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紅柿臍腐病,又稱頂腐病、蒂腐病,俗稱「爛臍」。一直是讓種植戶頭疼的常見病害,嚴重時整個果實爛掉,即使不嚴重,也會影響西紅柿的外觀品質。很多人說西紅柿臍腐病是缺鈣導致的,但補充鈣肥後,臍腐病還是有,這是怎麼回事?
這是因為,現在多數的臍腐病不是缺鈣導致的。比如說,水培西紅柿,不利用土壤,培養液中的鈣含量是正常土壤栽培的數倍(有些能達到10%),但依然會發生臍腐病。
臍腐病產生的真正原因
現在我們多數的臍腐病,是由花朵侵染真菌性病害導致的,而非缺鈣導致,屬於一種病害。
西紅柿在盛花期、落花前或者幼果初現花瓣未落的時候,棚內溼度大,花上掛上了水珠,真菌性病菌侵染花朵子房,侵染較淺,幼果形成後形成臍腐病;侵染較重,就會形成黴果病。
侵染花朵的的病菌一般多為晚疫病、灰黴病等真菌性病害,與棚內溼度過高有關。
像下圖這種,灰黴病侵染花朵,花朵沒有及時脫落,病菌順著花朵侵染果實。而疫病引起的臍腐病,則多呈現一種「水爛狀」。
臍腐病防治方法
針對這種臍腐病,知道病因,防治方法就簡單了。在西紅柿開花前後,尤其是棚內溼度比較大的時候,噴兩次防治真菌性病害的藥劑即可。防治真菌性病害的藥劑數不勝數,常見的多菌靈就屬於真菌性病害的藥劑,因此建議大家可以諮詢農資店進行購買。
如果覺的花期打藥不好,也可以在幼果達到葡萄粒大小時進行防治。同樣的,如果已經出現臍腐病,也是在葡萄粒大小時補噴藥劑也能進行補救,再晚效果就不明顯了。