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中國北部,海河下遊,東臨渤海,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國家物流中心,北方國際航運中心,第一批沿海開放城市,是中蒙俄經濟走廊的主要節點,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支點,亞歐大陸橋的中轉站,亞歐大陸橋的中轉站,被譽為"九河之首",被稱為"河海要塞"。
天津小吃和特色小吃數不勝數,尤以「津門四絕」著稱。津門四絕分別指哪四絕?
津門四絕」天津:
第一,狗不理包
狗不理包子是用麵粉、豬肉等原料製成的一種小吃,始於公元1858年(清鹹豐年間),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天津三絕」,中華老字號之一。狗不理包子面、餡選料精細,製作工藝嚴格,外型美觀,尤其是包子褶皺均勻,每個褶皺不少於15個。
剛剛出鍋的包子,鮮而不膩,香味適中。狗不理包子以鮮肉包子為主,兼有三鮮包、海鮮包、肉醬包子、素包子等6大類98個品種。國務院公布了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於2011年11月將「狗不理包子」這一舉世聞名的中華美食列入其中。
狗不理包子的創始人叫高貴友,他的名字叫狗子。
二、十八街麻花
桂發祥十八街麻花是傳統名點之一。天津一家百年老店麻花店,和天津狗不理包子、耳眼炸糕並稱「天津三絕」。在全國首屆名小吃評選中,桂發祥十八街麻花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並於1996年被中國貿促會授予「中華老字號」稱號,曾榮獲全國部優金鼎獎和亞太地區博覽會金獎,還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天津市名牌產品和天津市著名商標。
由於商店位於大沽南路十八街,所以人們常把它叫做「大沽南路十八街」,改造後的十八街,在距離原址200米的地方,又建起了新的桂發祥大沽南路店。
三耳眼炸糕
耳目炸糕是天津三絕之一,始於清朝光緒年間(1900年),因舊時店內緊靠耳目胡同而得名。
炸耳糕是用糯米做麵皮,紅豆、紅豆、赤砂糖炒成餡料,以香油煎成的。產品外形呈扁球狀,淡金黃,餡心黑紅色細膩,為津門特產。
耳眼炸糕起源於清末光緒年間,由回民劉萬春創製,用料精良,製作精細,物美價廉,贏得了「炸餅劉」的綽號。
四.薄餅水果
薄餅果,天津有名的小吃,天津人用它做早飯。薄餅果子由綠豆面、雞蛋、果子(油條)或薄薄的「鍋巴」組成,配上面醬、蔥末、腐乳、辣椒醬(可選)等佐料。
餅果是天津人的小吃,鹹香中帶點鹹味,如今用來做餅子的材料已不僅僅局限於綠豆麵攤的薄餅,還有豆面、黑豆面等多種選擇。但天津人仍堅持傳統的吃法,正宗的煎餅果子,只選用了綠豆面、油條、蔥花等佐料。除了天津,其他省份都有在煎餅裡夾火腿、香腸,甚至還有豆腐絲、肉鬆等原料,雖然被商家冠以「煎餅果」的美譽,卻一直名存實亡,早已不復存在。
當前,天津地區的煎餅果子已成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相當於確立了天津煎餅果子的正宗地位。
怎樣?天津市「津門四絕」大家吃過嗎?覺得味道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