59-45之間,4%的eGFR在44-30之間,1%的eGFR在30或更少。此外,初步分析表明,60-69歲的女性中有12%的骨密度較低,而70-79歲的女性中有21%的骨密度較低。
研究人員的分析結果表明,亞洲婦女的低骨密度負擔最高。在研究中檢查的所有種族/民族中,低骨密度的負擔因eGFR和腎功能的不同而不同。在低骨密度、晚期CKD和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患者中,9.7%的eGFR小於45的患者和5.4%的eGFR小於或等於30的患者被認為是高鈣血症。
在符合高鈣血症標準的患者中,57%的eGFR小於45的患者甲狀旁腺素大於65 pg/mL,所有eGFR小於或等於30的患者甲狀旁腺素大於65 pg/mL。在其餘鈣質正常或較低的患者中,57%的eGFR低於45,84%的eGFR低於30,PTH高於65 pg/mL。
- 攝入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
在骨骼健康方面,鈣和維生素D相互補充。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骨質疏鬆和相關骨骼疾病國家資源中心報告的研究表明,生活中鈣的低消耗與低骨量和骨折率的增加有關。大多數人沒有得到足夠的鈣,當它被消耗時,你需要維生素D來吸收它。乾酪、脫脂牛奶和烤豆是你從飲食中獲得更多鈣質的幾種方法。維生素D可以通過陽光、蘑菇、鮭魚等食物或補充劑獲得。
- 多吃水果和蔬菜
除了吃上述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也能幫助防止骨質流失。註冊營養師Betty Kovacs Harbolic和William C. Shiel Jr.在MedicineNet網站上寫道,羽衣甘藍、羽衣甘藍和花椰菜等綠葉蔬菜可以提供鈣,保持牙齒和骨骼的強度。據WebMD報導,柑橘類水果包括紅色或粉色葡萄柚、無花果和橙子可以幫助增加鈣的攝入量。李子對鈣和維生素D的吸收都有幫助。
- 不攝入過多的咖啡因和鈉
另一方面,如果你有患骨質疏鬆的風險,WebMD也列出了避免的方法。位於斯波坎的華盛頓州立大學的人類營養學教授Linda K. Massey博士告訴媒體:「每攝入100毫克咖啡因,你就會減少6毫克鈣。」不過,她說,每天攝入300毫克咖啡因,同時攝入足夠的鈣可以抵消咖啡因帶來的任何損失。
研究還表明,攝入大量鹽的絕經後婦女比同齡婦女失去更多的骨礦物質。隨著時間的推移,經常食用食鹽會導致鈣流失和骨骼弱化。美國人90%的鈉都是通過鹽攝入的,而且攝入的量是他們應該攝入的量的兩倍。
- 不要久坐,多做有氧運動
庫珀大學衛生保健中心指出,缺乏足夠的體育鍛鍊會導致骨骼密度降低,而NOF的報告可能會導致骨質疏鬆症的機率增加。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表示,老年人每周應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
- 戒菸
和不運動一樣,吸菸會導致骨骼密度降低,庫珀大學保健中心表示。根據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的說法,任何年齡戒菸都可以減少與吸菸有關的骨質流失,降低骨折的風險。
- 不攝入過多酒精
據Spine-health.com報導,研究表明,年齡在67歲到90歲之間的女性,平均每天喝6杯酒精飲料的人比那些只喝少量酒精飲料的人骨質流失更多。雖然還不清楚酒精是如何影響骨骼健康的,但它似乎可以抑制骨骼形成。
- 別盲目減肥
身體質量指數低於21意味著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增加。根據哈佛健康出版,不管你的BMI是多少,晚期圍絕經期婦女和絕經後幾年的婦女更容易骨質流失。因此,應該避免完全不吃食物的飲食和超低卡路裡的飲食。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10-bone-density-regular.html
https://www.endocrinologynetwork.com/view/bone-mineral-density-in-women-with-ckd-varies-by-kidney-function
https://www.ajc.com/life/7-ways-to-prevent-osteoporosis/HVIQC2KWFREEXNRZMAMNVKW4V4/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