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年戰爭,焚燒華盛頓是一個英國入侵華盛頓特區的首都美國。
1814年8月24日,在紐約戰勝美國人後布萊登斯堡戰役由少將率領的英國部隊羅伯特·羅斯燒毀的建築物包括白宮(被稱為總統府),以及美國國會大廈,以及的其他設施美國政府。這次襲擊在一定程度上是對最近美國人的報復多佛港被毀在上加拿大。縱觀美國的歷史,英國是唯一一個被佔領的國家華盛頓特區;華盛頓大火也是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唯一一次美國獨立戰爭一個外國勢力擁有的被俘和被佔領美國首都。
總統詹姆斯麥迪遜英國在布萊德斯堡戰役中獲勝後,軍方官員和他的政府逃離了這座城市。他們最終在布魯克維爾,一個小鎮在馬裡蘭州蒙哥馬利縣今天被稱為「美國首都一天」。麥迪遜總統在卡萊布本特利的房子裡過夜,卡萊布本特利是一名貴格會教徒,在布魯克維爾生活和工作。本特利的房子,今天被稱為麥迪遜之家,仍然矗立在布魯克維爾。
襲擊開始後不到一天,一場突然的、非常猛烈的雷雨——可能是一場暴風雨颶風——滅火。它還派生出一個龍捲風穿過首都中心的憲法大道並舉起兩門大炮,然後將它們扔下幾碼遠,殺死了英國軍隊和美國平民。暴風雨過後,英國人返回了他們的船隻,其中許多船隻嚴重受損。對華盛頓的佔領只持續了大約26小時。「拯救華盛頓的風暴」過後,不久美國人返回了這個城市。
英國政府,已經與拿破崙法國,採取了防禦戰略美國1812年美國宣戰時。增援部隊被加拿大方面阻止,轉而依靠當地民兵和本土盟友來支持駐加拿大的英國軍隊。但是,在戰敗和流放之後拿破崙·波拿巴1814年4月,英國利用現有的兵力和船隻對美開戰。除了派往加拿大的增援部隊外巴瑟斯特伯爵是,負責戰爭和殖民地事務的國務卿派遣一個陸軍旅和更多的海軍艦艇前往百慕達群島在整個戰爭期間,對美國海岸的封鎖,甚至對一些沿海島嶼的佔領,都是在那裡進行監督的。他們決定在大西洋沿岸的突襲行動中使用這些部隊,把美軍從加拿大撤出。但是,指揮官們受到嚴格的命令,不得在內陸執行任務,也不得企圖控制領土。
1814年初,海軍中將長官亞歷山大·科克倫被任命為皇家海軍總司令北美和西印度群島站,控制以新百慕達船塢還有哈利法克斯海軍基地在整個戰爭中用來封鎖美國大西洋港口。他計劃在2000年發動攻擊,將戰爭帶入美國維吉尼亞反對紐奧良。
金鐘大廈溫德姆山,百慕達群島襲擊計劃地方(圖)
海軍少將喬治·考克本曾指揮中隊進駐切薩皮克灣自去年以來。6月25日,他寫信給科克倫,強調那裡的防禦薄弱,他認為幾個大城市容易受到攻擊。科克倫建議進攻巴爾的摩是,華盛頓和費城。7月17日,考克本建議把華盛頓作為攻擊目標,因為攻擊首都比較容易,「可能會產生更大的政治影響」。羅斯將軍指揮了一支4500人的軍隊,由第4 輕騎兵、第21皇家北英軍步兵第44 軍團和第85軍團步兵組成。
另一個動機是對1814年5月約翰·坎貝爾上校領導下的美國部隊在英國看來「肆意破壞伊利湖北岸私人財產」的報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突襲多佛港。一八一四年六月二日,喬治·普雷沃斯爵士是,總督關於加拿大人,寫信給科克倫金鐘大廈在貝利灣,百慕達群島呼籲對美國破壞私人財產的行為進行報復戰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