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盼與平潭建海底隧道

2021-01-10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   2009-04-23 08:54:49   

鄭永金力推東方美人茶及仙草等,這是新竹縣近來供不應求的特產。(中評社黃惠玟攝)  中評社臺北4月23日電(記者 黃惠玟專訪)臺灣新竹縣長鄭永金接受中評社專訪時指出,兩岸都了解要發生戰爭是不可能的事,互信一定要加強,民進黨老是靠著兩岸對立營造機會,只有搞慘人民而已。未來中國大陸一旦願意將飛彈轉向,臺灣國防變成海防的那天,省下的大筆花費對臺灣發展是很大助益。

  新竹縣位於臺灣西北部,約有50萬人,85%屬客家人,縣內具有豐富的客家文化資源,閩南、原住民、榮民、新住民等文化也穿插其中,是個具有多元文化融合的特別縣市。鄭永金歷任新竹縣議員、副議長、議長、「立委」,2001年打敗民進黨籍縣長林光華,拿下縣長一職至今已兩任,依法將於年底卸任。

  鄭永金指出,1982年行政區劃將縣市分割時,像新竹科學園區等好的部分都分給了新竹市,新竹縣反而成了典型農業縣,經過他過去近8年努力,已經脫胎換骨成為一個「科技、文化、大學城」。這些年來,不管在官方或是民間機構的民調成績,新竹縣失業率最低,在社會福利、居民光榮感調查、快樂城市、城市競爭力等項目,不是拿下第一名,就是第二名,成績相當不錯。

  近來,新竹縣更積極爭取陸客,鄭永金表示,縣府力推唯一聞得到花香、蜜香,且是純有機,完全不含農藥的「東方美人茶」,這個茶種和一般高山茶相當不同,量相當少,即使是獲得頭獎的量也都得用搶的才有,因為實在供不應求,儘管縣府協助農民大量栽種,也實在無法應付市場需求。

  至於景點方面,縣府去年將「張學良故居」重新整修、開放,藉由張學良在兩岸歷史文化的地位,吸引不少陸客前來觀光,這段期間,大陸踩線團一團接一團前來,已到了應接不暇的情況。不少景點如義民廟、林家祠、湖口及北埔老街等,都是陸客指定一遊的地點。

  值得一提的是,新竹縣臨海的新豐與福建平潭距離僅約122海浬,是臺灣與大陸最近的距離。鄭永金表示,平潭曾和新竹縣連繫,兩方都有意願在兩地興建海底隧道,如果這個計劃將來有實現的一天,那麼兩岸海、路都可以直通,再配合新竹縣有完善交通路網,臺灣發展勢必無可限量。

  談起兩岸熱絡的交流,鄭永金十分支持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尤其是兩岸籤定和平協議,他指出,大陸近些年來不斷地進行基礎建設,節能部分特別重視,這部分臺灣遠遠落後,臺灣能源九成仰賴進口,一旦面臨能源危機,大陸反而有 條件可以因應,臺灣可說完全受制於人,這點實在令人擔憂。

  他指出,目前兩岸互信仍然不足,但以目前兩岸通婚如此普遍,兩岸人民走在一起,完全分不出誰是臺灣人?誰是大陸人?如果真要發生戰爭,兩岸都知道實在不可能,兩岸實在都不需要彼此懷疑,即使是民進黨也只是用政治考量,畢竟國共一旦合作,確實會限縮民進黨的發展空間,因此,民進黨只好利用兩岸對立營造機會,其實,這反而搞慘人民而已,臺灣會有多大的發展?

  臺灣必須與全世界競爭,他認為,大陸方面希望藉由臺灣產業、科技優勢發展,而臺灣求的則是中國大陸廣大的市場。其實,就算臺灣所有的產業全都做中國大陸的生意,也不過佔中國大陸市場的百分之幾罷了。未來,如果兩岸可以在「九二共識」的平行線上走,互補、相輔相成,等到有一天中國大陸的飛彈轉向,臺灣的國防成了海防,國防預算從新臺幣4千億元,變成了4百億元,可以想像每年省下3千多億元,對於臺灣的經濟、科技、教育、文化等發展是多大的幫助。

  即將卸任,鄭永金難掩心中對新竹縣的不舍,他說自己還有很多事要做,尤其,當他提到自己任內完成新竹體育場、館、遊泳館的興建,他驕傲地說,就連馬英九都稱他為「魔術師」,因為他用最少的經費變出最大的建設。尤其他以區段徵收的方式開發場館周邊的土地,未來將會有生醫園區的設置,及6個頂尖大學的群聚,可說是產、官、學、研全部集中在新竹縣。他很期待未來政府一旦開放陸資來臺投資,他相信,新竹縣絕對會是陸資投資的首選。 
 

 

責任編輯:包瑋瑋

共1頁

 

相關文章

   

聚焦臺島

  更多

臺島夜話

  更多

臺灣新聞排行榜

   

熱門評論

 

熱門關鍵字

  更多

頻道特別推薦

   

相關焦點

  • 從平潭島挖海底隧道至臺灣
    N本報記者 關永輝  本報訊從平潭島挖海底隧道到臺灣新竹,這是建造臺灣海峽隧道最經濟、可能的方案。昨日,「第五屆臺灣海峽通道工程學術研討會」在福州召開,多數專家在對比了「南、北、中」三條線路後下了這樣的結論。
  • 「平潭-臺灣」海底隧道還會遠嗎?
    廈金榕馬兩橋要來了「平潭-臺灣」海底隧道還會遠嗎?!10月23日,是港珠澳大橋開通一周年的日子。截至23日,超過1400萬人次經過港珠澳大橋往來粵港澳三地,經大橋收費站總車流突破150萬車次。其實,早在1998年,專家們首次在廈門就建設臺灣海峽隧道工程的可行性方案等問題進行探討、論證,提出了三條「線路」,即北線、中線和南線。北線方案為福清-平潭島-臺灣新竹,長約122公裡,最受專家們青睞!平潭至新竹的北線方案備受青睞目前還屬於探討中的臺灣海峽通道是世界上最長、建設難度最大的海峽通道。
  • 廈金榕馬兩橋要來了,「平潭-臺灣」海底隧道還會遠嗎
    廈金榕馬兩橋要來了「平潭-臺灣」海底隧道還會遠嗎?!10月23日,是港珠澳大橋開通一周年的日子。截至23日,超過1400萬人次經過港珠澳大橋往來粵港澳三地,經大橋收費站總車流突破150萬車次。港珠澳大橋——這座「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境基礎設施,正在三地居民的工作、生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通道與紐帶作用。
  • 專家研討臺海海底隧道 將福州與臺北連接起來?
    點擊進入>>>   中新網11月8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發自福州的報導,為期三天的「第五屆臺灣海峽信道工程學術研討會」7日在福州開幕,此次研討會集中研討北線即在福建福清和平潭島間興建大橋,再由平潭島挖海底隧道至臺灣新竹,將福州與臺北連接起來。目前,連接福清與平潭島的平潭海底大橋項目已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准正式立項。
  • 「臺灣海峽海底隧道」設計圖繪製完成?臺網友九成叫好
    圖為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進行電力檢修。(來源:中時電子報)臺媒:臺灣海峽海底隧道設計達成共識臺灣《旺報》7日報導稱,大陸曾提出連接兩岸的「臺灣海峽海底隧道」構想,大陸科學家近日對這條未來世界最長海底鐵路隧道在設計上達成共識。
  • 平潭敖東至福清東瀚擬建海底隧道 規劃已啟動
    福州新聞網訊 我省已啟動平潭第三跨海通道規劃。記者從日前結束的平潭第三跨海通道預可專家評審會上獲悉,通道初定位於平潭島西南角,即起於金井作業區南側的敖東鎮,建海底隧道至福清市東瀚鎮。目前,平潭島連接島外的第一通道平潭海峽大橋、漁平高速公路已通車,屬於第一通道的海峽大橋復橋正加緊建設;第二通道長樂至平潭高速公路、福州至平潭上島鐵路也已開工建設。省發改委區域處有關負責人介紹,為給平潭未來的開放開發打下堅實基礎,啟動平潭第三跨海通道規劃很有必要。
  • 我國將建世界上最長海底隧道:臺灣海峽隧道,以後1小時到臺灣
    我們國家建設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臺灣海峽隧道還有一個小時就到臺灣了,我們國家可是遠近聞名的基建狂魔,在建築各種工程方面,那可是名副其實的全球第一,而且還修建出了很多超級工程,打造出了很多堪稱奇蹟的工程,為全球所驚嘆。
  • 臺灣海峽隧道
    規劃中的京臺高速是從平潭穿越海峽,在新竹與臺灣公路網相連。當然,最佳方案是從泉州惠安崇武穿越海峽至臺中,這樣對臺灣的社會效益是最理想,對福建方面來說也是最理想。無論是福州平潭至新竹還是廈門至嘉義都存在著很大的缺點,這南北線對臺灣南北都不會平衡,勢必會激化臺灣南北的對立。京臺線福建段,線路走向為浦城、建甌、古田、閩侯、福州市區、漁溪、平潭。其中,浦城至建甌、漁溪至平潭的高速已建成。
  • 臺灣海峽建隧道意義深遠
    一是南線的廈門—金門—澎湖—嘉義,長約174公裡;二是中線的莆田芴石—南日島—苗慄,長約128公裡;三是北線的福清—平潭—新竹,長約122公裡。三個方案中,北線的距離最短,造價最低,航道較深,且歷史上從未發生過七級以上大地震,兩端靠近福州和臺北等中心城市,可最大限度發揮其涵蓋和輻射作用,因而被一致看好為海峽隧道的首選路線。
  • 我國將建世界上「最長」海底隧道:臺灣海峽隧道,以後1小時到臺灣
    但是今天想跟大家說的這個超級項目是我國未來重點發展項目我國為這個項目制定了20年的計劃,投資也將達到3000億元,這個偉大的項目就是我們的臺灣海峽隧道,我們都知道這個項目計劃了20年,而且,經過這麼多的研究和探索,現在出現了三個可行的方案,朝鮮的方案是從復廳到平潭島,再到臺灣的新竹,這個房間的距離最短,有122公裡,而且,該地區沒有發生相對穩定的大地震。
  • 多名委員提案:啟動平潭至臺灣海底隧道建設,加強兩岸融合
    「如果修建好平潭到臺灣的海底隧道工程,我想兩岸人民無論地理和心理上的距離就更近了,另外對少部分的『臺獨』分子也是一種震懾。」全國政協委員、民建福建省委主委吳志明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稱。
  • 臺灣海峽隧道何時建 政治障礙有待克服
    1998年在廈門召開的首屆研討會上,與會學者不但提出了修建「海峽隧道」的巨大經濟利益,更提出4條設計路線:平潭—新竹線、南日—苗慄線、晉江—南投線和金門—嘉義線。當時,吳之明等人認為,該工程主要阻力可能來自政治及資金因素,但為了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還是應該儘早規劃。
  • 海底隧道怎麼建的
    在你的腦中海底隧道是這樣的
  • 福平快速鐵路有望2019年通車,離臺灣海峽隧道修建又近了一步
    福平鐵路建設的快遞推進,表面上看只是對於平潭島上的人來說是一件喜事,對於小鐵這樣的外人,如果不去平潭旅遊似乎沒什麼好高興的。不過小鐵興奮的是這條鐵路的信息量,是小鐵經常談到的京臺高鐵。京臺高鐵雖然只是個概念,但各方也都在努力,吃瓜群眾也非常期待。從國家的規劃來看,京臺高鐵現在已經修到福州了。剩下的就是怎麼跨過臺灣海峽。
  • 中國將建設臺灣海峽隧道:全長125公裡,建成後將成全球最長隧道
    說起海底隧道,全世界海底最長的部分是日本的清艦隧道,全長54公裡,海底部分長度23.3公裡,1988年完工通行後,創下了一段時間的最長紀錄,建造花了24年時間,但至今仍在通行。我國公開表示,臺灣海峽隧道全長125公裡,將超過長度面,成為世界上最長的隧道,但是現在這條隧道還在計劃中,還沒有確定施工方案。目前,中國國內最長的海底隧道是位於山東的青島教主灣隧道,隧道全長7.8公裡,距海底4公裡,目前我國還沒有與此隧道長度相似的隧道工程。
  • 跨臺灣海峽海底隧道建設或提前啟動!全長125公裡
    近日,正在召開的全國會議傳來重磅消息,吳志明聯合呂培榕、曹暉、蔡金釵、陳建華、江爾雄、馬國湘、楊培君等多名全國委員,擬向會議聯名提交《關於儘快啟動京臺高速鐵路海峽西段建設的提案》,建議國家加快北京至臺灣高速鐵路海峽通道西段的建設,打通平潭到臺灣本島的海底隧道,把海峽兩岸連接起來。
  • 世界頂級隧道專家:建廈漳海底隧道勢在必行
    這些世界級的道路專家認為,建設廈漳海底隧道勢在必行,建隧道會導致廈門島內交通過多的擔憂是多餘的。世界道路協會(PI-ARC)成立於1908年,是一個專門從事公路設施的規劃與管理,公路設施的設計與施工,公路設施的運行、安全和維護等方面信息交流的非營利、非政府性的國際組織,也是世界公路領域以交流和傳播公路技術知識和信息為主要內容的最具權威、影響最大的國際性組織。
  • 中國將建設臺灣海峽隧道,全長125公裡,建成後將成全球最長隧道
    中國建設臺灣海峽隧道:全長125公裡,建設後成為世界上最長的隧道,說到海底隧道,世界上海底部分長度最長的是位於日本的青函隧道,全長達到了54公裡,海底部分長度達到了23.3公裡, 1988年通行完畢,此後長期保持著最長的記錄, 工程整體的建設需要24年,迄今為止正在通行使用中,我國宣布要建設的臺灣海峽隧道全長
  • 中國大陸首條海底隧道——翔安隧道正式通車[組圖]
    當日,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車。作為世界上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翔安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裡,從廈門島到達對岸的大陸端,比原來節省了82分鐘。中國大陸首條海底公路隧道——翔安隧道於26日上午9時在廈門通車,這是大陸第一條由國內專家自行設計的海底隧道,是世界上第一條採用鑽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