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週遊中國後,寫了本日記,內容曝光後,字字讓人感到憤怒

2021-01-11 騰訊網

以往談及愛因斯坦,只會大肆讚揚他在科學上的巨作,且大談他對人類社會的貢獻 ,只是,在得知他對我們中國人的評價之後,今日倒也不怎麼想要誇讚他的榮耀了。大概,這在某種角度而言,帶著些「護短」情節,但是,倘若他人那般非議我國人,確實是令人難以接受的。承認他的優秀與成就, 但是,卻反對他的某些言論。

愛因斯坦是德國人,出生於1879年3月14日,是個猶太人家庭的孩子,在世界歷史上,猶太人被認作是最為聰慧的種族,愛因斯坦本身確實也是聰慧過人。雖說在二戰期間隨著家人顛沛流離,但是最終還是在美國找到了自己的落腳點,也在物理學上創下了不少輝煌的成績。公元1922年7月,愛因斯坦在德國柏林遭受到謀殺的威脅,為此只好選擇離開柏林,隨後在科倫坡、新加坡、我國的香港和上海等地進行訪問。

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是在去上海的途中,當時正值1922年11月9日。愛因斯坦在我國並沒有待很久,在上海的時候,也就在當地逗留了 3天,不過,這3天的感受都被愛因斯坦寫進了自己的日記本中。當時的中國,雖說已經結束了封建統治, 但是依舊是沒有擺脫封建統治的影響。當時,上海算是比較好的地方,但是,在愛因斯坦的日記中,我們國家的人給他的印象竟然是那般不堪。

愛因斯坦的日記被公開之後, 大家也對當時他在中國的所見所感有了清晰的了解,也令國人難以接受。在愛因斯坦的日記中 ,對中國人的評價極為地貶低——「中國人,他們很勤快,但是又很遲鈍,他們在勞作的時候就像是馬一般。比起像人,他們其實更像是機器一般。」在愛因斯坦的眼中,我們中國人是極為令他看不起的。「中國人想要被訓練得有邏輯思維的能力,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尤其是在數學天賦上,更是如此。」

在他所公布的日記中,中國人被貼上了眾多的標籤——勤勞、遲鈍、麻木、骯髒......即便是唯一帶著褒義的「勤勞」,在他眼裡也是機器般的行為,實屬是難以接受。當然,作為猶太人,加上他本身的成就, 他確實是有傲嬌的資本,但是,這種光是有優越感,卻處處透露著「瞧不起人」的言論 ,卻是極為令人不齒的。據說,當時,教育家蔡元培還曾邀請愛因斯坦前往北京大學演講,只是 ,面對愛因斯坦提出的1000美元報酬,蔡元培犯了難,最後好不容易湊齊了,愛因斯坦又反悔了,轉身去了給更多報酬的日本。

對於愛因斯坦的言論,其實大家的意見倒是兩極分化的,有的人覺得他說得對,也有人覺得有失公允。當然,個人覺得,當時的中國確實是比較落後,這毋庸置疑,我們承認那時候我們確實在很多方面不如人,但是 ,也沒有到那般令人鄙夷的田地。作為一個有著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 我們國家自古以來所積澱下來的文化底蘊並不是他3天就能感知到的,雖說愛因斯坦的言論在某些方面確實是真實的,但是,那些評論,依舊是偏頗的,單單憑藉著一個時代,就否認了我們的所有, 實在是談不上什麼公允。

不過,這也確實是令國人需要反思的地方,為何在當時,我們贏不到他人的尊重?現如今,我們國家也日益強大起來,他人對我們的態度和看法也隨之改觀了,由此可見一斑。在時代發展之路上,不斷地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在世界的東方傲立,他人自會發現這頭東方雄獅的不凡!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週遊中國後,在日記中表明對中國人的態度,讓人字字扎心
    提到愛因斯坦,或許大家都不陌生,作為一位人類歷史上最聰明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可以說是得到了無數人的讚譽,然而,當愛因斯坦的私人日記曝光之後,人們卻發現他對待中國的態度,令人感到十分尷尬。那麼,在愛因斯坦週遊上海之後,他究竟在日記裡對中國進行了怎樣的描述呢?愛因斯坦出生於1879年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當中。
  • 愛因斯坦遊中國後,他在日記裡是如何評價中國人的?字字讓人憤怒
    愛因斯坦遊中國後,他在日記裡是如何評價中國人的?字字讓人憤怒 提及晚清統治下的中國,想到的是一片蕭條混亂的景象,從1840年英國政府向中國發動鴉片戰爭開始
  • 愛因斯坦曾到訪中國,寫了本日記,如今日記公開,字字讓人憤怒
    引言 諾貝爾獎得主維格納曾說:「我們所有人,都在愛因斯坦的庇蔭之下···」作為物理學界的傳奇,愛因斯坦甚至成為20世紀科學界的代言詞。但是他對中國人的評價卻並不友好,或者說存在非常大的種族偏見。在他的日記中記載,中國人是「勤勞卻麻木,骯髒又遲鈍」的體現。
  • 愛因斯坦日記對中國的評價,為啥讓人憤怒?他究竟寫了什麼?
    希望我的文章能夠給您帶來快樂、知識,也誠摯的期望您在閱讀後點擊右上角的「關注」,您的認可是我最大的動力!《旅行日記》將愛因斯坦的惡劣行徑曝光了!愛因斯坦侮辱其他民族,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兩面派功夫很厲害!印象裡的愛因斯坦在旅行日記這本書並沒有現世的時候,愛因斯坦的口碑接近爆棚。
  • 愛因斯坦是如何評價中國的?多年後日記內容揭秘,讓國人心灰意冷
    不過在愛因斯坦的眼裡,中國人是什麼樣子的呢?愛因斯坦是如何評價中國?多年後日記的揭秘,讓很多中國人很失望。以至於愛因斯坦在他的日記中對中國人的點評,讓我國很多人深感失望,甚至是絕望。在愛因斯坦的日記中他描繪我國人是「勤勞、麻痺、遲鈍」的。很難想像這樣的詞眼出現在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的書中。而關於勤勞愛因斯坦則是把我國人比喻成辛苦勞作的牛和馬,愛因斯坦認為中國是一個特別像羊群一樣的民族,中國人的遲鈍與骯髒讓他十分不解。
  • 100年前愛因斯坦到訪中國,將見聞寫成日記,如今公開後字字扎心
    愛因斯坦也因此第一次來到了中國,雖然只在上海逗留三天,但他受到了上海青年的熱烈歡迎。他離開上海之後,把在中國的所見所聞都詳細地記錄到了日記裡。他的這本隨身日記在後來被普林斯頓大學公開出版。
  • 愛因斯坦曾來到上海,在日記中寫下對中國評價,為何讓國人憤怒?
    1922年秋,愛因斯坦訪問亞洲,到日本和中國轉了一圈。在這次亞洲之行中,愛因斯坦自然而然地在日記裡寫下了在中國的所見所想。只是沒想到,當這些日記被公布於眾之後,引發了很多國人的憤怒。在日記裡,愛因斯坦對中國人的評價基本以負面為主。
  • 愛因斯坦遊中國,寫了一本日記,公開之後,字字戳心讓人感到憤怒
    愛因斯坦不止現在在中國屬於人盡皆知的人物,早在1919年時,他的名字在當時的中國就已經比較響亮了。隨後1920年,伯特蘭·羅素在北京講學一年,更是給當時的中國學術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蔡元培作為當時的教育總長,也是北京大學的校長,在1920年開始跟愛因斯坦接觸。
  • 愛因斯坦日記對中國評價,國人為何憤怒?
    這篇日記屬於愛因斯坦的私人旅行日記,是由英國BBC發表而出,這裡就有很多問題,要說到說到,西方發表愛因斯坦明顯醜化中國人的日記究竟有何目的。我們先說說 這篇日記的故事,物理學泰鬥,在金錢上極為看重對於中國給出的出差費用並不滿意。愛因斯坦被評為20世紀的「世紀偉人 」。他提出的物理理論對於人類的科學發展有著巨大的貢獻。
  • 愛因斯坦曾來到上海, 日記中寫下對中國評價, 為何讓國人憤怒!
    1922年,愛因斯坦來到中國三天後,隨後他在日記中寫到了令所有國人難以接受評價,他當年在日記中究竟寫了什麼呢?為何國人不敢正視他的評價呢?甚至還有人聲稱當年的愛因斯坦是出於種族歧視,所以才在日記中寫下的這些話語。
  • 愛因斯坦遊覽中國,寫了一本日記,上面怎麼描寫中國人的?
    同年,相對論傳入了中國境內。我國一直奉行教育之上,對於讀書人都是崇敬的,像愛因斯坦這種物理學家,自然而然歸結於受敬重之人的行列。1920年的時候,當時英國著名哲學家伯特蘭·羅素千裡迢迢到了北京,為各界學子講學,也正因如此,我國的學術界在當時給予了羅素先生極高的評價。
  • 在日記中,愛因斯坦曾經如何評價中國人?每個字都讓國人感到憤怒
    不僅僅是德國人,「黃禍論」在整個歐洲人的心裡都是根深蒂固的。比如說我們都十分熟悉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就曾經在日記中描述過在中國所見,那麼愛因斯坦曾經如何評價中國人呢?1922年,愛因斯坦到東方旅遊。他將旅行中的見聞和自己的思考都保留在了一本日記中,後來被出版成為了《旅行日記》。
  • 愛因斯坦曾到中國,在日記裡對中國人有何評價?為何會讓人憤怒?
    愛因斯坦作為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和科學家,他所說的話在國際上是具有一定的權威性的,然而在1922年愛因斯坦曾經在上海停留三天之後,卻在他的日記中寫下了讓國人難以接受的評價,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愛因斯坦在中國時寫了幾篇日記引爭議,到底寫了啥?
    說起來大名鼎鼎的愛因斯坦,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作為一個著名的物理學家,他的話很有權威性。其實愛因斯坦在1922年的時候也曾經在上海呆過三天,在這三天裡他寫的日記中,記載了對中國人不好的評價,這讓當時的人頗有微詞,認為他是一個種族歧視者。
  • 愛因斯坦如何評價中國,多年後日記的揭秘,讓國人很失望
    愛因斯坦如何評價中國,多年後日記的揭秘,讓國人很失望 1921年,蔡元培到歐洲考察教育時,曾訪問愛因斯坦,邀請他來華講學。1922年秋天,愛因斯坦應邀到日本講學,表示願意同期來華,雙方商妥了來華講學的條件。
  • 首位入圍坎城的90後內地男演員,潛力小生週遊原來是個全能型
    這是週遊擔當男主角的第一部劇,他飾演的警員趙偉身手好又心懷正義,有時行事略衝動,複雜的人物形象和題材對演員的演技要求很高,但是相信週遊肯定能hold住。拍攝期間,週遊還不懼危險,挑戰了多場高難度動作戲,讓人頗為期待。
  • 愛因斯坦日記公開:日本人正派有吸引力,中國人像機器,麻木遲鈍
    在《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遊記》這本私人日記被公開之前,人們對愛因斯坦的印象一直是偉大的科學家、物理學家。1922年10月至1923年3月,愛因斯坦曾經到亞洲遊歷,在公開場合,愛因斯坦對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以及中國的文化都表現出了極高的讚揚態度。
  • 愛因斯坦曾受邀訪華,一代物理學家兩面三刀,日記裡汙言穢語
    這本書是愛因斯坦在1922年到1923年遠東之行中,他在日記裡寫上的所見所聞。,發布了出來,書的名字很明顯,就是寫愛因斯坦在1922年,赴遠東、巴勒斯坦、西班牙這幾個地方的旅遊狀況。而他的日記所寫,讓人大跌眼鏡。他寫道當時來華時的經歷,上海大學校長于右任負責接待。愛因斯坦酒足飯飽後,聊天時稱:「中國畫非常有意境,非常棒,相信中國青年未來對科學界會有重大貢獻」。
  • 愛因斯坦曾來上海,隨後在日記中寫下對國人評價,讓人難以接受!
    ,一本日記中寫下了對國人評價,所有人看到這一日記後竟然感到憤怒。自從愛因斯坦逝世之後,科學家們開始了對愛因斯坦的研究,正是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了一本愛因斯坦的日記,日記中他寫下了對國人評價,所有人在看到這一評價後竟然感到憤怒,愛因斯坦當年究竟說了一些什麼呢?為何國人卻不願意承認當年愛因斯坦所留下的言論呢?一切還要從1922年說起。
  • 徐州8歲男孩2年寫8本英文日記
    2年時間 寫了8本英文日記  說到英文作業,劉航之的媽媽高女士展示了兒子兩年間寫的8本英文日記。每一篇日記都分成圖畫和文字兩個部分,圖畫有單幅也有四格漫畫,英文的文字也有長有短,與畫面相互呼應。日記的內容,有劉航之每天在學校或是在家發生的故事,也有他編寫的《小鴨子》、《小鳥找家》、《恐龍的故事》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