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生態多樣性,更要保護植物多樣性

2020-12-06 中林聯林業智庫

2020年3月3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今年是「生物多樣性超級年」,生物多樣性主題將在2020年被置於全球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前列。

大眾在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中,野生動物受到了更多的重視。而我們希望大家對植物的保護能投入更多的關注。

那些我們熟悉,不熟悉的名字的背後,是一棵棵安靜的生命。它們也是地球的一分子,是維護生命持續發展中重要的一環。

百山祖冷杉

百山祖冷杉(學名:Abies beshanzuensisM. H. Wu)是松科冷杉屬植物,喬木,高約11米,胸徑40釐米;樹皮灰白色,不規則龜裂,裂塊縱向大於橫向,裂隙較深。在自然分布區僅存林木五株,其中一株衰弱,一株生長不良。

華蓋木

華蓋木,常綠大喬木,高可達40米,胸徑120釐米。僅分布於雲南局部地區海拔1300至1500米山坡上部向陽的溝谷潮溼山地。為上層喬木,樹冠寬廣,根系發達,有板根。木蘭科中最古老的單屬種植物之一,因其樹幹挺直光滑,樹冠巨大而得名。中國特有樹種,僅存7株大樹。

普陀鵝耳櫪

普陀鵝耳櫪(學名:Carpinus putoensisCheng)是樺木科,鵝耳櫪屬喬木;樹皮灰色;小枝棕色,葉厚紙質,葉片橢圓形至寬橢圓形,上面疏被長柔毛,下面疏被短柔毛,葉柄上面疏被短柔毛。果序梗、序軸均疏被長柔毛或近無毛、果苞半寬卵形,小堅果寬卵圓形,雌雄同株,雄花序短於雌花序。雄、雌花於4月上旬開放。現僅存一株,在保存物種和增添普陀島自然風景區景色方面都有重要意義。

元寶山冷杉

元寶山冷杉(學名:Abies yuanbaoshanensisY. J. Lu et L. K. Fu)是松科冷杉屬植物,常綠喬木,高達25米,胸徑60-80釐米;樹幹通直,樹皮暗紅褐色,不規則塊狀開裂。葉在小枝下面列呈2例,上面的葉密集,向外向上伸展。現存百餘株,多為百齡以上的林木。

五針白皮松

五針白皮松(學名:Pinus squamata X. W. Li)是松科、松屬喬木,高可達30米,有明顯的主幹,或從樹幹近基部分成數幹;枝較細長,斜展,形成寬塔形至傘形樹冠;針葉粗長,葉背及腹面兩側均有氣孔線,先端尖,邊緣有細鋸齒。野生個體35株。

天目鐵木

天目鐵木(學名:Ostrya rehderiana)又名:小葉穗子榆、芮氏鐵木、浙西鐵木。屬山毛櫸目,樺木科喬木。高達18米,胸徑達45釐米;葉長橢圓形或矩圓狀卵形,長3-10釐米,寬1.8-4釐米。現僅存5株。

我們談起人類歷史中滅絕的動物時,可以毫不費力地說出十種以上滅絕動物,而且這些滅絕的動物都有大量形態學和生態學資料。但是植物呢?說起在人類歷史中滅絕的植物,你能想到幾種?我們很難想起來滅絕的植物有很多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人類對植物沒那麼關心,一方面是因為人類對植物的區別也不是那麼敏感,還有一方面是很難確認一種植物到底是不是滅絕了。

保護植物,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一部分,更是保護地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環。

相關焦點

  • 「雙西」生態如何保護修復?生物多樣性要保護
    聚焦話題「雙西」生態如何保護修復?西湖邊有10多對留守鴛鴦,西溪植物、昆蟲和鳥類的多樣性顯著增加西湖與西溪,水系人文相通,都是杭州綠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來,「雙西」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都做出了不小的努力。
  • 保護生物多樣性,維持生態平衡
    保護生物多樣性是維持生態平衡的基礎,因此保護生物多樣性已成為全球共同的呼聲,將有利於環境保護和生物資源的持續利用,對人類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需要全人類共同採取迫切行為生命無所不在,從熱帶雨林上端離地數百尺的地方、澳大利亞的沙漠,到深海火山熔巖的縫隙,處處都有生命。浩瀚多樣的生命形態維繫人類的生存,也確保清潔的空氣與水,這些驚人豐富的多樣性如何形成?又是什麼神奇的力量使萬物凝聚在一起維持平衡?
  • 我們人類為什麼要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一直以來有很多人在偷偷的捕殺保護動物,有的為了利益,有的為了滿足口腹之慾。說起這些人不但沒有憐憫之心,而且無視國家法度,更深層的意義他們就更不知道了。一種動物或植物一旦滅絕,就再不會有了。也許有的人會說反正還有很多,其實意義是不同的。
  • 城陽:植物多樣性調查「摸清家底」生態系統性保護「時時在線」
    大眾報業·半島記者 高勇男 黃冬梅記者獲悉,在5月22日第20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前,城陽區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組織並實施了系列主題生態保護宣教與行動。據了解,今年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主題重點強調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基礎,保護生物多樣性以及生態系統,對經濟發展、消除環境隱患、水土保持和汙染控制都有助益。
  • 雲南:保護生物多樣性 守護生態安全屏障
    全省各族人民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把生物多樣性保護作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一項重要舉措抓緊抓實。 特殊的地理位置,複雜的地形地貌,獨特多樣的氣候環境,孕育了雲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全省現有生態系統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類型,享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物種基因庫」等美譽。 雲南生物多樣性具有三大特點: 一是豐富性。
  • 保護生物多樣性 築牢生態安全屏障—2020年保護生物多樣性倡議書
    ,深入普及生物多樣性知識,廣泛宣傳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意義,提高社會各界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為全社會關愛生物多樣性營造良好氛圍,推進我市「一谷一城」建設,白山市生態環境局向廣大市民發出如下倡議:做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宣傳者。
  • 野生植物保護|保護蘭科植物遺傳多樣性
    蘭科植物的瀕危機制物種的瀕危機制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大問題,是對瀕危物種進行有效保護和持續利用的必要前提。大多數蘭科植物與傳粉昆蟲形成了協同進化關係,有些甚至形成了一對一的專性傳粉關係,若傳粉者受到威脅,將會直接影響相應蘭科植物的結實、繁殖能力,進一步影響其生存。此外,有些野生蘭科植物居群個體數量過少,更易受到外界因素幹擾而致瀕。外界因素主要包括生境片斷化甚至喪失、氣候變化以及人為幹擾等。蘭科植物對生境的依賴性強,對棲息地的要求極為苛刻。
  • 植物多樣性保護:尊重每一種生命
    目前,西藏自治區已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保護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溼地公園,初步形成了一個類型齊全、分布合理的生態保護網絡體系。圖為西藏林芝波密縣風光。 新華社記者 李 鑫攝中國是世界上植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擁有高等維管束植物3萬多種,佔全世界已知維管束植物種類的十分之一。
  • 如何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
    我國是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海洋物種數居全球前三位。我國具有豐富的海洋和海岸生態系統,在濱海溼地、紅樹林、珊瑚礁、海草床等多種典型的海洋生境中,有數百上千種浮遊生物、底棲生物、海草、紅樹植物、珊瑚等海洋生物生存繁衍。
  • 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方案」 讓人與自然更和諧
    新華社記者 秦晴攝當前,全球物種滅絕速度不斷加快,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退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重大風險。新冠肺炎疫情告訴我們,人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我們要同心協力,抓緊行動,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
  • 「生態滅殺」要不得 保護生物多樣性才安全
    我們應當尊重生態系統複雜的多樣性和平衡調控機制,片面地以人類為中心來區分哪些物種應該保護、哪些物種要針對性地進行「生態滅殺」,不但無法給人類帶來安全,還可能引發不可估量的生態災難。病毒與野生動物乃至生態系統共生共存談起病毒,人類唯恐避之不及。
  • 國際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保護
    5月22日是聯合國大會確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在這一天,很多國家都會舉辦各類宣傳活動,用宣傳生物多樣性的相關知識來喚起人們對於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共同建設美好家園。當全球化讓世界成為一個相互依存的命運共同體時,任何一個區域環境的優劣往往會影響各國民眾的福祉,也因此生態資源的保護就已成為全人類應該關注的話題。2020年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我國將將圍繞《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確定的主題「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進行宣傳。
  • 雲南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
    宣傳周活動包括由國際音樂大師譚盾攜手多位音樂家及昆明聶耳交響樂團,聯袂舉辦的大型生態交響音樂會;舉行COP15雲南省籌備工作情況暨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題新聞發布會;雲南藝術家生物多樣性主題創作活動開筆禮;以及通過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辦保護生物多樣性音樂、攝影和視覺藝術徵集,多媒體影像聯展,多場COP15大會核心影像宣傳片的雲發布。
  • 生物多樣性保護持續踐行者植物醫生 將出席COP15大會
    據悉,《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會議(COP15)將於2021年5月在昆明舉行,制定「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在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加速、疫情對經濟社會帶來全面衝擊的背景下,各方更應攜手合作,共同應對全球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嚴峻挑戰。
  • 聯合國計劃署聯手植物醫生 共同保護生物多樣性家園
    10月14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與植物醫生正式籤訂《生物多樣性保護合作備忘錄暨贈款協議》,雙方就未來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上達成一致,共同推動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和新方法,為建設美麗中國,全球生態文明發展做出貢獻。
  • 林草科普|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及瀕危植物調查-湖北篇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學、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國家蘭科植物保護研究中心和國際竹類登錄中心的專家,對湖北省生物多樣性重點區域神農架和三峽庫區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景觀多樣性,且在中國 35 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內,同時還屬於 19 個特有植物多樣性熱點之一。
  • 李克強:要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地方政績考核
    經過各方面共同努力,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積極進展,全社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明顯增強,保護力度不斷加大,部分區域生態系統得到恢復,80%以上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野外種群穩中有升。大熊貓、金絲猴、老虎、朱䴉、揚子鱷、藏羚羊等繁育種群持續擴大。10餘種野生蘇鐵和200餘種野生蘭科植物得到保護。  同時,應當清醒地看到,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形勢依然嚴峻。
  • 生態環境亮紅燈,看中荷生物多樣性保護答卷
    話語中再次強調,修復人類與自然之間破碎的關係,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穩定的課題刻不容緩。世界自然基金會總幹事馬可·蘭博蒂尼也曾表態,在當前形勢下,各國應通過採取前所未有、協調一致的全球行動,遏制和扭轉生物多樣性和野生動物數量在全球範圍內的急劇下降,保護人類未來的健康和生計,這些工作和責任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重要。
  •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植物醫生籤署生物多樣性保護合作備忘錄
    2020年10月14日,北京——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駐華代表處今天與北京植物醫生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備忘錄,致力於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開展合作,通過打造基於各自專業領域的公共-私營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探索創新解決方案,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 保護生物多樣性 建設美麗彩雲南
    5月22日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題是「以自然之道,養萬物之生」。  當天,雲南省發布《雲南的生物多樣性》白皮書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倡議。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動物研究所、雲南大學、雲南生物多樣性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組織了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