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核苷(酸)類藥物可以有效的阻止B肝肝硬化的進展,改善肝纖維化,而且安全性良好。我們國家的B肝指南也建議,對於B肝肝硬化人群無論轉氨酶和e抗原的情況如何,只要在血液中能夠檢測到HBV DNA ,就應該開始抗病毒治療。
目前B肝肝硬化人群在臨床上使用的最多的核苷(酸)類藥物當屬恩替卡韋,最近也有很多戰友來諮詢,問是否只服用恩替卡韋這一種藥物就可以?當然不管是恩替卡韋,還是替諾福韋,都是可以的,他們都屬於核苷(酸)類藥物。
目前國內上市的有5種核苷(酸)類藥物:拉米夫定、替比夫定、阿德福韋、恩替卡韋和替諾福韋。其中恩替卡韋和替諾福韋是目前國內一線的抗病毒的藥物,抗病毒活性強,耐藥門檻高。
B肝肝硬化人群,除了核苷(酸)類藥物的使用,是否還需要一些其他的藥物,需要看個人的病情,肝硬化是處於代償期還是失代償期,以及是否出現了其他的併發症。
如果你的主治醫生診斷你為早期的肝硬化,建議你使用核苷(酸)類藥物進行抗病毒治療,這個是嚴格按照我國B肝防治指南建議你的。很多戰友這時候想問,是否需要服用一些軟肝的藥物呢?哪種藥物更好一點?比如扶正化瘀膠囊或者是複方鱉甲軟肝片,這也是日常戰友諮詢最多的兩種藥物。
B肝肝硬化最根本的治療是抗病毒,軟肝的藥物起到的是輔助治療的作用,也就是說,這些軟肝的藥物是可用也可不用的,如果你的經濟條件允許,當然使用是有好處的,它起到的作用是輔助逆轉肝纖維化和改善肝硬化症狀的作用。並且在效果比較上,沒有明確的研究表明哪種更好一些。
但是如果你的經濟條件比較拮据,目前的抗病毒治療已經使你捉襟見肘,那麼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不用。因為隨著抗病毒治療的進行,B肝病毒逐漸被抑制,肝細胞的炎症會逐漸消失,輕微的肝纖維化組織也會逐漸修復。所以說,治療的關鍵還是在於抗B肝病毒的藥物。
但是,如果你的肝硬化已經發展為失代償階段,或者出現了其他的臨床症狀,那麼就需要因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來使用一些臨床其他的藥物治療。比如:有肝功能異常的人,需要輔助用一些保肝、降酶或者退黃類的藥物;有門靜脈高壓的人需要使用一些降門脈壓的藥;如果出現了脾功能亢進,需要使用升高白細胞或者血小板的藥;如果有腹水,需要視情況使用利尿劑或者是進行其他手術的治療等。
所以說,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但是,我們能肯定的是,核苷(酸)類藥物的治療是必須要有的,且治療是長期的,甚至是終生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