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報導】6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創始人兼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上周五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透露了諸多有關於2025年人類登陸火星的細節,並將此寓意為具有橫渡大西洋發現新大陸般的勇敢精神。
根據CNBC報導,今年秋季,世界運載能力最大的 「獵鷹重型」火箭計劃首飛。SpaceX的官網表示,新研製的「獵鷹重型」火箭是同類型火箭承重量的兩倍,成本卻是三分之一。
馬斯克計劃如下:
●2018年,將會進行測試,龍飛船搭乘「重型獵鷹」火箭至火星;
●2020年,搭乘「獵鷹重型」火箭的龍飛船將至少發射兩次,用於運送實驗設備到火星;
●2022年,將發射火星殖民運輸船,即未來太空人的臨時居所;
●2024年,將發射第一艘前往火星的載人太空飛行器;
●2025年,太空人將抵達火星。
龍飛船是歷史上首個商業宇宙飛船,在2012年就有把貨物運送到國際空間站並成功返回地球的壯舉,在此之前只有政府機構才能做到。
實質上,馬斯克計劃建立通往火星的「貨運航線」,每隔26個月發送一次,就像火車準時出發一樣。馬斯克確切地表示,此次任務將會艱巨困難危險且富有挑戰,但是他仍有信心最終會達到火星。發送幾個人到火星不是他的終極目標,最終他想在火星上建立人類能夠生活的城市。
與此同時,美國航空航天局也會為SpaceX提供技術支持,並計劃在2018年實現自己的登陸火星任務。
從2015年1月到6月,立志實現火箭回收的獵鷹9號經歷3次失敗。除了第一次測試火箭直接落入海中,其餘兩次皆以爆炸告終。
「馬斯克又在火光裡燒錢了。」有人評價道。
對此馬斯克心知肚明,「火箭的浪費程度就像一架波音客機飛了一次就報廢一樣。」他說,卻毫不在意。
最終的結果是,馬斯克又一次創造了歷史。他打算未來將火箭發射成本降低九成,送10萬人進太空。
對埃隆·馬斯克來說,曾為愛付出的時光與痴狂依然無法表達他對未來與科技的忠誠。
「這個星球不配我死。」他說,「要死就一定死在火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