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蛋白摺疊遠比想像中的更加複雜

2020-12-06 生物谷

圖片來自JILA。


2017年3月6日/

生物谷

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和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研究人員比以前更加詳細地測量蛋白摺疊,從而揭示出這種摺疊過程比之前所知的更加複雜。這些結果提示著在此之前,對科學界而言,蛋白摺疊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這是因為這種摺疊過程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發生而且蛋白結構發生如此小的變化以至於常規的方法不能夠檢測出來。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7年3月3日的

Science

期刊上,論文標題為「Hidden dynamics in the unfolding of individual bacteriorhodopsin proteins」。

蛋白是由胺基酸組成的。正如摺紙術那樣,它們經過一系列中間狀態摺疊成決定著它們的功能的三維結構。準確地描述這個摺疊過程需要鑑定出所有的這些中間狀態。

這項研究是通過讓單個蛋白解摺疊揭示出很多之前未知的中間狀態。比如,這些研究人員僅在細菌視紫紅質(bacteriorhodopsin)的一部分中鑑定出14個中間狀態,是之前觀察到的7倍。細菌視紫紅質是

細菌

中的一種蛋白,能夠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並且被廣泛地用於研究之中。

論文通信作者Tom Perkins說,「這種增加的複雜性是令人吃驚的。利用更好的儀器揭示出所有的隱藏的蛋白摺疊動態變化,而在過去的17年裡,利用常規的技術是不能揭示出這些動態變化的。」

他說,「如果你錯失了大多數中間狀態,那麼你就不會真正地理解蛋白摺疊。」

了解蛋白摺疊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因為蛋白必須呈現出正確的三維結構才能夠正確地發揮功能。錯誤摺疊可能讓蛋白失活,或者讓它產生毒性。幾種神經退行性疾病被歸因於某些蛋白的錯誤摺疊。在過去的50年裡,蛋白摺疊成為一個龐大的跨學科研究領域的關注焦點。

值得注意的是,細菌視紫紅質是一種位於

細菌

細胞外部和內部之間的膜蛋白。相比於球狀蛋白,膜蛋白具有更大的分子量而且更難研究。

正如這項研究所描述的那樣,Perkins和他的同事們利用原子力顯微鏡(AFM)讓

細菌

視紫紅質伸展,並且以不同的牽引速度(以每秒多少

納米

衡量)測量它的伸展(以

納米

計算)。他們之前開發出的短的軟AFM探頭使得這些新的測量成為可能。當蛋白解摺疊時,軟AFM探頭能夠快速地測量牽引力的突然變化(指示一種中間狀態)。對這些探頭的進一步優化允許他們快100倍地(1微秒)探測

細菌

視紫紅質,而且牽引力的測量精準度是之前研究的10倍。

這些研究人員發現這些中間狀態不僅比期待中的更加眾多,而且持續僅僅8微秒。這些發現解決了過去的實驗數據和分子模擬之間長期存在的不一致,從而支持利用這些分子模擬進一步探測膜蛋白摺疊。

這些研究人員取得的發現和開發出的技術可能能夠用於很多其他的分子研究之中,包括那些對蛋白和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等感興趣的研究。更具體地說,

細菌

視紫紅質的結構類似於參與很多人類疾病並且可被很多藥物靶向的蛋白的結構。(生物谷 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原始出處:Hao Yu, Matthew G. W. Siewny, Devin T. Edwards et al. Hidden dynamics in the unfolding of individual bacteriorhodopsin proteins. Science, 03 Mar 2017, 355(6328):945-950, doi:10.1126/science.aah7124.

相關焦點

  • Science:新研究使得從頭設計複雜的跨膜蛋白成為可能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美國華盛頓大學蛋白質設計學院主任、華盛頓大學蛋白質設計醫學院生物化學教授David Baker、Baker實驗室高級研究員Peilong Lu及其同事們開發出一種被稱作Rosetta的電腦程式,這種電腦程式能夠預測一種蛋白在合成後將要摺疊出的結構。
  • Science:利用TPCA方法分析細胞中的蛋白複合物動態變化
    經過加熱後,孵育體系中仍保持摺疊狀態的配體(如藥物分子)結合蛋白相對穩定, 而沒有結合配體的蛋白會解摺疊,從而迅速變性產生沉澱。然後,可溶性蛋白可以通過離心或過濾從沉澱蛋白中分離出來並進行定量,孵育體系中可溶性蛋白量也就是仍保持摺疊狀態的蛋白量,進而對可溶性蛋白部分進行熱穩定性分析。
  • 科學家發現澱粉樣蛋白錯誤摺疊原因 但是老年痴呆還是不好治
    ,當這種情況出現在大腦中時,某些錯誤摺疊的蛋白質可能會堆積起來,從而導致阿爾茨海默症、帕金森氏症和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出現。然而,正如密西根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在《ACS化學神經科學》上發表的文章Acetylation of Aβ42 at Lysine 16 Disrupts Amyloid Formation(賴氨酸16乙醯化Aβ42幹擾澱粉樣蛋白的形成)中所探討的那樣,即使是一個小小的改變也可能導致長期的後果。
  • 四半胱氨酸探測β摺疊蛋白結構
    (封面圖片:科學家發現四半胱氨酸單位可以作為β摺疊蛋白的結構探測器使用。封面圖為FIAsH標記的大腸桿菌細胞螢光顯微圖,圖中的紫色部分為細胞視黃醇結合蛋白,半胱氨酸用黃色小球表示。) 監控蛋白會在各種複雜的環境中發生蛋白摺疊,如細胞內部,而當存在結構敏感的光譜信號的時候,以上摺疊過程就將變得更加容易。
  • Science:抗感染蛋白能感知非感染細胞中的蛋白質摺疊錯誤
    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宿主細胞對抗細菌感染的免疫機制,同時發現對這一過程至關重要的一種蛋白質能夠感知並對所有哺乳動物細胞中錯誤摺疊的蛋白質做出反應,相關研究成果於近日發表在《Science》上。
  • 「摺疊錯誤」的蛋白也有正能量
    通常,細胞內外各類生理生化過程不僅需要特定的功能蛋白質,還需要這些蛋白分子形成相應的高級結構和形狀。因此,蛋白的狀態直接影響機體各類生理生化反應的進行。  以往大量研究表明,蛋白的異常聚集會給細胞和生物體帶來負面影響。蛋白分子是由不分支的肽鏈組成的,從新合成的肽鏈到具有特定三維結構和生理功能的蛋白質,需要複雜精細的肽鏈摺疊和加工過程。
  • Science:揭示蛋白QRICH1在細胞應對內質網應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內質網(ER)應激是炎症的標誌,並在廣泛的人類疾病中加劇組織病理。與炎症和細胞內在代謝需求相關的環境應激因素可引起ER應激、蛋白錯誤摺疊和細胞死亡。為了對抗這些過程,應激反應途徑,包括未摺疊蛋白反應(UPR),有助於適應應激和組織重建。
  • 賽裡格曼定律:你所不知道的,挫折遠比你想像的更加脆弱
    別讓自己陷入真正的絕境,你所遇見的挫折比你想像的更加脆弱。打破賽裡格曼定律,闖下屬於自己的苦難之門,沒有誰會一直失敗下去的,或許你現在無法突破現在所經歷的挫折和困難,不妨換個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你的問題也許就像魯珀特之淚,無法從最堅硬的頭部著手,但你可以找到困難當中最為脆弱的尾部,做到一擊即碎,挫折遠比你想像的更加脆弱。
  • 變形蛋白摺疊轉換的進化
    變形蛋白摺疊轉換的進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3 15:58:24 美國威斯康星醫學院Brian F. Volkman研究組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Science丨「千裡姻緣一線牽」——蛋白質組裝的秘密
    撰文 |小柚責編 |酶美細胞中大部分蛋白需要與其他蛋白結合,並形成蛋白複合物發揮功能。然而這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一個蛋白需要在複雜擁擠的細胞環境中準確的找到複合體的其他亞基,並避免與其他蛋白的非特異性結合。
  • 2019年11月29日Science期刊精華
    通過採用一種不同的更加系統性的衣殼蛋白工程方法,這些研究人員對AAV-2衣殼中的735個胺基酸進行了逐個突變,包括在每個位點上發生的所有可能的密碼子替換、插入和缺失。他們產生了一個包含約20萬種病毒變體的病毒庫,並鑑定出既保持了AAV-2的生存力同時又改進了它對小鼠特定器官的「歸巢」潛力(即嗜性)的衣殼變化。
  • Science | 從頭設計皮摩級小蛋白新冠抑制劑
    蛋白與ACE2的結合起到抑制病毒活性的作用。      靶向SARS-CoV-2的Spike蛋白與人ACE2受體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是一種有前途的治療策略。將高濃度的病毒抑制劑注入鼻子和呼吸系統通常可以為早期感染的治療提供預防性保護或治療益處,對於醫療工作者和經常接觸感染者的其他人尤其有用。
  • Science | 繪製SARS-CoV-2的S蛋白三聚體糖基化圖譜
    撰文 | 唐小糖  病毒的糖基化修飾在病毒生物學具有廣泛的作用,包括介導蛋白質摺疊和穩定以及塑造病毒嗜性
  • 下一個諾貝爾獎:蛋白質摺疊
    其實答案很簡單,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一個細胞的複雜程度,要遠比人類文明現有的所有機器的複雜程度,還要複雜很多。我們人類的一切活動,絕大多數都和蛋白質有關。你的眼睛能夠看見東西,是因為有視覺蛋白Opsin的存在;你的鼻子能夠聞到味道,是因為有嗅覺蛋白Olfactory-type G protein的存在;你的舌頭能夠嘗到味道,是因為有味覺蛋白的存在;你的耳朵能夠聽見聲音,是因為有聽覺蛋白的存在。心臟能夠跳動、肌肉能夠運動,這也都是蛋白質的功勞。你的消化系統,循環系統,都和蛋白質的活動有關。你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甚至愛情,一切都與蛋白有關。
  • 下一個諾貝爾獎:蛋白質摺疊
    其實答案很簡單,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一個細胞的複雜程度,要遠比人類文明現有的所有機器的複雜程度,還要複雜很多。我們人類的一切活動,絕大多數都和蛋白質有關。你的眼睛能夠看見東西,是因為有視覺蛋白Opsin的存在;你的鼻子能夠聞到味道,是因為有嗅覺蛋白Olfactory-type G protein的存在;你的舌頭能夠嘗到味道,是因為有味覺蛋白的存在;你的耳朵能夠聽見聲音,是因為有聽覺蛋白的存在。心臟能夠跳動、肌肉能夠運動,這也都是蛋白質的功勞。你的消化系統,循環系統,都和蛋白質的活動有關。你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甚至愛情,一切都與蛋白有關。
  • Science:重大進展!體外蛋白合成新技術可媲美細胞中的天然核糖體
    對於這幾種合成蛋白,他們進行了詳細的分析,顯示它們的功能與天然的蛋白對應物相當。快速生產在人體中發現的大多數蛋白長達400個胺基酸。合成大量的這些蛋白需要將所需蛋白的基因遞送到作為活工廠的細胞中。這個過程用於對細菌或酵母細胞進行基因改造,以產生胰島素和其他藥物,如生長激素。
  • Nature子刊:目睹細胞中的摺疊
    研究人員在11月在線出版的《自然—化學生物學》期刊上報告說,與試管中的研究相比,一種親眼目睹蛋白質在細胞中摺疊的方法也許能更好地幫助我們深入認識蛋白質的不同功能。     蛋白質是由線性的高分子鏈經過摺疊成三維結構後形成的。蛋白質的功能取決於結構,因此了解這一摺疊過程非常重要。
  • Science:應激相關激活轉錄因子-1調節線粒體非摺疊蛋白反應
    6月15日,Science在線報導應激相關激活轉錄因子-1進入線粒體的效率可調節線粒體非摺疊蛋白反應的水平。為了更好地理解線粒體功能障礙的反應,研究者研究了,應激相關激活轉錄因子-1(ATFS-1)感受線粒體應激過程,及其在線粒體非摺疊蛋白反應(UPRmt)條件下與細胞核通信的機制。研究發現,調控的關鍵點是ATFS-1進入線粒體的效率。除了一個核定位序列,ATFS-1還有一個氨基端的線粒體定位序列。這是UPRmt抑制反應所必不可少的。
  • 施一公團隊解析出超複雜蛋白結構
    2003年一篇題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多囊腎病研究的熱點問題》的論文中顯示,該病的研究熱點在於致病基因表達產物,即多囊蛋白1和多囊蛋白2的結構與功能、亞細胞定位等,這樣可闡明多囊腎病的分子發病機制,有望實現臨床徹底治癒。 15年後,該蛋白家族的精細結構終於解出,完成「忘年問答」。
  • 【科技前沿】施一公等揭示剪接體核酶活性中心有序摺疊的機制和...
    在這一系列狀態轉換過程中,剪接體的蛋白和snRNA組成及結構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轉酯反應的催化活性中心也在這一過程中逐步形成【1-3】。電鏡結構解析得到了兩個pre-Bact complex的結構,為B complex轉變到Bact complex間的兩個連續中間體,從而能夠從蛋白組成、新加入蛋白的結合部位以及snRNA結構的變化,直觀推斷出剪接體的蛋白組分如何幫助U6 snRNA正確、有序的摺疊成剪接活性中心(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