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曾來到上海,在日記中寫下對中國評價,為何讓國人憤怒?

2020-12-05 生書是用一無百

1922年秋,愛因斯坦訪問亞洲,到日本和中國轉了一圈。在這次亞洲之行中,愛因斯坦自然而然地在日記裡寫下了在中國的所見所想。只是沒想到,當這些日記被公布於眾之後,引發了很多國人的憤怒。

在日記裡,愛因斯坦對中國人的評價基本以負面為主。

他觀察到,中國人在吃飯的時候不坐在凳子上,而是像歐洲人在樹林裡如廁一樣蹲著;中國人安靜、拘束,就連孩子看上去都呆呆傻傻的;中國人喜歡生很多孩子,繁殖能力很強,不過他卻搞不懂為什麼中國男人會覺得中國女人有足夠的魅力,以至於願意去和她們生孩子……他認為如果這些中國人取代了所有其他種族,那真是遺憾,就連想一想都是無可言喻的悲傷。

這些話聽起來十分刺耳,難怪會讓很多人不悅甚至感覺受到冒犯了。之所以會有很多人感到憤怒,恐怕還與愛因斯坦幹的另一件事有關,那就是他曾經放了中國鴿子。

中國還是日本?

1921年,在拿到諾貝爾物理獎後,愛因斯坦成了全球矚目的大物理學家。於是中國和日本都希望能夠邀請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到本國訪問並做學術交流。當時日本專門派人到歐洲去和愛因斯坦接洽,提出了十分優渥的條件:每個月2000美元。

而中國方面,卻在資金方面犯了難。一開始,蔡元培定下的價格是1000大洋,相當於500多美元,這已經不是一個小數目了,卻也只有日本給出價碼的四分之一。愛因斯坦覺得錢太少,經過交涉,把價格漲到了1000美元。

為了籌錢,蔡元培想盡了一切辦法。他甚至帶著愛因斯坦的信跑到山東去找梁啓超,梁公對此十分支持,慷慨解囊,承諾可以承擔一半的花銷。

解決掉資金問題後,中方還專門派朱家驊和愛因斯坦交涉,提出希望能讓他先到中國訪問,因為中國才是東亞文化的代表。可是愛因斯坦並沒有接受這個請求,他回覆說:我之所以先去日本,是因為北京的冬天比較暖和。

好吧,既然愛因斯坦這麼說了,蔡元培也不好再去強求。11月13日,愛因斯坦赴日途中路過上海,在上海短暫停留了一天。雖然只是路過,愛因斯坦還是受到了極為熱情的款待,激動的學生們甚至甚至用雙手把他抬了起來。

一天時間很快過去,愛因斯坦離開上海前往日本。中方相關人員都在緊鑼密鼓地做著準備,期待著七個星期後愛因斯坦到來後的精彩演講。

當時北京大學為了能讓學生有一些相對論的知識儲備,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連開七場相對論講座。

可誰也沒想到,萬眾期待的這次中國之行被愛因斯坦給鴿了。根據愛因斯坦的說法,在日本待了幾個星期後,他並沒有得到北京方面的消息,於是他「理所當然」地認為中方不打算和他履行之前的約定了。

於是,原定應該訪華的檔期,愛因斯坦全都留給了日本。

我們應該憤怒嗎?

不僅被人鴿,還被人寫日記暗搓搓地鄙視了一通,換誰都得窩一肚子火。可換個角度想一想,我們真的應該憤怒嗎?

在筆者看來,還真不至於。

首先,愛因斯坦雖然站在人類智力之巔,但他並非全知全能的聖人。由於只在上海停留了一天,愛因斯坦對中國的了解必然是片面的,他走馬觀花般的行程安排,完全不足以讓他深入了解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也沒辦法細細品味上海當地的人文底蘊。由於信息獲取渠道有限,他只能相信眼見為實,並且認為全中國都和他看見的是一個樣。

其次,1922年的舊中國確確實實是一個分裂的、腐敗的、落後的、被殖民的中國。那一年的前半年,直奉兩方剛剛打了第一次直奉戰爭,整個中國依然籠罩在戰爭的陰霾之中。雖然有一批有識之士在為謀求中華之崛起而奮鬥,但必須承認,那時的中國的確很難當得起什么正面的評價。

不信?看看舊中國的老照片,裡面的人難道不是目光呆滯、看起來毫無生機嗎?

最後,這是愛因斯坦的私人日記,他從來沒有考慮過日後這些日記會被公開發表。說實在的,誰的心裡還沒有點陰暗的、見不得光的東西?常凱申還老在自己的日記裡寫些關於「見色起意」的文字呢。私人日記不同於公開發表的言論,如果因為別人在日記裡寫了些不友好的言論就大動肝火,那可實在算不上有氣度。

有句話說得好,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哪怕這批評言過其實,讓人聽了心裡不得勁,我們也沒必要為它生氣,這才是真正的大國風範。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曾來到上海, 日記中寫下對中國評價, 為何讓國人憤怒!
    1922年,愛因斯坦來到中國三天後,隨後他在日記中寫到了令所有國人難以接受評價,他當年在日記中究竟寫了什麼呢?為何國人不敢正視他的評價呢?甚至還有人聲稱當年的愛因斯坦是出於種族歧視,所以才在日記中寫下的這些話語。
  • 愛因斯坦曾來上海,隨後在日記中寫下對國人評價,讓人難以接受!
    ,一本日記中寫下了對國人評價,所有人看到這一日記後竟然感到憤怒。愛因斯坦來上海愛因斯坦所生活的年代,足以讓科學家們感到震撼,愛因斯坦憑藉自己優秀的本領和對宇宙獨特的看法,引領人類進入了一個全新時代,並且還開闢了屬於自己的時代,當年愛因斯坦備受全世界人民崇拜,甚至國人們為了想見愛因斯坦一面煞費苦心。
  • 愛因斯坦日記對中國評價,國人為何憤怒?
    這篇日記屬於愛因斯坦的私人旅行日記,是由英國BBC發表而出,這裡就有很多問題,要說到說到,西方發表愛因斯坦明顯醜化中國人的日記究竟有何目的。我們先說說 這篇日記的故事,物理學泰鬥,在金錢上極為看重對於中國給出的出差費用並不滿意。愛因斯坦被評為20世紀的「世紀偉人 」。他提出的物理理論對於人類的科學發展有著巨大的貢獻。
  • 愛因斯坦曾到中國,在日記裡對中國人有何評價?為何會讓人憤怒?
    愛因斯坦作為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和科學家,他所說的話在國際上是具有一定的權威性的,然而在1922年愛因斯坦曾經在上海停留三天之後,卻在他的日記中寫下了讓國人難以接受的評價,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愛因斯坦曾到訪中國,寫了本日記,如今日記公開,字字讓人憤怒
    引言 諾貝爾獎得主維格納曾說:「我們所有人,都在愛因斯坦的庇蔭之下···」作為物理學界的傳奇,愛因斯坦甚至成為20世紀科學界的代言詞。但是他對中國人的評價卻並不友好,或者說存在非常大的種族偏見。在他的日記中記載,中國人是「勤勞卻麻木,骯髒又遲鈍」的體現。
  • 在日記中,愛因斯坦曾經如何評價中國人?每個字都讓國人感到憤怒
    比如說我們都十分熟悉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就曾經在日記中描述過在中國所見,那麼愛因斯坦曾經如何評價中國人呢?1922年,愛因斯坦到東方旅遊。他將旅行中的見聞和自己的思考都保留在了一本日記中,後來被出版成為了《旅行日記》。
  • 愛因斯坦是如何評價中國的?多年後日記內容揭秘,讓國人心灰意冷
    不過在愛因斯坦的眼裡,中國人是什麼樣子的呢?愛因斯坦是如何評價中國?多年後日記的揭秘,讓很多中國人很失望。在愛因斯坦的日記中他描繪我國人是「勤勞、麻痺、遲鈍」的。很難想像這樣的詞眼出現在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的書中。而關於勤勞愛因斯坦則是把我國人比喻成辛苦勞作的牛和馬,愛因斯坦認為中國是一個特別像羊群一樣的民族,中國人的遲鈍與骯髒讓他十分不解。
  • 愛因斯坦遊中國後,他在日記裡是如何評價中國人的?字字讓人憤怒
    愛因斯坦遊中國後,他在日記裡是如何評價中國人的?那時的中國確實落後,西方列強身為強勢的一方,這樣的評價雖讓人不爽,但也無力反抗,那麼在受世人推崇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的眼中,中國人又是什麼樣的存在呢?
  • 愛因斯坦如何評價中國,多年後日記的揭秘,讓國人很失望
    愛因斯坦如何評價中國,多年後日記的揭秘,讓國人很失望 1921年,蔡元培到歐洲考察教育時,曾訪問愛因斯坦,邀請他來華講學。1922年秋天,愛因斯坦應邀到日本講學,表示願意同期來華,雙方商妥了來華講學的條件。
  • 愛因斯坦日記對中國的評價,為啥讓人憤怒?他究竟寫了什麼?
    畢竟當時咱們國內雖然不富裕,但上海是個特殊地位,因為上海有著諸多租藉以及一眾名流,當上海給愛因斯坦拋出橄欖枝時,愛因斯坦也樂呵呵的來了。根據相關文獻記錄,愛因斯坦先後到了上海的一品香餐廳和小世界崑曲以及豫園、城隍廟等地方。
  • 愛因斯坦週遊中國後,寫了本日記,內容曝光後,字字讓人感到憤怒
    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是在去上海的途中,當時正值1922年11月9日。愛因斯坦在我國並沒有待很久,在上海的時候,也就在當地逗留了 3天,不過,這3天的感受都被愛因斯坦寫進了自己的日記本中。
  • 愛因斯坦曾受邀訪華,一代物理學家兩面三刀,日記裡汙言穢語
    這本書是愛因斯坦在1922年到1923年遠東之行中,他在日記裡寫上的所見所聞。而他的日記所寫,讓人大跌眼鏡。他寫道當時來華時的經歷,上海大學校長于右任負責接待。愛因斯坦酒足飯飽後,聊天時稱:「中國畫非常有意境,非常棒,相信中國青年未來對科學界會有重大貢獻」。
  • 愛因斯坦的日記中,是怎麼評價中國人的,網友:越看越氣人
    在1920年到1923年,愛因斯坦在全球各地進行旅遊,其中就包含中國,當時中國的社會還很混亂,國家還沒有從思想上解放出來,這一幕都被愛因斯坦記在了自己的日記本上。
  • 100年前愛因斯坦到訪中國,將見聞寫成日記,如今公開後字字扎心
    先是到訪的美國,隨後又去了法國,他試圖改善法德之間的關係,可由於遭受了當時官方的不滿,他先後輾轉科倫坡,新加坡,上海和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城市。 愛因斯坦也因此第一次來到了中國,雖然只在上海逗留三天,但他受到了上海青年的熱烈歡迎。他離開上海之後,把在中國的所見所聞都詳細地記錄到了日記裡。他的這本隨身日記在後來被普林斯頓大學公開出版。
  • 愛因斯坦週遊中國後,在日記中表明對中國人的態度,讓人字字扎心
    那麼,在愛因斯坦週遊上海之後,他究竟在日記裡對中國進行了怎樣的描述呢?愛因斯坦出生於1879年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當中。在後來的日子裡,通過廣義相對論的創立,愛因斯坦的科學地位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對於全球科學事業的發展來說,相對論的出現也具有著一種裡程碑式的意義,通過這一理論的幫助,世界科技發展水平都得到了相應的提升。
  • 愛因斯坦如何看待中國人?如今他的日記公開,令人大跌眼鏡
    說起影響世界的偉大科學家和物理學家,我們都會想起牛頓、愛因斯坦這些人,然而除了他們的成就,我們對他們的生平幾乎一無所知,就拿愛因斯坦來說,愛因斯坦一生中發表過很多的觀點,他也曾經評價過中國人,那麼大家知不知道愛因斯坦當初是怎樣看待中國人的呢?歷史的真相總會讓人大跌眼鏡。
  • 愛因斯坦遊覽中國,寫了一本日記,上面怎麼描寫中國人的?
    同年,相對論傳入了中國境內。我國一直奉行教育之上,對於讀書人都是崇敬的,像愛因斯坦這種物理學家,自然而然歸結於受敬重之人的行列。1920年的時候,當時英國著名哲學家伯特蘭·羅素千裡迢迢到了北京,為各界學子講學,也正因如此,我國的學術界在當時給予了羅素先生極高的評價。
  • 好色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來中國後,竟然是這樣評價中國女人的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就公開過愛因斯坦的一批私人信件和日記,向世人展示了他鮮為人知的一面!這批信件中,點名到姓的情婦就有六位,研究者保守估計,愛因斯坦的一生至少有十個情人,其中,有金髮碧眼的奧地利女郎,有腰纏萬貫的猶太寡婦,還有風情萬種的花店老闆、善解人意的女秘書等。當時還有傳聞,說是他被一個蘇派出的「燕子」女間諜搞定了,從他身上挖走了許多絕密資料。
  • 愛因斯坦:中國人缺乏邏輯思考能力,沒有數學天賦,勤勞但是遲鈍
    愛因斯坦作為世界歷史上著名的物理學家之一。鮮為人知的是,愛因斯坦曾經與中國還有一些緣分。1922年,他曾經造訪過中國,並遊覽過中國上海。但是這位科學家對中國人的印象卻不怎麼好。在愛因斯坦出版的亞洲日記中,詳細記錄了愛因斯坦對中國人的偏見,他說中國人缺乏邏輯思考能力,沒有數學天賦,勤勞但是遲鈍。並還有其他歧視性的詞彙。
  • 上海、愛因斯坦及其諾貝爾獎
    在後一篇報導中還可以看到愛因斯坦本人的籤名及其所寫下的相對論中的β因子,即√(1-v2/c2).  這是愛因斯坦留在中國的較早墨寶之一.  當愛因斯坦抵達上海時,中外記者蜂擁而上.  鑑於急切了解相對論的心情,他們提出了種種有關相對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