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硒材料合成及其電化學儲氫研究獲新進展

2020-12-05 搜狐網

  近日,中國科技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籌)謝毅教授領導的課題組發展了一種可見光輔助光熱化學合成的新方法,成功地控制合成了微米管狀、亞微米棒狀、梭形納米棒狀、刺蝟狀納米棒組裝體等不同形態的特殊硒材料,研究結果表明硒材料形貌與結構對其電化學儲氫性能有顯著影響,如硒亞微米管的電化學儲氫性能明顯優於梭形納米棒。

該成果發表在4月10日出版的國際著名化學期刊Angew.Chem.Int. Ed.上。

  納米結構的可控制備與性能調控是納米材料的重要研究方向。此前,在國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的資助下,該課題組已先後在氣相沉積法製備硒納米帶和納米網格結構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Adv.Mater.2004,16,649-653;Adv.Mater.2003,15,1914-1918)。2005年,該課題組首次一步合成了長度大於100mm的硒管,並發現這種超長硒管有較好的電化學儲氫性能,其放電容量達265mAh/g(J.Phys.Chem. B 2005,109,22830-22835),該成果的意義在於將電化學儲氫材料的研究從層狀結構拓展至鏈狀或準層狀結構的材料上。此外,該課題組還發展了生物分子輔助合成法,可以在溫和條件下一步合成單晶硒納米線和納米帶,並發現其生長機理不同於通常的球線轉換過程。他們提出的片碎裂機理發表在Nanotechnology(2006,17,385-390)雜誌上,並被評為該雜誌的TOP 10論文。

  該課題組還將有關特殊納米結構的電化學儲氫性能的研究系統地擴展到金屬硫化物材料。例如,他們發展了生物分子輔助合成法成功製備出新型多孔海綿狀Ni3S2納米結構。這種新型多孔納米結構顯示出優良的儲氫性能,其電化學容量達380mAh/g,相當於1.4wt%單壁碳納米管的儲氫量。通過調控反應條件,還得到了片狀多孔結構、片層堆積的薄膜結構、密堆積小球狀等Ni3S2產物,其不同的電化學儲氫性能進一步展示了材料形貌與結構對性能的影響(Chem.Eur.J. 2006,8,2337-2342)。最近該組正在將生物分子輔助合成法拓展到其他硫化物的有序結構。

  上述研究成果在利用化學法實現對納米材料的剪裁以及面向能源需求的納米科學研究領域均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物理吸附儲氫材料研究獲新進展
    、脫附等溫線 氫能源作為一種零汙染、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重視,並成為潔淨能源研究領域的國際前沿和熱點。儲氫問題是氫能源領域的一項重要課題。目前儲氫研究包括化學儲氫和物理儲氫兩個領域。物理吸附利用微孔材料物理吸附氫分子,因其在特定條件下對氫氣具有良好、可逆的熱力學吸附、脫附性能而受到廣泛研究。提高材料對氫氣的吸附作用使氫分子更容易、更牢固地吸附在微孔材料的表面或孔腔中,已成為進一步提高微孔材料儲氫量的一條重要途徑。
  • 大連化物所金屬有機化合物用於儲氫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複合氫化物材料化學研究組副研究員何騰和研究員陳萍領導的團隊與廈門大學教授吳安安、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Tom Autrey等合作,在儲氫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背頁封面形式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上。
  • 上海高研院等在分子篩多孔材料研究中獲進展---中國科學院
    上海高研院等在分子篩多孔材料研究中獲進展 2021-01-13 上海高等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近年來,有機液體載體(LOHC)儲氫技術具有儲氫容量大
  • 木質素化學降解及其在聚合物材料中應用的研究進展
    木質素分子結構中含有酚羥基、醇羥基和羧基等多種活性基團,可替代傳統石油化工產品應用於高分子材料合成。化學降解法是目前木質素降解的有效方法,對於木質素資源的高效、高值化利用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楊倩等重點綜述了近年來木質素化學降解及其降解低聚物在聚合物材料領域應用的研究進展。
  • 【材料】板鈦礦相TiO2介晶的合成及其儲鋰性能的研究
    ‍‍‍TiO2具有低成本、安全性好和儲鋰體積變化小等優點,引起科學家們廣泛的研究興趣。
  • 中科院太陽能電池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太陽能研究部、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子催化與原位表徵研究組(503組)李燦院士、張文華研究員領導的小組在太陽能電池新材料硒化錫(SnSe)的合成研究中取得進展。
  • 中科大教授謝毅獲國際化學化工傑出女性獎—新聞—科學網
    中科大教授謝毅獲國際化學化工傑出女性獎系華人科學家首次獲獎  記者5月29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化學與材料學院教授謝毅
  • ​蘇寶連、傅正義、李昱NSR:等級孔材料的合成策略和儲能應用
    在此基礎上,文章首次從等級孔結構參數和電化學性能關係的角度出發,探討並總結了等級孔中的等級組合、等級孔的尺寸匹配以及等級孔的幾何構型同電化學性能的聯繫及在儲能應用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對於理解等級孔材料中「結構特徵-儲能性能」之間的關係提供了新的視角和科學啟發。
  • 高活性析氫催化劑設計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劉建軍團隊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範紅金團隊合作研究,在二維硫屬化合物二硫化鉬(MoS2)面內催化結構設計方面獲重要進展
  • 研究快訊 | 單層T-Graphene的超導及其合成路徑
    ,預言了單層T-graphene是一種本徵的二維碳單質超導體,其超導轉變溫度達到近20 K,並且設計了「高壓合成,常壓剝離」的巧妙路徑來合成這種新奇的材料,即先用高壓方法合成鹼金屬鉀和T-graphene的插層化合物C4K,然後再在常壓下用電化學或機械剝離方法剝離出單層T-graphene。
  • 貴金屬磷化物的合成及電催化分解水的研究進展
    近年來, 研究者致力於開發各種性能優良的電催化劑. 其中, 貴金屬磷化物因其突出的催化活性、全pH值適用性以及相比於Pt基催化劑的成本優勢而極具發展前景.北京理工大學張加濤教授就這一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進行了概述, 以電解水反應機理為基礎, 總結了貴金屬磷化物的主要合成方法, 並詳細討論了貴金屬磷化物在電解水方面的應用現狀.
  • 先進熱電材料與器件設計的研究進展
    綜述從熱電轉換基本原理出發,總結了近年來高性能熱電材料與器件設計的最新研究進展,包括不斷完善的熱電性能優化機制、先進的熱電材料與器件製造工藝,能帶和結構工程的廣泛應用、多維熱電材料的應用前景及探索,以及多元化的熱電器件設計思路。2.
  • 高效電解水制氫電極材料的「化學嫁接」獲得成功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教授研究組發展了一步法合成技術,成功實現了二硒化鈷和二硫化鉬材料的「化學嫁接」,研製了具有析氫性能接近貴金屬鉑的水還原高效複合催化劑。 近年來,該研究組圍繞新型非貴金屬氫電極材料和氧電極材料的設計,在電解水用新型非貴金屬電極材料的設計和製備技術方面上取得一系列進展。
  • 氮化硼-石墨烯或將成為最佳儲氫材料
    石墨烯」(graphene separated by nanotube pillars of boron nitride)是一種絕佳的儲氫材料,這一發現可能為氫動力新能源汽車帶來突破。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是萊斯實驗室的材料科學家魯茲貝赫·沙薩瓦裡(Rouzbeh Shahsavari)和法爾扎內·沙亞甘法(Farzaneh Shayeganfar),相關論文刊登在美國化學學會《Langmuir》期刊上。
  • 大連化物所在合成氨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大連化物所在合成氨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017-06-14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複合氫化物材料化學研究組研究員陳萍團隊和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團簇光譜與動力學研究組研究員江凌團隊合作在合成氨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金屬所納米碳材料高效催化過氧化氫電合成研究取得進展
    通過電化學氧還原途徑製備過氧化氫的新方法,作為一種潛在的替代路徑受到重視。納米碳材料有望作為貴金屬催化劑的替代材料,應用於電化學氧還原反應。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聯合研究部能源催化材料課題組致力於碳催化反應過程和新穎碳催化反應體系的研發,近期在納米碳材料高效催化過氧化氫電合成領域取得進展。
  • 南京大學王新平課題組自由基合成與性質研究取得系列進展化學加
    自由基在化學反應、催化、生物化學和功能材料等領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王新平課題組自2011年以來一直致力於自由基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質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今年上半年,課題組在雙自由基、主族金屬自由基以及基於自由基的磁性多穩態等方向再次取得系列研究進展。 研究成果以若干篇論文形式發表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 模擬生物礦化合成碳酸鈣礦物材料研究獲重要進展
    首頁 » 人物 » 模擬生物礦化合成碳酸鈣礦物材料研究獲重要進展 模擬生物礦化合成碳酸鈣礦物材料研究獲重要進展 來源: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
  • 中科院納米科技研究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納米金屬Cu高達5100%的超塑延伸量的研究工作被認為是本領域的一次突破,被評為200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之一,其論文獲1999年單篇國際論文被引用次數全國第一、四名。    主要工作進展、成果和階段性成果如下:    一、納米科學研究工作進展    1.在基礎研究方面,納米材料和納米結構中新效應和新現象的發現、碳納米管的力學性質研究、納米結構的表徵和納米結構形成機理、 概念性納米器件研究以及在結構評估上均取得了可喜的進展。
  • 《科學進展》:電催化劑研究取得進展 高效電解氫更近一步
    原標題:《科學進展》:電催化劑研究取得進展,高效電解氫更近一步   來自康奈爾大學、俄勒岡州立大學以及阿爾貢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近日取得新成果,使得從水中高效地大量生產氫氣更接近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