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流浪地球》的小說比電影要更合理和精彩?

2020-12-05 騰訊網

  先說一下,《流浪地球》小說和電影的共同點,是人類的逃亡分為五個重要步驟:

  第一步,用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停止轉動,使發動機噴口固定在地球運行的反方向;

  第二步,全功率開動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飛出太陽系;

  第三步,在外太空繼續加速,飛向比鄰星;

  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轉,調轉發動機方向,開始減速;

  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鄰星軌道,成為這顆恆星的衛星。人們把這五步分別稱為剎車時代、逃逸時代、流浪時代I(加速)、流浪時代II(減速)、新太陽時代。

  今天看完《流浪地球》電影,看到主要情節是發生在第二個步驟中,地球和木星相撞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不可否認的是,很多人都覺得很感動,但小說中的高潮並不在和木星相撞的這個段落,甚至我們可以說,這個和木星相撞的橋段編的並不高明,而且有點畫蛇添足。因為氫氣引起的無序性範圍爆炸並不能引起有效性的定向衝擊,何況5000公裡這麼遠,這個是理論到實踐都無法實現的BUG。而且木星的體積是地球的1300倍,真的發生劇烈的爆炸,這樣的衝擊力足夠把地球打成齏粉了。

  小說中的地球擺脫木星引力的描寫,是通地過領航工程師的精確駕駛實現的。

  「這時,誰都無法相信小小的地球能逃出這巨大怪物的引力場,從地面上看,地球甚至連成為木星的衛星都不可能,我們就要掉進那無邊雲海覆蓋著的地獄中去了!但領航工程師們的計算是精確的,暗紅色的迷亂的天空在緩緩移動著,不知過了多長時間,西方的天邊露出了黑色的一角,那黑色迅速擴大,其中有星星在閃爍,地球正在衝出木星的引力魔掌。"

  而且小說中最精彩的情節並不是地球和木星發生的這一次碰撞,而在於發生碰撞逃離後,人們在吹呼聲中產生了質疑,因為太陽並沒有消失的跡象,越來越多的人以為這是一個騙局。為此主人公和妻子分道揚鑣,叛軍和政府軍互相殘殺,主人公家破人亡。最後叛軍取得勝利,將聯合政府中的理性主義者全部殺掉。但諷刺的是,在叛軍慶賀勝利時,太陽真的消失了。

  小說中的這個段落,當然不是正能量,但真的是全書中最精彩的情節,讓我們想到那本著名的書,《烏合之眾》。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電影裡沒說明的,小說中都給了回答
    要說春節期間熱度最高的話題,《流浪地球》必須擁有姓名。從劇組沒錢吳京客串投資6000萬到國產科幻電影的崛起,在全民關注下的小破球毋庸置疑火了。這樣一個講述地球流浪的故事,如何在眾多春節檔電影裡抓住觀眾的心?特效是科幻電影至關重要的一環,但更值得討論的是它的內容核心。
  • 《流浪地球》原著小說講了什麼?小說和電影有哪些差異?
    早在2009年,就有人購買了《三體》的改編權,試圖將其拍成電影,但《三體》的改編之路一直曲折,至今也沒有進一步的消息。《三體》的拍攝難度主要在於科幻元素「太硬」,小說中充斥著眾多晦澀難懂的科學名詞和物理學概念,對於許多缺少相應知識基礎的讀者來說,即便是讀小說都有很大難度。更何況,《三體》篇幅之長,格局之宏大,世界之複雜,都是一部兩個小時的電影無法說清的。
  • 看過電影《流浪地球》,為什麼還要推薦你讀劉慈欣的原著小說?
    春節假期結束,也宣告了今年的電影春節檔正式落下帷幕。根據劉慈欣兩部小說改編的科幻題材電影《流浪地球》和《瘋狂的外星人》成為了這個春節檔熱度最高的作品。前者目前斬獲了超20億的票房,並被譽為中國硬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口碑從朋友圈一路炸裂到外媒。
  • 流浪地球深度解析:為什麼要帶著地球去流浪?
    流浪地球作為一部硬科幻小說,在今年春節檔被拍成電影上映可謂是口碑與票房雙豐收,但在電影的背後,不知道有多少注意到了這些細節:流浪地球為什麼要帶著地球去流浪,而不是建造飛船逃跑?我們在看流浪地球時最大的疑惑便是,既然能造出像行星發動機這樣巨大推力的裝置,連地球都能推動,為什麼不把他建造成飛船,這樣不就會像現在帶著地球一樣多災多難了。
  • 流浪地球小說作者是誰?電影《流浪地球》的口碑怎麼樣?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也是引發了很大的熱議,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大家更關注的是如何面對災難,長遠的和突發的,這構成了一系列矛盾衝突,推動故事的發展。而到了後半段,真正面對希望還是毀滅,盡力而為還是適時放棄, 這時,影片的主題才慢慢清晰。
  • 流浪地球小說的結局是什麼 電影流浪地球結局彩蛋是什麼意思
    流浪地球真的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了,製作精良,畫面感很強,完全讓人融入到地球末日那種絕望卻又被人們對地球和家鄉的熱愛帶來的希望中,對於被稱為是中國近代科幻片的代表作當之無愧,當然這是一部小說改編的電影,看完後小編對劉慈欣的崇拜更加提升了,而很多人想知道小說的結局是什麼呢?讓小編來告訴你們吧。
  • 為什麼說《流浪地球》不能標誌著中國科幻元年的到來?
    《流浪地球》是災難片而不是科幻片《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講述因為太陽即將擴張並發生爆炸,人類必須用推進器帶著地球逃離家園、前往比鄰星的故事。電影大幅度改編了原作的情節,將原作中描繪地球通過木星引力加速離開的幾個自然段進行大幅度擴寫成片。
  • 盤點《流浪地球》大火前後的那些科幻奇幻電影小說
    吳京主演的《流浪地球》票房大火,也創造了國產科幻的高峰。在《流浪地球》前後,還有哪些具有科幻奇幻色彩的電影小說呢?一起來看看。《流浪地球》《流浪地球》《流浪地球》的熱映被認為寓意著中國科幻元年的到來《不能說的秘密》《不能說的秘密》周杰倫和桂綸鎂主演的奇幻電影,不像《流浪地球
  • 好書推薦:《流浪地球》,地球啊,我的流浪地球
    2019年春節,電影《流浪地球》登陸全國院線,短短幾天就引爆了網絡,最終取得了46億的票房,引起人們巨大的反響。這部電影打開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讓中國科幻電影進入了一個新紀元。那麼,提到電影,就不得不提流浪地球的原著小說,這部劉慈欣於2000年寫的小說又會是怎樣一個故事呢?
  • 小說《流浪地球》的一些遺憾
    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即將上映,大劉專門為此開通了微博來宣傳該電影。作為大劉粉絲,我是很期待這部電影的,期待這部電影成為目前中國最好的科幻電影,也期待電影能超過原著。因為就小說來看,個人感覺是有一些遺憾的。
  • 認真讀一本書|流浪地球|原著和電影
    在2018.12.19號知道了由大劉(劉慈欣)的流浪地球改編的電影馬上要在大年初一上映的時候,就趕緊在微信讀書裡下載這部小說,看完小說再看電影,應該會有不一樣的感受!果然在觀影后就暗暗慶幸自己提前看了原著,電影本身不錯,但不得不說電影和原著講的是兩個故事,傳達的是兩種思想,看完是兩種感受。流浪地球原著:太陽即將爆炸,人類傾盡了所有能源實施了史上最大的逃亡計劃:帶著地球逃離太陽系,飛向比鄰星,建立新的太陽系。在逃亡的過程中有兩個高潮點,一次是近日點,一次是認為流浪地球計劃是聯合政府的騙局。
  • 《流浪地球》創作概念源自臺灣小說?劉慈欣:沒看過
    《地球逃亡》為臺灣作家黃海的小說,黃海曾撰文評論劉慈欣的小說:和劉慈欣的小說相比,「《地球逃亡》只能甘拜下風。」今天(2月14日),冬瓜俠在臺灣《商業周刊》網站上看到一篇文章,標題是:為什麼不能接受中國人當英雄?
  • 《流浪地球》都拍成了電影,為什麼當年的《三體》沒拍成?
    根據作家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在2019年上映後,票房和口碑上都獲得了巨大的成績。但大劉除了小說《流浪地球》外,還有一部曾經在國內外斬獲眾多大獎的科幻小說《三體》,其優秀程度絕不亞於《流浪地球》。
  • 《流浪地球》:中國電影「科幻元年」是如何開啟的?
    春節期間的幾部賀歲檔影片,最引人注目的可能要數《流浪地球》。正如劉慈欣和導演郭帆告訴我們的,真正合理逃離太陽系的方法其實還是建造飛船,而科學地說,將地球推離太陽系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但之所以選擇「流浪地球」,恰恰因為這一行動具有無與倫比的科幻美感。這明顯地標識出了這部電影的「奇觀」性質——它脫離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既定軌道,而未來的道路,既瀰漫著不確定的錯誤與偏差,也閃耀著鑽石般的希望。
  • 《流浪地球》:讓中國科幻電影不再「流浪」
    2019年春節檔第三日,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便逆勢而上,截至2月9日發稿前,累計票房已達14億元,排片佔比和上座率在各大數據平臺均排列第一。票房證明觀眾的選擇核心依然是電影品質,因為《流浪地球》的電影觀感超出了大家的心理預期,情節、畫面、音效都足以用震撼來形容。
  • 《流浪地球》為什麼引發「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大討論
    《新華社》接連發表《中國科幻電影在農曆新春邁出新一步》《我們為什麼需要科幻》等多篇評論,《參考消息》也轉載了《紐約時報》的評論《<流浪地球>標誌中國電影新時代到來》。本文將回顧並梳理以下問題:中國科幻電影元年概念的提出及其背後的時代脈絡;為什麼大家都在期待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為什麼普遍認為是《流浪地球》而不是《瘋狂的外星人》開啟了新的時代,這種觀點是否具有合理性,並分析當下對《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評論兩極分化的原因。《流浪地球》劇照。
  • 吳京角色「婚內出軌」,電影《流浪地球》與小說有何不同?
    在原著基礎上改編的電影或者電視劇少不了兩者間的對比,郭帆導演、劉慈欣編劇、吳京主演的《流浪地球》亦是如此。但如何評價還有很多因素,畢竟這部《流浪地球》代表著中國科幻片的開始,電影中的行星發動機設計、地球與木星的交會。
  • 流浪地球,大劉的宏偉宇宙觀,小說中才是未完的結局
    年初大劉的《流浪地球》被搬上熒幕,精彩的特效加上溫暖的劇情,宏偉的宇宙,給我們帶來一場科幻盛宴,那麼小編今天給大家聊一聊大劉的《流浪地球》,因為,電影當中的情節經過改動,而熟悉大劉的朋友都知道,大劉的小說當中,還有更加深遠 ,深刻的寫意《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作品介紹: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將踏上千萬年的流浪之旅,地球要逃離太陽系
  • 電影《流浪地球》為什麼能成功,有哪些觀眾所不知道的冷知識?
    他知道選擇、任務和犧牲。在技術水平非常先進的未來世界中,人類的力量依然不變。偉大和人性的溫暖比技術和機器的寒冷強,這就是感覺。可以說,中國科幻電影的前作沒有經驗和教訓。努力地進行了科幻小說的創作,這次改編了劉慈欣的作品,硬扛科幻使我達到了精神和境界的高度。這真是令人興奮,情節很小,我可以忽略它。
  • 國家電影局點讚《流浪地球》:系科幻電影裡程碑
    宋歌表示,北京文化這幾年從《戰狼2》《我不是藥神》《無名之輩》和《流浪地球》中發現了幾個規律。首先,中國電影的題材和類型仍有很多空白留待創新,我們要在這些方面進行不斷的創新與突破;第二,電影的價值觀一定要是主流價值觀,宣揚讓整個社會和民眾積極向上的價值觀;第三,要用觀眾喜歡的電影語言和最先進的電影技術來拍攝、製作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