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惡性腫瘤5年生存率升至40.5%!但比患病更難以承受的是……

2021-01-09 保險島

6月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舉行新聞發布會,中科院院士、國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在會上表示:

隨著我國醫療質量和診療能力的提升,惡性腫瘤5年生存率(指惡性腫瘤經過綜合治療後,生存5年以上的患者比例)已從10年前的30.9%提升到40.5%。其中上升較為顯著的有:子宮體癌,由55.1%上升至72.8%;甲狀腺癌,由67.5%上升至84.3%;宮頸癌,由45.4%上升至59.8%;骨腫瘤,由17.1%上升至26.5%;食管癌,由20.9%上升至30.3%,某些腫瘤的五年生存率已高於美國等發達國家,如食管癌,美國同期僅為20%。

兒童惡性腫瘤方面,按發病人數計算,白血病、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淋巴瘤佔到所有兒童腫瘤的66.2%,我國兒童惡性腫瘤的整體五年生存率為72%左右,略低於美國的78%。其中白血病70.5%、中樞神經腫瘤69.9%,接近美國74%和72%的水平。

不得不說,隨著腫瘤治療新技術的不斷發展,癌症已不再是不治之症!但與先進的診療手段相對應的高昂治療費用,卻成了很多患者及其家人的無法承受之痛!

因治療費太高父親放棄癌症女兒,母親含淚獨自堅守:

「傾家蕩產也要救回我的孩子!」陳猛猛守在女兒病床前含淚說。2013年2月,陳猛猛的女兒佳諾降生,隨後又有了一個兒子,一家人沉浸在幸福中。不料,2017年4月,小佳諾患上了神經母細胞瘤,醫生說即使能治好,治療費也會很高。佳諾的父親和爺爺奶奶想放棄治療,但因為身為母親的陳猛猛決絕不肯,在湊了6萬多塊錢後,家人就再沒問過佳諾的病情,只有陳猛猛獨自堅持著。

如今,在媽媽的精心照顧下,小佳諾的病情正在好轉。但也已經花了40多萬,後續可能還將有更多的治療費……

爺孫兩人同患癌症,爺爺放棄治療打雜賺醫藥費:

「借了30萬元,還差30萬元,為了救孫子的命,我們一家人都沒放棄。」在光谷廣場附近一家小餐廳打雜的萬義權,臉色有些蠟黃,眼神卻十分堅定。今年67歲的萬義權家住新洲區徐古街萬崗村,2016年便查出肝癌,因為年齡大一直選擇保守治療,直到2017年5歲的孫子熙熙被查出癌症後,他便再也捨不得去買昂貴的抗癌藥物,在餐廳每個月打雜賺的2000多元錢,他基本都留給孫子治病。

正在北京陪兒子熙熙治療的徐小敏在電話中說:「為了孩子,我們虧欠老人們太多了。」熙熙住院後,他的奶奶跟到北京陪護,大女兒託管給外婆在新洲上小學,熙熙爸爸在工廠裡開鏟車,如今身患重病的公公還要在餐廳打工賺錢。

大二女生患白血病,男友不離不棄,為治療費四處奔波:

去年9月底,譚文杰突然暈倒,後被確診為急性白血病,朱文劍(男朋友)在網上籌得的約29萬元善款已全部用完,今年6月,譚文杰將面臨停藥危險。

譚文杰的母親表示,丈夫在女兒兩歲時不幸去世,她帶著女兒改嫁。女兒繼父又遭車禍致殘,家裡還有老人以及兩個正在讀中學的兒子。女兒確診後,她四處借錢,加上一點積蓄,共湊了30萬元左右。譚文杰前後三次化療加上4月份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已經花去62萬元醫療費,如果後期出現較嚴重的排異現象,可能還將花費30萬元治療費用,比如一次普通的拉肚子,都可能讓這個農村家庭承受不起……

或許,有人說:現在不都有醫保可以報銷嗎?但其實,有些事情並非想像中那麼簡單:

濟南時報在《患上白血病,醫保能幫多大忙?》一文中就曾提到:

理想很豐滿:可享大病醫保,可申請門規

假設濟南小朋友小A住院花了10萬元,全部在藥品目錄範圍內,屬合規醫療費。在一家市三級醫院住院起付線為1000元(超過1000元以上的合規醫療費用報銷)一次報銷比例為55% 一次報銷費用為:(10萬元-1000元)×55% =5.445萬元小A還可享受大病醫保,也就是二次報銷。

超1.2萬元但不足10萬元,報銷比例是55%。

那麼二次報銷費用為:(10萬元-5.445萬元-1.2萬元)×55% =1.6775萬元

通過以上兩次報銷 10萬元中個人僅需負擔2.8775萬元

如小A在同一醫療年度內第二次住院,起付線則降低為800元第二次住院時一次報銷費用:(10萬元-800元)×55%=54560元大病報銷部分:(10萬元-5.456萬元)×50%=2.2720萬元

如小A發現患上白血病,可提交門規申請,申請通過後選擇一家醫療機構辦理定點,那麼在門診拿藥的費用也能報銷。由於使用的藥品、治療方式、患病階段、住院時間、醫療機構級別、起付線等等各有不同,所以無法通過上述住院明細來計算同樣的情況在濟南能報銷多少費用。

現實很骨感:花費基數大,很多家庭治不起

以最常見的低危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的治療花費舉例:

這類患兒一般需經過6-8次大化療,需要用到6-8種化療藥。患兒第一次的誘導緩解化療花費更多些,大概需要3-5萬元,之後幾次一次約1-2萬元。

然而,有很多化療藥物沒在醫保目錄範圍內,比如培門冬酶一支近5000元,而很多患兒不得不用這種藥。除化療外,患兒還需服藥、輸血,而口服藥基本都沒涵蓋在醫保裡,輸血也不會報銷。

總體來說,現在醫保對白血病這類大病報銷比例相對於其他疾病來說已較高,平均約報銷60-70%、自付30%-40%。但因這個病花費基數比較大,所以還是有很多家庭治療不起。

而如何破解此類困境?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給自己和家人提早備足商業健康險就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尤其是:重疾險的作用要讀懂

作用一:時間+金錢

治癒重大疾病有兩個關鍵詞我們必須要知道:時間和金錢(保險),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最有效的治療,是能否能治癒疾病的關鍵,如果拖到病入膏肓了,就是華佗在世也無濟於事,另一個你必須要有足夠的經濟能力配合醫生的治療,重大疾病保險就是在第一時間能夠給你提供足夠經濟支持的作用,讓你看到生命的希望。

作用二:不拖累家庭

病倒一個人,垮掉一個家的悲劇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屢屢上演,一張確診書,不僅是敲碎了個人對生命的憧憬,更是打碎了整個家庭幸福的現狀,病人在醫院裡病痛難熬,家人在醫院外賣房賣車,四處籌錢……只有這個時候才知道保險是多麼可貴!

重疾險就是:一旦得病,只要確診就可第一時間得到約定金額的理賠金,不論是50萬,70萬還是100萬拿去治病,不至於一個人患大病,全家都活不好!

作用三:收入損失補償

一個人患大病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身體病痛的折磨和經濟收入的迅速下滑,據統計一場重疾完全恢復至少3年以上,癌症最少5年以上,那麼這麼多年無法正常的工作,經濟收入下降這個漏洞如何彌補?

一邊是不管治病還是身體恢復花錢如流水,一邊是入不敷出,就是錢再多,也有花完的時候,重大疾病保險能夠很好彌補這方面的損失,舉個例子:一個人買了100萬保額的大病保險,出險後理賠了100萬,看病治療花費了50萬,那麼另外50萬就可以彌補你患病期間的經濟收入下降給家庭帶來的壓力。

作用四:留愛別留債

現在的醫療手段不可能什麼病都能治好,如果遇到這極端情況怎麼辦?我們需要重疾險不僅僅有人要離去,而是讓我們的家人還要好好活,保險留愛不留債的意義就在這。

試想一下,兩個患癌去世的人,一個給家人留下了50萬的保險理賠金,一個因為治病,家人四處借錢欠下了50萬的外債,以後家人的生活哪個更好點呢?保險就是留給父母的養老金,愛人未來的生活金,孩子將來的教育金。

最後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對於我們普通家庭而言,是有錢容易還是買份保險容易,答案不言而喻,如果你掙不到足夠能化解風險的錢,那就去買份保險應對風險,畢竟保50萬比掙50萬容易得多,為了家人,再窮也不能窮保險。

相關焦點

  • 健康|2030年目標:癌症5年生存率不低於46.6%!創新療法或將改善腫瘤...
    8月23日,在由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與再鼎醫藥共同舉辦的「首屆CSCO——再鼎腫瘤學高峰論壇」上,國家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化學藥與醫療器械處博士楊陽說。惡性腫瘤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第二大殺手,目前我國惡性腫瘤的5年相對生存率約為40.5% ,與10年前相比,我國惡性腫瘤生存率提高約10% ,但與發達國家仍存在一定差距。在對中國患者危害特別大的腫瘤領域,如卵巢癌、腦膠質瘤等腫瘤類型上,由於長期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患者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巨大。
  • 「5年生存率」並非指只能活5年 腫瘤病童家委會用經驗宣教同伴
    東方網通訊員楊靜、記者劉軼琳4月14日報導:「5年生存率是不是等於只能活5年?不是!其實5年不復發就極少復發了,也就是治癒了!」  「腫瘤已經成為兒童健康的第二殺手,但是人們對其認知依然存在三大常識性誤區:一是,誤認為腫瘤是老年病,小兒不得惡性瘤;二是,誤認為小兒腫瘤治療也活不到成人;三是,誤認為5年生存率=只能活5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任袁曉軍教授說。
  • 腫瘤高發 惡性腫瘤死亡率排行
    根據最新的惡性腫瘤死亡率排行醫學統計資料數據來看,惡性腫瘤也就是「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是有所提升並持續引發當今社會各方的關注和重視。各種調查人類非正常死亡原因的數據顯示,以中國為例,每年都有惡性腫瘤新發病例將近300萬人次,其中因為惡性腫瘤死亡的人數高達200萬人次,調查研究還顯示,近十幾年來,在中國每4-5個死亡者中就有一個是死於惡性腫瘤的,惡性腫瘤死因高居死亡榜首。
  • 腫瘤醫生常說的「5年生存率」,到底是啥意思?看完恍然大悟
    在醫學上,得癌後能生存多久,有一個專業的名詞——5年生存率。 由於知識的匱乏,很多人認為得癌就是「判死刑」,認為即使治療也是白花錢。實際上,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區。確實,很多癌症患上後,都會被判「死刑」,但並不是「立即執行」,而是「緩期執行」。在醫學上,得癌後能生存多久,有一個專業的名詞——5年生存率。
  • 數據速遞:2021年美國惡性腫瘤統計報告
    ,分別為40.5%和38.9%。肺惡性腫瘤的死亡率持續下降,乳房惡性腫瘤、結直腸惡性腫瘤的死亡率下降速度放緩,而前列腺惡性腫瘤的死亡率下降停滯。其中肺惡性腫瘤死亡率下降,要歸功於吸菸率的下降,以及早診早治。 總體看來,惡性腫瘤是美國第二大死因。原文呈現了1975年至2018年美國5種主要死亡原因的死亡率趨勢,我們簡單漢化如下。(請側屏閱讀)
  • 《2019淋巴瘤患者生存狀況白皮書》:5年生存率僅為38.3%
    5年生存率約為38.3%……   約43%患者曾有過誤診經歷……  年度醫療支出約為其家庭年收入的2.33倍……  時逢第16個「世界淋巴瘤日」之際,近日,由北京病痛挑戰公益基金會、「淋巴瘤之家」 患友組織發起,百濟神州支持的《2019年淋巴瘤患者生存狀況白皮書》(
  • 日本公布癌症3年和5年生存率(附:日本十大權威醫院推薦)
    News近日,日本公布癌症3年生存率總體為71.3%,5年生存率總體生存率為65.8%,我國為40.5%。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利用從日本全國治療癌症醫院的統計信息,將2011年確診的癌症患者3年生存率(2011年3年生存率統計),以及2008年和2009年確診的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2008和2009年5年生存率統計)整理成報告,並在網站上公開。一般來說,5年生存率被視為癌症的治癒指標。
  • 「5年生存率」是什麼意思?查出4種癌症,或不用太害怕,你很幸運
    對於癌症患者來說,他們最關心的就是治療效果,醫生在對患者治療效果進行判斷的時候會提及一個術語「5年生存率」,很多患者不是很明白其中的含義,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一下什麼是5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是什麼意思?
  • 三歲半確診惡性腫瘤,5歲孩子想實現50個願望,還來得及嗎?
    神經母細胞瘤、癌症晚期、化療……這些可怕的名詞和這個天真稚嫩的孩子聯繫在一起,除了令人心痛扼腕的殘酷,還有背後整個家庭所需要承擔的難以想像的煎熬和艱辛。 國際上高危組患兒的5年生存率僅有50%左右。目前國內低、中危組患兒長期無瘤生存率可達90%;但高危組患兒的5年總生存率卻不足30%,稱之為「兒童腫瘤之王」毫不為過。
  • 標準治療5年生存率超50%
    淋巴瘤是起源於淋巴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淋巴造血系統分布在全身各處,因此淋巴瘤的主要表現為無痛性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全身各組織器官均可受累,伴發熱、盜汗、消瘦等全身症狀。淋巴瘤大多數情況下是患者偶然自己摸到腫大的淋巴結時所發現,早期往往不痛不癢。超過六成的患者首先是發現自己頸部淋巴結腫大,剛開始僅僅是單一腫大,慢慢地開始數目增加,同時體積也逐漸增大。
  • 發病率下降9%,生存率升至22.6%!美國肺臟協會預防肺癌這樣做
    近日,美國肺臟協會(ALA)發布了《2020年肺癌狀況報告》(State of Lung Cancer 2020 Report,以下簡稱報告),對美國肺癌發病率、五年生存率、早期診斷、治療和高危人群篩查進行了分析,並對預防肺癌、挽救更多生命提出了建議。
  • 低劑量卡培他濱維持治療早期三陰性乳腺癌可提高5年無病生存率
    DOI: 10.1001/jama.2020.233702010年4月至2016年12月,研究組在中國13個學術中心和臨床機構進行了一項隨機臨床試驗,共招募了443名患有早期三陰性乳腺癌且已完成標準輔助化療的患者並對其進行隨訪
  • 這裡有治療常見惡性腫瘤的中國方案!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在國際...
    5年來,這裡累計治療患者出院2692例,年度質子重離子治療患者數遠超國際同類機構同期最好水平,治療瘤種基本覆蓋中國居民常見惡性腫瘤,打響了尖端放療技術的「中國品牌」。五年來,隨著臨床診療流程的持續優化標準化,醫院臨床診療效率不斷提速,年治療量平均增長率達28%,治療量達到第一個1000例歷時30個月,實現第二個1000例歷時縮短至18.5個月。「2019年,我們質子重離子治療患者出院828例,創開業以來的新高,單日治療患者數、單月治療出院患者數等,均創開業以來的新紀錄,並超越國際同類機構同期最好水平。」醫院院長郭小毛說。
  • 為什麼我國甲狀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與美國差距較大?
    甲狀腺癌是內分泌系統的最常見惡性腫瘤之一。與其他癌症相比,大部分的甲狀腺癌患者都可以被治癒,因此有人把甲狀腺癌稱為「懶癌」。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甲狀腺癌發病率與國外一樣迅猛攀升,但我國甲狀腺癌患者5年相對生存率與美國相比卻有巨大差距,中國為84.3%,美國為98.3%。作者 | 管顏青來源 | 搜狐健康我國真實的甲狀腺癌診療狀況到底如何?
  • 速遞 默沙東Keytruda一線用於NSCLC 5年生存率81.4%
    (藥明康德)【B細胞惡性腫瘤】百濟神州自主研發的Bcl-2抑制劑在中國申報臨床並獲受理9月26日,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公示,百濟神州自主研發的1類新藥BGB-11417薄膜包衣片申報臨床試驗,並獲得受理。
  • 5年生存率不足5%致命腦瘤,迎來免疫治療曙光
    平均生存期僅1年,五年生存率不足5%。對於這種腫瘤,目前沒有任何治癒方法,治療很困難,主要是因為以下五個原因。 進展速度極快 膠質母細胞瘤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大部分常見癌症。
  • 醫生:4種癌早期5年生存率超90%,不用太慌
    醫生告訴大家,4種癌早期5年生存率超過90%,不用太慌,若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治癒率還是相當高的,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下。哪4種癌,早期發現治癒率比較高?第1種:早期甲狀腺癌。乳腺癌是女性婦科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早期乳腺癌的治癒率也是比較高的,再加上現在的醫療水平在逐步進步,對於乳腺癌的篩查和治療上有了一定的進展,很多女性對於乳腺癌也是比較重視的,若能早發現,5年生存率或許能達到95%以上。
  • 20年填補國內外乳腺癌診治差距:腫瘤醫院探索中國方案至今惠及國內...
    今天召開的第十五屆上海國際乳腺癌論壇上傳出消息: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深耕20年,探索出一套適用於我國乳腺癌患者的診治規範。3.5萬例術後患者隨訪顯示,15年內生存率持續走高,術後5年總生存率達93.8%,媲美國際頂級中心。而今這套國人適用的診治方案已在國內惠及30餘萬人。
  • 專家闢謠:五年生存率超四成
    核心提示:羅京、李鈺、熊頓等名人都因患淋巴瘤而英年早逝,也導致不少人認為患上淋巴瘤是對生命終結的宣布,但事實並非如此,「淋巴瘤並不可怕,五年生存率平均可達到40%以上,規範化與人體化治療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舉行的淋巴瘤義診活動上,內科主任姜文奇教授說道。
  • 5歲以下兒童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神經母細胞瘤
    神經母細胞瘤為交感神經系統由不成熟的細胞生成的惡性腫瘤,為五歲以下兒童及嬰幼兒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最常見的神經母細胞瘤的部位為腎上腺(腎臟頂部的一個三角形的結構)。也可以發生在任何其他部位如腹腔、胸腔、頸部或脊柱周圍。神經母細胞瘤的症狀神經母細胞瘤的症狀在每個患兒身上都有所不同,取決於它發生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