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舉行新聞發布會,中科院院士、國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在會上表示:
隨著我國醫療質量和診療能力的提升,惡性腫瘤5年生存率(指惡性腫瘤經過綜合治療後,生存5年以上的患者比例)已從10年前的30.9%提升到40.5%。其中上升較為顯著的有:子宮體癌,由55.1%上升至72.8%;甲狀腺癌,由67.5%上升至84.3%;宮頸癌,由45.4%上升至59.8%;骨腫瘤,由17.1%上升至26.5%;食管癌,由20.9%上升至30.3%,某些腫瘤的五年生存率已高於美國等發達國家,如食管癌,美國同期僅為20%。
兒童惡性腫瘤方面,按發病人數計算,白血病、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淋巴瘤佔到所有兒童腫瘤的66.2%,我國兒童惡性腫瘤的整體五年生存率為72%左右,略低於美國的78%。其中白血病70.5%、中樞神經腫瘤69.9%,接近美國74%和72%的水平。
不得不說,隨著腫瘤治療新技術的不斷發展,癌症已不再是不治之症!但與先進的診療手段相對應的高昂治療費用,卻成了很多患者及其家人的無法承受之痛!
因治療費太高父親放棄癌症女兒,母親含淚獨自堅守:
「傾家蕩產也要救回我的孩子!」陳猛猛守在女兒病床前含淚說。2013年2月,陳猛猛的女兒佳諾降生,隨後又有了一個兒子,一家人沉浸在幸福中。不料,2017年4月,小佳諾患上了神經母細胞瘤,醫生說即使能治好,治療費也會很高。佳諾的父親和爺爺奶奶想放棄治療,但因為身為母親的陳猛猛決絕不肯,在湊了6萬多塊錢後,家人就再沒問過佳諾的病情,只有陳猛猛獨自堅持著。
如今,在媽媽的精心照顧下,小佳諾的病情正在好轉。但也已經花了40多萬,後續可能還將有更多的治療費……
爺孫兩人同患癌症,爺爺放棄治療打雜賺醫藥費:
「借了30萬元,還差30萬元,為了救孫子的命,我們一家人都沒放棄。」在光谷廣場附近一家小餐廳打雜的萬義權,臉色有些蠟黃,眼神卻十分堅定。今年67歲的萬義權家住新洲區徐古街萬崗村,2016年便查出肝癌,因為年齡大一直選擇保守治療,直到2017年5歲的孫子熙熙被查出癌症後,他便再也捨不得去買昂貴的抗癌藥物,在餐廳每個月打雜賺的2000多元錢,他基本都留給孫子治病。
正在北京陪兒子熙熙治療的徐小敏在電話中說:「為了孩子,我們虧欠老人們太多了。」熙熙住院後,他的奶奶跟到北京陪護,大女兒託管給外婆在新洲上小學,熙熙爸爸在工廠裡開鏟車,如今身患重病的公公還要在餐廳打工賺錢。
大二女生患白血病,男友不離不棄,為治療費四處奔波:
去年9月底,譚文杰突然暈倒,後被確診為急性白血病,朱文劍(男朋友)在網上籌得的約29萬元善款已全部用完,今年6月,譚文杰將面臨停藥危險。
譚文杰的母親表示,丈夫在女兒兩歲時不幸去世,她帶著女兒改嫁。女兒繼父又遭車禍致殘,家裡還有老人以及兩個正在讀中學的兒子。女兒確診後,她四處借錢,加上一點積蓄,共湊了30萬元左右。譚文杰前後三次化療加上4月份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已經花去62萬元醫療費,如果後期出現較嚴重的排異現象,可能還將花費30萬元治療費用,比如一次普通的拉肚子,都可能讓這個農村家庭承受不起……
或許,有人說:現在不都有醫保可以報銷嗎?但其實,有些事情並非想像中那麼簡單:
濟南時報在《患上白血病,醫保能幫多大忙?》一文中就曾提到:
理想很豐滿:可享大病醫保,可申請門規
假設濟南小朋友小A住院花了10萬元,全部在藥品目錄範圍內,屬合規醫療費。在一家市三級醫院住院起付線為1000元(超過1000元以上的合規醫療費用報銷)一次報銷比例為55% 一次報銷費用為:(10萬元-1000元)×55% =5.445萬元小A還可享受大病醫保,也就是二次報銷。
超1.2萬元但不足10萬元,報銷比例是55%。
那麼二次報銷費用為:(10萬元-5.445萬元-1.2萬元)×55% =1.6775萬元
通過以上兩次報銷 10萬元中個人僅需負擔2.8775萬元
如小A在同一醫療年度內第二次住院,起付線則降低為800元第二次住院時一次報銷費用:(10萬元-800元)×55%=54560元大病報銷部分:(10萬元-5.456萬元)×50%=2.2720萬元
如小A發現患上白血病,可提交門規申請,申請通過後選擇一家醫療機構辦理定點,那麼在門診拿藥的費用也能報銷。由於使用的藥品、治療方式、患病階段、住院時間、醫療機構級別、起付線等等各有不同,所以無法通過上述住院明細來計算同樣的情況在濟南能報銷多少費用。
現實很骨感:花費基數大,很多家庭治不起
以最常見的低危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的治療花費舉例:
這類患兒一般需經過6-8次大化療,需要用到6-8種化療藥。患兒第一次的誘導緩解化療花費更多些,大概需要3-5萬元,之後幾次一次約1-2萬元。
然而,有很多化療藥物沒在醫保目錄範圍內,比如培門冬酶一支近5000元,而很多患兒不得不用這種藥。除化療外,患兒還需服藥、輸血,而口服藥基本都沒涵蓋在醫保裡,輸血也不會報銷。
總體來說,現在醫保對白血病這類大病報銷比例相對於其他疾病來說已較高,平均約報銷60-70%、自付30%-40%。但因這個病花費基數比較大,所以還是有很多家庭治療不起。
而如何破解此類困境?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給自己和家人提早備足商業健康險就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尤其是:重疾險的作用要讀懂
作用一:時間+金錢
治癒重大疾病有兩個關鍵詞我們必須要知道:時間和金錢(保險),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最有效的治療,是能否能治癒疾病的關鍵,如果拖到病入膏肓了,就是華佗在世也無濟於事,另一個你必須要有足夠的經濟能力配合醫生的治療,重大疾病保險就是在第一時間能夠給你提供足夠經濟支持的作用,讓你看到生命的希望。
作用二:不拖累家庭
病倒一個人,垮掉一個家的悲劇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屢屢上演,一張確診書,不僅是敲碎了個人對生命的憧憬,更是打碎了整個家庭幸福的現狀,病人在醫院裡病痛難熬,家人在醫院外賣房賣車,四處籌錢……只有這個時候才知道保險是多麼可貴!
重疾險就是:一旦得病,只要確診就可第一時間得到約定金額的理賠金,不論是50萬,70萬還是100萬拿去治病,不至於一個人患大病,全家都活不好!
作用三:收入損失補償
一個人患大病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身體病痛的折磨和經濟收入的迅速下滑,據統計一場重疾完全恢復至少3年以上,癌症最少5年以上,那麼這麼多年無法正常的工作,經濟收入下降這個漏洞如何彌補?
一邊是不管治病還是身體恢復花錢如流水,一邊是入不敷出,就是錢再多,也有花完的時候,重大疾病保險能夠很好彌補這方面的損失,舉個例子:一個人買了100萬保額的大病保險,出險後理賠了100萬,看病治療花費了50萬,那麼另外50萬就可以彌補你患病期間的經濟收入下降給家庭帶來的壓力。
作用四:留愛別留債
現在的醫療手段不可能什麼病都能治好,如果遇到這極端情況怎麼辦?我們需要重疾險不僅僅有人要離去,而是讓我們的家人還要好好活,保險留愛不留債的意義就在這。
試想一下,兩個患癌去世的人,一個給家人留下了50萬的保險理賠金,一個因為治病,家人四處借錢欠下了50萬的外債,以後家人的生活哪個更好點呢?保險就是留給父母的養老金,愛人未來的生活金,孩子將來的教育金。
最後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對於我們普通家庭而言,是有錢容易還是買份保險容易,答案不言而喻,如果你掙不到足夠能化解風險的錢,那就去買份保險應對風險,畢竟保50萬比掙50萬容易得多,為了家人,再窮也不能窮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