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食舟中作》有言: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眾所周知,在清末民初之時,我國社會的發展水平是相對較低的,而在那個時候,經歷了工業革命的西方社會迅速崛起。此時,當世界各國的交流開始變得頻繁之後,中國的落後也進一步被凸顯了出來。對於當時的中國社會來說,即使出現了一些思想先進的有志之士,但由於整個國家都處於一種極度落後的狀態,所以,我國社會的發展水平也沒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提到愛因斯坦,或許大家都不陌生,作為一位人類歷史上最聰明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可以說是得到了無數人的讚譽,然而,當愛因斯坦的私人日記曝光之後,人們卻發現他對待中國的態度,令人感到十分尷尬。那麼,在愛因斯坦週遊上海之後,他究竟在日記裡對中國進行了怎樣的描述呢?
愛因斯坦出生於1879年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當中。在後來的日子裡,通過廣義相對論的創立,愛因斯坦的科學地位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對於全球科學事業的發展來說,相對論的出現也具有著一種裡程碑式的意義,通過這一理論的幫助,世界科技發展水平都得到了相應的提升。可以說,正是因為愛因斯坦對整個世界的科學事業發展有著巨大的成就,所以,他才能夠成為無數人所敬佩的對象。
其實,早在1919年的時候,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已經傳播到了中國,而在那個時候,中國學術界內也開始對相對論方面的知識引發了激烈的討論。1920年,蔡元培旅居歐洲,而當時的他也與這位傳說中的科學家愛因斯坦進行了會面。在見到愛因斯坦之後,蔡元培希望愛因斯坦能夠親自來到中國,並為中國的學生進行演講,而在經過了一番商議後,最終,愛因斯坦也決定以有償的方式,來華對學生進行講學。
1922年的冬天,愛因斯坦應邀前往日本講學,而在往返的過程當中,他也曾兩次途經上海,並停留了三天的時間。在那個時候,愛因斯坦親自看到了處於苦難狀態下的中國,與此同時,也為中國予以了深切的同情。雖然當時的蔡元培也幾度對愛因斯坦發出了邀請,並希望他能來到北京,但愛因斯坦卻委婉的回絕了講學的請求。
當時,很多人都不理解愛因斯坦為何會臨時毀約,畢竟早在兩年之前,他就與蔡元培先生達成了共識,而直到2018年的時候,當愛因斯坦的私人日記正式曝光後,人們才發現,其實愛因斯坦對待中國的態度並沒有那么正面。
在愛因斯坦的日記中表示,他認為中國是一個「勤勞、骯髒和遲鈍」的民族。除此之外,他還曾表示中國人在智力上有著天然的不足,可以說,這一日記的發布使得無數中國人感到非常難過,畢竟在表面上看起來,愛因斯坦與中國之間的關係也是非常和睦的。
眾所周知,在當時的社會當中,中國人民過著十分苦難的生活,而愛因斯坦所目睹的也不過是中國人民生活的真實狀況。對於愛因斯坦來說,他僅用三天的時間就對整個中華民族進行了判別,而這樣的做法也是並不正確的。畢竟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幾千年歷史的民族,雖然說在近代社會發展的進程中,我國曾因各種各樣的原因而落後於西方國家,但這並不能夠抹殺我國在歷史上對於人類發展的種種貢獻。
在一些人看來,愛因斯坦不過是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響,而他本身對於中國是並沒有任何偏見的,畢竟在抗日戰爭爆發之後,他也曾呼籲世界各國對日本進行制裁。可以看出,西方社會所謂的「黃禍」思想對於人們的荼毒是非常嚴重的,而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國也將以更大的努力,去破除這種負面的言論。
結語
通過愛因斯坦日記中對待中國的態度,我們就可以發現,在那個年代裡,無論是成就多高的西方人,都無法對中國進行一個合理的判斷。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如今,中國的綜合國力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國也將憑藉著自身的努力,重新樹立起一個新的國家形象,到那個時候,曾經蔑視過中國的西方人,也將會為自己的淺薄無知而感到羞愧。
參考資料:《愛因斯坦的私人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