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吻」3億多公裡外的小行星數秒,美國太空飛行器成功採集「星塵」樣本

2020-10-22 南方前沿

【南方+10月21日訊】據英國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0月2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太空飛行器成功降落在一顆名為「貝努」(Bennu)的小行星表面,完成了採集星球表面樣本的任務。

在長達四個半小時的旅程後,太空飛行器Osiris-Rex從其原先環繞小行星貝努的軌道上,抵達了小行星的表面。

其間,Osiris-Rex太空飛行器必須躲開如高樓大廈般巨大的巖石,到達小如一個停車位的觸碰點,並用機械臂從小行星表面抓取少量的碎石。

整個過程大概只持續了5到10秒,但由於通訊延遲,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的任務團隊成員們在等待了18分鐘後,才確定任務成功。

美國航空航天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對團隊的成功表示祝賀,說道:「我們正在往地球運回自阿波羅計劃以來最大的星塵樣本。如一切順利,這份樣本將成為接下來幾代科學家的重要研究對象。」

科學家們可能還要等上一周時間,才能確認本次抓取樣本的大小,以及是否需要再進行一次抓取。如果順利,Osiris-Rex太空飛行器將於2023年攜帶樣本返回地球。

在美國的此次任務之前,日本的「隼鳥2號」太空飛行器也進行過類似的採樣活動。日方的太空飛行器將於今年12月於「龍宮」行星返回;屆時,它將運回地球上首份行星次表面樣本。

作為該項任務的負責人之一,亞利桑那大學的科學家希瑟·伊諾斯將本次任務描述為「在短短幾秒內親吻星球表面,親完就跑。」

本次行動始於2016年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的一次發射任務。20日的抓取任務則被視為其中最緊張的一環;受新冠疫情影響,星表樣本抓取任務也延遲了兩個月。

藉由Osiris-Rex這個如貨車般大小的太空飛行器,科學家們希望能獲取到2盎司(60克)至4磅(2千克)的貝努星表物質。這些疏鬆且富含碳的黑色物質被認為是構建太陽系的基礎。

據預測,貝努小行星在22世紀末期有很小的概率撞擊地球,但其運行軌道和星表物質構成有相當大的科研價值。未來兩年,美國航空航天局還將計劃實施三個小行星探測任務,每次任務均為單程飛行。

校對:曹柏英

相關焦點

  • 距離3.34億公裡,採集60克小行星樣本,生命起源或被揭示
    在距離地球3.34億公裡的地方,有一個人造天體,它正在採集小行星上巖石的樣本。這個人造天體就是美國宇航局的「冥王號」,而這顆小行星就是著名的「本努」。因此,地面人員不可能操控它在小行星上降落。冥王號的整個著陸和採集過程都是自主的,整個過程所需的時間長達四個半小時,但是採集過程只需要10秒鐘。這麼一對比,火星的死亡七分鐘就變得輕鬆許多。之後,冥王號將飛行37億公裡,把採集到的巖石帶回地球。在冥王號降落在本努小行星表面的時候,它還用高壓氮氣吹走了附近的碎石。然後,利用太空飛行器吸收被吹起來的細碎石頭。
  • 3億公裡外,NASA太空飛行器傳回最新畫面,看完畫面,科學家樂了
    對於美國宇航局(NASA)OSIRIS-REx太空飛行器任務團隊的科學家來說,今天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遠在3億公裡外的OSIRIS-REx太空飛行器,圓滿完成了在小行星Bennu上的著陸採樣任務,太空飛行器返回的照片顯示,這次著陸採樣任務效果遠遠超出科學家的預期,本來只需要採集夠60克樣本的任務,現在看來已經超額完成了
  • 你知道,3.21億公裡外的小行星長什麼模樣?
    美國宇航局飛船接近並降落到距離地球超過2億英裡(3.21億公裡)的小行星「本努」表面時的視場。這次採樣事件使太空飛行器一路降落到南丁格爾採樣點,降落在距離目標位置不到3英尺(1米)的地方。美國東部時間下午6點08分,地球上的團隊確認成功著陸。初步數據顯示,1英尺寬(0.3米寬)的採樣頭接觸本努的表面大約6秒,之後飛船進行了一次向後燃燒。太空飛行器的採樣臂被稱為「觸摸-移動樣本採集機構」(TAGSAM),可以在圖片下方看到。
  • 「冥王號」探測器完成採集小行星貝努樣本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新媒體專電 德新社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個太空飛行器20日從一顆小行星上採集了樣本。這是NASA首次採集小行星樣本。在這次歷時約4個半小時的活動中,「冥王號」探測器以每小時0.3公裡的緩慢速度接近貝努小行星,隨後著陸,停留5秒鐘收集碎石。NASA稱,該太空飛行器隨後成功發射推進器,使其離開小行星表面。
  • 美國宇航局的探測器成功接觸距地球3.21億公裡小行星
    美國宇航局源光譜釋義資源安全風化層辨認探測器(OSIRIS-REx)於周二展開了其機械臂,首次嘗試短暫接觸了一顆小行星,從該小行星表面收集灰塵和小卵石,然後於2023年將這些採樣運送到地球。億公裡。如果周二的樣品採集活動(即「即取即走」(TAG))提供了足夠的樣品,任務團隊將命令飛船開始存放珍貴的原始樣品,並於2021年3月開始返回地球。他們將為明年一月份的另一次嘗試做準備。「對於美國宇航局來說,這是驚人的開端,這說明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一支令人難以置信的團隊如何團結起來,並在艱巨的挑戰中堅持不懈,不斷擴大知識範圍。」
  • 看世界:美國宇航局(NASA)準備著陸3.34億公裡的小行星
    美國宇航局正準備發動大膽的星際探測:計劃在下個月,機器人OSIRIS-REx太空飛行器將降落在小行星Bennu的表面並收集樣本,旨在精確的探測這個小行星,小行星寬260米,目前距離地球約有3.34億公裡。,這將是NASA首次收集小行星樣本。
  • 為了這10秒鐘,美國宇航局花費了8億美元!3億公裡外隔空取石
    編者按:隸屬於美國宇航局的、造價8億美元的OSIRIS-Rex小行星探測器已經成功完成小行星樣本採集,距離地球3.34億公裡,全程耗時10秒左右,猶如隔空取石。Bennu小行星上的樣本塵封了40多億年之久,保留了太陽系最原始的信息。目前探測器已經獲得了至少60克的樣本,這也是人類首次對3億公裡外的Bennu小行星進行撞擊。
  • 3億公裡外的直播:宇宙飛船登陸小行星,礫石噴飛,6秒採回樣本
    據了解,小行星「貝努」距離地球3.21億公裡遠,宇宙飛船歐西裡斯號自2018年飛抵「貝努」後,一直在其外圍繞行,已經進行了2年多的研究了。3億公裡外的直播:宇宙飛船正面接觸小行星,場面震撼美國太空總署(NASA)於當地時間20日的下午,在官方網站直播了歐西裡斯號太空船在小行星「貝努」採集樣本的過程,這是1970年阿波羅計劃帶回月球砂石樣本後,第一次外星樣本採集的重要任務
  • NASA首個小行星樣本採集返回任務正式確定著陸地點 中文名叫「夜鶯」
    這張圖片展示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OSIRIS-REx任務在本努(Bennu)小行星上的優先樣本採集地點,該地點名為夜鶯(Nightingale)。圖片上還有一個OSIRIS-REx太空飛行器的圖片,用來參考該地點的實際規模。
  • NASA宇宙飛船欲「蜻蜓點水」採集小行星樣本
    據美國「物理學組織」10月18日消息稱,在圍繞小行星貝努(Bennu)飛行了近兩年之後,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奧西裡斯-雷克斯」號(OSIRIS-REx)太空飛行器將於這一任務目標是從貝努行星採集至少2盎司(60克)重的巖石樣品,以便未來帶回地球。目前為止,只有日本完成過類似的小行星採樣壯舉,而這一樣本也將是來自月球以外其他星球的最大巖石樣本。整個任務耗資超過8億美元。「奧西裡斯-雷克斯」 號太空飛行器於2016年發射升空,它的降落目的地是一個名為「南丁格爾」(Nightingale)的隕石坑中相對平坦的中間地帶。
  • 3億公裡外,NASA探測器完成首次小行星採樣
    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的首次小行星採樣返回任務迎來重大突破——在3.2億公裡外,OSIRIS-REx探測器完成了對小行星貝努的樣品採集。探測器成功接觸貝努表面的確認信息時,NASA地面工作小組徹底沸騰了!
  • OSIRIS-REx飛船準備採集小行星樣本
    在美國宇航局(NASA)的OSIRIS-Rex計劃首次提出的16年後,以及在機器人飛船進入圍繞小行星101955號 Bennu(本努)軌道的2年後,任務小組成員現在正在倒計時。等到它降落到地表並抓取樣本,然後在出現任何問題之前離開那裡。
  • 發現稀有金屬小行星,價值一千億億美元,2022年採集其樣本
    前幾天,美國宇航局冥王號飛船完成了對小行星貝努的樣品採集。小行星是太陽系形成時所遺留的殘渣,對它的研究不僅能了解太陽系的歷史,重要的是還能驗證小行星採礦技術。畢竟,小行星蘊含著地球上稀有的礦產資源。這顆小行星名叫「16 Psyche」,它位於我們太陽系的小行星帶中,也就是位於木星和火星之間。目前,它距離地球約3.7億公裡,與小行星貝努和地球的距離差不了多少。它非常大,直徑大約為22公裡。
  • NASA宇宙飛船將採取「蜻蜓點水」的方式,採集小行星樣本
    據美國「物理學組織」10月18日消息稱,在圍繞小行星貝努(Bennu)飛行了近兩年之後,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奧西裡斯-雷克斯」號(OSIRIS-REx)太空飛行器將於這一任務目標是從貝努行星採集至少2盎司(60克)重的巖石樣品,以便未來帶回地球。目前為止,只有日本完成過類似的小行星採樣壯舉,而這一樣本也將是來自月球以外其他星球的最大巖石樣本。整個任務耗資超過8億美元。「奧西裡斯-雷克斯」 號太空飛行器於2016年發射升空,它的降落目的地是一個名為「南丁格爾」(Nightingale)的隕石坑中相對平坦的中間地帶。
  • 德媒:NASA採集貝努小行星碎石樣本 或在下世紀靠近地球
    德新社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個太空飛行器周二從一顆小行星上採集了樣本。這是NASA首次採集小行星樣本。在這次歷時約4個半小時的活動中,「冥王號」探測器以每小時0.3公裡的緩慢速度接近貝努小行星,隨後著陸,停留5秒鐘收集碎石。NASA稱,該太空飛行器隨後成功發射推進器,使其離開小行星表面。
  • 歷史性時刻來了,3億公裡外飛船將採集小行星礦石,需一氣呵成
    在2020年9月,帶著小行星礦物的日本隼鳥2號飛船與地球僅相隔2000多萬公裡,馬上就要進入近地軌道了,而可以與日本隼鳥2號飛船相媲美的美國OSIRIS-REx號也已確定採集小行星本努礦石,歷史性時刻即將到來。
  • 10月21日凌晨6時,NASA太空飛行器將登陸小行星Bennu
    Bennu小行星Bennu距離地球約3.5億公裡,直徑大約500米,樣子像一隻旋轉的陀螺。,奔赴小行星Bennu,經過兩年多的長途旅行,2018年12月3日,OSIRIS-REX太空飛行器抵達小行星Bennu軌道,開始進行著陸採樣前的準備工作。
  • 並肩飛行,回收小行星樣本究竟有多複雜,這需要太空飛行器全自動算法
    ,是距離我們3億千米之外的世界隼鳥二號探索的這顆小行星我們可以叫它「龍宮」(Ryugu),龍宮小行星沒什麼特別的,它非常普通,只是一顆C型小行星,C型小行星是太陽系中最常見的,說的簡單一點,它們就是一塊富含碳的直徑900多米的大石頭。
  • 美國宇航局小行星塵埃搜集任務的樣本出現洩漏
    美國宇航局的「奧西裡斯-雷克斯」任務本周二成功從一顆名為 "貝努"的小行星上搜集到了細小的塵埃和砂礫樣本,這是美國宇航局首次從一顆小行星上採集樣本。但太空飛行器的樣品收集臂似乎在這次操作中收集了太多的小行星材料,以至於部分設計用於保持樣品的閥門無法關閉,現在,碎片掉了出來。美國宇航局科學任務局副局長託馬斯·祖布琴在周五的簡報中說:"裡面的東西太多了,以至於本該把樣本關在裡面的隔膜打開了。"現在,奧西裡斯-雷克斯團隊必須想辦法抓住探測器收集到的其餘材料。
  • NASA探測器輕觸小行星,成功採集石塊樣本,3年後將返回地球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今日公布無人探測器「歐塞瑞斯號」在小行星貝努(Bennu)採集樣本的首批影像,成功搜集到石塊與塵埃。法新社報導,NASA的機器太空船歐塞瑞斯號(Osiris-Rex)航行4年後,昨日短暫輕觸貝努遍布石礫的表面,在距地球3億3000萬公裡處執行精密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