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5企業被查6人被拘,治理大氣汙染,河南滎陽這麼幹

2020-12-06 河南人客戶端

映象網記者 李夢嬌 通訊員 董昌華 張永奇 文/圖

秋冬季是大氣汙染防治的關鍵期,為改善滎陽市空氣品質,鄭州市生態環境局滎陽分局重拳出擊,利劍斬汙,依法嚴打環境違法犯罪,近期共出動3450人次,檢查企業2400多家,查處各種環境問題105起,立案31起,滎陽市6人因此被拘。

公安機關拘留兩名相關項目負責人

秋冬季汙染防治抓得如何,既關係全年大氣汙染防治任務能否完成,也關係著「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成敗。

自11月份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開展以來,鄭州市生態環境局滎陽分局以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時段、重點問題為攻堅方向,對頂風違規企業和人員依法嚴厲打擊,紮實有力推進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工作開展。

據悉,鄭州市生態環境局滎陽分局將市政府、滎陽分局2個空氣監測站點周邊區域劃分為兩個區域,由分局領導分別帶隊對區域範圍內涉氣工業企業、尤其是涉及季節性生產調控的企業重汙染天氣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和季節性生產調控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巡查。

執法人員在企業檢查大氣汙染管控措施落實情況

11月23日12時許,滎陽分局豫龍中隊執法人員巡查中,在陳莊村家家福超市向南50米路東一處倉庫內發現一無名廢品收購站。經檢查,該單位在未取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非法收集、貯存廢棄蓄電池危險廢物。隨後,執法人員將該案件移交豫龍鎮派出所處理。目前,該廢品收購站負責人已被採取拘留措施。

11月27日上午9時,滎陽分局王村中隊執法人員在王村鎮仁裡村鄭州普建混凝土有限公司檢查時發現,該企業未按照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管控要求,違反管控,違規開啟混凝土攪拌生產線進行生產,執法人員第一時間在現場調查取證,並將案件移交當地公安機關。目前,公安機關已對該企業實際經營人進行拘留。

滎陽分局執法人員將案件移交公安機關

11月30日下午4時許,滎陽分局金寨中隊執法人員在位於科學大道與新材料產業園13號路交叉口西南側——鄭州仙泰磨具有限公司檢查時發現,該企業未按照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管控要求,違反管控措施違規開起5條固化生產線進行生產,執法人員現場調查取證將案件移交當地公安機關,目前,該企業負責人已被拘留。

12月1日上午8時許,鄭州市環境汙染防治督導組在賈峪鎮楚村某項目檢查時發現,該項目負責人張某在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1號調度令管控期間仍然讓工人施工,負責人李某讓鉤機、鏟車等重型機械在項目內施工,鉤機司機郭某和鏟車司機邢某均無證操作機械。隨後,督導組現場開具交辦單(單號:0500002),分別對負責人張某、李某以拒不執行緊急狀態下的決定、命令,移交公安機關對二人進行拘留。

12月2日凌晨1時許,滎陽分局京城中隊執法人員在建設路與廣武路交叉口東北角——鄭州全順包裝有限公司檢查時發現,該企業未按照重汙染天氣紅色預警管控要求,違反管控措施違規開啟印刷生產線進行生產,執法人員現場調查取證後並第一時間移交當地公安機關,目前,公安機關已對該企業法人進行拘留。

鄭州市生態環境局滎陽分局監察大隊大隊長趙偉濤介紹,自滎陽市啟動秋冬季大氣汙染管控以來,滎陽分局共出動環境監察執法人員3450人次,檢查企業2400多家,查處各種環境問題105起,立案31起,從11月23至12月3日10天時間,查處5家企業,移交公安機關拘留6人。「我們根據鄭州市攻堅辦要求,篩選重點企業安排人員17人,對19家高排放企業實施駐廠監督幫扶。設立聯絡員負責信息溝通、政策傳達,並堅持駐廠及企業落實管控情況每日上報。」

相關焦點

  • 李克強治理大氣汙染 大氣汙染對健康的危害有哪些
    李克強治理大氣汙染:中央財政3年將投263億  環保部20日透露,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重要批示。為此,環保部對近年大氣汙染治理情況進行盤點。  就263億中央資金下撥情況,環保部說,2013年,中央財政劃撥50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防治,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內蒙古、山西獲益;2014年,中央財政劃撥98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三大區域10省份,除了上述6省份,江蘇、浙江、安徽、上海大氣汙染防治得到支持;2015年,中央財政擬劃撥115億元專項資金,目前已分兩批撥付106億元,河南省與上述10省份一起
  • 未來河南藍天會更多2021年大氣汙染攻堅戰怎麼打?河南明確三個方向...
    去年,我省PM10、PM2.5年均濃度分別為83、52微克/立方米,同比2019年分別下降13.5%、11.9%;氣態汙染物SO2、NO2、CO年均濃度分別為10微克/立方米、30微克/立方米、1.5毫克/立方米,同比分別下降9.1%、11.8%、16.7%。同2015年比,PM10、PM2.5濃度降幅達38.5%和35.0%。
  • 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 山東要這麼幹!
    北極星大氣網訊:近日,經省政府同意,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等9部門聯合印發了《山東省落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明確了各市空氣品質改善目標,規定了重汙染天氣應急、清潔取暖建設、產業結構調整、工業汙染源治理、移動源汙染管控、面源汙染管控6大重點任務。
  • 第九章 追求解放的滎陽—滎陽簡史—滎陽百科—滎陽網
    第五節   李大釗派胡倫建中共黨小組1925年10月,中共中央特派員王若飛在鄭州領導河南的革命工作。李大釗同志派胡倫同志來滎陽發展黨的組織。胡倫,又名志敏、明德,四川廣安人。1921年,他在法國勤工儉學時,加入了共產黨。後又在蘇聯紅軍中受過短時間的軍事訓練。到滎陽沒多久,即和蕭人鵠、戴培元等,建立了中共滎陽小組,胡倫任組長。
  • 2020-2026年中國大氣汙染治理市場深度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10.1.1 北京市空氣品質情況分析    10.1.2 北京市大氣汙染治理相關政策    10.1.3 北京市大氣汙染防治設備產量    10.1.4 北京市大氣汙染治理投資    10.1.5 北京市大氣汙染治理前景
  • 「6+1組合拳」攻堅京津冀及周邊秋冬季大氣治理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日前印發,提出從今年10月至明年3月,京津冀大氣汙染傳輸通道上的28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重汙染天數均要同比下降15%以上,其中北京PM2.5平均濃度要同比下降25%,重汙染天數要同比下降20%。
  • 未落實大氣汙染管控措施 鄭州5家單位負責人被拘留
    11月23日至12月2日,我市持續對全市工業企業和建築工地進行全方位督查,經督導組和公安部門核查,對5家未落實大氣汙染管控措施、違法生產施工的單位負責人作出了拘留處罰決定。 12月3日,記者從鄭州市環境攻堅辦了解到,11月23日至12月2日,我市持續對全市工業企業和建築工地進行全方位督查,經督導組和公安部門核查,對5家未落實大氣汙染管控措施、違法生產施工的單位負責人作出了拘留處罰決定
  • 結構性汙染突出,大氣治理任務依然艱巨
    ◆中國環境報記者 郭薇  安徽襟江帶淮,沿江通海,地處長江三角洲腹地,北接河南、山東,東臨江蘇、浙江。安徽省的環境質量不僅對推進長三角環境質量協同改善有重要影響,更關係到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目標。  近日,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丁仲禮帶隊的全國人大執法檢查組,到安徽開展《大氣汙染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執法檢查。
  • 東亞大氣汙染治理與環保產業國際合作峰會主題論壇:「東亞大氣汙染...
    很高興能夠參加今天的高層峰會,應該說大氣汙染防治現在得到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是因為近兩年來中國大氣汙染的嚴峻形勢,為了改善中國的空氣品質,國務院在今年的9月10號發布了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這個計劃是一個全方位的對大氣汙染防治提出的一系列的要求,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一共包括了10條35項措施,涉及到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調整、大氣汙染的綜合防治以及一系列的配套財政、稅收、價格,一系列的經濟政策和我們需要加強的監管
  • 今年以來,河南優良天數增幅全國第一!下一步有哪些秋冬季大氣汙染...
    11月18日,大河網記者從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召開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10月份以來,全省精準科學依法開展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專項行動,取得明顯成效。精準科學依法開展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專項行動包括開展環境質量預測預警、駐廠監督、重點領域暗訪核查、問題線索督察問責、社會各界共同監督五項行動。
  • 為了那片「環保」藍——陽穀打出大氣汙染治理組合拳
    2020年1月至11月,陽穀縣空氣品質綜合指數達5.24,同比改善15.5%,優良天數為228天,同比增加66天。  從溫飽到環保,從生存到生態,公眾對環境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陽穀縣空氣品質持續向好、藍天越來越多的背後,是陽穀治理大氣汙染打出的一系列組合拳:嚴懲違法不手軟,結構調整不打折,緊盯重點不懈怠,持續實施攻堅行動,多措並舉、綜合施策,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北京大氣汙染溯源 聯防聯控迫在眉睫
    這一課題在2011年12月底剛剛驗收,研究成果全面反映了北京及周邊區域的環境汙染情況。通過分布於北京、天津、河北和山東各地的10個觀測點,監測到京津冀區域內汙染物乾濕沉降總量日益增加趨勢。幹沉降指大氣汙染物在沒有降水的條件下向地表的輸送過程,包括顆粒物幹沉降和汙染氣體幹沉降;溼沉降則指通過雨、雪、霧等形式降落到地面的過程。
  • 東亞大氣汙染治理與環保產業國際合作峰會專題論壇:
    我國「十二五」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對治理大氣汙染提出了兩項約束性指標,二氧化硫排放總量要消減8%,氮氧化物排放總量要消減10%。針對今年灰霾汙染,9月國務院又發布了《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該計劃規定,到2017年底,京津冀要減排PM2.5的25%,長三角要減排20%,珠三角要減排15%,全國地級以上的城市要削減可吸入顆粒物的10%。
  • 廣西南寧治理大氣汙染出「重拳」
    北極星大氣網訊:近日,廣西南寧市政府印發了《南寧市大氣汙染防治規劃》(下稱《規劃》),計劃用10年時間,對南寧市六區六縣共22112平方公裡的區域,進行環境空氣品質達標挑戰,解決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等空氣環境突出問題。
  • 37人飲用水中毒,水中鋇金屬超標,企業被查還喊冤:不是我們幹的
    受害村民共有37位,除了有2名患者還住院治療外,其他人在10月10日已經康復出院。政府工作人員回應,這次事件確定是鋇金屬中毒,原因是當地某家公司出現化學物質洩漏。據悉,三個村的自來水均是一家公司提供,涉事公司有多次違規處罰記錄,大部分是因為偷排汙水和排放超標。
  • 柴發合:我國大氣汙染治理歷程回顧與展望(《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1987年9月5日第六屆全國人大第22次會議通過,1988年6月1日起施行我國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簡稱《大氣汙染防治法》),開宗明義防治大氣汙染的目的是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要求各級政府必須將大氣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合理規劃工業布局,加強防治大氣汙染的科學研究,採取防治大氣汙染的措施,保護和改善大氣環境。
  • 洛杉磯、倫敦、巴黎等城市治理霧霾與大氣汙染的措施與啟示
    近年來,我國中東部地區持續高發的霧霾,引發社會公眾對空氣品質和環境汙染問題的高度關注。2013年1月底,全國霧霾面積就達到143萬平方公裡。2014年2月20日起,濃重的霧霾在北京及華北大部分地區持續7天不散。專家稱我國大氣汙染治理已經刻不容緩。
  • 【實踐新論】科學推進大氣汙染治理生態補償機制
    省內大氣汙染治理生態補償的實踐  治理大氣汙染是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因為大氣汙染本身成因、傳導和治理的複雜性,而且自然氣象條件下汙染性氣體的擴散會影響周邊地區環境質量。大氣汙染治理生態補償涉及面廣、利益關係複雜,機制的建立健全受多方面因素影響。
  • 盤點國外大氣汙染事件與治汙經驗
    許多國家都曾發生過嚴重的大氣汙染事件,但通過實施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之持之以恆的治理,均取得了治汙的勝利。在與大氣汙染鬥爭中形成的寶貴經驗也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在當前,我國各區域、各行業共同應對大氣汙染的形勢下,這些經驗也將為我們提供有益的借鑑。在此,我們特梳理了歷史上著名的大氣汙染事件及其治理措施,便於讀者了解。
  • 汾渭平原秋冬大氣汙染治理方案:PM2.5濃度和重汙染天數均下降3%...
    《行動方案》要求,汾渭平原秋冬季期間(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3%,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同比減少3%。重汙染天應急管理方面,《行動方案》採取了對鋼鐵、焦化等15個行業進行績效分級管理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