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外科學家合作,首次成功構建出包括人在內的所有現生哺乳動物共同祖先的基因組圖譜,相關成果發表於《自然》。
這項成果是以該研究團隊獲得的鴨嘴獸、針鼴等哺乳動物的高質量基因組數據為基礎,在比較了人、有袋類動物、鳥和爬行動物等多種動物的基因組數據後,最終追根溯源,獲得了距今大約1.8億年前的早期哺乳動物祖先的基因組演化信息。
哺乳動物染色體演化歷程簡圖(周暘等繪)
「這為理解包括人在內的哺乳類如何發生輻射性的適應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信息。」論文第一作者、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周暘表示。
「鴨嘴獸和針鼴等單孔類哺乳動物是非常古老的類群,它們與其他所有現生哺乳動物在演化上是姐妹群的關係,並於約1.8億年前與其他哺乳動物分化開來。它們的基因組數據可以幫助我們了解1.8億年前哺乳動物的共同祖先,以及這1.8億年間不同哺乳動物類群在演化過程中各自發生了什麼變化。」論文通訊作者之一、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研究員弗朗克·格魯茲納說。
該研究還揭示了哺乳動物性別染色體演化的出人意料的複雜模式。「我們都知道,人和其他絕大多數哺乳動物都是通過X和Y兩條染色體決定性別。」論文另一位通訊作者、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周琦說,「但我們的研究顯示,單孔類的性染色體與包括人在內的大多數哺乳動物的性染色體沒有任何同源關係,反而和鳥類更接近。也就是說,我們與鴨嘴獸是在祖先分歧之後約數千萬年內各自獨立演化出了不同的性染色體系統。」
「這一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物種演化過程中的分子機制。」論文通訊作者,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教授張國捷總結說,「該研究不僅揭示了精細的染色體結構變異過程是如何影響哺乳動物早期演化過程的,同時也解答了單孔目物種這一特殊哺乳動物類群許多特殊生物學性狀的產生機制。」(來源:中國科學報 張文靜)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03039-0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