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萬千組合中挑出最優配比,AI加速化學材料合成

2020-11-14 機器之能

在化工領域,對化合物性質的評估(分子診斷)已經進入通量篩選階段,但是化學合成這一步驟仍停留在手工操作階段。研究人員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才能分析出正確的化學合成路徑,但是人工合成產率較低、試錯成本過高,導致合成化學技術在藥物、材料領域中的商業應用價值不足。因此,引入AI+化學合成尤為重要,利用人工智慧的逆合成分析、機器學習、神經網絡等技術,預測合成路徑,通量篩選,快速尋找到最有潛力的合成路徑。

作者 | 王柳茜、陸少遊

一 化學材料合成產業及市場情況

合成化學技術在合成材料和合成藥物領域中應用較廣,但由於不同化學反應條件下的無窮變化,該領域慢慢成為勞動密集型行業。分析過程中需要大量經驗積累,才有可能打通正確的合成路徑,而合成步驟太多、產率太低或者成本過高,使很多分析結果止步於論文發表,真正能夠實現商業化,成為一種材料、製藥工業方法的則更是鳳毛麟角。

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發展,AI+化學合成剛剛起步,以上痛點正逐漸被解決。目前在整個化學合成應用領域中,上遊市場關注於合成路線的設計,包括輔助研究人員逆向合成預測、路線篩選等;而中遊市場囊括了自動化儀器和機器人平臺的開發;下遊市場集中於醫藥企業及材料平臺的實驗室分析服務、企業集成解決方案等。上遊市場依舊佔主體,但下遊市場的研究與應用才是這個行業商業價值的實際產出。來自於企業的需求,既能豐富中遊產品的產出,同時也能夠為上遊研究的優化提供建議,從而活化整個市場行業。

二 化學材料合成中的人工智慧技術
機器學習:典型的監督性機器學習模型指利用規律對數據進行預測分析的算法。該項技術在化學合成領域中主要應用於根據已有的化學物的結構分析出多種合成路線,預測材料化學性質、譜圖模擬以及路線的算法優化。

神經網絡:在蒙特卡洛樹步驟中引入深度神經網絡能夠提高計算精度與效率。該項技術在化學合成領域中既可用於尋找路徑,也可對可能的逆合成路線進行初步篩選,用於訓練神經網絡的測試集包括了所有過往的有機化學反應。

計算機視覺:計算機視覺指機器代替人眼對目標進行識別、跟蹤和測量。該項技術在化學合成領域中主要應用於分子合成中的結構塊形態、反應的起始點和節點的識別。

推薦系統:推薦系統是信息過濾系統的一個子類,它根據系統所設定的條件,藉助自身雲計算的能力所實現。該項技術能夠幫助化學家在多種合成路徑當中篩選出簡潔高效的最優方法。

大數據技術:其基礎技術包括數據採集、數據預處理及資料庫等。該項技術應用在化學合成領域中包括識別關聯的數據集和數據流,創建分子感知的數據結構,並生成、細化和驗證模型,並根據數據化的模型結果來提出建議。

機器人技術:在化學合成行業中,機器人技術主要應用於以機器人執行的自動化合成平臺,機器人輔助執行所有合成操作流程,組裝連續流動路徑,實現自動化合成。包括自動檢測機器人、自動控制機器人、自動合成機器人。

三 人工智慧在化學材料合成領域的應用分布

四 人工智慧技術在化學材料合成領域的應用案例

創騰科技(人工智慧與分子模擬平臺):平臺主要分為材料模擬計算平臺和藥物發現與生物大分子計算模擬平臺,用「虛擬實驗」替代耗時費力的「試錯實驗」,把握正確的創新方向,為企業極大降低研發投入和風險。其中的Materials Studio材料模擬軟體以可視化視窗界面為核心,涵蓋多學科模塊;Discovery Studio是基於 Pipeline Pilot構建的分子模擬平臺,它服務於生命科學領域的實驗生物學家、藥物化學家、結構生物學家、計算生物學家和計算化學家,應用於蛋白質結構功能研究,以及藥物發現。

Wiley(Chemplanner):Wiley開發了一款建立在「大數據」和「機器學習」基礎上的化學合成軟體Chemplanner。作為計算機輔助有機合成設計系統,它可以通過雲計算幫助化學家在多種合成路徑中篩選出簡潔高效的最優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能完成從目標產物到可獲取的起始原料間的逆合成分析。此外,Chemplanner還可以根據需要(如成本控制,有無催化劑等)重新設計路線。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ASKCOS):這一套可用於化學合成反應的開源軟體套件,可以根據訓練數據來確定反應的轉變和條件是否適合構築新的化合物,在系統流程的最後一步中,配方被加載進入機器人平臺,機器人操作臂將模塊式反應器、分離器和其他處理單元等組裝成連續的合成路徑進行反應。新系統能夠處理的反應類型從12種上升為30種,最簡單的合成過程只需兩個小時。

Citrine(智能材料平臺):Citrine通過定製培訓內容,培養企業客戶自主使用Citrine平臺,以便他們可以不斷從該技術中獲得最大的商業價值,尋找範圍適合的第一批項目,識別關聯的數據集並傳輸到Citrine平臺,團隊可共建一個模型,使用模型結果來建議應該合成和測試哪些候選材料。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膠體與界面研究所(自動化徑向合成設備):該設備用於小分子自動化合成,集循環合成和線性合成的優勢於一身,不需要在不同工藝之間進行費時費力的手動調整,該系統確保了反應的可重複性,只要輸入相同質量的物料,給定的合成指令將在另一個相同系統上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執行。反應數據將返回給設備,以便進行深度學習。

五 人工智慧在化學材料合成領域應用的局限性

高端人工智慧人才缺口:在AI+化學合成領域中,底層方案的鑑別和篩選可以由初級研究人員完成,但是預測路徑的開發、定向合成的優化等步驟,往往需要更高級的技術人員作為總設計師,目前企業和高校缺乏體系化的材料/藥物+信息學人才培養方案。

缺乏完善的商業機制:目前,人工智慧+化學合成的開發更多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市場並未形成清晰的產業鏈合作方式,數據共享機制不足、設備接口不統一。這造就來自不同化學合成市場層級的商業模式不統一,發展速度較緩。

六 人工智慧在化學材料合成領域的發展趨勢

綠色合成:未來的合成化學將更加強調原子的經濟性,實現綠色合成的目標,這將主要依賴對反應機制的深入研究。通過對反應目標在基元步驟和原子層面的認識,尋找合適的催化劑,通過特定化學鍵的選擇性活化,實現原子水平的精準操控,AI在該領域的深度發展將需要底層學科的助力。

化學合成與生物合成的結合:生物合成利用基因剪接構建遺傳密碼,讓細胞來完成設計人員設想的各種任務,以期利用合成研究人員所需的生物材料、新藥和改進的藥物。合成化學與合成生物學相比較而言,前者的主要優勢在於結構的可變性,而後者的主要優勢在於過程的經濟性。兩個學科融合可綜合兩方優勢,使物質合成具有更高的效率與更多樣的結構。

相關焦點

  • 對比不同化學配比不同SOC材料/電芯的熱穩定性
    在這裡我會挑選中經典的文獻研讀,分析,把知識分享給大家,希望各位能夠喜歡。oiXednc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第一篇,大名鼎鼎的Jeff Dahn教授(就是TESLA的籤約首席電芯化學科學家)的一篇文章:用ARC絕熱量熱儀來研究不同化學配比NCM材料在不同脫鋰/SOC狀態下的熱穩定性。oiXednc本文為劉博系列專欄《劉博帶你讀文獻》的第一篇,全是技術分析,沒有吐槽。
  • 《AI+化學與製藥》論壇:有AI就不搬磚,化學逆合成也可以借鑑Alpha...
    本期AI+化學與製藥主題研討會將匯集化學、製藥行業代表及人工智慧專家學者,一同探討化學與製藥行業的價值、研究路徑及未來發展方向。在論壇中,我們可以看到人工智慧經常在化學和製藥領域中碰撞出創新的思想之火花。
  • IBM預測未來5年5大創新趨勢,加速發現新材料是關鍵
    為了回應聯合國通過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所發起的全球行動號召,IBM研究人員正在加速發現新材料以解決諸多挑戰:從負擔過重的大氣層中有效地捕獲二氧化碳,並安全地存儲起來,進而減輕氣候變化;尋找可更持續的農作物種植方法,養活全球持續增長的人口,同時減少碳排放量;重新思考電池和能量存儲問題,防患於未然;開發可更持續的電子設備和更有效的抗病毒藥物。
  • 木質素化學降解及其在聚合物材料中應用的研究進展
    木質素分子結構中含有酚羥基、醇羥基和羧基等多種活性基團,可替代傳統石油化工產品應用於高分子材料合成。化學降解法是目前木質素降解的有效方法,對於木質素資源的高效、高值化利用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楊倩等重點綜述了近年來木質素化學降解及其降解低聚物在聚合物材料領域應用的研究進展。
  • 《Nature》為什麼要化學合成?
    這就是為什麼化學合成備受關注,能為21世紀源源不斷的提供新藥物,新材料,新商品。每一年都帶來誘人商業價值。2015年,化學家報導了一種新穎有效的方法來合成抗癌藥物——紫杉醇(紫衫酚)[1],以及nodulisporic acid(吲哚類生物鹼)[2],它可以作為一種殺蟲劑,還有發表在自然雜誌的抗-HIV的生物鹼[3]。合成新的分子過程中當然也有一些功利主義。
  • 原創 | 合成化學在製藥工業中的重要性
    雖然自然界有很多奇妙的藥物,但是這些藥物多半是宿主在生物演化過程中為了自我保護合成的、並不是為了治療人類疾病,你需要的類似物自然界未必有。如果遇到天災如罌粟遭蝗蟲襲擊大面積銷毀則藥物供給就成了問題。當然有些藥物沒有天災也天然產量有限,如紫杉醇。所以人工合成無論從擴展化學空間到保證供應鏈穩定都十分重要。最早的合成藥物來自另一個化工產業,早期的磺胺類抗生素來自染料工業。
  • 化工與化學學院張家旭、楊麗課題組在材料和藥物合成理論計算模擬...
    哈工大報訊(王計/文)近日,我校化工與化學學院張家旭、楊麗教授課題組在材料和藥物合成的理論計算模擬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溶劑分子如何影響消除和取代競爭動力學,洞察機理隨溶劑化的變遷機制」 (How a Solvent Molecule Affects Competing Elimination and Substitution Dynamics.
  • 教師招聘筆試化學之《有機合成材料》教案
    教師招聘筆試化學之《有機合成材料》教案 http://www.hteacher.net 2019-09-03 09:07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有機合成史上最渣的專業名詞:點擊化學
    百度的定義為:點擊化學(Click chemistry),又譯為「連結化學」、「動態組合化學」 (Dynamic Combinatorial Chemistry)、「速配接合組合式化學」,是由化學家巴裡·夏普萊斯(K B Sharpless)在2001年引入的一個合成概念,主旨是通過小單元的拼接,來快速可靠地完成形形色色分子的化學合成
  • AI+化學與製藥,人工智慧為藥物研發和化學研究按下快進鍵
    引言:人工智慧技術在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三大領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帶動了多個產業的快速 發展。將人工智慧的關鍵技術應用於化學和藥物研究,能夠加速化學信息的處理,提升藥物研發的效率。尋找最優的合成路線、構建分子結構與性質/活性的定量關係模型,實現化合物的虛擬高通量篩選,是當前人工智慧與化學、製藥、生物等學科交叉研究熱點。
  • 論公考中的排列組合
    在國考以及各省的省考中,排列組合相關問題是幾乎以每年一道題的頻率出現,作為公考中的必考題型,很多同學對這一模塊的問題感到非常頭疼,因為這類問題屬於偏難的題目,且若沒有掌握基本概念和算法,在做題的過程中就會產生比較大的障礙。
  • 人工智慧之遺傳算法(GA),搜索最優解的方法
    染色體作為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即多個基因的集合,其內部表現(即基因型)是某種基因組合,它決定了個體的形狀的外部表現。因此,在一開始需要實現從表現型到基因型的映射即編碼工作。這個過程將導致種群像自然進化一樣的後生代種群比前代更加適應於環境,末代種群中的最優個體經過解碼(decoding),可以作為問題近似最優解。
  • 科學家研製出特殊材料 熱能轉換成電能
    ,這種材料可以直接將熱能轉化為電能。相關文章發表在《材料化學學報A》(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上。NUST MISIS研製出的熱電材料含有兩種原子:固定在晶格內、保障高導電性的原子和自由移動、大大降低熱導率的原子。這種組合通過創建金屬互化物的方式獲得,金屬互化物的晶體結構含有空隙,可用原子填充。
  • 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概況
    合成高分子材料是指通過化學合成的方法得到分子量在一萬到百萬甚至更高的一類化合物,它常由一種或多種單體以共價鍵重複地連接而成。高分子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吃的澱粉、蛋白質,穿的棉、麻、絲、毛,住的竹和木都是高分子,連人體本身大部分的結構物質也是高分子。
  • ...膠體與界面化學,溶液化學,納米生物功能材料合成與性質。。
    姓名: 周興平       性別: 男       出生年月: 所在院校: 東華大學       所在院系: 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
  • 中科大硒材料合成及其電化學儲氫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技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籌)謝毅教授領導的課題組發展了一種可見光輔助光熱化學合成的新方法,成功地控制合成了微米管狀、亞微米棒狀、梭形納米棒狀、刺蝟狀納米棒組裝體等不同形態的特殊硒材料,研究結果表明硒材料形貌與結構對其電化學儲氫性能有顯著影響,如硒亞微米管的電化學儲氫性能明顯優於梭形納米棒。
  • 微通道反應器與流動化學在藥物合成中的應用
    微反應技術近十年來在化學合成領域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其反應通道的尺寸也由於工藝放大的要求而擴展至毫米級別,因此學術界開始使用更加確切的「流動化學(Flow chemistry)」術語。「流動化學(Flow chemistry)」或稱為「連續流化學(Continuous flow chemistry)」是指通過泵輸送物料並以連續流動模式進行化學反應的技術,儘管流動化學在諸如石油化工行業的大宗化學品生產中是非常成熟的技術,但在藥物合成等精細化工行業尤其是實驗室研發階段,該技術還是相對較新的概念。
  • 如何化學合成一個 「快樂源泉小瓶子」 ?
    浙江大學化學系王勇教授課題組在水熱炭材料可控合成領域的文章報導了一種以P123和油酸鈉為軟模板,使用木糖為炭源的水熱碳化的方法,合成出具有花瓶形貌的炭材料。軟模板法被廣泛應用於中空炭球的合成。其中以酚醛樹脂為炭源,以表面活性劑為軟模板可以合成均一的聚合物球或者中空球,經過高溫碳化可以得到炭球或者中空炭球。考慮到生物質原料的可持續性,很多生物質也被用作炭源來製備功能化的炭材料(BDCs)。為了滿足不同應用的需要,需要開發新型的方法來控制BDCs的形貌,孔結構和表面化學性質。模板法被視為控制炭材料形貌的有效方法。其中,使用硬模板方法可以有效的合成出具有球狀,管狀,或中空球型的BDCs。
  • ​蘇寶連、傅正義、李昱NSR:等級孔材料的合成策略和儲能應用
    ,重點討論了各種合成方法中如何控制條件參數來調控等級孔的孔道結構,為等級孔材料的精確製備提供了借鑑和參考。在此基礎上,文章首次從等級孔結構參數和電化學性能關係的角度出發,探討並總結了等級孔中的等級組合、等級孔的尺寸匹配以及等級孔的幾何構型同電化學性能的聯繫及在儲能應用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對於理解等級孔材料中「結構特徵-儲能性能」之間的關係提供了新的視角和科學啟發。
  • 機器人「化學家」,自主優化合成納米材料
    這種智能的流動合成技術可以很容易地按需尋找和優化合成鈣鈦礦量子點以及其他類別的納米材料的最佳條件。該技術不僅能加速發現不同性能的量子點,還能實現大量生產,每天的產量約為220 g。相關工作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