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誇日本人有魅力,他是如何評價中國人的?字字讓人無奈

2020-11-25 騰訊網

20

世紀物理學的三大貢獻中,兩個半都是愛因斯坦的。

——楊振寧

要提到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幾乎人人的腦袋中都會蹦出「愛因斯坦」這個名字。正如楊振寧教授所說,愛因斯坦的功績卓著,20世紀物理學的三大貢獻分別是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前兩個是愛因斯坦一手打造,而在量子力學上愛因斯坦也研究頗深。

但如此偉大的愛因斯坦,卻曾經「罵」過中國人總是麻木不仁,還說無法理解為何中國女性能夠吸引中國男人。於此同時,愛因斯坦卻總誇日本人都頗有教養,很有魅力。為何愛因斯坦會如此說呢?

這就得將我們的目光真切地放到愛因斯坦說這番話的歷史背景裡去看了。愛因斯坦是1879年生人,猶太裔,從小就充滿了好奇心,喜歡對萬事萬物進行發問,對生活中的細節進行觀察和探索。

正因為這些品質,愛因斯坦一方面在學習別人的知識,一方面又在得出自己的見地和新的想法。早在1905年,年僅26歲的愛因斯坦就提出了「光量子假說」,幾乎完美解釋了光電效應。同年,他還完成了完整的《狹義相對論》,在科學界一鳴驚人。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打響,愛因斯坦雖然身為德國人,卻十分反對德國對別國的侵略戰爭。當時德國為了給自己侵略戰爭找藉口,還搞了個「文明世界的宣言」,說是要以德國精神建設更美好的世界,而許多科學家為了明哲保身,都在這個宣言上簽字了。

而一向反戰的愛因斯坦卻斷然拒絕了,還在反戰的《告歐洲人書》書中籤上了自己的名字,因此,愛因斯坦開始遭到德國的針對和科學界的排擠。但在這樣的情況下,愛因斯坦依然在1916年完成了《廣義相對論的基礎》,並且成為真正的物理巨擘。

直到1918年二戰結束,愛因斯坦才算生活得清淨了一點。1922年,愛因斯坦開始在全球進行演講,並且進入法國後,還不斷推動法國和德國外交關係的正常化。愛因斯坦是個愛國的人,即使德國曾從某種程度上傷害過他。

也是這一年的冬天,愛因斯坦進入日本講學,並先後兩次經過了上海,共計停留了三天。這幾天裡,愛因斯坦看到冰天雪地裡瑟瑟發抖的老百姓,看到煙館裡骨瘦如柴的男男女女,看到因為長期裹足走路有些滑稽的父女,看到街上蓬頭垢面雙目無神要飯的小孩兒……

看來看去,看到最多的,還是一雙雙麻木不仁的眼睛,而這兒,也是當時的魯迅先生不斷批評的東西。愛因斯坦在以前的採訪中就說過這麼一句話:

知識不是力量,探求知識的好奇才是力量

在愛因斯坦看來,好奇心是藏在眼睛裡的光,是生命力的一種體現。但是他在當時的中國人眼裡看不到他所重視的生命力與好奇心,只有死灰板的眼睛和永遠不會變化的瞳孔。

因此,愛因斯坦「罵」中國人麻木不仁,「罵」女人被封建傳統奪去了魅力。而當時的日本,卻是吃著明治維新的紅利,全國上下都在快速發展,大部分人的眼睛裡,都充斥了一種好奇、希望與生命力,因此在他的眼裡,日本人的確更有魅力。

回到住所之後,他又在旅行日記裡寫下這麼一句話:

這是地球上最貧困的民族,他們被殘酷地虐待著,他們所受的待遇比牛馬還不如。

因此,1938年年初,已經得知日本法西斯開始入侵中國時,已經搬往美國的愛因斯坦就與羅斯福總統的大兒子一起籌劃了「援助中國委員會」,在美國兩千多個城鎮為中國的抗戰募捐集資。

也因此,在1952年,已經73歲的愛因斯坦得知有兩個中國小夥發表了統計力學的論文時,他還邀請了這兩個中國小夥到自己的辦公室促膝長談,而這兩個小夥,就是楊振寧跟李政道。

可惜這個一生貢獻無數的偉大科學家最終卻突然因為腦溢血逝世於1955年4月18日。生前愛因斯坦就立下遺囑,不要任何葬禮,不要任何墓地,只要將他的身軀火化即可。偉大的愛因斯坦就這樣平淡地消失在了火焰裡,連一塊紀念碑都沒立。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遊中國後,他在日記裡是如何評價中國人的?字字讓人憤怒
    愛因斯坦遊中國後,他在日記裡是如何評價中國人的?那時的中國確實落後,西方列強身為強勢的一方,這樣的評價雖讓人不爽,但也無力反抗,那麼在受世人推崇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的眼中,中國人又是什麼樣的存在呢?
  • 愛因斯坦日記公開:日本人正派有吸引力,中國人像機器,麻木遲鈍
    在上海他受到了熱情的招待,無數中國學者名流陪同,愛因斯坦品嘗了「一品香」美食,遊玩了豫園等地,聽了崑曲,吃飯的時候,愛因斯坦對中國的美食評價非常高: 「古老文明所在之地,其美食也更具風味,中國便是如此......歐美國家的食物不同,他們就像給爐子裡添煤似的考慮給胃裡倒進去一堆熱量。」
  • 愛因斯坦旅行日記:中國人麻木遲鈍像機器,日本女人聰明有吸引力
    ,每個人對他的印象都是偉大的科學家,物理學家。,然而愛因斯坦並沒有按照之前的計劃那樣,11月13日,他在上海停留在了一天就前往了日本。 雖然有美食,但沒有留在愛因斯坦,待了一天就前往了日本,對此愛因斯坦給出的理由是:日本人提出了許多優厚的條件
  • 愛因斯坦如何評價中國人?缺乏邏輯思維,沒數學天賦,勤勞但遲鈍
    但是同為東亞民族的日本人,他卻說:「日本人不炫耀、正派,總而言之很有吸引力正如魯迅先生所言:「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 愛因斯坦曾到訪中國,寫了本日記,如今日記公開,字字讓人憤怒
    引言 諾貝爾獎得主維格納曾說:「我們所有人,都在愛因斯坦的庇蔭之下···」作為物理學界的傳奇,愛因斯坦甚至成為20世紀科學界的代言詞。但是他對中國人的評價卻並不友好,或者說存在非常大的種族偏見。在他的日記中記載,中國人是「勤勞卻麻木,骯髒又遲鈍」的體現。
  • 愛因斯坦曾到中國,在日記裡對中國人有何評價?為何會讓人憤怒?
    甚至還有人將愛因斯坦的評價和種族歧視聯繫在一起,在西方國家中白種人認為,自身非常的高貴,覺得黑種人只配得上做他們的奴隸,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的時候,白種人同樣對黃種人也出現了這種排斥現象,所以很多人覺得當時愛因斯坦對中國的評價就是出於種族歧視,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愛因斯坦如何評價中國,多年後日記的揭秘,讓國人很失望
    愛因斯坦如何評價中國,多年後日記的揭秘,讓國人很失望 1921年,蔡元培到歐洲考察教育時,曾訪問愛因斯坦,邀請他來華講學。1922年秋天,愛因斯坦應邀到日本講學,表示願意同期來華,雙方商妥了來華講學的條件。
  • 愛因斯坦遊中國,寫了一本日記,公開之後,字字戳心讓人感到憤怒
    現在才知道是誤會,但計劃已經不能改變,很多人都認為這個斐司德或許是日本作梗。但也有人認為是愛因斯坦對中國的狀況產生了退意,事情得從1922年的冬天說起。當時愛因斯坦到了上海,實際上他在上海停頓了三天,見到了當時的中國,還在自己的文集裡記載了一些感想。
  • 愛因斯坦日記對中國的評價,為啥讓人憤怒?他究竟寫了什麼?
    但是這中間涉及到了諸多國際認知,尤其是科學界的認知問題,不得已只能以此標籤來給愛因斯坦頒這個獎項。在獲得這個獎項之後,愛因斯坦就已經成為了世界聞名的大科學家,於是在不久之後就有了愛因斯坦去其他國家訪問和講學的歷程,1922年秋愛因斯坦去日本講學,1922年11月13日愛因斯坦途經上海。既然已經到了上海了,那自然而然的需要讓愛因斯坦前來遊玩一番。
  • 愛因斯坦週遊中國後,在日記中表明對中國人的態度,讓人字字扎心
    提到愛因斯坦,或許大家都不陌生,作為一位人類歷史上最聰明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可以說是得到了無數人的讚譽,然而,當愛因斯坦的私人日記曝光之後,人們卻發現他對待中國的態度,令人感到十分尷尬。那麼,在愛因斯坦週遊上海之後,他究竟在日記裡對中國進行了怎樣的描述呢?愛因斯坦出生於1879年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當中。
  • 為何愛因斯坦稱中國人骯髒、愚鈍,而讚美日本人正派,原因已找到
    在很多外國人的眼裡,中國人聰明能幹、吃苦耐勞,熱情大方,走到哪裡就將中式菜園帶到哪裡,走到哪裡就將中國美食帶到哪裡,尤其是在21世紀的今天,中國人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最受歡迎的一群人。不過在上個世紀有一位偉人曾誤把中國人看成是一群思想愚鈍、行為骯髒人種,這個人就是被世人稱是人類天才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 100年前愛因斯坦到訪中國,將見聞寫成日記,如今公開後字字扎心
    在愛因斯坦的生涯中,他曾有過一場遠東旅行。先是到訪的美國,隨後又去了法國,他試圖改善法德之間的關係,可由於遭受了當時官方的不滿,他先後輾轉科倫坡,新加坡,上海和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城市。 愛因斯坦也因此第一次來到了中國,雖然只在上海逗留三天,但他受到了上海青年的熱烈歡迎。他離開上海之後,把在中國的所見所聞都詳細地記錄到了日記裡。他的這本隨身日記在後來被普林斯頓大學公開出版。
  • 愛因斯坦如何看待中國人?如今他的日記公開,令人大跌眼鏡
    愛因斯坦如何看待中國人?如今他的日記公開,令人大跌眼鏡。說起影響世界的偉大科學家和物理學家,我們都會想起牛頓、愛因斯坦這些人,然而除了他們的成就,我們對他們的生平幾乎一無所知,就拿愛因斯坦來說,愛因斯坦一生中發表過很多的觀點,他也曾經評價過中國人,那麼大家知不知道愛因斯坦當初是怎樣看待中國人的呢?歷史的真相總會讓人大跌眼鏡。
  • 愛因斯坦週遊中國後,寫了本日記,內容曝光後,字字讓人感到憤怒
    以往談及愛因斯坦,只會大肆讚揚他在科學上的巨作,且大談他對人類社會的貢獻 ,只是,在得知他對我們中國人的評價之後,今日倒也不怎麼想要誇讚他的榮耀了。大概,這在某種角度而言,帶著些「護短」情節,但是,倘若他人那般非議我國人,確實是令人難以接受的。承認他的優秀與成就, 但是,卻反對他的某些言論。
  • 愛因斯坦是如何評價中國的?多年後日記內容揭秘,讓國人心灰意冷
    不過在愛因斯坦的眼裡,中國人是什麼樣子的呢?愛因斯坦是如何評價中國?多年後日記的揭秘,讓很多中國人很失望。第二年愛因斯坦受日本邀請到日本講學,同時他也表示願意,去過日本講學之後就來中國。因為我國方面往復洽談會是,致使愛因斯坦在日本等了五個星期,也未接受到中方正式的邀請函,愛因斯坦本以為北大爽約,於是就延長了在日本訪問的時間,直到後來才發現是誤解,不過愛因斯坦的行程已經無法變動。因此愛因斯坦也並未訪華,雖然誤會解開了,但是這樣一段不愉快的閱歷愛因斯坦還是比較介意。
  • 在日記中,愛因斯坦曾經如何評價中國人?每個字都讓國人感到憤怒
    因此對他們來說,黃種人就是一種災禍,很多歐洲名人都發表過歧視黃種人的言論。不僅僅是德國人,「黃禍論」在整個歐洲人的心裡都是根深蒂固的。比如說我們都十分熟悉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就曾經在日記中描述過在中國所見,那麼愛因斯坦曾經如何評價中國人呢?
  • 愛因斯坦曾來到上海,在日記中寫下對中國評價,為何讓國人憤怒?
    1922年秋,愛因斯坦訪問亞洲,到日本和中國轉了一圈。在這次亞洲之行中,愛因斯坦自然而然地在日記裡寫下了在中國的所見所想。只是沒想到,當這些日記被公布於眾之後,引發了很多國人的憤怒。在日記裡,愛因斯坦對中國人的評價基本以負面為主。
  • 愛因斯坦的日記中,是怎麼評價中國人的,網友:越看越氣人
    愛因斯坦對中國人的一些生活習慣並不理解:「中國人吃飯時不坐在凳子上,而是蹲著吃。」而且他對中國的勤勞是這樣描述的:「即使那些像馬一樣辛勞工作的人,也不會讓人覺得他們意識到痛苦。一個像羊群一樣的特殊民族,更像是機器而非人類。」
  • 日本人在中國生活感覺如何?日本人爽快的答案,值得中國人深思
    日本人在中國生活感覺如何?日本人爽快的答案,值得中國人深思中國在古代,經歷了多次改朝換代,在近代,取得了抗戰的勝利。中國人的堅強意志,是毋庸置疑的。隨著社會的進步,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頻繁,在和平年代,好像過去70多年的殘酷戰爭,已經煙消雲散,被人遺忘。在平淡的生活中,人們似乎一直向前,忘記了歷史恥辱。但是知道中國歷史的外國人,卻還記得。他們認為,日本抗戰時期,那般對待中國人,如今,日本人在中國生活工作,到底有沒有受到歧視,或者其他待遇。在大城市中,我們沒有注意到的事情,被老外給注意到了。
  • 愛因斯坦日記對中國評價,國人為何憤怒?
    這篇日記屬於愛因斯坦的私人旅行日記,是由英國BBC發表而出,這裡就有很多問題,要說到說到,西方發表愛因斯坦明顯醜化中國人的日記究竟有何目的。我們先說說 這篇日記的故事,物理學泰鬥,在金錢上極為看重對於中國給出的出差費用並不滿意。愛因斯坦被評為20世紀的「世紀偉人 」。他提出的物理理論對於人類的科學發展有著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