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鐘光能走三十萬千米,《一秒鐘》帶你去看五十年前

2020-12-04 班門弄影

在之前因「技術問題」缺席廈門金雞獎的《一秒鐘》終於還是順利在11月27日在院線和大家見面。如今距離正式上映已經過去了快一周多時間,有關電影所展現的內容也基本上討論了一圈,豆瓣評分7.9。

電影本身講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簡單到我在電影院裡以為演到一半,偷偷打開手機發現居然已經看了96分鐘,片子已經快放完了。故事本身發生的時間跨度也很短,從張譯飾演的張九聲跋涉在黃沙裡,到他被抓回勞改農場,總共也就一整天,故事的高潮只在一夜之間。這樣一個放在五分鐘小品裡就能講完的片段,也有著豐富的層次。

很明顯這是一部做了減法的電影。鏡頭少,聲音也少,留白多,演員靜默的時間多,臺詞少。戈壁灘上好似永遠走不出去的黃沙,同時映照的是人們貧瘠的物質和精神。當人在沙漠裡跋涉,正如同在歷史面前渺小而卑微。荒蕪而乾燥的孤島上,「千裡走單騎」送來的電影,是唯一的一眼細泉。電影院也因此多了幾分神聖的意味。

當範電影指揮著所有人搶救電影,長長的膠片被掛在鋼絲之上,人們在其間忙碌,小心翼翼地清洗黑色的長條薄片。直到泥沙被洗去,膠片被後方的燈光透過呈半透明,一格一格儲存著固定的影像信息,而當一束滿足條件的光照到流動的膠片上,電影就被放映了出來。

在這裡,光與膠片的關係如此密切,太陽、放映機、檯燈隨機與膠片組合,都能映出不同的一片人心。

總之,電影終於能放了,影院前面擁擠地坐滿了人,銀幕後面也你擠我我擠你。來得晚了,屋裡面沒有位置,就在門口踩著自行車後座露出個腦袋來看電影。

故事在圖像的變幻中展開,一張簡簡單單的白布被放映機賦予了神聖的職能。布的正面反面都能看,好像裡面藏著一整個壓縮的世界。在一片靜謐的黑暗中,無數雙眼睛盯著光影疊加成的簡陋畫面。那個年代,一場電影同時也是照進人枯竭內心的一束光。

在《一秒鐘》短短的一百分鐘裡,在這場波折的放映中,人們希望在電影中看到的人,希望在電影中找到的情感,還有電影給人帶來的物質、榮耀和滿足,終於都一一有了交代。

有人說《一秒鐘》說是寫給電影的情書,其實裡面根本沒有人真正地愛電影,實際上是把愛電影這個標準定得過於嚴格了,也把這份愛給說得矯情了。

當大家爭先貢獻出自己家的物資搶救電影,當範電影自豪誇耀自己的放映技術,當電影院裡大聲合唱起風煙滾滾,當張九聲再一次在電影院看到逝去的女兒,當劉閨女看著電影中的父女相認淚流滿面,那份人內心感性的吐露,那份被電影所聯通的情感才是真真正正的。

劉閨女也說過,這電影早已放了好幾遍,可是為什麼在那場保衛科的單獨放映裡,大家還是哭得淚流滿面。或許在那個匱乏的年代裡,大家沒有別的選擇,看電影只是大家唯一能夠汲取精神養分的方式,可最重要的在那一刻,照亮無數人閒暇時光的恰好就是電影,而電影也確確實實抵達了他們的心底,慰籍了人們內心那團微弱的火光。

無數年後,那些曾在電影院中獲得喜悅的人走過了歲月的黃沙,當他們回想起這段時光,可能永遠也繞不開電影。只需要一秒鐘,人和電影之間的關係便已經建立,而此刻電影對於人的意義是深遠、廣泛且寬容的。

電影中出現的那臺老式放映機是1957年哈爾濱電影機械廠生產的松花江牌5501,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淘汰了,劇組兜來轉去,最後好不容易在北京找到了一臺。不僅如此,在一些細節上,電影也最大程度地去進行了還原。

發行的拷貝盒上的紅標漆和膠布都要與當年一致,每個拷貝盒的新舊也不相同。放映員戴的老式鋼鏈手錶,印有「電影放映員 001」的白色大搪瓷缸,用手絹隔著拿膠片的手法…無不忠實地遵循著當時的印跡,這其中都包含著對電影的尊重和情懷。

如今再一次回顧電影,我們能看到的是在那樣的一個時代電影對於人的意義。人們希望從電影中看到什麼,聽到什麼,了解到什麼,感受到什麼。我們也能從中看到一種對於膠片時代的眷戀,那是寄托在特定事物上,對逝去時光的追思。

如今我們中的很多人都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沒見過那些傷痕與疼痛,不知道那曾站在荒地上的一代人。但我們依舊還能從電影中窺見些許記憶的殘像——儘管被沙土消磨掩蓋,那圖像仍躺在戈壁之上,因著一截膠片的盛託,尚未完全消失。

圖文/排版:王源

主編:吳凡 盧紅燕

相關焦點

  • ​電影《一秒鐘》主題曲歌詞是什麼 《一秒鐘》完整版歌詞內容
    電影《一秒鐘》發布了同名主題曲mv,目前網上還未找到相關音源,該主題曲由劉浩存演唱,對於這部電影網友有很大的期待,那麼,電影《一秒鐘》主題曲歌詞是什麼?下面小編就帶來《一秒鐘》完整版歌詞內容。
  • 屬於張藝謀的那「一秒鐘」過去了嗎?
    也有人認為,《一秒鐘》情節單薄,節奏緩慢,所述故事離現代人生活太過遙遠。究竟該如何評價《一秒鐘》?作為中國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張藝謀如今真的過時了嗎?答案並沒有那麼簡單。 【A】《一秒鐘》你看懂了嗎?
  • 張藝謀拍《一秒鐘》的執念:膠片的轉動是最好聽的音樂
    2007年,為紀念坎城電影節60周年,張藝謀曾拍攝過一部3分鐘短片《看電影》,講述了幾代人看露天電影的經歷。《一秒鐘》是縈繞在他心頭多年的一個故事,大時代下的小人物,膠片傳遞出來的久違的情感,更像是他回歸初心的一次創作。
  • 生命在記憶中永恆,評張藝謀電影《一秒鐘》
    《一秒鐘》,在觀影之前,我知道的就只有「張藝謀」、「範偉」、「張譯」、還有新謀女郎「劉浩存」,以及一句在宣傳期被反覆提到的話「一封寫給電影的情書」。沒有去窺探一點劇情(所以在看完以後再去看影評才知道了刪減這個事情!)。單純地,重啟那顆對於電影的虔誠與熱愛,被領進那個電影的世界,便懂了所謂情書的意義。
  • 電影《一秒鐘》口碑爆棚,張藝謀真的動情了……
    導演張藝謀的第22部長片,《一秒鐘》,終於上映了。看完之後,我的感覺就是一句話——這次,張藝謀又動情了。張藝謀是個很有趣的人,或者說,是個深諳世事的人。你去細數他的作品,你就會發現,這傢伙到底在搞什麼?沒有人能猜到。沒有人能猜到,張藝謀的下一部電影想搞什麼。
  • 重力消失一秒鐘,全世界會發生什麼?一秒鐘將引發世界末日?
    如果重力消失一秒鐘,世界將會發生什麼?重力的不見一秒鐘,很不幸,你很有可能就不在了,因為重力讓你固定在地球上,也把你體內所有的原子維持在一起,重力完全消失,哪怕是一秒鐘你會開始飛離地面,不高就是了,因為一秒不夠飛很遠,如果重力只在你身上失效,那你會上升大約三四公分,然後摔下來,沒啥大不了的,你的肺部會缺氧,因為少了重力,你的血液會停止輸送,重力消失的一秒鐘,也影響了周到的物品,你身邊的東西全都會飄浮一秒,然後你所有的刀具,床,衣櫥等等都會砸在地板上
  • 《一秒鐘》發"範偉告白"特輯 親筆信重拾膠片記憶
    在當時沒有手機、沒有網絡、甚至沒有電視的年代,兩個月放映一次的電影,成為了人們重要的精神食糧,看一次電影,就像「過年」一樣。正如範偉特輯中所描繪的:「小時候看電影,是萬人空巷,歡呼雀躍的,大夥的臉上洋溢著真摯的笑容。」
  • 商業大潮下 拍《一秒鐘》不容易
    事實上,《一秒鐘》票房不會大賣,張藝謀早有預判,在首映式上他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示,在現在的商業大潮下,選擇拍攝這樣一部電影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能我這樣的導演,還能再拍幾部(這樣的),一般的導演就沒有人投資,所以它很難。」  《一秒鐘》講述了沒趕上電影場次的張九聲(張譯飾)、劉閨女(劉浩存飾)、範電影(範偉飾)因一場電影結下的不解之緣。
  • 一秒鐘,張藝謀寫給膠片時代的一封情書
    大約兩三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聽說了這部由張藝謀指導的,名為《一秒鐘》的電影,當時詞條還沒有完善,電影信息也是少之又少。直到上周五電影上映,仍覺昨日曆歷在目。張譯飾演的張久聲是一個出逃的勞改犯,為了看電影前放映的22號《新聞簡報》上出現了一秒鐘的女兒,費盡心力。劉浩存飾演的劉閨女幼年失了父母,與弟弟相依為命,劉閨女想要膠片做一個燈罩補償弟弟弄壞的那個,以防被其他孩子欺負。
  • 張藝謀《一秒鐘》《堅如磐石》《懸崖之上》劇情演員表簡介
    張藝謀《一秒鐘》《堅如磐石》《懸崖之上》劇情演員表簡介  張藝謀一秒鐘過審衝上了熱搜,原來是新電影《一秒鐘》過審了,據悉計劃在年內上映,該故事以膠片為主題,非常有年代感的記憶,那麼,《一秒鐘》講述什麼故事?
  • 當時間與金錢成反比,你還願意重溫這一秒鐘嗎?
    張藝謀導演此次親自參與編劇,因為片中的好多情形也是張導的親身體驗,也許在張藝謀的心中一直有這樣的想法,拍一部自己心中想拍攝的電影,而不是為了商業目的去拍攝一部迎合大眾口味的電影。也正是這樣的初衷,讓人們看完電影後,更加覺得商業電影和純粹電影的區別,沒有刻意插入代言和某些名牌名品,只是單純帶著觀眾走進那個年代,回憶起那個艱苦的歲月時代中無憂無慮的歡喜美好。為了觀眾一秒鐘的美好,寧願花費一萬個小秒鐘來完成,是多麼敬業和執著的人。
  • 《一秒鐘》三天報收超6000萬
    導演張藝謀帶著自己的新作《一秒鐘》,回歸了電影大銀幕。截至11月29日15時55分,據貓眼專業版顯示,進入到上映第三天的《一秒鐘》,累計總票房剛剛邁過6000萬元的門檻,這不僅與同日上映的另一部電影《瘋狂原始人2》總票房已超億元相比,略遜一籌,也與影片上映前的眾望有所差距。儘管票房不盡如人意,但《一秒鐘》的口碑卻成為張藝謀近五年導演電影中最高的一部。
  • 《一秒鐘》2個細節的言外之意,劇情上有1個漏洞太明顯
    還有一部命運波折的電影就是現在正在熱映的《一秒鐘》。電影《一秒鐘》2018年初立項,到同年九月份製作完成。經歷了2019年,又幾乎經歷了整個2020年,終於在上個月的27日上映。這部電影很有意思的一個情節就是技術原因,電影中範偉演的範電影,因為電影膠片被馬拖拉了一路,最後差一點因為技術原因,電影不能如約而至。
  • 評張藝謀《一秒鐘》:過去還沒過去,未來已經發生
    2007年,為了慶祝坎城電影節60周年,張藝謀拍攝了一部3分鐘短片《看電影》。全程沒有一句對白,講述了幾十年前中國司空見慣的一場露天電影放映。如果你看過《看電影》,再看《一秒鐘》就會發現,其實《一秒鐘》是短片的加長/更新視角版,兩者甚至連字幕上的演職人員構成也基本一致:鄒靜之、張藝謀、趙小丁、陶經。
  • 張藝謀《一秒鐘》上映!但是豆瓣和貓眼的評價,卻一反常態?
    在11月這個電影市場的傳統淡季,張藝謀導演的影片《一秒鐘》無疑是最受矚目的一部。電影《一秒鐘》製作數年,張譯和範偉兩位實力派演員領銜主演,再加上張藝謀導演本人的影響力,話題度自然高。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張藝謀導演這幾年來的作品一直未能得到觀眾的廣泛認可,所以《一秒鐘》這部電影在上映之前,也並沒有做出太多的宣傳,大家對這部電影的質量也是心存疑惑。《一秒鐘》這部影片所有聚焦的年代正是那個浩劫時代,張譯飾演的主人公在農場接受改造。
  • 談談張藝謀電影新作《一秒鐘》裡的刪補
    天地間的希望總是渺茫又微弱,但人卻不得不行走其間,不辭艱辛地去追尋,只為了那最後的淚流滿面。這是我們每個人為了心中的熱愛所努力時曾經歷的過程,但何嘗不是每個人走進電影院那一刻的心願?那麼,《一秒鐘》做到了嗎?經歷兩年的刪減和補拍,《一秒鐘》終於如期上映。
  • 好聲音冠軍單依純獻唱《一秒鐘》推廣曲,致敬電影人
    單依純動人翻唱感人淚下 張藝謀執著追求令人欽佩作為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的獻禮之作,歌曲《給電影人的情書》創作於2005年,首唱時,便有不少感同身受的電影人被歌中所唱的酸甜苦辣和人生積澱所打動,在旋律中悄然落淚。
  • 《一秒鐘》:被剪掉的真相才是人物強烈情感的動機
    張九聲(張譯飾演)曾因為跟造反頭子打架被送進勞改院,那時候女兒只有八歲,六年後張九聲逃跑出來,為的是看電影,準確來說是為了看新聞簡報。在播放《英雄兒女》電影之前有一段22號新聞簡報,他女兒在裡面出鏡了一秒鐘,張九聲是為了那一秒鐘逃跑出來的。
  • 《一秒鐘》拍的好,真好!但還是缺了點什麼
    《一秒鐘》看完了,平靜一下,想想要說點什麼?有什麼可以回味咀嚼的嗎?有的,肯定有的。如果國師藝謀的片子,你看了無感,那不是電影的問題,那是你的問題。張藝謀的大名如雷貫耳,張藝謀的電影隨便找一個人至少也知道幾個,再沒看過電影的也見識過大師開幕式的大手筆。
  • 《一秒鐘》六個角度影評:過程平淡如水,回味烈酒入喉
    也是這件事讓張九聲逃出來,就為了看女兒一眼,有這個前提你就可以理解片中的兩句臺詞:一句是張九聲自己說的,他說女兒那麼小,跟大人們爭什麼呢?因為女兒想要消除父親對自己的影響,所以搶著表現自己。殊不知自己就是在這種環境下過世,多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