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科普:水,生命的搖籃

2021-01-08 大眾科普學

原創不易,請勿偽原創。

水是地球上生命賴以存在的物質當天文學家用天文望遠鏡觀察鄰近地球的一個行星時,他一定想知道那個星球上是否也有水和氧。產生這種好奇心是很自然的,因為無論哪個行星上有了足夠的水和氧,那裡就可能存在著生命,這種生命,可能與我們地球上的生命存在著某些相似之處。不正是由於有了水,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地球嗎?是水使我們這個地球存在並發展到了現在這種狀態,而且是水奇蹟般地創造了生命。水實在是地球上的一種奇妙的物質。我們對水了解得越多,就對它越是驚嘆不已。自古以來,很少有人對水的奇妙特性詳細地加以研究。這是不足為奇的,因為我們地球上到處都有水。水的存在,是我們這個星球上一個極其普遍的現象:地球表面有3/4處於水下;有1/5覆蓋著冰雪(固態的水);還有一半以上的廣大地面上空,常常有無垠的雲海;即使在沒有雲霧的地方,空氣中也有或多或少的水分。

水在我們這個行星上,確實是很普遍的,就連我們人的身體,也是由大約71%的水分構成的。然而,越是普遍的東西,越不引人注目。水這種物質雖然十分普遍,但它的確很不尋常。要知道,地球上沒有任何物質比水更豐富,也沒有任何物質能夠像水那樣,同時以固體,液體和氣體三種不同的形態存在。水可以調節地球上的氣候。如果沒有水,我們的這個地球可能早就冷卻了,一切生命早 就不復存在了。水的蓄熱本領非常高,受熱時,它能吸收大量的熱;冷卻時,它又能釋放出大量的熱。地球上,浩瀚的大海,無數的江、河、湖泊和水庫,甚至包括大氣中的水蒸氣,都是良好的儲熱器:在溫暖和炎熱的時候,它們能吸收大量的熱;在寒冷如冰的時候,它們又把熱量釋放出來,溫暖人間,調節整個大氣的溫度。

若不是地球周圍的大氣層,象「棉衣」一樣地保護著我們,宇宙間可怕的寒冷可能早就把地球凍透了。在這件「棉衣」的裡面,那無邊的雲海就象潔白柔軟的棉花和羊毛。在沙漠上空水分稀少,就象是「棉衣」上有了孔洞。沙漠失去保護後,白天被曬得灼熱似火;夜間又變得冰寒一片。水還具有另一個奇妙的特性,不然地球還是要凍僵。常識告訴我們幾乎所有的物質,受冷都要收縮。可是水卻不然,受冷偏要膨脹。倘若水冷也收縮,冰就要比水還重,就會沉到水下去。這樣,所有的水漸漸都會變成冰,地球周圍的大氣層就會失去水分,我們的「棉衣」就會失去作用。

水還有一個金貴的特性,它融化和蒸發時的潛熱很高。正是由於這個緣故,生物體才可能在炎熱的氣候條件下生活。水分的蒸發(這樣可以釋放大量的熱量),人和動物才能把體溫保持在低於環境溫度的水平。在大自然中,水的作用是獨特的。沒有水,就沒有生命,生命起源於溶解在原始海洋裡的物質。從那以後,動植物細胞中溶解了的物質之間一直發生著化學反應。水有許許多多驚人的特性。但是,人們了解最少的,可能就是水的表面能夠形成十分堅固的表面膜,這是因為水的最表層的水分子之間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水的這種表面張力非常之大,它能把似乎根本不能浮起來的物體浮起來如果把一根針或一片刮鬍刀片小心地放在水面上,只要不損壞水表面的膜,它們是不會沉下去的。

許多昆蟲的生命都與水的表面膜有密切的聯繫。比如水黽,就只生活在水的表面上,它們從來不潛入水下,也不爬到乾燥的陸地上來生活,它們既不會跳水,也不會遊泳,只會把兩腿叉得很開,在水面上滑來溜去,頗象滑雪運動員。它們在滑行時,只用長滿了毛的腳尖接觸水面。它們的重量只能使水的表面膜往下凹陷,但不會使水的表面陂受到被壞。蚊子的幼蟲、水甲蟲和各種各樣的蝸牛,它們能夠附在水的表面膜下面。蝸牛不僅能夠從下面抓住這層膜,而且可以沿著這一層膜爬行,如同在任何固體表面爬行一樣。科學家早就發現,水質越純,越要費大力氣才能破壞它的表面膜。水溶性物質(主要是空氣)的分子擠入水分子之間,從而使表面膜的強度減弱。由於水裡總會有雜質,所以即使是淨水,也不可能完全保持水錶膜的最大強度。要破壞直徑為2.5釐米的純水的水柱,大約需要900公斤的力,這相當於某一級鋼的強度。這還不算,據科學家計算,要破壞直徑相同的絕對純水柱,竟需要95噸力。假如地球上有一個純水湖,人們在上面散步和溜冰,就象走在凍結的冰上一樣。

你知道為什麼幾乎一切物體受熱時都會膨脹嗎?要理解這個問題並不難。物質分子受熱時,運動速度加快,分子與分子之間的空隙不夠大,於是發生互相碰撞,因而引起物體的膨脹。但是,為什麼水的變化卻不一樣呢?我們已經知道水分子是由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組成的。這些原子排列成三角形,氧原子佔一個角;質子(即氫原子的原子核)佔另外兩個角。它們那些單個電子的軌道向相反的方向拉得很開。當水溫下降,分子的熱運動不太劇烈時,水分子的電磁特性卻變得比熱運動還要劇烈一些。這時,單個的水分子就把自己的「手」伸給對方,互相結合起來。一個水分子的兩個質子各吸引鄰接水分子的一個電子;而它們自己的電子又被它們的鄰接水分子的質子所吸引。

於是,每一個水分子都與另外四個水分子連結在一起,形成一個非常美麗的晶格。晶格的空隙足以容納一個水分子。相反,當水溫升高,水分子的熱運動加劇時,分子之間的鍵開始變形和破裂,冰開始融化。已經破裂了的水分子落進了空隙之中,水的體積也就縮小了。

相關焦點

  • 比地球更好的生命搖籃
    今天,地球上充滿了生命,而在別的星球上,至今未見一絲生命的蹤影,但這並不意味著地球是生命最好的搖籃。為什麼這麼說呢?由於生命離不開水,海洋對於生物的生存、繁衍和進化至關重要,所以讓我們來看看海洋的情況。
  • 色彩絢麗的宇宙雲朵,細說宇宙漫天繁星的生命搖籃星雲
    其實它們並不是神仙變出來的,這些星星就來自宇宙中的生命搖籃星雲,聽到星雲,你是不是想到了蔚藍天空中的朵朵白雲,確實,正是因為宇宙中的一些物質看起來也很像是地球上的雲,所以科學家也就管它們叫做星雲,天文學家拍到的星雲圖像顯示,星雲通常也是像雲朵一樣,大片大片的堆積在一起的,它們的體積都非常的大,但是和天長的白雲不同,星雲裡面充滿著塵埃小顆粒。
  • 不,它有可能成為孕育生命的搖籃
    黑洞除了毀滅,也能成為孕育生命的搖籃嗎?本文將為你揭曉。我們一直在宇宙中尋找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外家園。最近,有研究發現,在超大質量的黑洞附近,也有可能存在適合生命生存的巖石行星。在科幻小說和電影中,我們幻想過形態各異的外星生命,但在嚴謹的科學探索研究中,負責任的做法,是通過已知來推斷未知。所以,在探查地外生命,搜尋適宜星球時,我們基本以地球為模板——合適大小的恆星和擁有液態水的行星。
  • 不,它有可能成為孕育生命的搖籃
    黑洞除了毀滅,也能成為孕育生命的搖籃嗎?本文將為你揭曉。我們一直在宇宙中尋找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外家園。最近,有研究發現,在超大質量的黑洞附近,也有可能存在適合生命生存的巖石行星。在科幻小說和電影中,我們幻想過形態各異的外星生命,但在嚴謹的科學探索研究中,負責任的做法,是通過已知來推斷未知。所以,在探查地外生命,搜尋適宜星球時,我們基本以地球為模板——合適大小的恆星和擁有液態水的行星。
  • 【科普課堂】菱藕社區開展科學隊長之牛頓搖籃科普活動
    為了提高轄區青少年科學文化素質,營造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12月6日上午,菱藕社區聯合溫科院牛山志願服務隊在文化禮堂裡開展「科學隊長之牛頓搖籃」科普活動。
  • 神秘分子雲散發惡臭氣味可能是宇宙生命搖籃
    人馬座B2分子雲鄰近銀河系中心,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該分子雲散發著惡臭氣味,但這裡可能是宇宙的「
  • 目前唯一有生命的星球,人類的搖籃燦爛的地球簡介4K
    目前唯一有生命的星球,人類的搖籃燦爛的地球簡介4K 2020-11-21 12:54
  • 恐怖的海底「死亡冰柱」,竟然是生命孕育的搖籃?
    生命的禁區還是生命的起源  毫無疑問,死亡冰柱恐怖的低溫和速度是大部分海洋生物的噩夢,但根據科學家們對死亡冰柱的長期研究,死亡冰柱也許跟生命的起源有一定關係。    死亡冰柱可能是生命的搖籃  所以這些科學家認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可能出現在極地海洋,並起源於水下「死亡冰柱」。
  • 中源協和生命體驗館隆重啟幕 公益科普為「生命科技」發展助力
    、公益的科普理念等。該館將全年免費向公眾開放,並積極開展公益講座、學術沙龍、科技夏令營等面向各個年齡層次的公益科普活動,成為人們獲取生命科學知識的殿堂。  天津市科協副主席段志強在生命體驗館啟動儀式上致辭時表示,中源協和旗下天津協和幹細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在2006年被市科委、市教委、市科協聯合評為「天津市科普教育基地」,2009年又被中國科協評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 回到生命的搖籃…
    本期《世界潮我看》·水下中國讓我們一起回到生命的搖籃海洋探索生命綠洲尋找生命的秘密你準備好了嗎?除了這些生長在北方冷水水域的藻類,還有生長在南方暖水水域的另一種藻類——馬尾藻。它有著和海棉植物差不多的樣子,有根、有果。但其實它的根部除了固定沒有別的作用,養分的吸收全靠葉片。
  • 海裡的水又不能飲用,為什麼卻說海洋是地球生命的「保護者」?
    水是萬物之源,相信各位小夥伴在小學課本上都能見到這句話,從這句口耳相傳的話語中我們自然能明白水對於地球上的生命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其它的先不說,單說我們人類,一個正常人不吃飯可以堅持20天,如果不喝水甚至連7天都難以堅持下去。水除了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源泉,還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佔了人體質量的60%以上。
  • 生命起源於海洋?也許我們都被騙了,火山和石縫才是生命的搖籃
    這些物質與二氧化碳和水發生作用,在一些火山噴發物的催化下形成了最初的有機物。生命理論破舊迎新產生有機物並不稀奇,在當時的,很多假說同樣可以解釋有機物的生成,其中最為知名的是斯坦利•米勒(Stanley Lioyd Miller)博士提出的生命起源於海洋的原始湯理論。
  • 化學元素分析發現土衛六可能擁有組成生命的關鍵成分——水
    化學元素分析發現土衛六可能擁有組成生命的關鍵成分——水(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快科技:長期以來,土星的第一大衛星,土衛六「泰坦」,一直都令人著迷,因為它擁有大氣層,也是地球以外唯一在其表面上具有液態河流、湖泊和海洋的地方,還有活躍的天氣,儼然就是生命的搖籃。
  •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我們的徵途在遙遠的星辰
    地球是太陽的是太陽系第三大行星,剩下其它行星是否宜居,系外行星是否存在生命,始終是科學家反覆研究和爭論的話題。除了行星以外,月亮,被人類寄予了很多美好的情感。東西方諸多神話傳說,為月亮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作為地球唯一的衛星,月球的結構和地球非常相似,也由殼、幔、核構成。
  • 探秘海洋生物 日照海洋科普館正式開館
    探秘海洋生物 日照海洋科普館正式開館  大眾網日照·海報新聞4月28日訊(記者 牟泳錕)近日,日照海洋科普館正式開館。  日照海洋科普館位於山海天旅遊度假區碧海路88號,該館是以海洋科普教育為中心,融科技培訓、學術報告、海洋科技展示、海洋文化宣傳以及濱海旅遊為一體的綜合性科普場館,其前身為日照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海洋科普基地。作為日照市重要的科學普及場所,先後被授予「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海洋意識教育基地」等稱號。
  • 騰訊醫學ME大會:從生命痛點出發 探索醫學科普進化之路
    11月8日,2020騰訊醫學ME大會(以下簡稱「ME大會」)正式上線,全球頂尖醫學領軍者共聚,從「痛點」出發,聚焦新冠疫情、心臟病、癌症、生殖醫學、抑鬱症等前沿醫學,結合網際網路科技對用戶痛點的洞察,為大眾解碼生命的前沿思考。
  • 愛護海洋·感恩生命 途牛攜手南京海底世界開展海洋科普公益行動
    公益周期間,途牛攜手南京海底世界,開展海洋科普公益行動,全新上線「南京海底世界奇妙夜2日生命海洋探索之旅」公益周特別產品,普及海洋知識,呼籲人們共同維護海洋環境、保護生命海洋。97%,海洋孕育了地球上早期的生命,包含了許許多多的海洋生物。
  • 2020騰訊醫學ME大會:從生命痛點出發探索醫學科普進化之路
    11月8日,2020騰訊醫學ME大會(以下簡稱「ME大會」)正式上線,全球醫學領軍者從「痛點」出發,聚焦新冠疫情、心臟病、癌症、生殖醫學、抑鬱症等前沿醫學領域,結合網際網路科技對用戶痛點的洞察,為大眾解碼生命的前沿思考。
  • 海洋是地球上真正的生命搖籃,它需要我們的守護
    海洋是地球上決定氣候發展的主要的因素之一、是到達地面的太陽能的主要接收者和蓄積者、具有對汙染物有著巨大的搬運、稀釋、擴散、氧化、還原和降解等淨化能力……而且最為關鍵的是,海洋是地球上真正的生命搖籃,不僅孕育著海洋中的萬千生物,還關聯著陸地的所有生物。可惜,人類卻沒有深刻認識到海洋對我們人類的重要性,沒有認識到海洋對這個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 仰望星空系列之三,人類文明的搖籃—地球,但躺在搖籃裡只是嬰兒
    參與過麥哲倫環球航行的維多利亞號在偌大的宇宙中,地球只能算一粒灰塵,然而卻因為她孕育了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地球生命藍色外衣中的氧氣供動物們呼吸,二氧化碳供植物們進行光合作用,而臭氧層則保護了地球生命免受紫外線的傷害。正是因為這層了不得的藍色外衣,生命在地球上才能生生不息,不斷繁衍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