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裡鐵道線上
有許多位置偏僻的火車站
它們有的坐落在雲霧繚繞的大山中
有的地處渺無人煙的戈壁灘
……
時而駛過的火車
是這裡唯一的來客
在這些寂寞的小站裡
往往工作和生活著一些寂寞的人
在他們中間
有的人甚至獨自堅守一座小站
孤獨到底是什麼滋味?
這些寂寞的小站堅守者
給出了他們的答案
蓮花灘站:一個人的浪漫蓮花灘站是昆玉河鐵路屏邊站至瑤山站區間上的一個調度集中聯鎖車站。這裡氣候終年潮溼,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濃霧瀰漫,看不到人煙。蓮花灘站只有應急值守人員兼車站值班員1人。
因為每月要一個人在車站值守20多天,作為一個愛打籃球、愛熱鬧的「90後」,我剛來蓮花灘站的時候確實難以適應。旅客列車從車站通過的時候,就是車站最熱鬧的一刻。
為了讓自己生活得更充實,我在工作之餘和工務的兄弟一起利用房前屋後的空地,種上韭菜、青菜、薄荷和辣椒,這些小菜也成了我們生活的「調味料」。
我妻子也是一名鐵路人,蓮花灘站手機信號時有時無,有時連打個電話都是奢望,但同為鐵路職工,她卻給予了我充分理解,就像山風吹散濃霧,依然有陽光照到心上。
——車站值班員 王曉濤
楚魯圖站:大風吹過石頭地楚魯圖,蒙古語的意思是「石頭地」。該站始建於1953年,是集二線(集寧南至二連)上的五等小站,站舍是古色古香的廟式建築。楚魯圖站身居草原深處,人跡罕至。
「一年兩場風,從春刮到冬。」這是過去集二線的直實寫照。每年冬季,遇到大風雪天氣,放牧回不去的牧民會到我們車站避險,我們也會為他們提供援助。
車站每天當班職工只有3人。「孤獨」是對我們最大的考驗,特別是新來的職工,都得過「孤獨」這一關,職工的上下班和日常進出只能依靠每天一趟的「小慢車」。
車站雖小,責任重大。這條線是國際幹線,每周都有國際旅客列車以及中歐班列通過,每當看到這些列車平安通過站區,我們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副站長 劉增國
青海湖站:草原上的孤舟青海湖站是青藏線上的一座五等小站,位於青海省海北州海晏縣境內,海拔3260米。目前,車站只有兩個值班員倒班值守。在千裡鐵道線上,青海湖站就像一葉孤舟,靜靜矗立在廣闊的草原上。
我和同事黃維瑞輪流在車站值守,每個值守周期為7天。車站周邊五公裡內沒有人煙,在這7天裡,我要帶足食物,保證日常生活。夏季的青海湖站還是很美的,頗有「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意境,但是冬季就比較難熬了。
一個人每天幹著同樣的工作,看著茫茫草原,時常會有一種孤獨感。上班時,我常想,如果能有個人來說句話,那就是最大的幸福。有時候實在忍不住了,我就出去吼兩嗓子。
今年春節,沒能與女兒團圓是我工作這麼多年以來最遺憾的事。她回家的時候正好輪到我值班。我與女兒已經兩年多沒見面了,好在現在通訊發達,想女兒的時候我就用視頻和她聊上幾句。
——車站值班員 張雅昭
馬牙克站:魯濱遜的孤島馬牙克站是喀和鐵路上的一座小站,處在塔克拉瑪幹沙漠的無人區,距離喀什以西150公裡。這裡沙丘連綿、直接天際,沒有飛鳥,沒有草木,像個魯濱遜的孤島。
馬牙克站沒有客貨運任務,一天僅有的幾趟列車都是腳步不停的過客,只有黃沙與我們作伴。
我父親那輩鐵路人工作的時候,條件更加艱苦,他們的艱苦創業精神深深打動了我。父輩能克服的困難,我們也一定能克服。
與大都市的同齡人相比,我們工作的小站條件非常艱苦,但比起開拓新疆的前輩們,我們已經很幸福了。
——站長 郭鑫
石門子站:林區中的靜默風景石門子站坐落在博林線上。經過這裡的鐵路因山高路陡,坡度達到了42.5‰,石門子站就是一座列車用來轉線的車站。
我在石門子站工作十年了。一線天、一道嶺、一條溝、一座房,這就是石門子的全部風景。林區木材停止採伐後,小站業務量驟降,但安全責任重大。
小站每天只有兩名職工堅守,我就是站裡的大管家,接發車、摘列尾、做飯、打掃衛生、夏天除草冬天清道岔,冬天還要挑煤燒鍋爐取暖,一天下來也是忙個不停。
我們出行全部依賴每天一趟的客車,如果因事錯過了,就得走四十分鐘的山路到公路邊坐汽車。我覺得在小站工作挺好的,兄弟倆守著鐵路安全,就是我們最大的驕傲。
——副站長 吳家全
白果村站:隧道之間的小天地白果村站地處湖南省永州市雙牌縣江村鎮白果村,是益湛線上的一個四等小站。車站南端有長6382米的長樂隧道,北端有長6475米的袍子嶺隧道,車站就「夾」在兩條隧道中間。
在這個車站,沒有喧鬧的大街小巷,沒有喧囂的汽車轟鳴,更沒有城市的繁華,這裡只有一群「最可愛的人」。
村裡沒有通向外面的大馬路,只有一條蜿蜒的山路,也沒有商店,距這裡最近的集市有40多公裡,車站的夥食除了菜園子裡的菜,其他的都需定期乘坐通勤車去購買。
在這裡,我們過著最簡單快樂的日子。工作之餘,我有時會為同事們燒個菜,雖說不上太可口,卻有家的味道。
——助理值班員 秦恆勇
六個雞站:喧譁過後,依然寂寞六個雞站建於1974年,位於峰巒延綿群山之中。站址在貴州省凱裡市六個雞村附近,離株洲站745公裡,離貴陽站160公裡,所在線路為滬昆鐵路。六個雞站在農曆雞年曾經小「火」了一把,是當時的「網紅」車站。
我是「鐵二代」,從父親手中接過接力棒,輾轉幾個小站,一直擔任小站「接車人」。一晃幾十年過去了,我也從「小雷」變成了「老雷」。
車站位置偏遠,四周樹木環繞,早上鳥兒鳴,傍晚蟲子叫。這裡沒啥娛樂設施,趕上大休我就想回家,回到家裡才踏實。
車站前年分配來了一名「90後」青工,做了我的徒弟,很開心。我手把手教他學習助理值班員崗位的業務知識,他學得認真,我也教得高興。心思放在徒弟身上,便不覺得無聊孤獨,也沒那麼戀家了。
——助理值班員 雷忠
小站沒那麼起眼
但它仍會長久地存在
它存在的意義
就蘊含在鋼軌伸向的遠方
也許你也曾與小站有過邂逅?
文圖:綜合《人民鐵道》報各地記者站
編輯:林飛翼
實習編輯:韋增樂
本文原標題《只有一個人的火車站,到底有多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