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細胞的一個意想不到的作用

2021-01-16 締一0601

DNA損傷可能發生在基因組的任何地方,但大多數DNA被包裹在核小體上,這就使得修復複合體無法進入。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士弗雷德裡希米歇爾生物醫學研究所和巴塞爾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DNA會誘導組蛋白耗竭,這增加了DNA纖維的可訪問性和靈活性,並提高了同源重組修復過程中的同源搜索速度。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9月23日在線發表在Molecular 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DNA Damage-Induced Nucleosome Depletion Enhances Homology Search Independently of Local Break Movement」。論文通訊作者為Susan M.Gasser博士。

幾年來,Gasser及其研究團隊一直在研究染色質結構如何在應對DNA損傷的過程中發生變化,以便了解這些變化是否以及如何提高修復速度。在早期的一項研究中,Gasser實驗室的前博士生Michael Hauer發現,染色質對急性DNA損傷既有局部的反應,也有全基因組範圍內的反應,大約30%的組蛋白在全基因組範圍內被修飾、去除和降解,而且這種現象不僅僅是發生在損傷部位。這促使染色質在細胞核中的移動性更強。

論文第一作者、Gasser實驗室博士生Anas Cheblal在這些發現的基礎上,探究了這種染色質動態和分解的增加是否會通過同源重組影響DNA修復機制。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Cheblal及其同事們強調,組蛋白降解和隨後的染色質解壓縮(chromatin decompaction)確實會提高DNA修復效率和動力學。Cheblal總結了這項研究的主要發現:「我們發現,DNA雙鏈斷裂可以通過組蛋白的受控降解引發異位的染色質解壓縮[指的是在遠處未受損的位點,而非局部],這對基於同源重組的DNA修復至關重要。我們還發現,局部斷裂動態對DNA修復不那麼重要,可以通過增加異位染色質移動來加以彌補,而異位染色質移動與染色質解壓縮相關。此外,我們排除了之前的一個假設:染色體從核外周脫離是DNA損傷反應的一部分。」

當被問及這項研究的更廣泛影響時,Cheblal說,「我們的研究將對CRISPR介導的基因療法至關重要,目前這種療法的效率太低,無法用於臨床。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將這項技術與經過適當上調的因子結合起來誘導組蛋白降解,可能會提高CRISPR-Cas9的編輯效率。」

通過同源重組修復DNA是CRISPR-Cas9靶向基因組編輯的基本原理。CRISPR-Cas9編輯技術主要作為研究工具,但也用於基因治療。初步研究表明,在哺乳動物細胞中,隨著組蛋白的耗竭,CRISPR-Cas9的編輯效率可以提高。

關於 牛血清產品 的概述

【牛血清】是細胞培養中重要的天然培養基,含有豐富的細胞生長必須的營養成份,常用於動物細胞的體外培養。

牛血清分為胎牛血清,新生牛血清,小牛血清,成牛血清。

【胎牛血清】(Foetal Bovine Serum,簡稱FBS):是採自5-8個月胎齡牛胚胎中的胎血。此時胎牛各臟器正處生長分化階段,血中含有豐富的生長發育因子,非常適合各種細胞的培養,一旦胚胎發育完全這些因子自動消失。因此8個月胎齡以上的牛胚胎,已接近足月,不能作為胎牛血清的原料來使用。

【新生牛血清】(Newborn Calf Serum,簡稱NBCS):採自出生一天~一周內的新生牛;

【小牛血清】(Calf Serum):採自出生10-30天的小牛;

【成牛血清】(Adult Bovine Serum,簡稱ABS):採自成年牛收全血後分離得到血清。

所有血清出廠前均應經過嚴格質控,並附詳細《檢測報告》,

如pH值、滲透壓、內毒素、病毒檢測、促細胞生長能力、無菌等檢查。

其中,由於內毒素直接參與細胞凋亡,對細胞培養結果影響較大,且不同批次的血清,內毒素差異又不易控制。

有下列情況者,對血清內毒素應格外留意篩選:

1.養幹細胞時,幹細胞對內毒素非常敏感,如果血清中內毒素≥3EU/ml時,幹細胞很容易死亡。很多使用者,在血清在試用前,就通過提早審核該批次《檢測報告》,以決定是否入圍進行試用。

2.養免疫細胞時,過高的內毒素可誘導免疫細胞釋放炎症因子,抑制小鼠紅細胞集落的形成等。

3.基因敲除相關的細胞實驗,培養的細胞要儘可能保持其原始狀態,任何引導細胞衰老或凋亡的試劑,都會讓後續的實驗結果「失之毫釐,謬以千裡」。在準備血清和其他試劑時,選擇極低的內毒素(最好≤1EU/ml),對實驗至關重要;

4.原代培養、雜交瘤融合、細胞轉染,或者肝細胞、神經細胞、內皮等難養細胞的擴增,這些都需要挑選好的血清給細胞以有力支持。因此,挑選更低的內毒素,是保證實驗順利的第一步。

5.實驗室有些細胞,需要長期培養、長期凍存,或者經常復甦、經常培養的,血清會經常或長時間作用於細胞。為保證細胞的健康,都應該選用更低內毒素的血清,以避免內毒素長久對細胞的毒性影響。

總之,血清中內毒素含量過高,更容易導致細胞「亞健康」,造成數據不準,或細胞狀態不良、老化、甚至死亡,導致試驗中斷失敗。血清中的內毒素越低越好。

全球細胞培養學會均依據內毒素對血清的品質進行分級和命名。

相關焦點

  • 免疫細胞是什麼?免疫細胞有什麼作用?什麼人需要儲存免疫細胞?
    我們需要了解這樣幾個問題: 1.什麼是免疫細胞 免疫細胞是指參與免疫應答或與免疫應答相關的細胞,包括淋巴細胞,樹突狀細胞,單核細胞,粒細胞等,棉細胞可以分為多種在人體中各種免疫細胞擔任著重要的角色 2.免疫細胞的作用
  • 原來免疫細胞還能這樣?治療癌細胞 它的作用這麼大!
    人體內的免疫細胞是抗擊病原體的一支大軍。無論是病毒、細菌還是寄生蟲,免疫細胞對大多數入侵者都能發動有效的攻擊,保護我們免受疾病的困擾。 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科學家們發現免疫細胞一大新應用——治療癌症。
  • 保姆細胞在決定免疫細胞生死方面有重要作用
    生物谷報導:根據一項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NSF)支持的研究項目結果,「保姆細胞」(Nurse  cells)在免疫系統對抗感染的T細胞發育過程中決定其生死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這一結果發表在6月份的刊物《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上。
  • febrile temperatures對免疫細胞遷移過程中各個關鍵分子的調控作用
    2019年12月3日,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陳劍峰受邀在國際學術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perthermia 發表了題為Regulation of Immune Cell Trafficking by Febrile Temperatures 的綜述論文,系統地總結了febrile temperatures對免疫細胞遷移過程中各個關鍵分子的調控作用
  • 免疫細胞治療的是是非非
    這一案件折射出當前免疫細胞治療遍地開花、魚龍混雜的嚴峻現實。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研究受到國內外的高度關注,逐漸成為腫瘤治療領域繼手術、化療和放療之後的第4種模式。該療法通過活化機體的免疫系統來控制腫瘤,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根據作用機制不同,免疫治療可分為過繼性免疫治療、腫瘤疫苗和免疫調節劑等。
  • 免疫細胞竟然這麼厲害?
    免疫細胞竟然這麼厲害? 人體就是一個細胞組成的大社區 每個細胞都有各自的工作
  • 深度解析免疫細胞和幹細胞之間的作用機制 助力幹細胞再生療法的開發
    儘管當前研究人員在理解這些多能幹細胞的潛能上取得了巨大進步,但實際上我們距離可以治癒疾病還相差甚遠,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研究並不能夠充分考慮並且揭示幹細胞周圍生物環境的變化情況。除了生境中的特殊細胞,幹細胞還會有規律地同機體中運動擴散的免疫細胞「軍隊」相互作用,從傳統角度來講免疫系統被認為是機體抵禦病原體入侵的最主要的防線,如今科學家們認為免疫系統對於組織恆定和組織癒合非常必要,甚至是在感染不存在的情況下依然如此,研究者認為,多種免疫細胞可以幫助控制幹細胞的行為。
  • 鄭大幹細胞|為什麼要存儲免疫細胞
    1、 免疫細胞是什麼?答:免疫細胞是我們人體眾多細胞的一種,是一種以防禦和殺傷病原體(病毒、細菌、寄生蟲等)為主要功能的細胞種類,通常我們形象的稱它為人類的「健康衛士」。2、免疫細胞有什麼作用?2009年3月,中國衛生部頒布的《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中,將「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技術」納入第三類技術進行管理,同時通過審批的醫療機構可開展臨床應用。2011年10月,法國科學家拉爾夫·斯坦曼因「發現樹突狀細胞和其在後天免疫中的作用」獲得諾貝爾醫學獎,標誌著生物免疫治療成為癌症治療的新型療法。
  • 《Cell》:免疫細胞療法的機遇與挑戰
    基礎免疫學,基因工程,基因編輯和合成生物學的不斷發展,增強了免疫細胞療法的複雜性,提高了效力和安全性,並拓寬了其治療疾病的潛力。 研究人員對免疫細胞療法的開發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其中T細胞療法被認為是該類療法中最先進的。
  • 研究:微生物組與免疫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能影響肝臟
    最近,科研人員發現腸道微生物與免疫細胞之間相互作用會導致膽汁淤積性肝病,也為此提供了新的見解。腸道除了吸收食物之外,它還能排出可能危害我們的毒素,如果腸道受損則增加我們的健康問題。這些機制將通過巨噬細胞介導的炎症反應聯繫起來,從而增加腸道通透性,並導致細菌毒素逸出,並與膽汁酸協同作用,在膽汁淤積過程中損害肝組織。隨著進一步的研究,有可能出現應對膽汁淤積性肝病的新方法,基於微生物組的療法也有一定的作用,可以解決微生物多樣性變化的影響。
  • 腫瘤免疫細胞治療: 從夢想走進現實
    近年來流行的靶向療法可在細胞分子水平上,針對已經明確的致癌位點來設計相應的治療藥物,藥物進入體內會特異地選擇致癌位點來相結合發生作用,使腫瘤細胞特異性死亡。但是,分子靶向藥物只能對特定基因突變型腫瘤產生作用,假如靶點腫瘤基因突變就會產生藥物耐受性,導致療效下降,甚至發生嚴重的不良反應等問題。免疫治療為腫瘤治療帶來了新曙光。
  • 當疾病不期而至,如何補救「衰竭」的免疫細胞?
    很多人對於人的免疫力有一個錯誤的理解,他們認為人的免疫力是萬能的,可以抵禦一切疾病,所以人的免疫力是越強越好的。 但是事實上,這種想法是有一定的錯誤的。人的免疫力是人體所必須的,但是其太強也會對人體造成很多讓人苦惱的傷害。
  • 科學家發現新型免疫細胞 為逆轉神經退行性疾病提供了希望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發表在《自然-免疫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描述了一種新型免疫細胞的發現。這種細胞具有明顯的能力,不僅可以防止與多發性硬化症(MS)和肌萎縮側索硬化(ALS)等疾病相關的神經系統進行性退化,而且它甚至可以再生和修復受損細胞。
  • 免疫細胞治療,路在何方?
    我們特別整理了近來有關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的重要事件和免疫治療的4大種類。衷心希望您在認真閱讀完下面這些資料後,結合您自己的臨床實踐和體會,完成有關調查,並提出您的寶貴意見。·2014年3月,在中國肺癌高峰論壇會議上,免疫細胞治療被列入《明智選擇:常見的肺癌治療決策共識》的投票、討論範圍。
  • 幾種常用的免疫細胞
    概念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技術是指從自體外周血中分離的單個核細胞經過體外激活和擴增後輸入患者體內,直接殺傷腫瘤細胞或病毒感染細胞,或調節和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隨著腫瘤免疫學理論和技術的發展,免疫治療在腫瘤治療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視。T淋巴細胞在腫瘤免疫應答中起主要作用,包括CIK細胞治療在內的T細胞過繼性細胞免疫治療雖然在部分腫瘤中取得了一些不明確的效果,但在大多數腫瘤中無明顯療效。
  • 免疫細胞的準備工作及檢測方法
    通過研究免疫細胞的激活,科學家可以了解人體對特定感染、自身免疫疾病或癌症的反應方式,這在開發更有效的疫苗和治療方法方面發揮著直接作用。當捕捉免疫細胞激活的信息時,流式細胞術由於其通用性、易用性和數據生成的便捷性,無疑是一種金標技術。流式細胞儀分析單個事件並以每秒數千個事件的速度記錄多個參數。
  • 2019年全球免疫細胞治療實體瘤發展現狀
    文章來源火石創造 免疫細胞治療實體瘤的技術真正能應用於臨床估計還尚需時日。隨著對免疫細胞治療技術的不斷改進,對相關免疫抑制機理相關研究的逐步深入,相信免疫細胞治療攻破實體瘤已經不再遙遠。
  • 一文了解幹細胞和免疫細胞療法的異同
    打一個可能不那麼恰當的比方,它們的區別在於:幹細胞是做加法,免疫細胞是做減法。1人體的維修工:幹細胞也就是說,幹細胞是給人體補充外源性細胞或激活內源性幹細胞形成新的細胞,而免疫細胞則是清除人體內的有害物質,包括變異的腫瘤細胞和外來的微生物入侵(病毒、細菌)。
  • 應對新冠病毒,免疫細胞治療大有可為
    免疫細胞 免疫細胞俗稱白細胞,包括淋巴細胞和各種吞噬細胞等,也特指能識別抗原、產生特異性免疫應答的淋巴細胞等。;第三道防線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構成,可對躲過前兩道防線而入侵人體的病毒等起作用。
  • PLos Biology:免疫細胞浸潤對癌症的影響
    這項研究於2020年6月10日發表在《PLoS Biology》雜誌上,該研究首次揭示了稱為IRE1α的分子在影響巨噬細胞是否促進癌細胞周圍組織炎症中的作用。眾所周知,炎症會促進腫瘤的生長,使IRE1α成為未來研究和藥物開發的有吸引力的靶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