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魚為何有助降低心臟疾病風險

2021-01-15 環球世界未解之謎

近期一份發表在《美國心臟學會雜誌》上的研究發現,多吃魚或食用帶有ω-3脂肪酸的營養品,有助於降低患心臟疾病的風險。

這份由西班牙羅維拉-威爾吉利大學(URV)和哈佛醫學院聯合完成的研究顯示,ω-3可以調節血液中脂蛋白含量。脂蛋白負責在血液中轉運脂質。

在此之前,曾有研究認為,大量攝取ω-3雖然可以將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的含量,但是可能導致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的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為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這讓動脈硬化,失去彈性。

這份研究分析了來自26,034名女性的脂蛋白樣品發現,吃魚所增加的低密度脂蛋白,是大顆粒的低密度脂蛋白。大顆粒低密度脂蛋白並不容易產生動脈粥樣硬化。而且,研究顯示總體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並沒有增加。

這份研究認為,通過任何脂蛋白轉運的甘油三酸酯數量的減少,都有助於降低心臟病的風險,由此證實攝入ω-3可以降低心臟病風險。

相關焦點

  • 心臟累了嗎?警惕!這些症狀說明心臟有事
    護心臟 多吃六種食物 豆類。黑豆、黃豆、豌豆、蠶豆、扁豆、鷹嘴豆等豆類營養豐富,低脂肪高蛋白,富含複雜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以及多酚和皂苷等活性物質,有助降低膽固醇。
  • 吃魚的好處有這麼多,想心血管安全可以這麼吃
    魚肉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尤以歐米伽-3脂肪酸為主,能為健康帶來多種好處,比如降低心臟病風險、增強記憶、保護視力等。 上世紀70年代初期,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居住在北極圈的愛斯基摩人幾乎未患過心血管疾病。
  • 多吃纖維可以降低心臟病風險
    新的研究提出了美國人的心臟需要高纖維食物的另一個原因。  星期四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那些經常攝取富含可溶性和不溶性纖維食物的人患心血管病和冠心病的機率非常小。只是每天額外補充七克纖維就可以顯著降低兩種疾病的風險。  幾十年以來,全穀物燕麥纖維對心臟健康的好處已經得到公認。
  • 紅燒魚對心臟沒好處 這樣吃魚最健康
    關於魚的吃法,你最喜歡哪種?相信紅燒魚會是許多人的愛。《美國心臟學會高血壓期刊》一項研究指出,經常食用富含歐米珈-3脂肪酸的魚可降低育齡女性患心臟疾病的機率。  該研究以15歲至49歲的女性為調查對象,第一次研究了吃魚是否影響患心臟類疾病的可能性,而不是對壽命的影響比如,研究人員寫道「不吃魚或少吃魚的女性比經常吃魚的女性患八年以上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要多50%」。
  • 「定期吃魚」可降低腸癌風險?來看看最新的研究怎麼說
    《太陽報》報導:「定期吃魚可以降低腸癌的風險。」報紙報導了一項新研究,研究人員研究了包括英國在內的整個歐洲近50萬人的飲食。他們發現,在研究開始之初吃魚最多的人,與那些很少或不吃魚的人相比,平均15年後被診斷出腸癌的可能性要低12%。特別是,對於脂質魚類的攝入也發現了類似的聯繫。科學家認為,由於在鯡魚和鯖魚等油性魚中發現的魚油具有抗炎特性,魚可能降低腸癌的風險。研究結果表明,每周吃一次或兩次魚是健康均衡飲食的一部分。
  • EHJ:要想心臟健康,吃魚比吃肉強
    近期《歐洲心臟雜誌》上發表的一項分析,也支持了奇點糕的這種偏好:英國生物庫(UK Biobank)42萬參與者的數據顯示,比起吃紅肉或者禽肉,只吃魚肉與心肌梗死、卒中、心力衰竭等多種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下降有關[1]。從分析數據來看,只吃魚肉的人群在心血管方面的獲益,比不吃肉的蛋奶素食者還要更勝一籌,這與素食者的整體飲食並不完全健康有關。
  • 靠吃魚就能降9%心衰風險!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吃魚竟然有這種功效,快來看看。我們常把心血管疾病稱為「吃出來的疾病」,由此可見合理膳食對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性。眾所周知,日常飲食要少油少鹽。然而少油少鹽只是烹調方式,那麼具體應當吃什麼呢?哪類食物更加健康?
  • 「科學與生活」第590期:吃堅果能降低患病風險嗎
    每天食用約20克堅果,確實能降低罹患冠心病和癌症等疾病的風險。有研究人員綜合分析了全球29項已發表的研究報告,涉及近82萬人,涵蓋了榛子、核桃和花生等多種堅果。結果發現,儘管不同人群存在一定差異,但總體上食用堅果與大部分人的多種疾病風險下降存在聯繫。
  • 為什麼吃魚對心臟好?原因竟是因為這個…
    吃魚保護心臟健康魚肉是我們日常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優質蛋白質來源,吃魚對於心臟的益處,這4個最為確切:對於吃魚的益處,我們很容易聯想到市場上的一種保健品——魚油。既然魚油來自於魚,而且方便便宜,又不用擔心重金屬沉積在魚肉中,那是不是吃魚油就可以了呢?
  • 健康提示:常吃魚有益但也有禁忌
    而法國大規模研究發現,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魚可以降低因衰老導致眼睛黃斑變性的風險。降低心臟病風險 在美國,心臟病仍是導致成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不過,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通過觀察發現,每周通過吃一兩次魚攝取2克左右的歐米伽—3脂肪酸,能使心源性猝死的風險降低36%,並減少17%的死亡可能。
  • 吃魚對心臟有好處?未必!
    人們都聽說,吃魚對心臟有好處,因為魚的脂肪和肉的脂肪大不一樣,其中富含omega-3脂肪酸,特別是EPA,對降低血管炎症反應
  • 吃魚的好處 功效及作用
    2.延長壽命吃魚可以幫助人們長壽。魚肉中的一種物質可以讓我們的死亡率降低27%。3.預防哮喘兒童時期多吃魚可以有效預防哮喘。荷蘭一項針對7210名兒童的研究顯示,在6~12個月內開始吃魚的孩子,到4歲時,患哮喘的風險可降低36%。研究人員推論,這可能和多吃魚有助抗炎有關。
  • 經常吃魚的好處 盤點幾種好吃的海魚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吃魚來補充身體營養,今天小編為大家講講經常吃魚的好處,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海魚最好吃以及吃魚的禁忌有哪些,一起來看一下。經常吃魚的好處保護視力中央視網膜退化是老年人視力下降的常見原因。而法國大規模研究發現,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魚可以降低因衰老導致眼睛黃斑變性的風險。
  • 風險模型可篩查高危患者 有助降低間質性肺病死亡率
    風險模型可篩查高危患者 有助降低間質性肺病死亡率醫療界科技日報訊 (袁蕙芸 記者王春)近日,最新一期國際著名醫學雜誌《胸》在線發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風溼科鮑春德教授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無肌病性皮肌炎
  • 每天體驗桑拿可降低心臟死亡的風險?
    這項專題研究涉及芬蘭東部的 2300 多名中年男性,研究人員對他們進行了大約二十年的追蹤。使用桑拿設備的頻率,以及用於進行桑拿的時間,均與致命性心臟死亡的風險降低有關。使用桑拿設備還可以降低因任何原因而死亡的風險,而且使用桑拿的時間越多,效果就越好。與每周僅使用一次桑拿的男性相比,每周使用七次桑拿的男性死於致命性心臟病的風險會降低一半。
  • 研究稱經常食用辣椒與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率的風險降低有關
    據外媒SlashGear報導,另一項研究將辣椒與健康益處聯繫起來,這項研究來自美國心臟協會。根據上周以數字形式呈現的初步研究,經常食用辣椒的人死於癌症和心臟病等疾病的風險可能會 「顯著降低」。這項最新研究涉及分析數千項現有研究,最終調取了多個國家57萬多人的健康和飲食記錄數據。
  • 研究顯示懷孕有助降低女性患子宮內膜癌風險
    (新華社/路透)新華社雪梨11月19日電(記者陳宇)澳大利亞科研人員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懷孕有助於降低女性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懷孕次數越多,患這種癌的風險越小,即使是中途流產,同樣有一定的保護效果。主導這項研究的佩妮洛普·韋布教授說,統計數據顯示,在一定的懷孕次數內,每增加一次足月懷孕,就能使女性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降低約15%;如果單次懷孕以流產告終,也能使女性患這種癌的風險降低7%左右;誕下雙胞胎或多胞胎並不能額外降低患該癌的風險。
  • 一周吃幾次魚最好?魚肉可預防心血管疾病,但有些魚不能隨便吃
    魚的種類豐富,即使是不喜歡挑刺的人們,也可以選擇無刺魚或者是魚片的吃法,不僅能夠滿足味蕾,也省去了挑刺的麻煩。成年人多吃魚肉,可以有效的預防心血管疾病,而孕婦多吃魚,可以有助於胎兒的發育,我們常說吃魚會變聰明,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一些魚類吃了會帶來人們很多的好處,但是也有一些魚吃了反而對身體不好,那麼什麼魚是好的魚,而什麼魚是「壞魚」?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吃辣椒能長壽?研究發現:吃辣椒,死亡風險降低23%
    最近,辣椒這種很多人都喜歡吃的食物,似乎又「火」了一把。原因在於《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ACC)》發布了一項研究稱,經常吃一些紅辣椒,可以幫助人們降低全因死亡風險和心血管病的死亡風險。
  • 魚的營養價值 吃魚的有你意想不到的功效
    2、魚腦魚腦中含有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和磷脂類物質,這些物質有助於嬰兒大腦的發育,並具有輔助治療老年痴呆症的作用。但魚腦中也含有較多的膽固醇,因此不宜多吃。3、魚眼魚眼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及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等不飽和脂肪酸。這些營養物質可增強人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降低人體內膽固醇的含量。因此,經常用腦的人可常吃魚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