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死就死在火星上!馬斯克已經列好了登陸火星的詳細計劃...

2021-02-15 TechWeb

【TechWeb報導】6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創始人兼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上周五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透露了諸多有關於2025年人類登陸火星的細節,並將此寓意為具有橫渡大西洋發現新大陸般的勇敢精神。

根據CNBC報導,今年秋季,世界運載能力最大的 「獵鷹重型」火箭計劃首飛。SpaceX的官網表示,新研製的「獵鷹重型」火箭是同類型火箭承重量的兩倍,成本卻是三分之一。

馬斯克計劃如下:

●2018年,將會進行測試,龍飛船搭乘「重型獵鷹」火箭至火星;

●2020年,搭乘「獵鷹重型」火箭的龍飛船將至少發射兩次,用於運送實驗設備到火星;

●2022年,將發射火星殖民運輸船,即未來太空人的臨時居所;

●2024年,將發射第一艘前往火星的載人太空飛行器;

●2025年,太空人將抵達火星。

龍飛船是歷史上首個商業宇宙飛船,在2012年就有把貨物運送到國際空間站並成功返回地球的壯舉,在此之前只有政府機構才能做到。

實質上,馬斯克計劃建立通往火星的「貨運航線」,每隔26個月發送一次,就像火車準時出發一樣。馬斯克確切地表示,此次任務將會艱巨困難危險且富有挑戰,但是他仍有信心最終會達到火星。發送幾個人到火星不是他的終極目標,最終他想在火星上建立人類能夠生活的城市。

與此同時,美國航空航天局也會為SpaceX提供技術支持,並計劃在2018年實現自己的登陸火星任務。

從2015年1月到6月,立志實現火箭回收的獵鷹9號經歷3次失敗。除了第一次測試火箭直接落入海中,其餘兩次皆以爆炸告終。

「馬斯克又在火光裡燒錢了。」有人評價道。

對此馬斯克心知肚明,「火箭的浪費程度就像一架波音客機飛了一次就報廢一樣。」他說,卻毫不在意。

最終的結果是,馬斯克又一次創造了歷史。他打算未來將火箭發射成本降低九成,送10萬人進太空。

對埃隆·馬斯克來說,曾為愛付出的時光與痴狂依然無法表達他對未來與科技的忠誠。

「這個星球不配我死。」他說,「要死就一定死在火星上。」

相關焦點

  • 伊隆馬斯克認為他會死在火星上
    2013年3 月,他說他將第一次去火星:「如果我能確信SpaceX會在沒有我的情況下繼續下去,我會去的......我說我想死在火星上,只是沒有受到影響「。2016年9 月,他說他死在火星上並不聰明:「我不太確定。我必須有一個非常好的繼任計劃,因為死亡的可能性非常高。
  • 《火星救援》:馬特·達蒙在火星上種土豆的日子
    過了不曉得多久,馬克在氧濃度過高的報警聲中醒來,等他回到基地,發現飛船開走了,整個火星只剩下他一個人。幸好基地的各項功能都正常,所以馬克暫時死不了。按計劃美國宇航局將在四年後才再次登陸火星,這意味著他必須在火星上生活四年,空氣、水都沒問題,食物可以堅持一年,最後他靈機一動,決定在基地裡種土豆,反正本身就是植物學家嘛。
  • 這個包工頭的孩紙地球已經承不下他:要死就死在火星上!
    【瘋狂言論7】馬斯克透露,他希望能在2024年將人類送上火星。他說:「我們正建造能飛往火星的貨運飛船,最終人類也將登陸火星。地球與火星軌道每隔26個月就匯合一次,下次將在2018年和2020年。我認為如果事情按計劃進展順利,我們可以在2024年開始送人類前往火星,並在2025年到達。」
  • NASA公布登陸火星詳細計劃 三個步驟
    NASA公布登陸火星詳細計劃 三個步驟  阿發 • 2015-10-10 09:06:44
  • NASA公布登陸火星詳細計劃 2030年後或登陸
    在上月宣布火星表面發現了有液態水活動的「強有力」證據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本周四(8日)公布了一份人類登陸火星的詳細計劃。這份長達36頁的報告把登陸火星分成三個階段實施,認為雖然面臨許多挑戰,但都「可以克服」。
  • 地球不配我死,要死就死在火星上
    一、馬斯克:地球不配我死,要死就死在火星上 商業航天領域利好不斷背後馬斯克曾公開放話「地球不配我死,要死就死在火星上」。 早在2001年,還沒經營特斯拉時,馬斯克就開始了自己的航天事業。為了推進相關項目找到合伙人,他曾包下羅浮宮對面酒店的頂層,跟歐洲衛星發射聯盟開了60個小時的會,又跳了30個小時的舞,結果因開價太高談判失敗。後續馬斯克找到俄羅斯人,想花2100萬美元買3顆洲際彈道飛彈,卻被嘲笑「小男孩你沒帶夠錢吧」。
  • 《死在火星上》:一個成熟電影劇本
    作為一部擁有航天背景的科幻小說,《死在火星上》的設定科學嚴謹,足夠有說服力。在第一卷結尾,作者花費了大量筆墨描寫唐躍和老貓如何對接飛船、拯救麥冬。整個過程非常詳細,畫面感十足。  因為唐躍和老貓所在的飛船距離麥冬所在的空間站相距63米,無法對接,最終唐躍啟用了超級大臂,即火星空間站遙控機械臂系統(MSSRMS)。
  • 人類想要登陸火星需要多長時間?科學家:可能會渴死
    人們登陸了月球,所以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研究且登陸其他星球也成為了人們所關注的問題。而科學家們表示,下一個人們登陸的星球很有可能是火星。從人類誕生至今,人類研究火星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同時也在火星的周圍安插了很多探測器。但是在這些探測器的觀察之下,火星上並沒有生命的跡象。但是也有很多科學家認為,火星上很有可能是有生命存在的。
  • 地球不配我死 要死就死在火星上
    在全世界的沸騰之中,44歲的公司CEO馬斯克在推特上寫下這麼一句,好像秀恩愛的親密情人一般。為了這位「情人」,馬斯克已經傾力付出了13年。2002年,eBay收購PayPae,31歲的埃隆·馬斯克趕在網際網路泡沫破裂前套現,成了億萬富翁。「這些錢怎麼花?」買豪宅、買飛機、買小島?馬斯克都不感冒。他覺得地球太悶了,「只想去看看太空裡有什麼能做的」。
  • 人類移民火星有多難?首批人類火星殖民者很可能會死在火星
    我們以前常聽到的一句話叫做"人挪活樹挪死"。以前的人被生活所迫,闖關東下南洋去謀一條活路。歐洲人在大航海時代也四處尋找新大陸。人不管是背井離鄉還是尋找新大陸,最終都還在地球上。只要人還在地球上,我們人類最起碼的生存條件還具備。這些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就是水、氧氣和食物。在地球上,只要不是環境非常極端的地方,這三個基本條件都會一應俱全的。
  • 馬伯庸力薦《死在火星上》:「一個渾然天成的成熟電影劇本」
    整個過程非常詳細,畫面感十足。因為唐躍和老貓所在的飛船距離麥冬所在的空間站相距63米,無法對接,最終唐躍啟用了超級大臂,即火星空間站遙控機械臂系統(MSSRMS)。作者詳細地描繪了超級大臂的外形:由加拿大航天局承制,主要結構材質是金屬鋁和環氧樹脂的複合材料,擁有十二個自由度,總長70米。
  • 殖民火星在望?馬斯克:將建造火星基地,但你可能會死!
    據《每日星報》9月3日報導,「科學狂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周一(1日)的火星峰會會議上提及「前往火星的星艦(Starship)」研發進度,並表示登陸火星不是問題,真正的挑戰是在火星建立根據地。
  • 殖民火星在望?馬斯克:將建造火星基地,但你可能會死
    據《每日星報》9月3日報導,「科學狂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周一(1日)的火星峰會會議上提及「前往火星的星艦(Starship)」研發進度,並表示登陸火星不是問題,真正的挑戰是在火星建立根據地。而在其殖民火星計劃中,建造一個可以自給自足的「火星基地α(Mars Base Alpha)」非常重要,但最大的障礙將是等待定居者的潛在危險。
  • 馬斯克的火星殖民計劃,登陸火星不是問題,但建基地或有潛在危險!
    據《每日星報》9月3日報導,「科學狂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周一(1日)的火星峰會會議上提及「前往火星的星艦(Starship)」研發進度,並表示登陸火星不是問題,真正的挑戰是在火星建立根據地。
  • 人類移民火星到底有多難?首批人類火星殖民者,大概率會死在火星
    我們以前常聽到的一句話叫做"人挪活樹挪死"。以前的人被生活所迫,闖關東下南洋去謀一條活路。歐洲人在大航海時代也四處尋找新大陸。人不管是背井離鄉還是尋找新大陸,最終都還在地球上。只要人還在地球上,我們人類最起碼的生存條件還具備。這些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就是水、氧氣和食物。
  • 科技狂人馬斯克警告:第一批火星殖民者很有可能死在那裡
    不過隨著科技發展人們已經不再滿足於僅僅探索月球了,火星變成了人類新的探索目標。火星上到底有沒有水?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生命?這些困惑人類許久的問題,人類非常急切地想要獲得答案。而就在近日舉行的「人類前往火星」峰會上,馬斯克首先給人們分享了SpaceX星際飛船和火箭的最新進展,不過也同時表達了對在火星上建立基地的擔憂。馬斯克表示,在發展銀河文明的同時,定居者可能會面臨許多危險,建設能夠自給自足的火星城市將是「非常困難的」。
  • 《死在火星上》:人在火星,地球沒了,怎麼辦?
    其實,在起點上,科幻有專門的分類,也有很多腦洞大開,或者嚴謹科學的佳作。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非常非常非常硬核的科幻小說——《死在火星上》。簡介:我叫唐躍,我在火星上。我剛剛看到地球炸了。硬核的《死在火星上》講的是一個令人絕望的故事。2052年,人類把科研站修到了火星表面,男主唐躍就是到崑崙站的一名科研人員。就在唐躍即將打包回地球的前一天,地球消失了。地球悄無聲息地消失了,就像從來沒有存在過。
  • 火星上竟然也有空氣,探測器已經登陸,那飛機能在火星上飛行嗎?
    作為其中之一的火星竟然有空氣存在,人類的探測器已經登陸火星,那飛機能在火星上飛行嗎?號稱第一大國的美國在上世紀60年代末就已經成功登陸月球,現如今又將「稱霸太空」的目標轉向了火星,目前為止中國還沒有實現登陸火星,但是美國已經率先完成,也已經拿到火星的第一手資料,並且預計在2021年3月「好奇號」會到訪火星,做最新的調查,比美國晚兩個月的中國「天問一號」也會在明年5月份成功實現登陸火星的壯舉。
  • 馬斯克:死在火星上一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開始也是一波三折,因為沒有一家機構對火星感興趣,甚至被人認為他是瘋子,於是就自己成立了火星基金會,只要是科學家或者有關領域的人士,有技術和方案,能把老鼠送上太空,他就會給2千萬美元到3千萬美元的資金支持,但是隨然勇者多,但是人沒有人有辦法。
  • 火星上發現液態水,人類是不是不用去月球了,直接登陸火星?
    準確的說火星發現液態水會加速人類登陸火星的計劃,但非可不可以登陸火星的依據,因為登陸火星的技術跟火星有沒有水並沒有關係。火星與月球,哪個跟難一些?因此不僅控制計算難度增加,火箭燃料也需要大大增加,我們可以從登月火箭和未來登陸火星的火箭做個對比,難度差多少上圖是執行嫦娥計劃的長徵系列火箭運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