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最重視實踐,沒有實證,都是口頭白談,上不得臺面

2021-01-20 老陽私塾

禪宗的主體精神最終落腳到它的實踐觀上。禪宗特別注重親證自修的實踐活動。禪宗大師惠能認為「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行俱備」是最上乘,「最上乘是最上行義,不在口諍。」可見,親證自修的實踐活動是禪宗的本質特點。禪宗要求人「努力依法修,」「念念修行佛行。」沒有親證自修,就談不上禪,更不用說解脫。

因為一個人的命運由自己主宰,萬法都在自己心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覺海慈航」,現在只須自己付之於行動,就可達到彼岸;若自己只口說不行,即便是釋尊本人親自來,也代你不得。這裡應當注意,禪宗所說的親證自修的實踐活動主要是指個體的精神自我淨化和升華過程,亦即超越世俗功利慾念以及由此而來的諸煩惱痛苦而達到明心見性的精神自由境界。在這個實踐過程中,佛法、目性、親證是三位一體,不可分割的,缺少其中任何一環,都是不完滿的。

說禪宗的實踐主要指個體精神的自我淨化自我升華過程,並不是說個體要與世界割裂開來,獨善其身。恰恰相反,禪宗主張,個體應當在充滿喧譁與騷動、煩惱與痛苦的人間生活中,砥礪自己的意志,達到心靈的淨化和升華。這一過程是入世而出世的過程。說它入世,是因為個體不脫離社會生活,不逃避責任,說它出世,是因為個體超越世俗的混濁,保持自己清淨純潔的自由心靈。

在世而出世的心靈自救過程是禪宗實踐觀的另一特點。「法元在世間,於世出世間,勿離世間上,外求出世間,」「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寺不修,如西方心惡之人;在家若修,如東方人修善。但願自家修清淨,即是西方」。「一念悟,煩惱即菩提,地獄即天堂;一念迷,佛即眾生,天堂即地獄。」由此可見,天堂地獄、煩惱菩提,本是一體的,區別在於個體的主觀努力如何。自己若能淨化心靈,保持自性的清淨自由,日常生活、穿衣吃飯都是修行,無須出世間去作他求。

禪宗實踐觀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把自性心靈的淨化與升華同普濟眾生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主動地去為他人擔當苦行,幫助他人明心見性,在為他人受苦受難的過程中,達到自身的淨化和完善。「一切眾生病故我病」、「為眾生入生死」,「我當下地獄,不惟下地獄,且常住地獄,不惟常住,且常樂地獄,不惟常樂,且莊嚴地獄」,「眾生無邊誓願度」,「鐵肩擔道義」……諸如此類的話還有很多,它們反映了禪宗實踐觀中那種為人類赴湯蹈火的崇高的主體意識和慈悲精神。

與眾生同生死共患難、在黑暗王國中為眾生帶來自救的希望,這種把個體與全人類統一起來的「莊嚴地獄」的實踐的主體精神,構成禪宗哲學中最精華的部分。千百年來,它激勵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把自我完善同人類的幸福結合起來,勇於承擔苦行,為民請命,譜寫了一曲又一曲激動人心的壯麗詩行。莊嚴地獄的實踐觀是禪宗主體精神的最高體現。

總之,禪宗「莊嚴地獄」的實踐觀,要求個體主動地積極地投入現實苦難的生活,自覺地把自我完善同人類的普遍命運統一起來,去掉自私自利的小我,在為他人擔當苦行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主體的精神作用,使自己不斷淨化,不斷升華,達到清淨自由的佛的境界。

相關焦點

  • 共振建築事務所戴帆談 「中國造園」與「禪宗」
    問 : 「山西大同造園」在不同的建築不同的空間用不同的角度探討人類的社會文化、藝術、建築、宗教等,信息量巨大,系統龐雜,我發現裡面也有許多禪宗的思想,結合「山西大同造園」談一下你對禪宗與建築史的討論,以及對21世紀建築的思考。
  • 最高法談「轉發500次」:經實證理論研究確定數據
    最高法談「轉發500次」:經實證理論研究確定數據   中新網12月4日電(記者 歐陽開宇) 最高人民法院今日舉行公眾開放日活動,最高法新聞發言人孫軍工在談及網絡謠言司法解釋中「轉發500次」時表示,這是根據實證研究和理論研究得出的數據。
  • 規範會計理論與實證會計理論的比較
    從哲學的角度出發比較方法論的差異,實證會計研究在方法論上與規範會計有一些差異。規範會計認為主觀目標與人的行為是有聯繫的。哲學中的實證理論是實證會計理論方法論的基礎。規範會計理論比較重視規律和理論的邏輯思維,注重價值判斷。實證會計理論提倡實用主義,提倡從經驗中創造理論。從辯證的角度看兩種理論強調的內容不同。   2.研究內容的差異。
  • 日本禪宗的本土文化特色畢業論文
    日本禪宗的本土文化特色畢業論文禪宗本是印度佛教思想與中國哲學思想相結合的產物.它將嚴密並且富有推理的佛教教義變化為靠個人直觀把握的邏輯.禪宗主張「自立本願」,具有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本心,見性成佛等簡單易行的特點.傳統佛教講究「念佛讀經」,而禪宗更講求實踐,除了坐禪修習外,還講求「作務」,包括砍柴,打水,掃地,種田等,以勞動作為最佳的修習方式.禪宗思想本身具有的這些屬性適應了日本文化的諸多特徵
  • 規範會計研究與實證會計研究比較分析
    (4)實證會計研究和規範會計研究相比往往具有時間上的滯後性,如對與具體某項會計準則相關的問題研究總是在會計準則公布之後若干年,確切地說總是等到有足夠的樣本數據建立數學模型進行經驗分析時才能得以實施。正是從這個意義上來講,Watts/Zimmerman在《實證會計理論》一書中認為實證會計理論的作用只在於解釋和預測,而並沒有提及實證會計理論具有對會計實務的指導作用。
  • 禪宗與文藝美學相通的探索
    禪宗思想體系中最主要的核心是心性論。禪宗精神就是超越精神,超越現實的物質和精神束縛,追求在現實感性平常生活中實現心靈解放與思想自由。這也可以說是它沒有本體的「本體。」這種精神,與儒家的「率性而行」、道家的「自然無為」是有相通之處的。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書法精神與禪宗思想美學
    智永、懷素等是以印度佛禪式的苦行、戒律禁慾禪定的過程排除七情六慾,在刻苦的書法實踐中,來求揮寫與自然規律契合的漸悟,它直接影響了學書的人們從現實、從書法實踐中領悟客觀規律。南宗禪出現後來它影響越來越大,成為南北統一的禪宗一反原先「戒一定一 慧" 式的苦修,認為只要直指本心,獲得頓悟,就可以立地成佛。這是佛門事,書事是否可以不經苦練就能深明書理,這是盡人皆知的事。但這不要緊,重要的是:受禪宗思想影響的書家,確實沒有因經世致用而恪守千祿書勢,而是各本所悟,從客觀自然獲取對書理的認識。
  • 櫃體、櫃門、臺面都有哪些材質?
    家裡裝修,定製櫥櫃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櫥櫃的價格也不便宜,一套下來好幾千,好點的可能要兩三萬,所以櫥櫃一定要選對了,要想選好櫥櫃,最基本的櫃體、櫃門、臺面的知識必須要了解,小編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相關知識:
  • 禪宗為什麼敢呵佛斥祖?
    現當代有一種「生活禪」,是一種不論在小區公寓還是寺院裡都能實踐的修行。電影電視上我們常聽到佛教一個經典名詞「般若波羅蜜多」,這個詞其實是一個音譯詞,也代表佛教經書的一個系列,這一系的佛經在公元2世紀到3世紀傳入中國,為其後的禪宗的行成奠定了哲學基礎。其中《心經》是所有關於般若波羅蜜多的經典中篇幅最短的。
  • 重視實踐平臺建設 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專訪北京交通大學物理實驗...
    中心還始終把培養學生的素質放在第一位,通過各種物理實踐平臺,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中心在重視學生培養的同時,對師資隊伍建設也很關注,提出了「外部引進是關鍵,自我培養是根本」的建設方針。  搭建「夯基礎、強能力、上水平」的課外實踐平臺。自主開放實驗室每年吸引學生2 000人次以上。「創新實踐天地」堅持學生自主選題、自組團隊、自主管理的組織模式,每年吸引近百名學生,資助立項40餘個。
  • 山姆·弗朗西斯Sam Francis,空間之彩裡的禪宗與抽象
    藝術創作裡吸納了不少與禪宗有關的元,時常以一種開拓想像力的方式平衡藝術家捕捉光影、色彩和動態力量的感覺。 「繪畫過程是其中一種投入畫面的方式。你所創造的就是它的假象……每一幅作品都猶如我的身體拓印,取材於生命中不同的瞬間。」
  • 選購臺面名堂多多 教你正確認識人造石臺面
    具相關了解,目前在市場上的主流人造石臺面主要分為三種:人造石英石臺面、純亞克力臺面以及複合亞克力臺面。上述三種臺面中,前者常被銷售人員簡稱為石英石臺面,後兩者通常被稱為人造石臺面。在上述臺面中,產品性能存在較大差異。石英石臺面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矽,該種臺面的硬度最高,因此其出現斷裂的可能性非常小,也比較耐磨。 用刀在複合亞克力樣品上劃了幾刀,樣品產生了白色刮痕。
  • 會議︱從中國禪到當代禪修:東亞禪宗的歷史形成與思想建構
    在論文《中國禪宗的特徵:系譜、清規、問答》裡,小川教授並未將「禪坐」視為禪宗的特質,在他看來,佛教的其他宗派乃至非佛教的其他許多宗教和思想也強調「靜坐」,故禪宗不能被視為坐禪的宗教。中國禪的特徵可從另外三個方面來界定:系譜的宗教、清規的宗教和「問答」的宗教。禪僧共同信奉某一經「以心傳心」傳遞開來的傳法系譜,沒有具體的「開宗」教祖,也沒有唯一絕對的聖典,他們共享的只是系譜意識。
  • 準確理解規範法理論的實踐屬性
    這樣,對說明性理論與解釋性理論的好惡與偏見也一併轉移到對實證理論與規範理論的認知上:實證理論有助於人們理解事件的複雜性與合理性,對實踐有幫助。第一,實證理論有其理論的限度,它無法獨自完成理解和推進實踐的工作。特別是,當待分析的對象兼有經驗的要素與價值的要素時,譬如說法律條文,實證理論無法完成對法律條文包含的價值部分的說明。
  • 中國宗教思想中,老莊的清靜和禪宗的虛淡影響了中國畫的風格
    宋代山水畫總是離不開「靜」字,靜背後是渺遠,是無限想像,是安祥、恬淡、空無,沒有競爭,沒有煙火氣,就是大自然本身。道是天地規律,所以在中國古代繪畫中,最高境界就是道,先秦思想最核心的就是道,孔子也說「朝聞道,夕死可矣」,老子尤其強調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認為道是一切之根本。道是天地規律,人要努力地進入天地規律中去,探悟道裡無窮無盡深邃的精神內核。
  • 周裕鍇談中國古代文學闡釋學
    但這段話出現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東漢經學家趙岐對它有很好的注釋,但整個兩漢到魏晉南北朝,「以意逆志」基本上都被忽視了,在《毛詩正義》裡沒有一處提及,一直到宋代才大量出現,這顯然和《孟子》在宋代從諸子中升格為儒家經典有關。
  • 南懷瑾:禪宗佛法在達摩祖師之前,就已在中國本土流行
    很多人對此表示質疑,畢竟相關的資料描述都顯示,達摩祖師為禪宗佛法的開山鼻祖,畢竟面壁九年以及一葦渡江的典故耳熟能詳。看似鐵證如山的證據其實經不起推敲,從佛教傳入中國的時間、禪宗佛法與中國玄學極其類似的論述結構以及領悟禪宗佛法的法門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在達摩祖師布道之前,禪宗佛法早已在中國傳開了。
  • 張美雲:佛教的環保理念實踐是如何折射的?
    伴隨著全球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佛教中所體現的環保理念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從佛教環保理念的思想淵源入手,圍繞自然觀、生命觀和理想觀等環保理念所涵蓋的內容來探討佛教與其環保實踐問題。佛教自兩漢之際傳人我國以來,教義、宗派都因時因地而不斷變化,但不變的是它高度關注人類社會發展,以積極務實的態度與人類社會相適應的現實主張與關懷眾生的深刻內涵。
  • 廚房不鏽鋼臺面的優點 如何正確保養廚房不鏽鋼臺面
    在裝修廚房的過程中,免不了臺面材料的選擇。目前市場上的臺面材料有很多,常見的有:不鏽鋼,大理石,玻璃等。由於不同材質的臺面材料,裝修出來的視效和功能也是不一樣的,而我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廚房不鏽鋼臺面的相關知識。
  • 五祖為何要把禪宗衣缽傳給慧能大師
    我是怕心懷惡念的人,嫉妒謀害你,才沒有給你明說,你知道吧?慧能答到:弟子我早已知道師父你的心意,所以不敢妄自跑到佛堂前找你,是不想令他人有所覺察。五祖在八個多月後,明確告訴慧能大師,他是難得的可用的佛法人才。五祖為傳禪宗法脈和衣缽,就叫所有弟子,根據自己的禪修體驗,各寫一首偈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