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旅行日記:中國人麻木遲鈍像機器,日本女人聰明有吸引力

2020-12-04 騰訊網

《莊子·齊物論》: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註:各信其偏見,而恣其所行,莫能自反。

偏見是人們認識世界萬物所萌動的臆斷情由,它帶著主觀意識情感看問題,論人就事,除了得道高僧之外,誰又能真正做到沒有偏見了,在愛因斯坦的日記沒有公開之前,每個人對他的印象都是偉大的科學家,物理學家。

愛因斯坦旅遊日記,主要寫的是1922年10月至1923年3月的愛因斯坦的亞洲之旅,1922年,愛因斯坦為了籌措研發資金,四處講學,北大校長蔡元培,致電給愛因斯坦,希望他在訪問東亞的時候,能夠將第一站放在中國。

蔡元培還動員了諸多學者一次籌措資金,按照蔡元培的計劃,他們支付一千美元,愛因斯坦會在上海停留三到四個月,然而愛因斯坦並沒有按照之前的計劃那樣,11月13日,他在上海停留在了一天就前往了日本。

他在上海受到了極高的待遇,上海的青年都聚集在碼頭迎接著愛因斯坦,並將高高的舉起來,上海的各界學者都放下了手中的工作來陪同愛因斯坦,還品嘗了諸多美食,對美食愛因斯坦給了相當高的評價:古老文明所在之地,其美食也更具風味,中國便是如此。

雖然有美食,但沒有留在愛因斯坦,待了一天就前往了日本,對此愛因斯坦給出的理由是:日本人提出了許多優厚的條件,出版費用、旅途費用他們全包,同時支付2000英鎊。

愛因斯坦在日本四處講學,日本掀起了一陣「愛因斯坦熱」,他一共待了43天,比預期的講學一個月還要多,蔡元培再次致電愛因斯坦,並表示會湊夠費用,在蔡元培的力邀之下,愛因斯坦回到了上海待了兩天。

雖然蔡元培希望愛因斯坦在北大發表一場講學,但愛因斯坦卻以天氣不好拒絕了,短短的兩天過去了,愛因斯坦啟程返回了德國,他在巴基斯坦又待上了12天,遠遠比中國合計起來了3天多了4倍。

若是普林斯頓大學沒有出版《愛因斯坦旅遊日記》恐怕這段往事也將永遠封塵,愛因斯坦在上海待了三天,又沒有發表過任何講學,說到底還是有些偏見的,從他們的日記當中我們也能看出愛因斯坦對當時中國人的一些評價:

中國人吃飯不坐在凳子上,而是蹲著吃,就像是歐洲人在叢林解手一樣。

他們永遠無法被訓練的具備邏輯思考能力,他們尤其沒有數學天賦……那些辛勞工作的人似乎完全感覺不到痛苦,就像是馬一樣,比起人類他們更像是機器。

這裡的男女沒什麼差別,我不明白中國女性哪來的魅力,讓他們繁衍出這麼多的後代……孩子們看上去無精打採,的呆頭呆腦……如何他們取代了其它的民族那就太可怕了。

對日本人的看法:日本人不喜歡炫耀,他們正派、樸素、得體。這個國家值得熱愛欽佩,他們很聰明,具有吸引力……

從這兩種評價來看,愛因斯坦已經完全不能用偏見來解釋了,而是涉及到了種族問題,同為亞洲人,愛因斯坦反而對日本更加讚揚。

愛因斯坦終究只是一位物理學家,大哲學羅素是1923年來到的中國,他在中國待的時間非常長,對中國見解很高,他認為:中國人是聰明人,只要給他們一個穩定的環境,充足了研發資金,我相信他們的科技會在未來30年,追上我們甚至超越。

兩種評價各不一致,羅素看問題更加長遠,愛因斯坦作為物理學家,他並沒有徹底解讀中國歷史,中國文明。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日記公開:日本人正派有吸引力,中國人像機器,麻木遲鈍
    「日本人不喜歡炫耀,他們正派、樸素、得體,純潔的靈魂很少見,但在日本卻常見,這個國家值得熱愛欽佩,日本人非常具有吸引力......對於交付給他們的社會責任,他們會很樂意地接受踐行,從不找藉口推脫;他們深深為自己的族群和國家感到自豪。」
  • 愛因斯坦:中國人缺乏邏輯思考能力,沒有數學天賦,勤勞但是遲鈍
    在愛因斯坦出版的亞洲日記中,詳細記錄了愛因斯坦對中國人的偏見,他說中國人缺乏邏輯思考能力,沒有數學天賦,勤勞但是遲鈍。並還有其他歧視性的詞彙。愛因斯坦極力反對德國參與戰爭。因為愛因斯坦與當局完全相反的主張,當時他和妻子愛爾莎受到了德國當局的威脅。為了保證自己和愛人的安全,愛因斯坦以此為契機,開始了和妻子愛爾莎開始了五個半月的長途旅行,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旅途中,愛因斯坦面見了西班牙國王,受到了日本天皇天后的接待,收穫了很多全新的體驗。
  • 愛因斯坦如何評價中國,多年後日記的揭秘,讓國人很失望
    愛因斯坦如何評價中國,多年後日記的揭秘,讓國人很失望 1921年,蔡元培到歐洲考察教育時,曾訪問愛因斯坦,邀請他來華講學。1922年秋天,愛因斯坦應邀到日本講學,表示願意同期來華,雙方商妥了來華講學的條件。
  • 愛因斯坦的陰暗面
    愛因斯坦與美國的民權運動緊密相連,所以FBI將他置於監視之下,到他去世為止,FBI為愛因斯坦建立的檔案約有1500頁。但愛因斯坦還有不為人知的另一面。他在20世紀20年代長達數月的旅行中,在私人日記裡記錄了他對東亞諸國居民的觀感。在那屬於個人的私密時間裡,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對中國人和印度人做出了刻板的非人性化評價。
  • 好色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來中國後,竟然是這樣評價中國女人的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就公開過愛因斯坦的一批私人信件和日記,向世人展示了他鮮為人知的一面!這批信件中,點名到姓的情婦就有六位,研究者保守估計,愛因斯坦的一生至少有十個情人,其中,有金髮碧眼的奧地利女郎,有腰纏萬貫的猶太寡婦,還有風情萬種的花店老闆、善解人意的女秘書等。當時還有傳聞,說是他被一個蘇派出的「燕子」女間諜搞定了,從他身上挖走了許多絕密資料。
  • 愛因斯坦曾到訪中國,寫了本日記,如今日記公開,字字讓人憤怒
    引言 諾貝爾獎得主維格納曾說:「我們所有人,都在愛因斯坦的庇蔭之下···」作為物理學界的傳奇,愛因斯坦甚至成為20世紀科學界的代言詞。但是他對中國人的評價卻並不友好,或者說存在非常大的種族偏見。在他的日記中記載,中國人是「勤勞卻麻木,骯髒又遲鈍」的體現。
  • 愛因斯坦週遊中國後,寫了本日記,內容曝光後,字字讓人感到憤怒
    當時,上海算是比較好的地方,但是,在愛因斯坦的日記中,我們國家的人給他的印象竟然是那般不堪。 愛因斯坦的日記被公開之後, 大家也對當時他在中國的所見所感有了清晰的了解,也令國人難以接受。
  •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愛因斯坦曾途經中國
    往事已無法追溯,但多年後,一部《愛因斯坦的旅行日記:遠東、巴勒斯坦和西班牙,1922-1923》的出版或許可從中窺得當時一二真相,也讓世人得知了短短幾日的中國之旅愛因斯坦的真實感受,一時輿論開始發酵,引中外譁然。
  • 愛因斯坦是如何評價中國的?多年後日記內容揭秘,讓國人心灰意冷
    不過在愛因斯坦的眼裡,中國人是什麼樣子的呢?愛因斯坦是如何評價中國?多年後日記的揭秘,讓很多中國人很失望。以至於愛因斯坦在他的日記中對中國人的點評,讓我國很多人深感失望,甚至是絕望。在愛因斯坦的日記中他描繪我國人是「勤勞、麻痺、遲鈍」的。很難想像這樣的詞眼出現在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的書中。而關於勤勞愛因斯坦則是把我國人比喻成辛苦勞作的牛和馬,愛因斯坦認為中國是一個特別像羊群一樣的民族,中國人的遲鈍與骯髒讓他十分不解。
  • 中國人,真的很聰明嗎?
    原標題:中國人,真的很聰明嗎?「中國人聰明」這個概念,不論是國內國外都可以說是深入人心了。他在日記本裡寫道:「中國人沒有能力接受邏輯思考,而且他們沒有專門的數學天賦。」「中國人不喜歡在椅子上吃飯,而是像歐洲人在樹林裡解手一樣蹲著吃。吃東西的時候一言不發,畏畏縮縮。 即使是孩子們也都無精打採,看起來很遲鈍。用我們的眼光來看,中國人就是沒有開化的民族。」「 就連那些做牛做馬的人,他們也不會表現出痛苦。
  • 愛因斯坦為何稱中國人「勤勞、骯髒、愚鈍」?網友點評,分歧性大
    愛因斯坦在自己的私人日記中稱:「中國人吃東西不坐在凳子上,而像歐洲人在樹叢裡解手時那樣蹲著。一切都那麼安靜嚴肅。甚至連孩子們都是毫無生氣的,遲鈍呆板。」「就算是那些淪為做牛做馬的人也從來沒有讓你感受到,他們對受苦是有意識的。
  • 愛因斯坦:中國人最大的缺點就是缺乏邏輯思維,還沒有數學天賦
    而在訪問的過程中,愛因斯坦卻表示中國人「骯髒、遲鈍」,愛因斯坦為什麼會對中國人產生這樣的負面評論呢?因為愛因斯坦也是第一次來到亞洲各個國家,於是便通過日記的方式,將這次旅行所看到的東西都記錄了下來,當然也包括愛因斯坦對這些地區的印象。
  • 愛因斯坦曾到中國,在日記裡對中國人有何評價?為何會讓人憤怒?
    愛因斯坦作為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和科學家,他所說的話在國際上是具有一定的權威性的,然而在1922年愛因斯坦曾經在上海停留三天之後,卻在他的日記中寫下了讓國人難以接受的評價,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愛因斯坦曾說中國人骯髒且遲鈍,後來卻被一位中國天才「打臉」
    但是誰都沒有想到,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在百年之前說中國人骯髒且遲鈍。好在有那麼一位數學家,替我們爭回了一口氣。聰明活絡如愛因斯坦,晚年卻被一位中國天才「打臉」,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曾路過中國,留下日記古代人民深受封建思想的侵害,長期的壓迫使他們逐漸失去了自己的意志,淪為統治者維護封建專制統治的工具。
  • 愛因斯坦曾受邀訪華,一代物理學家兩面三刀,日記裡汙言穢語
    事實上,就是這樣一位出色的世界級偶像級人物,卻對國人並不友好,甚至在日記裡汙言穢語的對國人進行侮辱。其實如果他寫的那部《旅行日記》沒有被發表出來,人們還不知道這位所謂的物理學家,居然思想如此齷齪和不堪。
  • 愛因斯坦如何評價中國人?缺乏邏輯思維,沒數學天賦,勤勞但遲鈍
    比如德國人工作是最嚴謹的,小鮮肉的演技實在是太爛了,女人如果沒有結婚生子,那她一定過得不幸福。這種刻板印象可以張口就來,而且還會讓有同樣想法的人是一致贊成。但是他們卻忽略了造成某種現象的從來不是一個被戴上帽子的群體,而是一個個行為思想自由的自然人。
  • 愛因斯坦的日記中,是怎麼評價中國人的,網友:越看越氣人
    在1920年到1923年,愛因斯坦在全球各地進行旅遊,其中就包含中國,當時中國的社會還很混亂,國家還沒有從思想上解放出來,這一幕都被愛因斯坦記在了自己的日記本上。
  • 愛因斯坦日記:種族主義與20世紀初的社會思潮
    愛因斯坦日記的種族主義傾向這次出版的旅行日記,是1922年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後,與妻子艾爾莎(Elsa)進行為期5個半月「探索遠東和中國」之旅時所記的日記。(圖/亞馬遜網站)在一些據分析是寫給其在柏林繼女信件底稿的文字中,愛因斯坦說居住在上海和香港的中國人「勤勞但骯髒、遲鈍,智力低下」,說他們「吃飯時不坐在凳子上而總是蹲著,仿佛歐洲人跑到小樹林裡蹲下來拉屎一個姿勢」。
  • ...骯髒、愚鈍的人」,首次以英文出版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旅行日記
    譯文簡介這位理論物理學家在中東和遠東進行了五個半月的旅行。(遊記中稱)中國人「骯髒」而且「愚鈍」,他們會像歐洲人那樣蹲在廁所吃東西。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私人日記揭露了這位標誌性的科學家在1920年代一次亞洲旅行中的種族主義態度。
  • 愛因斯坦週遊中國後,在日記中表明對中國人的態度,讓人字字扎心
    提到愛因斯坦,或許大家都不陌生,作為一位人類歷史上最聰明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可以說是得到了無數人的讚譽,然而,當愛因斯坦的私人日記曝光之後,人們卻發現他對待中國的態度,令人感到十分尷尬。那麼,在愛因斯坦週遊上海之後,他究竟在日記裡對中國進行了怎樣的描述呢?愛因斯坦出生於1879年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