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溪山書會」|工學博士寧方立推薦《數學之美》

2021-01-11 天眼新聞

作者簡介

 

寧方立,西北工業大學機電學院教授、工學博士。主要從事智能感知機器人、壓縮感知理論及應用、機械噪聲源識別與定位、機械噪聲控制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工作。

推薦閱讀人群

高中以上學生、研究所技術人員、對信息化技術有興趣的讀者。

推薦理由

前幾天,之江兄讓我從理工科的角度推薦一本科普類的書籍,我的腦海中第一時間就閃過的便是《數學之美》。談及數學,我們的印象中便是冷冰冰的數字和符號、枯燥晦澀的數學公式,何談數學有美感。對於飽受奧數奇葩題目和解法煎熬的中小學生,更視數學為面目猙獰的怪獸,醜陋無比。但是,當你靜下心來,捧起這本豆瓣評分8.9分的《數學之美》,慢慢品味時,你會突然發現我們所學習的數學是如此的美,和我們美好的生活密不可分。

吳軍

先讓我們了解一下作者吳軍,百度百科告訴我們:「吳軍,生於1967年4月。博士,畢業於清華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前Google高級資深研究員。原騰訊副總裁。計算機科學家、暢銷書作家。矽谷風險投資人。工業和信息化部顧問、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工學院董事。人工智慧、自然語言處理和網絡搜索專家。上海交通大學客座教授。Google自動問答系統和許多創新產品的負責人。吳軍博士是當前Google中日韓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設計者。」從吳軍的人生軌跡上來看,無論是求學,還是職業生涯,每一步都如同精心設計,是理工科學生的成功典範。在他求學和職業生涯中,又與眾多的牛人亦師亦友。這些都為《數學之美》夯實了基礎。

誠如法國作者米卡埃爾洛奈所言:萬物皆數。數學貫徹了我們人類的發展史。在遠古社會,我們的祖先就在自覺不自覺地發明、應用著數學。在《數學之美》中,吳軍將從計算機科學家的極高站位角度,讓我們能體味到數學和我們每天都在用的很多信息技術密切相關。當你和小米的小愛同學、百度的小度愉快聊天時,其實他們根本聽不懂你說什麼,這後面是精巧設計的統計數學模型;當你在百度、谷歌等搜尋引擎上查找資料時,殊不知這後面居然還用到高中所學習的餘弦定理;當你通過手機導航查詢到行車的路線時,後面是動態規划算法的功勞。甚至我現在電腦前碼字時,也有一個神奇的概率網絡模型在進行拼音和漢字的快速轉換。《數學之美》將帶領我們一起探求這些信息技術後面的奧秘。

 

防疫抗疫,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理性面對,無一例外的,醫學專家們的共同建議是,大家儘量少出門、不聚會。

而我們的倡議也隨之而來——

既然宅在家中,何妨多讀幾本好書。 

據說,網絡時代,閱讀已躋身奢侈品之列。整個社會的閱讀習慣,大概算不上叫人樂觀。雖然,我們仍願盡綿力,不僅因為手中可留書香,更緣於讀和享的過程中,自有歡悅喜樂。 

當然不閱讀的藉口也多,常見是說沒有時間,其實,古人早就感嘆過了。

 

三國時代的董遇說,讀書只能利用「三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

宋代的歐陽修則利用「三上」:「馬上、枕上、廁上也。」

這段時間,既然要「少出門,不聚會」,那何不索性圍著爐子或者擁著被子,安安靜靜、暖暖和和地讀一本好書?

按照歐陽修的法子,我們來算一算,馬上當然不現實,待在家裡的話,那就「桌上、枕上和廁上」好了。各花15分鐘,總共45分鐘,一分鐘讀500字,一天就讀22500字,一星期七天是157500字,每頁差不多500字,則是315頁,這是相當厚的一本書了。 

從今天起,我們邀請一些愛書的朋友,以線上「溪山書會」之名,逐日推送好書,以享讀者。

歡迎留言甚至附上您的讀後感想,亦歡迎來稿,投稿信箱是kxc913@163.com 

跟我們一起推薦,獲得採用者,自然也會有一份禮物奉上,您不用猜,肯定是書……

我們寄給您。

來源 孔學堂

編輯 鄔建玲 瞿浩然

編審 李屹

相關焦點

  • 線上「溪山書會」|楊早推薦您讀讀汪曾祺:好看的應該長遠存在
    沈先生還是那樣,瘦瘦的,穿一件灰色的長衫,走路很快,匆匆忙忙的,挾著一摞書,神情溫和而執著。沈先生對學生汪曾祺的教誨也一如既往:「文字,還是得貼緊生活。用寫評論的語言寫小說,不成」。汪曾祺在西南聯大四年,修了沈從文三門課,經沈從文之手修改、介紹發表的文字數以十篇計。三十年後重拾小說之筆,他記得沈先生說過的兩句話:「要貼到人物來寫。」「千萬不要冷嘲。」
  • 溪山書會第15期:道家哲學略述-回歸自然的理論建構與價值追求
    9月11日下午,孔學堂「溪山書會」第十五期在六藝學宮書教室舉行。本期「溪山書會」邀請到中山大學哲學系資深教授馮達文先生分享他晚近的一部重要著作《道家哲學略述》,講述其中的精彩內容。書會由中山大學原黨委副書記李萍教授主持。
  • 書架一角及數學競賽書推薦
    (在這個階段,不等式也不是你的準備重點)數論方面,我推薦必讀書有兩本: 《奧數教程》高三年級裡面的數論部分(第 6-10 講以及第 19、20 講),還有《數學奧林匹克小叢書高中卷 10 數論》,兩本書均由余紅兵老師編寫。說起餘老師, 他絕對算得上是數學競賽界數論這一塊數一數二的老師,他編寫的教材精緻而有深度,這兩本書是不得不刷的。
  • 理解數學的美妙——《數學之美》
    《數學之美》是一本備受推崇的書,今天在搭乘高鐵回廣州的時候翻看了一下。我覺得這本書的名字改為《數學應用之美》甚至《資訊理論應用之美》更為合適。對於希望體驗數學之美的同學,我推薦 S. Lang 的 《做數學之美妙》。
  • 中國名畫《溪山春曉圖》惠崇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繪畫知識自由式構圖法自由式構圖法如同中國畫裡運用的散點透視構圖法,自由而靈活,豐富且有變化。構圖時,要體現疏密有致,大小錯落和整體協調。要避免形象之間的距離相等。疊層式構圖法形象層層相疊而成,沒有遠近之分,大小之別。
  • 石頭裡的數學之美
    我們敬畏自然,而數學背後揭示的往往是自然規律、展現的是自然的力量。作為一個工科生,個人覺得石頭除了人文的意境美,其攜帶著自然密碼的數學之美也非常吸引人,以本人常玩的海洋玉髓為例,常見的有這麼幾種數學呈現。一、對稱結構對稱就是鏡像,就是物體相對於某鏡面所成的像,攝影中常常用幾何對稱來體現構圖美感。
  • 數學的解法之美、結論之美、繪圖之美、體驗之美
    數學之美是指從數學裡得出的美學。有數學家從數學中得到美的愉悅,形容數學是一種藝術形式,或是一種創造力活動,就如音樂和詩歌。伯特蘭·羅素以下列文字形容他心中的數學之美:"數學,正確看待時,不僅具有真理,還具有至高的美-一種冷而嚴峻的美,一種屹立不搖的美,如雕塑一般,一種不為我們軟弱天性所動搖的美。
  • 大學生學數學不容錯過的《數學之美》
    《數學之美》帶你領略以上算法的美!給大家推薦一本書,《數學之美》,29章,用具體例子講述了數學的美,化繁為簡,普渡眾生!如果你聽說過吳軍這個人,知道他曾經寫過一本大作,叫做《浪潮之巔》,那你一定是一位有情懷的程式設計師,一位有著創業改變世界夢想的偉大程式設計師。對程序編寫有一定基礎的人,很容易理解程序到最終都是數學這句話。那你一定不能錯過《數學之美》。
  • 【專業介紹】日本機械工學專業你了解多少?
    關於機械工學的試驗科目 a.書類選考 b.筆試內容 ps:筆試內容根據各大學的不同而不同 · 東京大學 東京大學機械工學研究科(託福)東京工業大學因為有外國人特別考試,外國人特別考試是只針對於外國的的 考試,所以競爭較小,比一般入試容易。 考試科目為數學 2問,機械力學 2問。
  • 三本書,讓你讀懂數學之美
    在培養「科學素養」方面,很多學校將數學、化學、物理等課程相融合,使數學課不再是單純枯燥的邏輯運算和推理教學。其實數學在現實生活中也是無處不在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三本書,帶大家來觸摸數學的歷史,看懂數學為人類文明發展所做出的貢獻。
  • 【科普知識】數學之美!
    ,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 ———— 我是一條有數學深度的分割線 ————
  • 宅家度假不無聊,線上科普來陪伴——萬花尺,帶你感受數學之美
    宅家度假不無聊,線上科普來陪伴——萬花尺,帶你感受數學之美 2020-03-13 11: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給小學生的數學圖鑑》:帶孩子動動手,探索數學之美
    在我看來,如果孩子對數學不感興趣,又對一些知識點不理解,只是死記硬背的話,不懂得融會貫通,很難將數學學好。那麼,怎麼培養孩子對數學興趣呢?這本《寫給小學生的數學圖鑑》有趣、易懂,是父母啟發孩子發現生活中數學之美的工具書。本書是由日本筑波大學人類系教授清水美憲主編。曾任東京學藝大學副教授,印第安納大學客座研究員等。
  • 網絡上正當紅火的「兒童數學遊戲書」盤點
    第一,跟著有經驗又靠譜之人的推薦,這樣可以縮小範圍。第二,家長要根據對自己孩子的認識,憑直覺挑選,看孩子會喜歡什麼,進一步縮小範圍或者一擊即中。第三,難以抉擇情況下做小範圍實驗,不要一次性買全套,不如買個三種類型不同的,同一級別的,然後看孩子會喜歡哪個。第四,如果家長對某套遊戲書有強烈的喜好,請用你的熱忱去感染孩子。
  • 沈周、文徵明合作《溪山長卷》流傳軼事述
    文徵明在此作完成後一段時間,才在卷上題識,其中,他引用了這位前輩畫家對他的教誨:「畫法以意匠經營為主,然必氣運生動為妙。意匠易及,而氣運別有三昧,非可言傳!」惜高居翰先生僅是點到為止,並未於是書中道明該山水手卷之下落,故一般情況下,此事實難再窮其根源。然2011年偶得見是畫之影像,甚幸。《溪山長卷》為沈、文合作之畫,主筆則為沈周。
  • 高中數學組張慶娜:生活中的數學之美
    一提到美,人們最容易想到的是「江山如此多嬌」的自然美,或是「踏花歸去馬蹄香」的圖畫美,抑或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意境美。一提到數學,就好像只能和枯燥無味扯上關係了,似乎只有到農貿市場才有點用處。數學果真是這樣的嗎?今天我將與大家分享「生活中的數學之美」。
  • 數學手抄報:《數學之美》
    在網上看到有人推薦吳軍博士的《數學之美》,儘管我從事社會科學研究,但對數學的推崇一直如此,所以買來一讀,我的真切體驗正如吳軍博士在書的後記中所說,把自己「境界提升了一個層次」。  那麼,對我而言,到底提升了什麼境界呢?
  • 數學之美,藝術之美,科學之美,生活之美,其實是相通的
    最速降線今天講一講「最速降線」 ,簡單來說,就是只在重力作用下,從最上方的一點A走到它斜下方的B的那條時間最短路徑。眾所周知,連接AB的直線舉例,是最短距離。伽利略曾說,這應當是一條曲線,這固然對,但到底是一條什麼樣的曲線,這直到伯努利時代才徹底解決,這條曲線就被從此命名為最速降線。拋開背後的數學知識,其實,我們很多人,都可能從「最速降線」 問題中找到對工作、生活、感情的啟示。
  • 「文化賦能」落實落地 潭溪山京劇團正式成立
    成立儀式上,淄博市京劇院院長李方才(右)與淄博潭溪山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長侯俊峰交換了雙方幫扶共建合作協議。演唱會現場。現場,淄博市京劇院院長李方才與淄博潭溪山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侯紀山上臺交換雙方幫扶共建合作協議,共同揭開「淄博周末戲曲大舞臺」文化惠民演出的序幕,見證淄博文旅融合的新畫卷。「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
  • 數學之美的秘密,從小學數學原理開始說起~
    本文出自數學家阿哈羅尼(Ron Aharoni)《小學算術教什麼,怎麼教》一書。他用一些例子,講述了數學的美麗之處,讓我們窺探到數學之美的秘密。如果答案不漂亮,我知道一定是錯的。——富勒在二年級班上,我教小朋友一種證明乘法交換律的漂亮方法(這方法我們會在乘法意義那章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